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碰到一个有点熟的人,问我,他刚发表在报上的一篇小文章我看到没有。
我说看到了。
他写的是一街头小景:一老太从超市出来,大约踩着块果皮,脚下一滑,跌倒在地,周围的人都看到了,却无一人上前扶助。于是感叹人心冷漠,世风日下,国人素质不高,缺少爱心,等等。
“我这是有感而发,写得不好,等你批评。”他说。
说“等批评”其实是等表扬,这一点,从他说这话的表情、语气里能看得出来。
我问:“这事情,是您亲眼所见还是听人转述?”
他说:“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说时提高了声音。
我问:“那么,您当时在做啥呢?”
“没有做啥啊,”他说。
我说:“您看,您也没上前扶助,对吧?”
他沉默了一下,抬眼看看天空,说话有点支吾:“我只是有点看不过去,把它记下来……”
要问此君“置身何处”,大抵是这样:他先把自己从他笔下的“看客”群里抽离出来,置身事外,然后,兀自登上一个自设的道德制高点上去,居高临下地,表示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指责。
我想说的是,“素质”这个词,实在说,份量沉重,令人敬畏,不是随便可以碰触的,更不宜轻易拿它指责别人。我本人,说话作文,常有意躲开,未敢轻率提及。原因是,环境是人的定数,我辈在假大空的标语口号里长大,原本素质就不高,提起“素质”一词都要脸红,哪有资格去说别人。
我还想说,喜欢拿“素质”说事,这并没有错。这至少说明,“素质”这东西,在他眼里,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之感觉存在点问题,是他置身事外的立场。而我之未敢在这件事情上多作评价,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自己的问题,没有谁可以例外。
是的,富不易,贵不易,富贵尤为不易。从来如此。尽管,今非昔比,一些人,转眼间就富了。然而富得快,贵,则更难,离贵只会更远。
看到某酒店广告:“邛海从此由我定义”。口气之大,之无厘头,商家噱头罢了。地才圈上,酒店都还没动手修哩。你要跟他理论,说邛海早在180万年前就存在了,比蓝田猿人还要早80万年,比元谋猿人早10万年;况且“邛海”之名,也早在千年以前的古籍里就有了,你一个迟到者,怎么能够说是“从此由你定义”?
呵呵,有必要跟他较真吗?
没必要。
还看到一则高端房地产广告:“多数人仰望,少数人奢享”。既称“高端”,他才不怕得罪大多数无钱无势的人哩,他只想讨好少数有钱人,只想去搔有钱人的痒处,别的,可以不管。
你若问他“置身何处”,他很有可能平静回曰:在商言商,置身现实需要嘛。
而现实就是:注意力经济,能把你的眼球抓过来就行。语不惊人死不休。
譬如写邛海。我可以说邛海有五个西湖大,但我不会去说邛海比西湖更美丽。这样的话,我说不出口。邛海再美,与西湖何干?
邛海、西湖,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低之别。两湖面积,客观摆在那儿,比较一下,这对于帮助人们从直观上认识大小两个宝贝,有好处。两湖的美丽,却各有千秋。即使,邛海真的比西湖还美,也不好拿这样的对比来说事。民间话说,西湖它又没有惹你,你踏屑它作啥?而在我看来,这里似乎存在一个“社会伦理”问题。即说话做事,应秉持中正,抬一个压一个,打一个又捧一个,抑彼而扬此,拉别个来垫脚以便抬高自己,不好。
有个叫虫小姐的人说,她爸妈,50后,退休了,最想看的国家,是“美帝”,想要实地见识一下,这个他们年少时高喊“打倒”、成年后致力“赶超”的主儿,倒底是啥模样?
结果去了,在优诗美地国家公园外面,一家人住在一个度假小木屋里。房东把钥匙放在门口,进门桌上有屋内设施的详细说明,离开时把钥匙放在原处,直接开车走人就是。从入住到离开,一家人连房东的影子也没见着。这让爸妈们很是奇怪:“这美国人也太信任人了吧?!”
冬瓜,夏令时鲜蔬菜。何以得了个“冬瓜”之名?冬季天寒地冻,哪里能够长出瓜来?这是一个磨皮擦痒才会提出来的小疑问。
抠抠脑壳,我想,“冬瓜”之名,或许是“东瓜”之误?你想,南瓜、北瓜、西瓜,都有,为什么独不见东瓜?莫非,命名一个瓜的名字,也搞“方位歧视”?
当然,一看而知,我这是在胡扯了。你若问我置身何处,我的回答是:无聊之乡呗。
20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