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丰沛之后的凝聚

  • 作者:米饭美文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12-02 07:10:37
  • 被阅读0
  •   老朱又弄了本新书,几易其稿,几次改名,最终把书定名为《风起云端》——充满了历史疲惫的阳光和异域崎岖之路上荡起的滚滚尘烟,厚重!我看完之后,恰又见到他参与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举办的“文旅写作的艺术与实践——从田野调查、史迹踏勘到国家叙事”论坛时,他所作的“文旅题材散文的写作和艺术表达”的主题发言。知晓了他所强调的——

      “文旅文章是要讲述隐藏在砖瓦之间的文化脉络,承载着旅行者的脚步与文化的探索,包含了作者在旅行中对当地文化的考察发现,对所游览之地的历史脉络与现代风貌、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节、物质存在与精神传承、史实记载与民间传说、动态变迁与静态沉淀进行文学性的细腻勾勒与全景式的叙述,使得作者成为历史的见证人、生活的观察者、细节的记录员、现象的评论家以及传播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知识,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和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

      朱湘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年初,在海口的一次聚会上,他突然向在座的文人朋友们宣布,他要从西南重镇重庆开始,走一趟西行之旅。要独自勇闯青藏高原,畅游林芝雅地,最终到达心中的圣城拉萨。——我不禁一愣,你70多了呀,老哥!你知道高寒缺氧吗?你知道心肺功能在极度缺氧的状态下,大功率振动后所带来的不可逆的改变吗,你知道连民航飞行员到达拉萨后都不许在那里过夜的严格规定吗?——在座的朱湘山夫人、漂亮的诗人张军遂即表态:“我坚决反对你的这趟行程”。老朱道:“这是我一生的愿望,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看着他已见岁月折痕的脸上,洋溢着的那种幸福的憧憬与坚定的神情,我赶紧说,你上去后,我让人请你吃饭!

      第一次读朱湘山,是他为一本“作品集”所做的序。精辟的解读、漂亮的文字、渊博的知识、对书中内容精当的评介以及褒贬客观的坦诚,使我看完之后认定,这人一定上过大学,而且是那种科班的、正规的中文类专业毕业的才子。与我等在文坛边缘溜边蹭角者之流,不是一个阶级。于是,心中无形的就与他拉开了距离,只是在“朱湘山”三个字上,狠狠地盯上了几眼。

      老了,找到了椰风海韵的海口定居。居然和朱湘山有了在一个酒桌上多次推杯换盏的机会。颀长略显羸弱的身材、实诚不见多少奕采的目光、话不多却句句透着针砭时效尖锐的他,使我认定这个在军工、教育、监察、公安等岗位折腾了大半辈子的人,不是个好惹的主儿。陆陆续续又看了他的不少作品,发现退休后的他,好像才真正回归到了文人的本质。作品以非虚构的散文与报告文学为主,量大、质高。充沛的激情,斐然的文采,浩渺的联想,深邃的思想,以中国文化、哲思与古今中外文学史纲作为底色和铺垫,屡屡的,在各类文学期刊与文学平台上冲刷而过,时不时地,形成了一股股不小的水流。如果目光还盯着“朱湘山”三个字,叮咚作响、持续不断的水流声,会把你疑惑、惊诧到:“我看的,怎么会没他写的快呢?!”因而,尽管我时常把他的一些作品“偷偷”的拷贝下来,在深夜里去细细地品读。但是,还是常常遭遇路见多歧、无所适从的感觉。只得在看完之后,故意地以“不说话”“不发表意见”的方式表示抗议。

      ——因为,我发现,朱湘山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从历史、文化、思想、景观、怀乡、想人、情愫、哲理等多方面去入手落笔,挥洒无忌地在一篇作品里去包容着多个思想与多种情感,且都篇幅较长。文中的朱湘山像一个统兵的元帅,指挥着多路人马齐头并进,纵横捭阖、鏖战于读者的视网膜和头脑中。我疑惑,这多路人马要是都取胜了,你朱湘山会去先奖励谁呢?你到底想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学特色与文学风格,去著称与人、著称于世呢!?

      ——显然我是多虑了。朱湘山的这本《风起云端》送到我的案头时,我看到了一种丰沛之后的凝聚、勃发之余的深邃。洋洋洒洒的20多万字的文稿,我竟一口气地读完了。掩卷沉思,我承认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书中写了自2024年初到年中,他走湖北、下巴渝、上青藏、达林芝、去新疆的整个行程。九月,这本殷实厚重的书稿就出来了。——我还是那种感慨:我看的真是没他写得快啊!

      莽莽高原,遥遥天路。今年七八月间,微信屏幕中不时传来朱湘山略带嘶哑、却极度兴奋的声音——

      “我见到青藏路上磕长头的人了,真是心灵震撼啊!”

      “我在格尔木将军楼公园,正在向慕生忠将军致敬。”

      “我在拉萨见到你的朋友了,他们在请我吃藏餐。”

      我担心的是他的身体,能否应付这紧锣密鼓般的时间短、行程密度大的高原之行。而他却说,“怪了,除了出发时有点小感冒外,越往上走,越走到海拔高的地方,我的感觉反倒越好。”——我忽然明白了,这就是一个作家,一个真正在意心灵自由的旅者,在实现自己夙愿的征程上,他身心的畅然与舒坦,他精神的旷达和愉悦。就此,他如何能不笔下生花,如何能不把心灵的触动,与高寒之地苍郁浑莽的历史与文化相接?!又如何不怀揣透明的感悟,去理解雪域藏地那超越民族血缘的肝胆情谊,是怎样的融汇到了经济、文化和祖国大家庭共同建设70年的风风雨雨之中呢?!

      朱湘山此行的文稿不是一次写就的,随着他这趟魂系的跋涉与心灵的徜徉,逐渐地在不同的文学平台上流出。在与他不长时间的接触中,我知道朱湘山是一个不惧玄奥、勇于探究的勤奋之人。但,此番在艰难、困苦的对心灵和躯体磨砺中形成的文稿,使我分明灼痛般看到,他一项儒雅淡然瞳仁里燃放出了博爱而沉郁的火种;一向对景观、文化、经济、人伦的溢美歌咏中,平添了些许民族精神的熔铸、民族团结的血乳交融和民族责任的天大地大。

      行程间隙,我与他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西部公路建设和西藏文明发展的脉迹。——再现到他笔端的这段史实与故事,使我感觉了朱湘山在攀上了历史的雪峰之巅后,怀揣着70余年的青春积累与人生感悟,勇敢、大胆地往下滚去的壮举。——我相信,他滚出的雪球,一定是大大的,而且绝非空心!文中历史的叙述与国家、民族的大义相凝结;祖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西藏经济建设项目上的帮扶与社会文明、社会生活方式与制度上的转变与提升,共趋着一个光明的前景。尤为可敬、可叹的是,朱湘山以现代的眼光、沉雄厚重的文字,编织起了他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文明深深的敬意和自我赋予的一种传承与弘扬的“责任”。在追忆讲述西部公路、青藏铁路、通信线路、川藏公路、拉林铁路、拉萨建设等这些壮举时,他的笔端凝聚在了民族大义和国家义务这样一个历史的至高点上,使人看到了一个青春永驻、蓬勃向上的年轻的共和国,对一个饱经沧桑、浴火重生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烟云中同舟共济、生死相依、血脉共融的史实。同时,朱湘山的文中,也濡染了军徽闪耀的山脊上、精神和肉体上备受磨难的高寒之地里,中国军人那沥血拼搏、赤诚奉献的精神高光与英雄传奇,使我这个对这段历史较为熟悉的人,也读得热血沸腾。

      到了西藏,仿佛就踏上了信仰的热土。我不相信哪个文人雅士到了这里能离得开对宗教的理解与描述。当然,这绝非易事。它离不开对宗教教义体列和范畴的谙熟,离不开同门同宗、或又不同门不同宗的各类教派,在法度、修为、崇拜、礼赞、扬弃上的抵牾与差异的认知。当然,还要符合现行的政策与世界观,对不同宗教的认同、宽宥与提倡与否的了解。——我十分看重朱湘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表达,十分在意他是如何看待藏民族那洞穿头颅般信仰力量的作用;在意他又是如何用身心去感悟雪山大地上玛尼堆、经幡、风马旗、转经筒以及青灯酥油、黄帷红帐的虔诚与神圣。从他行程中不断发出的文稿里,我时时可见,他对藏地宗教圣地、宗教圣物的精准、多彩的描述,传达着他本人理解的宗教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沿革。

      这些,给我了不少的启发和知识的补充。我不知道朱湘山是否信教,也不知道他博学多才的知识积累中,有多少关于宗教的典藏。但是,他的文稿里,我分明看到了西藏原始苯教的起源、延化的准确释解;看到了藏传佛教及其分支的演进以及在当今显赫地位的精当表述。我想,能达到这个标准,朱兄该是用了多大功夫呀!

      使我更为钦佩的是,他把宗教的信仰与道义,熔铸到了西藏山水、文化景观的描述之中。于是,他笔下的西藏高天厚土之上的雪峰与莽原,就有了佛的神韵;西藏的花鸟鱼虫也就有了神赋的灵性;坚忍无名、灵魂纯贞的藏民族,也就有了博爱、宽仁、旷达、豁亮民族性格。尽管我知道,路途上,他未必真能识得神秘的玛尼堆石块上任何一串遒劲的字母,也未必能真正能读懂经幡和风马旗上那些怪异难解的符号。但是,他心的贴近、神的向往,一定会知道,这些被剽风狂雪护卫着的峥峥砾石与五色彩旗,那一定是飞向遥远天国圣境里的大地之语。我猜想,在游历西藏的名山大川,采写神秘藏文化的过程中,朱湘山也该是仙化入境了吧?!

      可惜,成书时,这些被我看好的、对我有极大启发的文稿,却被他大多都拿掉了。想想,也对。搞过监察、公安、纪检工作的他,一定知道“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样的信条。当然,也一定会是我等凡夫俗子们的生命。

      由于我的顽劣不化和可怜巴巴的阅读习惯,读一本书时,总习惯循着一条实在的路径,接纳附着在现实时空里的“现在进行时”去感悟、知晓大千世界里的五彩缤纷与博大精深。最终,万川归海、万途归一,借助精神与境界的台阶走进作者的心里。

      朱湘山的这本书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

      在一个相对短促的时空中,他以智者的思考去凝望大千世界,以透明的感悟伴随着西行旅程的点点屐痕。——过昆仑,上色季拉山,闯唐古拉垭口,观南迦巴瓦峰,游尼洋河谷,近巴松措神湖。在游走攀爬中,去凝望感知人生;在观览游历里,去体验地域文化的内涵。我注意到,朱湘山对西藏自然山水的描写,融进了拟人化、神喻般的独特审美意向,他不太注重物态形似的描写,笔下突出的是象征意味的诗化境界。把雪山、大漠、江河、荒原当作一种载体,使其承载着历史人文、自然万象的多种信息与意向,在罗列展示中推动着叙述,传递出永不冥灭的文化理念和人文关怀。对格桑花、沙棘、白榆、巨柏,抑或是藏香猪、藏猕猴以及骏马、山鹰的描述里,则是能深刻感受到他本人的情感温度和对大自然崇敬的心理。他写了“唐番古道”“茶马古道”“藏式风雨桥”“太昭古城”;写了“仓央嘉措”“格萨尔王”“阿沛阿旺晋美”,这些看似在写人纪事,实则是在写历史的风雨、写人生的况味、写时间的沧桑、写时代的变迁。思想的深度与文化之风结合,铺成了一块块厚厚的基石,其笔所到之处,无不彰显着深邃、邈远的心灵向度与藏地文化、精髓的凝聚;一种坚贞不屈的信仰、努力不懈的文化追求与人生理想、生命理念的凝结。

      这篇文儿写着写着,忽然想到我的一个文人朋友要给另一个文人朋友写“印象记”的一件事。那个被写的人说,你写你的,我不干预,你写得像我,就是印象记,写得不像那是你的创作,与我无关。

      我在想,我今天整的这摊“烂泥”,是不是真能涂上朱湘山《风起云端》的这堵辉煌的墙上?是好是坏,都是我说的——

      与朱湘山无关!

      前几天,老朱突然电话告诉我,要干的事很多,还要急着出版另一本书。这本书,现在有点顾不上,只得放到明年再出了。我说行,就算我把这本书,先给文友们做个预告吧。

      2024年9月初稿

      2024年11月再改

    【审核人:站长】

        标题:丰沛之后的凝聚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2682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米饭美文米饭美文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10篇
      • 获得积分:209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