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有许多美食,名声在外的有化州糖水、化州香油鸡、化州牛杂等。离乡别井十余年,最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那务簸箕炊。
簸箕炊是传统美食,在粤西各地均可见其身影。整个粤西地区,包括茂南、化州、高州、信宜、电白及湛江市的遂溪、廉江、吴川、雷州、徐闻及广西靠近广东一带的北海、博白一带都非常盛行。
在农家,只有七月十四、端午、收禾了等特殊几个节日,才会有时间制作簸箕炊。先要挑选陈年的粳米,提前清洗好,然后浸米一晚,次日早晨,整桶提到村里碾米的地方排队打粉水。旧时用石磨慢慢研磨,随着时代发展,现在都是用效率更高机器了。这个机器设计非常巧妙,平时可以为村民碾米,年节时可以调节成磨粉及打粉水模式,满足各家不同需求。要做籺的,用糯米打粉;要做簸箕炊或粉皮,用粳米打粉水。
小时候,每次做簸箕炊,我们小孩就负责烧火,将大铁锅里的水烧得沸腾。奶奶将三块竹片,摆成三角形架在铁锅内。取三个簸箕洗干净,在笼底刷上花生油,然后舀一小瓢粉水倒进簸箕内,然后颠簸摇动,使粉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然后将簸箕放在平放在锅内竹架上,盖上锅盖,大火炊上三分钟左右,等一层熟透后,再舀一小瓢粉水倒进重复刚才动作,如此反复三五次便做成簸箕炊底子。最难是做皱纹面,此工序最为辛苦。在温度最高时取出簸箕炊,倒进一层薄薄的米浆,双手左右来回摇动,令其成皱纹。大火蒸五到七分钟后,开一下盖排出蒸汽,再盖好,然后停火。如此反复,便可得到一个个一寸厚的簸箕炊。初出炉的簸箕炊宛如羊脂白玉,此时切不能急于食用,必须晾凉方可食用,否则会粘牙,完全没软糯弹牙的口感。
万事俱备,只欠香油。簸箕炊的香油,各地有不同制法,化州一带的主要有花生油、酱油、蒜蓉、香葱头、芫荽头、芝麻油、盐等一起煎香调制而成。煎好香油,簸箕炊也已经晾凉,用一把尾部带半勾的小刀,在上面纵横各斜划数刀,切成约两公分宽,四公分见长的菱形。撒上炒熟炒香的芝麻,再用小切挑上蒜蓉,淋上调制好的香油,涂抹均匀,便可用竹签扎起来享用。一块小小的簸箕炊色香味俱全,入口浓香,爽口弹牙。
每次回到那务,都会出到那务圩品尝簸箕炊。从以前的两块五一个,吃到现在十元。记得从前,是可以买半个,或者四分一个。老板摆摊在那务旧农村信用社门口旁边,许多趁圩的人都会排队购买。比较节俭的老一辈和囊中羞涩的学生哥,常常只买四分一个尝尝味道,或者买半个吃个半饱;中年夫妇常会买一整个,现吃半个,打包半个,带回家给儿女品尝。
簸箕炊有时会下乡入村叫卖,老板的自行车尾架上左右各绑两箩筐,里面的簸箕炊装得满满实实。只要老板入村一喊:“卖簸箕炊,有簸箕炊卖。”村里老少就会围过来,馋嘴的小孩“怂恿”父母购买。如若父母不从,还会淘气地“撒泼打滚”,非要吃到不可。如是现金不方便的,还可以拿米来换,一斤米换半个,两斤米换一个,不多时便销售一空。老板满载而来,空车而归,荷包收获满满的钞票,有时还有几斤大米。而村里一些不常出圩的老人和儿童,难得大快朵颐一次,吃得满嘴流油。回味之余,期盼卖簸箕炊的自行车铃声何时再响起?唇齿留香间,念念不忘。
注:打粉水实为磨米浆,打粉水是农村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