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徐恩芳:“加餐”

  • 作者:徐恩芳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18 17:20:24
  • 被阅读0
  •   01.就想读师范

      1957年,我高小毕业。那年国家停办了“初级师范”学校。读师范吃饭不要钱,想当一名小学教师的梦想泡汤了。我被录取到颍上县一中。

      进入初中,学校距家30多华里。住校吃食堂,每月伙食费4元5角,我家没钱交伙食费,就自带着一周的干粮:就是用秫秫面、红芋面等蒸的粑粑和用大麦面炒熟的炒面。粑粑要先吃,时间长了就长霉。后3天即周四、五、六吃炒面。吃干粮就咸腊菜、喝开水。干粮有限,经常吃不饱。

      每周六下午打扫卫生后,饿着肚子步行30多里路回家。星期天下午带着一周的干粮回校。

      初中三年,忍饥挨饿是经常的事。那时能缴起伙食费的同学不足半数。家离学校远没钱交伙食费的农村同学大都是自带干粮。

      初中毕业时,各门任课老师都动员我读高中。班主任告诉我:“你初中入学和初中毕业的统考均是全县第一名,读高中考大学有把握。”

      初中毕业时的1960年,国家正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家庭经济困难,就想上个吃饭不要钱的学校。读师范吃饭不要钱,未来能当上一名小学老师,也就心满意足了。我则坚定不移报考师范学校。结果如愿以尝,我被阜阳师范专科学校的首届预科班录取了。

      阜阳师专是在1956年创办的阜阳行署唯一的高等学府。

      为振兴阜阳地区教育事业,在1960年6月,阜阳地区教育局将地区所属10个县,每个县初中毕业统考的前十名学生,录取到阜阳师专预科班读五年一贯制。即前2年读完高中课程,后3年读完大学本科4年的课程,毕业发给本科文凭。然后一律留在阜阳地区当中学教师。

      全地区十个县共“掐尖”选出100名初中毕业生。进预科分成两个班:预科文学班、预科数理班,简称预文班、预数班。

      “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计划赶不上变化,1962年国家出台了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这个首届“预科”班被砍掉了。

      预科班被砍掉了,我们这100名学生的去向,当局给出两条路供选择:愿意上普通高中的去省重点中学阜阳二中插入高三班学习,毕业后考大学;愿意当小学教师的去阜阳师范学校,再读一年后毕业分配工作。

      结果100人中仅3人自主选择去了阜阳二中插班读高三;97人自主选择去师范学校。

      阜阳师范学校在1960级原招有六个班。预文班、预数班就成了阜阳师范学校1963届的三庚班、三辛班。

      02.瓦盆当碗

      1960年至1963年,我在阜阳师专、师范就读的3年,这几年正处在众所周知的国家经济困难时期。

      国家经济困难,粮食匮乏,度过难关的口号有“低标准、瓜菜代”。我们学生身体又正处于发育阶段,能量消耗特别大,一年到头难见到荤腥,越没吃越能吃,无论是什么咸淡菜稀饭,敞开肚皮一顿能撑三五碗。饥肠辘辘,都像饭桶一样。

      国家对阜阳师专学校“低标准”的口粮供应是保证的。供应的口粮虽然每人每月仅18斤,且多是秫秫面和红薯面,但是有保障,比有些农村好得多。我们每天可吃上一个比拳头大点的秫秫面或红薯面掺糠掺菜的窝窝头。三顿能喝上照着见人影的野菜稀糠粥。

      那三年,各班同学吃饭都不用碗,全用瓦盆。是直径约25、高10多厘米的无釉小瓦盆。炊事班的师傅给每位学生打饭,其实就是稀糠粥。不是用一般的勺子,而是用白铁皮制作的瓢(大饭勺),一勺容积约有两大碗。我们学生肚子越撑越大、饭量越来越大。学校大礼堂兼饭场,一头有讲台,一头是饭台。青砖地,无坐凳。开饭时全场唏唏溜溜,同学个个鼻尖上喝出汗珠。

      那时候人人得了饥饿症,饭量奇大。就连一些大城市里来的女孩,大半盆稀菜糊也不费劲下肚。应了“一顿不饱十顿饥”。

      副食品都少的可怜,几乎没有。师生个个面黄肌瘦,体育课早就不上了。后来全校停课,要求师生都下地去搞小秋收补充口粮。但是地里的野菜及可以吃的草根之类已被捷足先登的人挖光了。当时我被分配到临泉县的大田集农村去搞小秋收,那里村子里因浮肿病死很多人。只剩下几个浮肿得动不了的人了。在一个农户家过了几天就一无所获的回校了。

      只是每天喝稀薄糠水糊,缺少油水,薄薄的肚皮,喝得滚圆,不一会就饿了。糠是揉碎的山芋叶子和磨碎的山芋藤,一点都不扛饿。同学们都用盐水充饥。个个腿肿得发亮,手指一按一个坑,塌坑迟迟不能复原。半天起不来,怪吓人的。不仅人人浮肿,女生都没了月经。

      虽然忍饥挨饿吃不饱,人人浮肿,但是全体师生都熬过了困难时期,度过了难关。

      03.半两红酒

      国家对青年学生特别关照,为治疗浮肿病,上级给学校分配了一些红酒,叫分给浮肿得厉害的学生吃。每班生活委员挨个检查每个同学的腿。一查,所有人的腿用手指按下,有坑,很久不起来。没有不浮肿的。于是给每人发半两多红酒。刚盖住碗底的红酒,我们都舍不得喝,回寝室只是用舌尖舔,不知不觉就舔完了。那甜香的味道真是好极了。大凡饿了的时候吃过的东西,无论当时还是事后,都会觉得是最好吃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后来再去吃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今,面对摆满佳肴的园型餐桌,端起斟有美酒的高脚酒杯,看着红色葡萄酒,就总会想起当年那半两甜甜的红酒。

      04.懒豆腐

      懒豆腐是阜阳县的地方食品,1962年我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过。那顿懒豆腐虽然没有丝毫豆腐的样子,也没有豆腐脑、豆浆的影子。但是令我回味无穷,至今难忘。

      在吃饭穿衣高于一切的年代,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一顿懒豆腐的确是一顿难忘的美食。喝上一顿懒豆腐就被师生们赐名为“加餐”。那顿懒豆腐,好吃得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成为我心中的美味,难忘的加餐。

      国家千方百计关心我们青年一代。想方设法,治疗学生的浮肿病。给学校分配一些黄豆。食堂用少得可怜的黄豆做了一顿“懒豆腐”。就是把黄豆泡透后,磨碎,煮熟,再放些青菜、食盐。在喝的时候,如遇上半粒没磨碎的黄豆,富含脂肪黄豆嚼起来,香的舍不得下咽,可是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下就滑进肚子里了。

      那次加餐,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黄豆少,水多、菜多,除咸盐外没有任何调料,所以那顿不达标不稠太稀的懒豆腐,都是被饥饿的我们呼啦啦喝下肚的。

      几十年时光流逝,侵蚀和掩没了多少记忆,但这红酒、懒豆腐两次加餐,至今我十分清晰地记得。

      吃饭用盆不用碗、忍饥挨饿的年代远去了。我们亲历了国家困难时期经受过挨饿的滋味。亲身感受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才会知道什么叫“民以食为天”。那时,只要能放开肚皮吃一顿饭,就是最大的满足。所以对粮食的珍惜,做到极致,千万不可浪费。

      改开后出生的年轻朋友们,没挨过饿,不知道挨饿的滋味。

      是改革开放给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今天的巨大成就,今天人民的丰衣足食、幸福的日子不是大风刮来的!来得是多么不容易!我们要知其来之不易!要尽全力、百倍万倍珍惜,切实执行“光盘行动”!

      我们的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过着衣食住行不愁的现代化生活。要感谢党的好领导好政策。要知足、加倍要珍惜!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徐恩芳:“加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6196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