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冒着热气,躺在了白瓷菜盘里,黄瓜炒肉也肉菜分明地出了锅。
我喊女儿:“开饭啰!”
“妈,你什么时候再回老家,带点老家的青菜回来?过年从老家带回来的莴笋好好吃!”
女儿不知,莴笋来自别人家的菜园。我家的菜地,早已成了荒地。
过年!呵呵,春已深,感觉已经有点远。老家的青菜!更远,远在记忆里!
也许是我对菜的不讲究,让女儿偶尔尝到了老家的菜,就念念不忘。城里没有菜园,我也不懂种菜。菜场离家的距离有点远。所以,家里餐桌上的菜基本买于小区门口的超市。买时,千挑万选,总要挑到自认为鲜新的,才会拿去收银台付款。说到“鲜新”,超市里的菜能有多鲜新!自然不能和农村菜园子里的菜相比。想想如今买菜的生活,却是儿时的向往。
儿时成长于农村,米是自家种的,菜也是自家种的。那时,家里有一片果园在山上,种满了蜜橘树。一年四季,母亲都会见缝插针的在果园里,种上各种能种的菜,绝不放过一块空地。挖土、播种、插苗、浇水、翻土、拔草、除虫,菜园里总有忙不完的活!小时候跟着母亲去菜园子里,偶尔也是抗拒的。要帮着从山下挑水浇菜,母亲挑大桶,我们挑小桶。要帮着摘菜,身处于菜园里,从来也没有想过“鲜新”这两个字。碰上农忙时,早上摘菜就成了我们的任务。而我们最怕的就是去果园里摘菜!
果园在离家二十分钟路程的山上,周围都是坟堆。平时跟着母亲去果园,我们也不敢大范围的走动。独自让我们去果园里摘菜,心里是相当的害怕。每次姐妹仨,还走在上坡的路段时,就想打退堂鼓。那一刻,山上传来的虫鸣声、鸟叫声、或是不知所以的异响声,都让我们觉得特别的阴森。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上爬。上山的小路,窄而弯,两边杂草密集,踏上小路,小小的身影就淹没在了草丛里。越往山里走,杂草越多越高,周边是满眼的茶油树,挨挨挤挤,茂密的无边,而坟堆就在这些树丛里若隐若现。抬眼望见的蓝天白云,好像就挂在树梢上,沉寂的氛围,越往里越沉寂。那时,心里非常地埋怨父母亲,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种果树、种菜!
走到山上的菜园里,就会选择性的忘了母亲的交待“辣椒、豆角,要挑老一点的摘。”因为害怕,脚不敢往前多移,不敢往深了走。走到辣椒地就是一顿撸,撸得手发抖,根本没有心思去辨别,辣椒是大还是小,是老还是嫩。往往连花带枝,一顿乱操作,就塞满了菜篮子。摘长豆角也是,不分老嫩,抬起头,伸手一阵乱抓。枝啊,叶啊看不见似的,全都抓进了篮子里。有时,一条豆角只掐了一半,还留了一半在枝上晃荡,也不管不顾地扭头就走。像慌乱的小偷,慌不择菜。摘菜的时间里,不敢往周围多看一眼。因为离菜地不到百米的地方,就睡着先人。真是触目惊心的怕,怕得心跳速度加快,快得按不住。菜篮子一满,下山就是一阵跑,跑得似风一样快。
回到家里,菜篮子一放,自觉地等着母亲的责骂。母亲每次都毫不客气地骂,骂我们不懂事,骂我们败家。我们只听着,不反驳,不吭声,毕竟做错了。不过,事后想想,小小年纪,智商堪忧啊,山上的怕也受了,母亲的骂也挨了,我们怎么就不会把篮子里的枝枝叶叶摘干净呢?同时,心里也疑惑,母亲难道不懂我们害怕?
从那时开始,就羡慕起了城里人。不用种菜,不用去菜园子里摘菜,不用去经历这样的害怕。买菜的生活,也在儿时的心里生了根,往后也如愿地发了芽,开了花,最终过上了不用种菜的生活。只是那时年幼的心里不懂,不种菜,不摘菜,就吃不上鲜新的菜了!如今我们的孩子不但吃不上,连见也见得少,因为那样的农耕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回不去了。
我们这群农民的后代,赶上了时代的飞速发展,过着农耕的生活成长,却没有学会农耕的技能。即使现在回到农村,也是一群不懂种田、不懂种菜的农民。人总会处于一种生活,又向往另一种生活。现在身处城市的人喜欢往乡下跑。而乡下的人又在用力地往城里挤。拥有了曾经向往的,又在向往曾经拥有的!
有时握着一把超市里的菜,左看右看都不顺眼时,我也会非常地怀念儿时菜园子里的菜。青青绿绿,水水嫩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女儿念着乡下的菜好吃。而我念起的不仅仅是乡下的菜好吃……
大概,不管吃哪里的菜,都会在生活里拿起矛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