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那时候

  • 作者:徐恩芳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20 11:12:32
  • 被阅读0
  •   我年轻的时候很少回首过去。我上中学时,老师讲名人名言,把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反复讲。说实话,我那时候对这句真没什么感觉,也没当回事。我后来在上军校时的一次演讲中也引用了这段名言,但并没深切的理解,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随着斗转星移,青春消逝,我站在人生夕阳西下的山坡上常常会想起那时候。

      那时候读书没有辅导班,没有那么多教辅书,好容易寻到一本教辅书同学们轮流学习,高年级的传给低年级的,哥哥姐姐传给弟弟妹妹。老师上课非常认真,课堂作业没完成的,作业错误没有及时订正的,留下来完成后方能放学回家。老师在教室里陪着,对学习“困难户”一对一的教。有时候在黄昏后天色将暗老师才同意放学,让留下来的同学回家。这些常被老师留下的同学,我们称他们为“留学生”。那时候老师将课外辅导增加的工作量做为分内事,从没有收费。那时候也有县乡级学校统考,成绩有排名。对成绩优异的给予奖励,几本作业簿加铅笔橡皮,或一张纸质奖状就是最好的奖励。从未听说过有学生或家长因为学习成绩而焦虑抑郁,焦虑症、抑郁症这两个词语那时候从未听说。那时候,我上学的教室墙上贴着一幅标语“松是害骂是爱,不管不教要变坏”。学生因调皮捣蛋被学校责罚,学生家长对老师真诚的感谢,这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心。

      那时候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单调,但玩起来很是入迷。玩七子、滚铁环、跳绳子,办家家玩游戏,还有看连环画小人书,常常玩到开心时忘了吃饭。放学后到村边丘陵的山坡上放牛放羊,小伙伴们把牛羊扔在一边只管去玩。牛羊跑得不见踪影,满山遍野地寻找,结果牛羊已经回家在圈里。上学的时候,冬天为了取暖,在阳光下的墙根边,边晒太阳边挤人,排着队左右两侧向中间挤,中间的同学被挤出来再排在队伍后面向里面挤,上课铃声响起一哄而散。那墙上的灰尘被擦干净了,而同学们的衣服后背上粘满灰尘。如果用物质不灭定律来讨论一下墙上的灰尘去哪儿了,那必定还有两个地方,落在地上的和飘在空中的。

      那时候在家乡村里人丁兴旺,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人家比比皆是。我生长的村里有32户人家,人口最多的人家有八口人在一起生活。全村只有一户孤老,是一位晚清时出家的僧人,老人一辈子单身,生产队里分粮分油一粒一滴也不少他这个“五保户”。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左邻右舍会关心着。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几个顽皮少年走过他的门前,听到家里传来一阵唱歌一样的声音,以“嘛呢叭咪吽”结尾。我们便把脸贴着门缝看进去,老人双腿盘坐在桌子上。后来才知道这是念经,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念经的声音,悠扬而动听,随着经声心灵向下沉寂。有学生的人家,晚上在窗户里总是透着微弱的煤油灯光,读书郎在埋头学习。白天,生产队里干活成群结对,在村庄与田地间川流不息,劳动的号子声响亮地传向四方,此起彼伏。到了晚上,记工分的人家热闹非凡,众人谈天说地,有时也为鸡毛蒜皮的事吵闹打架,可是第二天又在一块地里干活,谁也避不开谁。

      那时候吃的都是地里种的,圈里养的,水里长的,供应的副食品极少,粮票肉票油票紧俏,物质贫乏但不用担心食品安全,没有养生专家吓唬你。那时候对于吃的家禽家畜没人会问是不是野生的,当然野生的也是有的,但大家吃了家禽家畜都感觉很好,没人没事找事专门要吃什么野生的。田地都是种粮食,没那么多渔塘蟹池。家禽家畜喂养全靠“就地取材”,剩饭剩菜,稻草糠、谷壳糠,以及大麦、蔬菜、河里的水草等全是饲料的主要品种。在饲料加工厂没听说过添加剂,家禽家畜自然生长,一头猪从生下来到出栏起码得有10个月,一只小鸡到成熟也得小半年。

      爱美之心人类自古有之,尤其是年轻女性最甚。那时候姑娘媳妇的美是纯自然的,脸上涂抹雪花膏不如现在女人涂粉脂般的艳丽。如果不巧生个单眼皮的孩子,只能期待再生个孩子是双眼皮,生相无法改变。在村里、在街巷里遇见美丽的脸庞,那必然是天生的,那时候没有脸是整容人工制造的“美”。那时候中学阶段也有谈恋爱的学生,一张小纸条就是最适合的情书。约在操场上见面,多半是言语少,脸上表情丰富,那女生脸上泛起红晕低头欲言又止,那男生上嘴唇刚长出黑黑的绒毛像只痴头鹅只会傻笑。男生女生在公开场合拉手冒着风险,让老师知道了挨批评,被父母知道要挨骂。上学的孩子懂什么感情,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不愁娶不到嫁不出。

      那时候工资收入不高,但那份微薄的收入就是个盼头,工作干劲挺大。也有人家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但大家都是咬牙挺过来,牢骚话讲的不多,至少公开场合很少有人牢骚满腹,看谁谁不如意,做啥啥不顺心。那时候办公室里尊老爱新风气好,新来的同志每天早到办公室,把办公室地扫好,把热水瓶开水泡好,把大家的茶杯洗好。办公室里新同志在工作中有什么不会的,老同志手把手的教,外出办事新老搭配传帮带气氛融洽。我也去过工厂实习,看到工人师傅在工作之余嬉闹非常开心,谁家有点困难大家一起帮,谁身体有点不舒服重活别人主动来承担。那家大型工厂下班时候到了,工友们一起去浴室洗澡,澡堂里欢声笑语不断。有时候也会闹点笑话,某对恋人并肩去浴室忘了分开,进了对方浴室的门,当然一脚刚进门就被“轰”出来。

      那时候家长总是给孩子们灌输“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将来上班了到单位好好干,多吃点苦没事,争取给领导给同事留个好印象。”领导总是说个人进步寓于集体的发展之中,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取得成绩才能考虑个人进步。单位里提倡互帮互助,不让一个人掉队。那时候总想着活干好了就行,个人进步由组织上安排,想着是金子不管在哪总会发亮,埋头干活,上学时课堂里老师也是这么教的。

      那时候在农村生小毛小病到村卫生室,配几粒药片花上几分钱也能治好。乡村医生医术算不上高态度却好,都是乡里乡亲人人脸熟。也听说过有病人被省城县城的大医院“退回来”,这大概都是生了大病重病。那时候的医生遇到这种判断回天乏术的情况,会告诉病人或病人家属不要花冤枉钱,带回家有什么好吃的吃点,不要再劳累了,病人来日无多。过度治疗这个词那时候广播里报纸上没有出现过,病人尊重医生,把医护人员当天使。

      那时候人员流动少,社会管理相对简单,各类案件尤其是治安案件少。如果有人犯事被批斗、被劳改,那他一辈子在当地群众中抬不起头,子女也会感觉羞于见人。一个公社的公安派出所只有一名公安特派员,那特派员腰间别着一把手枪,那就是权威的象征。坏人见到特派员,就象老鼠见到猫魂飞胆丧。家家户户没人时一把小铁锁挂在门上,那锁其实就是做个样子,古人说得好“防君子不防小人”,真的有小偷要撬锁,小偷轻松地可以把那门上挂着的锁撬掉。门前晾晒的衣物遇有忽然变天落雨,在家的邻居定会把衣物收起来,直到主人回来去取,主人道谢和邻居客气地说“小事不用谢”总是免不了的。

      说起那时候,永远也讲不完,当下许多人对那时候充满怀念。怀念那时候的好,那时候的好是那时候几代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我对那时候深深地眷恋,深深地感到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要从天上掉下来成就。我没有实现那时候曾经的理想,一定与自己对世事认知不足和没有作出艰辛努力有关。我想起了北宋诗人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此诗的后两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用于其他事物。对于寻常的“东西”不要轻视,不可忽视,有的“奇崛”就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外表中。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做出貌似寻常而实为奇崛的事来。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人生如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美好的景色,童年时的天真烂漫,青年时的朝气蓬勃,中年时的气壮山河,暮年时的夕阳无限好,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人生中那时候的事是过去的事,生活不能只讲那时候,还要讲点现在想想未来。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适应新形势更新旧思维做个新潮的人。

      2024年4月11日于上海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那时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6219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