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傅晓棣:故乡的饭点

  • 作者:美文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6-16 17:34:53
  • 被阅读0
  •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的大事,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部与吃有关。围绕吃饭,逐步产生了蒸、煮、煎、熬、滚、汆、涮、煲、烫、炙、炒、烧、炸、灼、焗、焖、焯、炖、烤等烹饪方法。吃饭,在生活的构成中占了很大比重,它不但丰富了我们生活的面貌,也支撑着人类生命体的繁衍,维护我们的健康。纵观人类的整个进化史,都是从获取食物、分配食物以及加工食物等过程中演变出来的,吃饭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源头。吃饭的问题解决了,社会有了进步的基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一步一步深入。

      吃饭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重要生活内容,它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幸福。城里人们吃饭,大多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亲情温馨,其乐融融;或一帮人同处饭店酒楼的雅间,觥筹交错,热闹开心。几十年前我们家乡农村人们吃饭,虽然比不了城里人们吃饭时有仪式感,但也充满欢乐、亲情。近些年来,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家的生活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老家村里的常驻人口却在减少,尤其是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有了钱就在城镇购置了房屋,孩子在城镇学校就读,丈夫离家外出四处忙活赚钱,妻子留在城镇陪伴孩子读书,而农村老家的房屋只有年老体弱的父母在守护。平时农村人烟稀少,显得冷冷清清,不像几十年前,乡亲们在田野里劳作,小孩子们在村子里嬉闹,鸡、鸭、狗、鸟的叫声为村庄增添了生活气息。现在的农村家里吃饭的人形只影单,孤独寂寞的老人一日三餐往往是对付着吃一口。过去那种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在村落上空轻烟若雾、随风飘拂的景象已经不再呈现。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儿女们由城镇返乡与老家老人团聚,一起就餐时才略有些人气。

      这些年来,我曾有几次返回家乡,感触良多,常常会想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家乡生活的二十年里,以及之后多次由外地回乡探亲期间,家乡农村人们日常吃饭的许多往事,是那样惬意、美好、亲切、温馨,一幅幅人间烟火气、亲情真善美的画面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吃了吗”成问候语

      几十年前,可能是生活艰难,物资贫乏,粮食不足,食品短缺,考虑温饱问题多,生存是头等大事,人们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互相最关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一日三餐见面时最常询问的就是:“吃了吗?”。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吃了吗?”竞成了见面打招呼的普遍用语。现在许多影视剧的演译中,朋友见面也常常问候:“吃了吗?”,一句“吃了吗?”最简单的话语,表达了最朴实的关心。如果回答:“还没有”,人们往往会接着一句:“那就在我家吃吧”,体现最真诚的邀请。有的人真得就应邀在别人家吃了饭,而且不管是否很熟悉,都是如此,充分体现了纯朴的乡情民风。好亲戚、老朋友联络感情,也常常是约个饭局,在一起聚聚吃个饭。

      现在,人们有饭吃了而且吃得很好,但见面仍然常打招呼“吃了吗?”这其实并不完全是在关心你有没有吃饭,或者想安排你吃饭,而是顺便打一声招呼而已,跟“你好”的意思差不多。当然,人们见面打招呼的用语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除了“吃了吗?”,还有“你好!”“您好!”“干嘛去?”“忙什么?”“去哪了?”“出去呀?”“回来啦。”等等,但看起来,都不如“吃了吗?”有内涵。“吃了吗?”,是真诚的关爱,人只有吃饭才能活下去,正常吃饭说明身体健康,问答之间,暖意浓浓。“吃了吗?”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彼此间善良淳朴的情怀和与人为善的品格。

      经常在屋外吃饭

      几十年前的农村,除了逢年过节家庭大团圆或接待重要客人时,全家人在饭桌边坐好吃饭外,平时吃饭则比较随意,除了老爷爷常坐在桌子边吃饭,其他人则端着饭碗,从饭桌上的菜盘里夹点菜,尔后在家里的门槛、小板凳、农具上就坐,边吃边说话,或边哄孩子边吃饭。

      春、夏、秋季每天吃饭时,除了老人和妇女一般留在家里吃饭外,其他人则常常端着饭碗在屋子外面吃,在池塘边、屋檐下、大树旁、村子里人们经常扎堆的地方,总有许多端着饭碗坐着或站着或蹲着的吃饭人,人们边吃边聊天,小孩子常常端着饭碗在村子里到处走动,或边吃边听大人们说活,从大人们所讲的故事当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人们在村子里移动式吃饭,看到谁家菜好就应邀夹一些,甚至从别人家锅里再盛点饭。每家每户做的什么饭菜,从大家端出来的碗里就一目了然。有时家里做了好吃的,还会给左邻右舍送一点。小孩子嘴馋,闻到别人碗里的肉香味,会眼巴巴地望着,大人们也心领神会,夹一块给小孩子尝尝。小孩子们从小吃了邻居家的饭菜,他们永远忘不了,长大后对这些人家也有很深的感情。在那时的农村,这种美食分享是相互的,农村人思想很纯粹,不会觉得谁占了谁的便宜,彼此之间也不会去计较。

      端着碗在外面吃饭充分体现了以前农村那种朴实的生活,至于其原因有很多。以前农村没有电,照明都是用煤油灯或者蜡烛,吃晚饭时,室内比较暗,而外面则要亮堂一些。后来虽然通电了,但电费很贵,而且经常停电,所以为了节省煤油或电费,人们就端着碗在屋外吃饭。夏季气温高,那时屋里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热得很,在屋外找个阴凉地蹲着或站着吃饭,一般会有风吹过来,比较凉爽。冬天家里没有取暖设备比较冷,在外面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晒太阳,既温暖又惬意。那时乡亲们都很忙碌,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大家才都从地里回来,也才能聚在一起。毕竟大家都要吃饭,这个时候端着碗蹲在一起吃饭,不仅可以拉家常,开玩笑,交流生产、生活经验,了解身边所发生的大事小事,吃饭和商量事情都不耽误,也让吃饭变得更有意思,充满了乐趣,如同一个小型的交流会,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上工时边走边吃

      农村农活多,季节性强,为抢时间,赶进度,很少有人在家里慢条斯理地享受美食。春、夏、秋季,人们一早就下地了,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干农活的人趁早晨天气凉爽,天不亮就出门了。生产队大集体的年代,人们的主要精力是忙于生产队的集体生产,多挣工分,争取年终多分粮食多分钱。除了生产队的活计,自己家的自留地种菜也要靠早晚去打理,所以大家从早忙到晚,难得静下来吃口饭。早晨老人和孩子在家里做好早饭,大多是稀饭。刚从地里返家的人抓紧处理眼前的家务事,还没有顾上吃早饭,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就敲响了,许多人就用大茶缸或小盆子盛上饭菜,拿起工具赶着去上工,在上工的路上边走边吃,吃完了将餐具往田间地头一扔,就忙着去干活了,真是争分夺秒!那时为了生计,只好流动式吃饭,甚至忍饥挨饿,不是像现在养生专家所说的那样慢嚼细咽,也没有讲究什么温度、卫生等等。

      现在,除了一日三餐吃主食饭菜外,各种糕点、零食、干果、饮料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是不做饭,吃些糕点、零食,也不至于挨饿。但几十年前的偏僻农村,除了家里用铁锅做的饭外,就没有可吃的了,即使城镇商店里有卖糕点、零食的,但农家也没有钱去买,所以保证家人吃上饭非常重要。由于家人从事的农活种类不同、地点不同、距离家里远近不同,一家人吃饭的时间也很难统一,除了逢年过节和阴雨天,一家人能在一块儿就餐,更多的则是一日三餐轮流吃饭,锅里的饭热了一回又一回。给外出或干活还没有回家的人留饭,是经常性的事情,锅里的饭菜一天要加热许多次,并且一般都要给干重活的家人留点好吃的,不干重活的人则吃点简单些的。另外,田地离家距离远的,为减少往返时间多出活,不少人干脆中午就不回家了,连轴转忙活。所以,给在外忙活的人送饭也是常事。送饭的任务一般由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承担。饭菜做好了,饭点也快到了,在外干活的人回不来,在家的人就用盆碗将饭菜盛好放在竹篮子里,由老人挎着篮子往田间地头去送。更多的则是打发刚放学的孩子,挎起竹篮,一溜小跑给在外干活的家人送去。那时农村做饭用的是柴草,锅膛的草木灰能保持温热很长时间,留在锅里的饭菜也不容易冷却。

      请客吃饭不吝啬

      迎来送往是人生的常事,乡里乡亲遇事互相吃请比较普遍,亲戚朋友经常走动,盛情招待也是少不了的。那时,只有城里有饭店,农村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专门请客吃饭的地方,即使有也请不起,所以农村人迎来送往都是在家里吃饭,也显得亲切。农村人热情好客,遇到家里来客人,即使再困难,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杀鸡宰鹅,或者是向左邻右舍借钱借物,也要拿出最好的食材,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好亲戚朋友。亲戚朋友提前约好要来做客,家里就提前安排人上远处的集镇买肉、鱼和打酒。如果突然来访,就拿出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咸鱼、咸肉和新鲜鸡蛋招待客人。实在没有好菜,就到附近的水田里、池塘里捞点小鱼、小虾、泥鳅,做个虾子糊或泥鳅挂面。农村人比较憨厚老实,人与人特别友爱,逢年过节时,左邻右舍间轮番请客吃饭,我今天吃你家的,你明天吃我家的,这也是农村人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农村是个大集体,平时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时有个什么事儿,还要指望邻居帮忙呢。

      乡亲们之间无拘无束,大家攀起来都是或远或近的亲戚,左邻右舍家里来了客人,就主动登门去陪着说话聊天,快开饭了,主人邀请留下陪伴客人吃饭,邻居也不客气让吃就吃。过去农村里经常有些走街串巷的货郎,他们常挑着一些日用的小商品到各个村庄里售卖。对于这些货郎,乡亲们常会主动给他们倒水倒茶喝,尽管条件相对困难,遇到饭点了也会邀请他们在家里吃饭。如果有外村人来访,也会被邀请留下来吃饭。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特别是实现承包责任制后,干农活的人比较分散,不能统一上下班,所在的位置也不同,天气好了就多干点,凉快了就多干点,阴天下雨就少干点。到了吃饭的时间,在外的家人还没有回来,就得通知他们回家吃饭。那时没有手机和其它联系方法,只好在饭做得差不多时,就派出小孩子出去呼喊在外的家人回来吃饭,孩子们有时爬到树上,或站在高处,用手做出喇叭筒状,大声呼喊家人回来吃饭。实在太远了,就跑到能看见家人干活的地方,大声呼喊。对在外面玩牌的、开会的、看戏的、串门的或不知道在哪里的家人,也会安排人去找,喊他们回家吃饭。有时小孩子在外面贪玩或放学晚没回家,父母也会去喊他们回家吃饭,或在村口等他们放学归来。呼喊家人回来吃饭的声音,早、中、晚时在村子里时此彼伏,充满着浓浓的乡音亲情,成了一道无比温馨的风景线。

      搭伙凑份子吃饭

      那时,有些人在外务工或学生在校上学,因离家较远就在工作单位或学校附近的亲戚家借宿,交些粮食或钱在亲戚家搭伙吃饭,实在没有粮食或钱,都是亲戚,也会让他们在家里吃饭住宿。巡回在每个村子里打铁的铁匠、做家具的木匠、盖房子的瓦匠、编竹器的篾匠、弹棉花的弹花匠、加工挂面或米花糖的师傅,在哪家干活就在哪家吃饭,或在村子里找一家有食宿条件的家庭搭伙吃饭和借宿。乡镇干部下乡工作、税务员到村子里收费等也常常在村民家中搭伙吃饭。农村小学校没有食堂的,老师们也在附近村子的村民家中搭伙吃饭。那时也经常安排男社员夜晚打更、巡夜、护庄稼、看守打谷场,完成任务后,常常会各自从家里拿来食材,汇在一起聚一次餐。也有相互关系好的或夜晚一起玩牌的,凑份子吃一顿夜饭。

      几十年前的农村比较贫穷,吃、穿、用都很困难,但人们坦诚相待、热情好客、互相帮助、不分彼此,不像城里一些人邻居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时农村乡亲们虽穷却淳朴敦厚,重情重义,素有互助互济、扶危济困的好民风。俗话说,家有万贯,也有一时不便。农村地处偏僻,每家每户过日子,难免会有缺东少西不凑手的时候,向左邻右舍借钱借物救救急,用完之后赶紧还,是人之常情,也是你来我往。乡下人厚道,村里人来家里借东西,即便自己有用处,也抹不开脸,总是先尽着他人用。左邻右舍相处融洽,也很熟悉,随时都可以去邻居家串门,并且邻居都非常好客,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点出来,让你品尝一下。所以,一旦邻居遇到什么急事的时候,就会相互帮忙。乡邻们遇到突然来客吃饭,缺这少那的,就互相筹借,如米、面、油、盐、蔬菜、鸡蛋等,之后尽快归还,而且要“借的浅,还的满”,这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遇到红、白大事,来吃饭的人多,有时把全村的桌椅板凳及餐具都借来用,而且大家不仅来吃饭,而且主动来帮忙,传递着至真至纯的乡情和邻里守望的温暖。

    【审核人:雨祺】

        标题:傅晓棣:故乡的饭点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6458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