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孙连忠——我与大奏鼓的情缘

  • 作者:孙连忠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10 17:55:09
  • 被阅读0
  •   2024年是温岭撤县设市30周年,在1994年2月18日,民政部发文批准温岭撤县设市。1994年3月9日上午,温岭在原温岭中学操场举办撤县设市庆祝大会,全市上下一片欢腾,各乡镇纷纷组织节目参演,温岭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的庆祝大会录像,在公众号上分期分节目刊发视频。“观众和听众朋友们!现在进入场内表演的是箬山镇60名渔民参演的大奏鼓表演队。大奏鼓已经敲起,欢快的唢呐已经吹起,渔民们跳起了大奏鼓……”当看到“箬山大奏鼓”表演视频时,勾起了我对大奏鼓的些许回忆。

      箬山大奏鼓在浙江省是鲜见的,据传系明代福建惠安渔民迁居箬山时传入,成为渔村的传统舞蹈。由男性7-9人扮演女角,身穿类似戏曲媒婆服饰,手执各类敲打乐器,赤足上场,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各类节目中播出。随着渔村的发展,很多乡土文化在不停被消亡,大奏鼓也一样,曾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时任箬山文化站站长的陈其胜,对大奏鼓有着特殊的感情,带着发自内心的那一股文化使命,召集了里箬村的几位老渔民重新编排了大奏鼓,并参与演出,上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渔村小叙》,此后,源于里箬村的大奏鼓逐渐名声鹊起。陈其胜还在为培养大奏鼓的梯队人员不断奔波,为大奏鼓的恢复和弘扬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第一次看大奏鼓,是孩童时代。记得有一年箬山渔民按习俗发起扛台阁活动,当台阁扛到兴建村大水井边时,因这里有一点空地,观众向里箬村的大奏鼓队员们欢呼:“扭起来、快扭起来……”队员们看到观众如此热情,就叫人群散开一点,圆成一个群,随着鼓乐舞了起来。还是小孩的我,挤不进人群,惦起双脚也看不到。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在人群外用力向上跳,每跳一下看一眼,断断续续,不能完全看见。或许在想看而又看不到的时候,可能就是感觉最好看的时候。当时跳跃时就差点叫出声来:“哇!这个这么好看啊!”于是好看的大奏鼓就在我心中扎根了,每年扛台阁活动时,我和大多观众一样,必定等着里箬村的台阁,其实是期待着大奏鼓的出现,因为大奏鼓和其它村的狮子锣鼓一样,是为各村扛台阁配乐的。当有人喊:来了,来了,里箬村的台阁来了!人群立即沸腾起来!大奏鼓也在我们幼小的心中种下来民间传统文艺之苗。读初中时,我曾和里箬村的陈祥康同桌,课间经常一起用文具在书桌上敲起了大奏鼓鼓乐,现在他成了里箬村大奏鼓的唢呐演员。

      参加工作后,曾在当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与大奏鼓结下来不懈之缘,逐渐成为一个大奏鼓的组织者。那年,温岭举办撤县设市庆典大会,布置任务给箬山镇,要求组织60名青年渔民参加演出,镇党委把选人的事交给镇团委落实,这既是好事,也是难事。箬山大奏鼓表演者只有数人,此前鲜有10个人以上的表演,一下子去哪里找这么多演员呢?当时我任镇团委书记,迅速把人员任务分配到各村团支部,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陆陆续续把青年人发动起来,集中在海鸿集团公司排练。这些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大奏鼓,需要突击训练,由时任镇文化站站长陈其胜逐一辅导,构思队形,强化训练,每天彩排,化了大量精力。我每天抽时间在那边陪练,安排后勤工作,同时从一个“旁听生”的角度学会了大奏鼓的一些动作。

      演出的时间到了,我们镇里包了大包车带着演员们早早来到原温岭中学操场等候。一声唢呐响起,大奏鼓开演了。队员们拿着乐器纷纷涌向操场中心,只见敲主鼓的着红装,动作开扬有力、潇洒奔放;随着鼓声,队员们敲起来、跳起来、舞起来……队形时而随着音乐而改变,时而围着大鼓,时而呐喊着奔向四方;敲木鱼者时而腾挪跳跃,时而学习里箬村老渔民“摆脚阿瘦”的表演动作,幽默诙谐。表演达6分钟,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表演结束后,进行踩脚活动,队员们赤脚跟随着踩脚队伍从人民路巡演到前溪路,口中喊着“箬山大奏鼓”,家乡荣誉感竞如此强烈。当时参与敲木鱼的林作标和抬大鼓的郭修云俩人的剧照还刊上了《都市快报》,后来我从相关宣传中看到,这次演出,居然是大奏鼓扬名的一次关键演出,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心中倍感欣慰。此后,每逢市里有重大节庆日子,宣传部、团市委等单位均会下达任务束要求演出,记忆中我带队参演比较大型的活动有温岭团市委的一个晚会和台州市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踩街活动。

      又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参与组建了一支“小学生大奏鼓队”。1998年我新任镇党委宣传委员,市电视台季海威老师打来电话,说浙江电视台少儿节目“石头、剪刀、布”要来拍摄游戏活动,石塘小学与箬山小学的小学生进行比赛,叫我设计一下比赛项目,并组织箬山小学的小学生另外表演一下大奏鼓,地点选在石塘渔港大坝上。接到这个任务十分开心,这又是一个宣传大奏鼓的好机会。我和时任镇文教办主任莫敏超商量安排了理渔网、大奏故化妆等4个有当地渔村特色的比赛项目。林小花校长对这个节目很重视,把学生带到杨柳坑,让她姑教学生操作理渔网。至于大奏鼓表演,因为以前没有小学生参演过,那得事先培训和排练。我们与箬山小学林小花、王正初两位校领导商量,由他们选择好参赛和表演的学生,我和莫敏超一起设计好队形,校方还去里箬村请来老渔民以及已调任箬横镇文化站的陈其胜为学生辅导,大概培训了两个星期,学生们基本上会跳了。那天比赛,为了节目的衔接,我们把大奏鼓化妆和着装安排最后一个比赛项目,比赛结束后箬山小学的小朋友们就直接进行大奏鼓表演了。小朋友们在大坝上,面向大海,沐着海风,随着鼓声欢乐地鼓着、舞着,这一舞,居然就舞出了小学生版的大奏鼓。此后,箬山小学至今一直保持着“小学生大奏队”,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我生在箬山,长在箬山,对箬山大奏鼓有着特殊的情感。我相信,每个箬山人心中,都会对大奏鼓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情愫。正如参加过敲打木鱼的林作标,曾写过一首诗:滩头跣足众渔翁,脸白腮燃“中国红”;巧扮渔婆来跳舞,铜钟大鼓奏遗风。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孙连忠——我与大奏鼓的情缘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5899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