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傅晓棣:当兵当年

  • 作者:向亮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8-14 17:36:58
  • 被阅读0
  •   我自1969年参军至今已经55周年了,几十年军旅生涯的一切都深深地铭刻在心,尤其是刚跨入军营的时候,那种经历、那种考验、那种磨炼真是刻骨铭心,使我和新战友们快速实现由普通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面临现代化战争的巨大压力、从未有过的生死考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严格训练、令行禁止的军规军纪约束、风雪严寒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完成的,是脱胎换骨的蜕变。也就是在入伍后的临战训练中,深刻感悟到了军人的初心和使命,确立了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定信念,为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

      我们入伍前,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解放军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青年们以穿绿军装、戴绿军帽、背绿挎包为时尚美。如果能够真正当上解放军战士,那可是无上荣光、令人无比羡慕的事情。在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全村光荣的大氛围里,我们是带着满满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应征入伍的,而且是到北京军区部队。带兵的班长曾告诉我,部队驻在天津市,就紧挨着伟大首都北京,这让我欢欣鼓舞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1969年12月14日,我和千名新战友告别家乡,在肥东撮镇火车站登上铁皮闷罐车,经合肥、蚌埠、徐州、济南、德州、沧州到了天津,可是军列只是在天津站稍作停留安排我们就餐之后,又一路往北奔驰,越过北京,进入燕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军列在河北承德停靠后,我们又改乘军用大卡车,在夜幕中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一路向西北进发。经过军列、军用卡车1600多公里的颠簸,最终到达了与内蒙古交界的部队驻地——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南关蒙古族乡地域。当时月黑星稀,山影朦胧,寒风凛冽,异地感、思乡情油然而生。部队不是驻在天津吗?为什么将我们拉到这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深山区?就是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跨入了梦寐以求的军营。

      为什么来到塞外深山?答案很快就有了。在第二天的新兵入伍动员教育中,指导员闫庆升、连长孙秉德告诉我们:由于某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在两国边境频繁制造事端,造成我国北疆局势不稳,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人民幸福。全军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迅速开赴前线进入预定作战地域。我们连队所在的师、团离开天津移防丰宁,就是要坚决扼守丰宁这个重要关口,随时反击敌人机械化部队的突袭。听了连首长的动员和情况介绍,我和新战友们逐步了解到国家安全的严峻局面,满腔的参军光荣感瞬间变为即将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战、核战的巨大压力,各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经受着战争关的严峻考验。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连队集合新老兵一起开展了忆阶级苦、忆民族恨、查思想、查工作、查斗志的活动。通过领导授课、老前辈忆苦思甜、图表数字展示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史,我军在反侵略战争中的英雄壮举和丰功伟绩,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使全连官兵特别是我们新战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系统教育。逐步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我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依法服兵役是我们每个青年的应尽义务和神圣责任。从而明确了参军入伍不仅仅是为了光荣,不单纯是要在部队摔打锻炼,更不是为了安排工作、找出路,不是到外面闯荡、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抵抗侵略,上战场打仗,以战止战,保卫国家,保障和平,这才是当兵的根本目的。随着教育的深入和干部、老兵的影响,使我和新战友们端正了入伍动机,自觉以干部和老兵为榜样,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可能爆发的战争。

      02

      军队要打仗,打仗就要冒着战火硝烟,迎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冲锋陷阵,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只能拼搏不能侥幸,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为了整体,为了阵地,为了胜利,不惜流血牺牲。

      对此,由于入伍前缺乏当兵要打仗的足够认识,因而对军人就意味着无私奉献和流血牺牲也就比较模糊。现在面对可能的大战、核战,生死的严峻考验就在我们所有官兵的眼前,而我们这些既无战斗队思想,又无技术战术作战能力的新兵,更是思想波动很大。对此,团、营、连加大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学习部队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请战斗英雄作报告。通过军史宣传教育,使我们了解到,战争年代,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领土完整、人民幸福,为了建立新中国,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有名可查的烈士达370万人,无名烈士难计其数。

      在我国和平时期,又有许许多多的官兵在履行神圣使命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前辈的巨大牺牲给我们以震撼!特别是团史教育和英模报告,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我们所在团是个历史悠久、功勋卓著的英雄团队,辉煌的团史是由一茬又一茬的老前辈、老战士为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铸成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团前辈在腥风血雨中创建了靖和浦红军游击队和闽南红军独立第三团,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闽粤红军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团是新四军的主力部队,智取青家岗,坚守王贵山,血战占鸡岗,攻坚五尖山,保卫淮南,北上山东,为创建淮南津浦路西路东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团挺进淮南,转战苏中,保卫涟水,宿北歼敌,会战莱芜,出击沂蒙,阻击河阳,合围孟良崮,攻克莱阳、淄川、昌潍、曲阜、邹县、兖州,驰骋苏鲁皖,威名天下扬;参加淮海大战,血战大耿庄、岳海庄和大王庄,誓与阵地共存亡,威震淮海大地;挥师渡江,率先登岸,湾沚以少甚多,挥师东进战上海,吴淞口上出奇兵。抗美援朝,平康防御,夏季反击,能攻善守美名扬。

      这些辉煌的战绩,是前辈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理想,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人民无私奉献,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取得的。八连原副连长、全国爆破英雄韩安才,每战必争先,爆破显神威,兖州战斗中被炸得昏死几天,一醒过来又冲向敌人地堡;二连原排长邢献良带领部队坚守涟水阵地,顶住蒋军王牌74师多次冲击,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七连扼守朝鲜432.8高地,打退敌人23次冲锋,最后只剩下班长王玉生,为了捍卫阵地,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群,气壮山河;一连架桥班在兖州战斗中,冒着枪林弹雨,在护城河水中,用身体顶住浮桥,让全团大部队通过,把第一面红旗插上了兖州城头。前辈们、英模们的生动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为了人民共和国的安宁,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我们要以前辈们、英模们为榜样,以高度的觉悟、高尚的品格在战火中经受生死的考验,做英雄团队的合格后来人。

      03

      和平时期新兵入伍后,大多是通过3个月的新兵训练和适应期,身体状况复查、各项训练科目考核合格后,才佩戴领章、帽徽,授予枪支武器,成为正式士兵,分到建制班排。而我们这批新兵一到部队就佩戴领章帽徽,授予枪支武器,只集中组织了十多天的队列、投弹、射击等基础训练后,就下到建制班排,和老兵一样投入夜以继日的紧张临战训练。这种情况就和战争年代部队兵员补充一样,没有适应期和训练期,而是随缺随补,一入伍就投入战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火中淬炼成钢。

      面对某大国高度机械化快速机动部队的可能入侵,临战训练的内容是应对现代战争特点和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训练,重点是“三打三防”,即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空袭。为了加快训练进度,强化训练成效,上级派出战机在我们团地域上空巡航,既营造备战氛围,又充当打飞机、打空降、防空袭的训练目标。

      上级还调配坦克、装甲车等伴随部队进行打坦克训练和打击快速移动目标训练。除了炮兵分队苦练火炮打坦克外,步兵分队也勤奋练习各种轻重武器打坦克,特别是火箭筒打坦克;集思广益研究打坦克炸药包的捆绑,探索和演练如何快速接近坦克,准确地将炸药包投掷和悬挂到坦克上;利用坦克、装甲车快速冲击前进,组织部队模拟进行打击移动目标的战术演习;由于坦克、装甲车比较少,满足不了训练的需求,团里就组织部队埋伏在十多里盘山公路的两侧,利用公路上频繁奔驰的各种车辆,练习对移动目标的瞄准和射击。还组织进行防原子、防化学演练,全员练习战场救护和外语喊话。

      那时,为了减少遭敌原子弹袭击时的集中伤亡,部队以连为单位分别驻在方圆几十里的各个村庄,除了完成上级部署的训练科目和任务外,各营、连也利用村庄附近的山峦、坡地、沟渠等各种地形地物,抓紧一切时间展开群众性的临战训练,漫山遍野都是摸爬滚打、勤奋训练的官兵,每个山头都有无数次反复冲上去的战斗队伍。

      为了打赢反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中有效地保存自己,所有官兵都全心身投入临战训练,谁也没有例外。尤其我们新兵刚入伍,原本就没有技术战术水平和作战能力,巨大的压力成为我们奋力进取的旺盛动力。“三打三防”临战训练,打仗的气氛十分浓厚,战场环境形象逼真,上上下下训练热情空前高涨,面对强敌作战的信心和能力大大提升。新老兵通过刻苦训练,都完成了临战训练的技术战术科目,取得优良成绩。时间不长,不少新战士就成了训练标兵,如神枪手、神炮手、投弹能手、火箭筒射击能手、打坦克能手、训练器材革新能手等。

      04

      入伍后,由安逸平和的地方到艰苦紧张的军营,由熟悉的亲友、同学、同事相伴到面对陌生的战友,由已经适应的环境、气候、饮食习惯到新的地区、温差、集体生活,特别是由按部就班的上课、上班、种地到应对瞬息万变突发战争的军事行动等,这些都要经受许许多多的苦难考验和摔打磨炼,才能迅速地调整、转变和适应,由一个普通社会青年成长为合格的现役军人,时刻准备完成急难险重和浴血战斗的各项任务。

      作战部队大多驻守边关要塞,偏僻荒凉。当时,我们部队新的驻地河北丰宁地处燕山腹地,这里是个大风口,北方的风沙,掠过内蒙古草原,进入丰宁坝头地区,形成了方圆百里的沙丘地带,尔后大风夹着黄沙或白雪,形成了黄毛风或白毛风,由高向低乘势肆虐,在丰宁坝下地区盘旋,隔三差五就将丰宁大地吹得昏天黑地,夹带着草屑乱叶,疾风阵阵泥沙走石。我们入伍后正值冬季,大地苍茫,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穿着皮大衣、毛皮鞋,戴着皮帽子和皮手套,也难以抵御风寒的侵袭。我们家乡肥东冬季虽也寒冷,但与丰宁的风霜严寒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这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部队分散住在村民家里,加上天寒地冻,没有洗澡的条件,洗脸洗脚都是冰凉的水;洗了的衣服马上就冻得硬邦邦的,很久都干不了;在食堂就餐动作稍慢点,饭菜很快就变得冰凉。深更半夜要轮流起床,一个人在村外一里多远的大路口哨位站岗放哨,不仅被寒风吹得哆哆嗦嗦,而且附近时不时还有信号弹腾空而起,令人毛骨悚然,但我们仍高度警觉,咬紧牙关坚持到下一班战友来换岗。每天天不亮又迎着风寒攀登高山或负重长跑。

      由于部队刚移防北线,驻地又是全国贫困县,交通不便,主副食供应和生活保障十分困难,天天吃的是二米饭(大米小米混合煮)、粗粮窝窝头和熬大白菜、炒土豆丝。就连烧火做饭和住宿取暖的木柴也靠我们星期天去几十里外的林场用背包绳拖回來,冻伤脸、手和脚是普遍现象。村子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群山,“抬头见山头,脚下是石头,睡的是炕头,吃的是窝头,时常摔跟头”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是在面临反侵略战争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我们跨入军营,开启了火热的军旅生涯。经过临战动员和临战训练,坚定了参军入伍的初心和使命,就像战争年代有志青年响应号召,踊跃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一样,成为部队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明知是奔着打仗来的,明知要面对強大的敌人,我们也义无反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誓死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正是坚定初心牢记使命,使我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里,辛勤努力,不断前行。正如《我是一个兵》中唱道的: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敌人胆敢侵犯,坚决把它消灭净!又如《当兵的历史》中所唱的: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我把青春留给了亲爱的连队,连队给了我勇敢和智慧,从此再也不怕浪打风吹;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一辈子都会感到快慰,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

    【审核人:站长】

        标题:傅晓棣:当兵当年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9619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