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教 训

  • 作者:阿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11-22 00:07:29
  • 被阅读0
  •   各位看官是否关注,微信公众号尤其是文学类公众号,时常曝光个别抄袭散文、诗歌等现象,有的大篇幅甚至整个儿“拿来”,堂而皇之刊登在杂志、诗刊、报纸版面或相关平台,有的“袭文”还拿了大奖,被曝光者或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或是身居高位的作协副主席、主席,身份不低、影响不小,然后在一边倒的声音中公开致歉、作废奖项、除名革职,教训十分深刻。剽窃抄袭、图名挂号,自损颜面、自取其咎,当此为鉴、好自为之。

      由此教训,我联想到自身曾经的一次深刻“教训”,虽没有上述“大咖”抄袭般丢人现眼,但对文字的“放大”同样应该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93年底,我还是沈阳军区某团政治处报道员时,采访报道过一名叫韩银亮的战士班长。在随后掀起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热潮中,韩银亮成为所在部队学习理论的先进典型,荣立二等功并破格提干。那次采访,与韩银亮当典型提干毫无相干,我想说的是他确实比较出众。

      韩银亮带兵训练爱琢磨,他对当时的绿色军用水壶的功能、训练瞄准镜的精度等装具有自己的设想,在原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搞了一点技术革新,对训练有所帮助。我在采访中,只听了韩银亮“一面之词”,没有亲眼见证革新成果的现场展示与操演,论证不到位便“妙笔生花”成文投递,稿件刊登在部队驻地《丹东日报》“我是一个兵”栏目上。

      团政治处主任王丙山看到报纸后,打电话把我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小伙子,写得不错啊,可文章中提到的革新成果能不能经得起检验啊,我们搞新闻报道既要对事实本身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绝不可夸大其词啊!”王主任婉转温和又不失严肃严厉的批评,令平素见到领导就绕着走的我手足无措,面红耳赤的无言回答。被王主任“教训”,我没有告诉韩银亮,他也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包括其后来在部队的成长。这件事,韩银亮至今不晓得。

      多年后部队改革,王主任从另外某团政委岗位转任旅副政委,已是干部身份的韩银亮选择转业回到老家的市文化局工作,我则从基层连队借调到旅宣传科报道组。

      在一次采访任务接待中,再次与王副政委见面,我借敬酒的机会自我批评:“副政委,当年我的采访不够深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够充分,对文稿的推敲打磨不够准确,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王副政委当然知道我之所言,高兴地说:“你小子进步了,检讨虽然迟了些倒也真诚实在,不算晚!再说了,那次批评敲边鼓,目的不是要小题大作上纲上线,而是怕你小子走了弯路、输了前程啊!”接着话茬,王副政委勉励我多下功夫,写优质稿件,宣扬官兵风采,在新闻报道这条艰苦码字的路上,干出一番作为。

      我谨记领导王丙山情真意切的批评教育和殷殷希望,在灵魂深处告诫自己,做人、做事抑或作文,必须老老实实照平面镜,一是一、二是二,照哈哈镜添油加醋、添枝加叶,担不起更伤不起。一路走到今天,不曾懈怠,不敢忘却。

      现在回头看当年那篇三五百字的新闻稿件,岁月沉淀过后的我微微觉着脸红,报道对基本事实确有“好大喜功”之嫌,人物及成果过于“高大上”不够客观,现在重写可能不会“硬着陆”,给人看着“硬伤”怪怪的,至少文字斟酌拿捏应该平缓妥帖些,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功能军用水壶、精确瞄准镜等训练装具已经广泛应用,其他创新技术完全涵盖并实现了韩银亮尝不成熟的革新成果,这权且当作自我批评和自我安慰吧;从另一面来看,当时年轻又刚从事新闻报道不长时间,所写稿件变成铅字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文字功底浅还舍不得挤掉“水分”,出点成绩沾沾自喜,好在领导王丙山及时发现并纠偏指错掐尖儿,善意的批评让我受益匪浅。

      一次教训,终生教训。自亮短丑、常检常省,自我监督、走正来路……我在“兵之初”,有王丙山这样的领导矫正前行方向,人生何其幸哉!

    【审核人:站长】

        标题:教 训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2386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