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杭景中:古井

  • 作者:西门官人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10-04 14:44:11
  • 被阅读0
  •   古井位于村中的一片高地上。这古井掘于什么年代已无人知晓。井壁自下而上为青砖砌圈,水淋淋地长满苔藓。井口镶嵌着圆形青石井盘,人们就站在井盘上取水,足迹将井盘磨得光滑圆润。

      井水有多深?只知道四季饮用不竭。传说泉水与村后的大河相通,放进井中的鸭子能从河中游出。井水好喝,饮之如茶如醇。有的井水咸,有的井水淡,独我村的井水纯净清澈,冰凉甘甜。夏天天热,村民在田间挥汗劳动,“日高人渴漫思茶”。村里人送来古井水,人们捧起传递饮用,一抹嘴巴便高呼:“痛快,好凉爽呀”!可是到了冬天,井水却变温了。白霜盖地的时候,我看见从井口冒出了缕缕热气。我那时问妈妈:“井水为啥冒烟”?妈妈说,“井王爷”烧的。难怪大年初一的时候,村民纷纷提着供品,来到古井旁焚香敬拜。难怪村中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原来与饮井水有关。

      “无波古井水”。古井是一个封闭的天地,没有江水的奔腾,河水的澎湃,但却有隐藏不露的襟怀与平静,默默无闻地养育着我们的家族。它的井底和四周布满着泉眼,当井水下降时,泉水喷涌而出,直至井水充盈,满足着人们生活的需要。村民感恩古井,每年都为她清淤除垢。夏天,村民在水井上架上水车,将井水抽干,由一个强壮男士下到井底,将污泥清除干净,保持着泉眼水路的畅通。全村共饮一井水,不知经历了多少代。是祖上留下的宝贵遗产,让她的后人长久饮水思源。

      每当下厨之时,家家户户前来取水,古井旁排起了长队。有的肩挑,有的手提,来往不绝。我幼年屡见古井旁的热闹景象,长大后也学会了取水。立在井盘上,用钩担将水桶下到水面,摆动水桶,待桶口接近水面的一刹那,下沉猛提,便将灌满的水桶拔了上来。这简单的操作不是谁都会,如水桶落水就要打捞,未成年绝不让走到井边。强帮弱,男帮女,有的为困难户挑水,古井旁上演着互助互爱的故事。

      古井旁有一株古槐树。传说为我们的始祖所栽。我朦胧记得,古槐的树身已空,我们孩子们曾在树洞里钻来钻去……。

      古井四周生长着数株大柳树,得水之润绿柳成荫,树冠如盖。大树下是村民昔年的“文化广场”,开会,演戏,老人在树下歇息乘凉,儿童在树下嬉戏打闹,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里又是那个年代的“吃饭场”,男人们都来这里吃饭,边吃边叙无所不及。各种“新闻”从这里传出,有的笑话令人捧腹。我今天寻思,有酒吧茶坊,昔年的古井是否能称“井坊”?

      古井旁有我童年难忘的记忆。那一年我十二岁,当上了村里广播员。每天中午,我爬上井旁的大柳树,骑坐在粗壮的树干上,一手执话筒,一手拿报纸,开始对村民广播:“喂一一,社员们……”其声传扬在村庄的上空,古井旁聚集了人群,贫瘠的村民得到了“文化食粮”。有一次宣传英雄的事迹,“刘英俊”喊成了“刘英傻”,事后有人纠正,羞得我无地自容。

      有一年暑假,村里在古井旁召开“斗私批修”大会(自己揭丑),住村工作队员宋叔叔让我代表少年儿童发言。我在会上说:去年,我和一位伙伴去田间拔草,经过生产队的菜园地,看四下无人,偷摘了一根嫩黄瓜。出了菜园地,我俩将黄瓜一人一半,兴冲冲地边走边吃。不知什么原因,我的伙伴突然扔掉了黄瓜。我正要弯腰去捡,忽然传来一声断喝:“哪里跑”!我回头一看,队长追了上来。我立即扔掉黄瓜,拔腿向前跑去。说到此处,有人笑了起来,会场上出现一阵骚动。有人问:“你摘黄瓜时没看见有人”?我说没有。“队长抓住你俩没有”?我说没有。其实,队长只是原地度步,我俩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昔日的古井旁,是我上学读书的第二课堂。

      岁月如流,往事如烟。改革开放后,我离开桑梓故土,来到了今天居住的城市。有一年归里省亲,当我提出要看古井时,有人说:古井填啦!我大吃一惊。村长说:“村里通了自来水,古井没用了”。我沉默了。古井已夷为平地了,变成了村里宽阔的水泥大道。我再也见不到记忆中的古井了,但他乡游子始终明白:我是喝古井水长大的,岂止古井水,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呀。

    【审核人:雨祺】

        标题:杭景中:古井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0893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