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称福建之“北大门”,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县城,它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浦城。
故乡浦城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是稻米、薏米和丹桂盛产之地,这里山清水秀,是一个可以放慢脚步、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小城的传统特色小吃具有风味独特、美味可口的特质,自然的气候滋养了故乡人,男的帅,女的靓。
故乡的美食勾起了我浓浓的乡愁,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我心里特爱“三丸一汤”。三丸一汤是立夏丸、蛋皮丸、豆腐丸和泥鳅芋头豆腐汤。每每回想起来这美食,让我食欲大增。那我现在就给你们介绍介绍这几道美食吧。
每年的立夏日,我会不由自主想起故乡的美食——立夏丸。在家乡有个习俗,立夏必吃立夏丸。就像清明节吃曲曲粿、四月吃乌饭、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都是代代传承的习俗。
记得小时候,母亲会在立夏的前一天晚上,将大米掺糯米用水浸泡4-5个小时,翌日早起用石磨磨成米浆,然后滤干呈粘稠状态后,锅里放入少量的油,将米浆倒入锅中,小火煮,边煮边搅拌,将米浆煮成米糊。就可以做搓立夏丸子的坯了。把坯搓成指头大小如小桂圆的丸子,再把各种配菜加入汇聚一起煮,下配菜一个重点是把难熟的配菜先放,后再放易熟。荤素搭配,营养齐全,香气扑鼻,那味道是相当鲜美的。
那时的我,最喜欢干这活,吃立夏丸是要早上吃的,我和母亲起个大早,母亲准备做丸子坯和煮丸子伴料的食材,我给母亲打下手搓丸子,母亲给我做示范,说搓丸子心不能急,拿白坯要均匀,后稍捏一下,这样搓出来的丸子个头会差不多大,也Q弹,这样才好看也好吃。练手几个后,离母亲的要求更近了,娴熟了,我搓的丸子比谁都搓的圆,母亲会在其她姐妹面前夸奖我:我家老四做的丸子是真真的圆。
搓好了丸子,煮立夏丸子配料食材可多了,最好用大骨头熬的高汤,做为底料汤,汤汁是香甜的,再加入瘦肉丝、干香菇丝、包菜、麦豆、鱿鱼、豆芽等。
待丸子和配料熟透后,出锅前再加上葱做佐料,一锅喷香可口的立夏丸就妥妥的做成了。
一年又一年的立夏,故乡的立夏丸,它既是一年一次的美食滋养了我,也是我母亲独特的味道,它总让我想起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吃立夏丸的情景,吃了一碗又一碗,母亲总是咪眼看着我们吃得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会说:“好吃,就多吃一碗。”并露出美美的笑。那表情永远定挌在我的心里,如今立夏丸也成了我解不开的乡愁!
立夏丸里说乡愁,立夏丸这三个字让我有挥之不去的乡愁,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工具做米浆丸子,就用简易方法,到超市买无馅的小汤圆来做,加上一家人都喜欢吃的配料,来煮一小锅的立夏丸,用一碗立夏丸解解乡愁吧!
第二道美食是蛋皮丸,这个可以当主食来吃。先要准备肉馅,将白地瓜或小薯切成碎末,将2分肥、8分瘦的肉馅和葱切碎一起加入,放入一些盐,搅拌均匀即可。
接着是摊蛋皮,是按照一个鸡蛋对应一瓷汤匙地瓜粉(满满冒尖的),加入2碗清水(普通吃饭用的碗),地瓜粉先在清水中溶解,蛋打均匀后,加入地瓜粉水继续打,放入少许油和盐。
再接着是摊蛋皮,先打开火,把锅烧热,放点底油,用勺子把混好的蛋液浇一勺,注意火不能大,和煎饼一样,一面熟了,再翻一面,就可以出锅了。
蛋皮全部摊好,将蛋皮切成1至2公分宽的长条形状,将肉馅放在蛋皮上,将蛋皮包成肉丸形状,上蒸笼里蒸上二十来分钟后再凉上三五分钟就可盛盘了。一盘香喷喷蛋皮丸就做成了,吃到嘴里的感觉是无比的柔软爽滑。
第三道美食是豆腐丸,它是故乡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豆腐丸味咸,丸体含肉,鲜嫩油香,入口嫩滑,香味四溢,是高蛋白、低热量的健康美味。既可小吃,又可当菜下饭。据传,故乡的豆腐丸起源于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做豆腐丸有点技术含量,程序多,一般人不会做,我也如此,所以每回故乡必去品赏。其加工方法比较精细,主要是要选好食材豆腐,要选石膏豆腐最佳,将适当精盐放入较嫩的豆腐中,置于钵内捣烂成浆糊状,尔后裹以肉粒。肉粒先要腌制过,咬起来才有弹性,用汤匙一粒一粒地放在面粉碗上,摇滚成丸,投人锅内煮之。
锅内是用猪蹄、猪骨、墨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待丸浮上锅面,即可起锅。原汤加上葱花、味精、麻油、鲜辣粉等调味品,便可食之。豆腐丸形如潜水艇般的白色"橄榄",鲜滑娇美地浮动在肉汤里,色白如雪,汤汁五味调和,清香四溢,鲜美可口。一匙一粒,连汤进口,有嚼有吞,再配上几个炸圈圈,那真是绝美的享受。
最后一道美食是黄鳅芋头豆腐汤。
故乡的特色土菜黄鳅芋头豆腐汤,是我小时候的最爱。这道特色菜的食材除了泥鳅、芋子、豆腐,最主要配料必须要有辣椒酱和桂香叶,提前一个小时煮饭把芋子搁电饭煲里蒸熟,锅里加水再把泥鳅放入一起盖好,一个重点是盖好锅盖再开火,待泥鳅煮透了,再加入蒸好的芋子搁上两汤匙辣椒酱油姜片蒜瓣一起煮,待芋子烂熟后加入切好的豆腐。关键处来了,把香叶点燃后扔进锅里盖上盖煮后,放盐、鸡精调好味稍煮出锅。一锅香辣滑嫩的泥鳅芋头豆腐汤就煮好了,它可是最佳的下饭菜。
故乡的美食滋养了我的胃蕾,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三丸一汤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