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张文法——宠老为孝

  • 作者:张文法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10 17:24:37
  • 被阅读0
  •   人之为世,从男女情相悦,婚姻成伉俪,合房后精卵着床,几何累裂,遂成胚胎。脐系输养,功能器官渐成雏形,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幼青少、中壮耄耋,以至终老,便有了人生。

      老年不仅是一种必然自然经历,更是一个需要日益重视的社会现象。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2500万。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相当于美国总人口,两倍于日本总人口,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澳大利亚的总人口。尤其是,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可见,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婴幼的宠爱教育,在舐犊天性和充满希冀中,自会有许多时日、感情和资金的投入。对幼少的宠爱有致溺之嫌,对老者的尊重孝敬,倡导宠老孝道的家风传承,多为佳话,还会烙上时代的印记。

      上下五千年,孝道贯百代。相传中国古代守孝贤君舜,受后母虐待和父亲讨厌,险致杀身,只好逃躲。可当父母生病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后尧把帝位传舜,就是因为其有才干且德孝。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提出的“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孝行亲父母,友行尊贤良,顺行事师长),每年举行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旨在敬老尊贤。春秋《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孔子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后汉朱熹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提出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清朝康熙年间举行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叟宴。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释并赋予民主主义的新内容。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曾提出忠孝问题,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百善孝为先。”古有《孝经》《三字经》《弟子规》,今有《宪法》《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然而,弘扬孝道文化在今天还面临许多问题,虐待老人现象时有发生,损害老年人风气抬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触目惊心的虐老案件。在老龄社会的严峻形势下,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崇尚宠老为孝,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善行美德,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对双亲知恩奉养。乌鸦有反哺之孝,羔羊知跪乳之恩。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从经济物质上接济,报答生育之恩,则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要求做子女的日常起居以诚敬的心情任劳任怨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时以身受的忧虑给予照料,父母过世时以彻骨哀痛来料理后事,举行祭祀时以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

      其二,重视情感慰藉和内心愉悦。做到宠老,仅“养”是不够的,要有“您把我养大,我陪您到老”的心境,在既养又“敬”上下工夫。在家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负担,还应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和到家,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经常写信或电话汇报情况,或常回家看看给父母以陪伴,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其三,孝敬不等于盲从。《孝经·谏诤章》:“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就是说,做儿女的若看到父母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态度鲜明、以恰当的方式直言相劝;对父母有意见,有礼貌的提出,不应和父母吵架耍态度。这些都体现了孝道文化的辩证思维和民主思想。

      其四,后嗣承序,生育子女。人既要负担社会责任,也应承认其生物体的自然属性。特别是面临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生育后代、补充年轻劳动力,既是生命延续与民族繁衍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负责任地备孕生育,教育后代,在当代绝不是个人一家的行为,而是为社会为民族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

      其五,孝道德馨,推恩及人。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把崇尚孝道的高德贤义,推崇成为社会的共识共为。在家庭养亲、敬亲;为邻里守望相助,志愿服务;社会上救危济困,扶助羸弱。把孝亲敬老的美德推广到同学、师长及社会每个成员,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兼及他人的父母长辈,使全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能够互尊互爱,和谐相处。

      其六,家国情怀,忠孝两全。孝忠相通,孝始忠结。小家与国家肤体相依,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岳飞对母教诲之孝,才成就了报国之忠;将士保疆卫国尽忠,何不是对桑梓父老尽孝。把对父母的孝心融汇于对国家的忠心,把对家的责任感深植于对国的责任感,使孝道得以升华,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必致复兴的基因诠释。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我们提倡宠老为孝,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道德教化与社会教育,有效地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促进积极老龄化,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张文法——宠老为孝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5897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