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芦苇堰的传说(一)

  • 作者:月雅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1-10-28 00:05:56
  • 被阅读0
  •   滨田水库,又名凤凰湖,因凤凰山而得名,位于鄱阳县东。1958年10月开工,1960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控制集雨面积72.6平方公里,为全县第二大水库,仅次于军民水库。其最大灌溉面积10.4万亩,位居全县第一。水库建成后,除1979年下年外,没有干过。79年秋后大旱,数月无雨,鄱阳县大量稻田干裂,广大地区吃水都成问题。为鄱中、鄱南缓解旱情,水库管理局调来十几台大型抽水机。抽两个多月,水库终究见底。库内现大量砖瓦、坛罐、塽墩、门柱等,而库中孤岛附近约5亩水面始终不干。听老人说,那是永不干涸的芦苇堰。

      滨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村前的凤凰山,左边的曲里山,巍峨高耸,为附近的最高山峰。一条雄伟的大坝横亘于凤凰山与曲里山之间,拦截成滨田水库。水库如一条巨龙,从滨田蜿蜒数十里至金盘岭的驿田。库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汽艇声中,沙鸥点点,野凫阵阵,山峰倒影,湖光流彩。一座小岛如硕大的铁锅倒扣在水库里,岛上绿树成荫,野鸟成群。经闸口,流鄱中、鄱南广大地区的沟渠,是鄱阳县最长的水网,为广大鄱阳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的保障。始于洪水道的滨田河,经游城部分和古县渡多个乡村,从张家岭流入昌江,保证了这些村庄的旱涝保收。1960年前,该河始于金盘岭驿田的老鸦尖南簏,流经曲里山下的芦苇堰。河上游,现属于金盘岭境内的操家,隋末出了农民起义领袖操师乞,自称元兴王,彪炳青史。水坝脚下的滨田村,宋英宗时期,出了状元彭汝励,名垂千古。

      曲里山脚下的芦苇堰,水面约五亩,深不可测,据说三两胡丝打不扣底。堰塘边丛丛芦苇随风摇曳,点点水鸟此起彼伏。传说,芦苇堰底通地下河,河连我村古井。滨田河的流经之地,是一片宽广的田野、肥沃的土地。春夏,白鹭点点千顷碧,布谷声声稻花香。初秋,十里金黄风吹浪,一树翠绿蝉鸣声。

      水库建成前,曲里山下,芦苇堰边,有个富饶的铁山村,住着余姓人家。很久很久以前,芦苇堰底有个芦苇洞,里面住着黑鱼精,足有八尺来长。平时很安静,它在洞内悠闲嬉戏。但它一摆尾,水面必定掀起两尺高的波浪。正值江南三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蛙鼓虫鸣,犁耙水响。余老爹牵着大水牛,向芦苇堰边的自家水田走去。一条好牛,高五尺半,长一丈有余,膀阔腰圆,高高的驼峰搭在粗壮的肩颈;眼似铜铃,弯弯的牛角形成大大的圆弧;腿壮如柱,蒲扇大的牛蹄踩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蹄印。瘦小的老爹与彪悍的水牛形成鲜明的对比,苍苍白发胡乱搭在枣核头上,沧桑的皱纹布满蜡黄的脸庞,尖尖的下巴长着稀疏的鼠须,瘦弱的身材高不过五尺。着一套皂色裤褂,戴一顶破旧草帽,穿一双麻布草鞋。老爹轻声吆喝着牛,午后早早来到水田。将锁链套好,连接木梨,趁大好晴天,耕作起来。牛轻快地拉着犁、拖着老爹,在田里快速地转着圆圈。一坨坨黑色的泥土随犁翻起,整齐得像一个个士兵。老爹高兴得打着山歌:“三月里来三月天罗,芦苇堰边好耕田罗,三月时节播下种哦,秋收稻谷满仓尖罗。”就这样余老爹乐呵呵地耕着田,一晃就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水田地,金光闪闪,一只水鸟从芦苇堰中飞向蓝天。真可谓:

      落日随山隐,

      飞鸟破雾升

      柳弦垂绿水

      蛙鼓响黄昏

      突然,乌云斗暗,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不一会,芦苇堰的水大量溢出,流向田野。余老爹大叫“不好,黑鱼精发怒了”。豆大的雨点打在牛背和老爹身上,打得老爹生疼,水牛也渐渐狂躁。一个闪电随刺耳的雷声劈下,水牛终于发作,连犁带人一起拉向芦苇堰。自此,芦苇堰的芦苇洞,一个老人守着一条大黑鱼和一条水牛。粗壮的锁链锁着水牛,而黑鱼,在洞里自由地嬉戏游淌。不久,老人与牛全成精了。平日里相安无事,芦苇堰也风平浪静。

      每到农历五月,梅雨连绵,雷雨大作。连日看守牛精,余老爹也筋疲力尽,昏昏欲睡。芦苇堰里的黑鱼精、水牛精就不安分起来。以前只黑鱼精,小打小闹,翻不了多大风浪,最多水溢芦苇堰,淹没堰边的农田。现在不同了,水牛精力大无穷,加上黑鱼精煽风点火,终究挣脱锁链,发狂地冲出芦苇堰,带着洪水沿滨田河,经枧桥、南滨桥,一路狂飙而下。硕大的水牛,昂着头,不停地吐着水柱。修炼多年,水牛更加强壮,高一丈,长两丈,腰围八尺,在河里就像一座移动的小岛。一对牛角弯成庞大的圆弧,一双眼睛如大大的灯笼,一对獠牙长长地弯曲向上,一条牛尾粗粗地飚得老高。洪水漫过,农田尽数淹没。可怜大片水稻成了汪洋一片。鸡猪畜禽尸体漂浮,时有房屋坍塌。村民们纷纷拿着大包小包,哭爹喊娘地跑去亲戚家躲水,没走的端梯上楼,暂避一时。待晴日,水牛精由老爹牵着,悄悄回到芦苇堰,恢复平静。这样,自古以来滨田河就水患不断,河边乡村几乎年年遭受着洪灾。真是:

      芦苇堰里水牛精

      十年九涝洪水兴

      沿岸村村水患苦

      淹田淹房损生灵

      某年农历五月的一天,有兄弟八人,从四川挑盐回来,经南滨桥,在桥头歇息。八人,个个虎背熊腰,胸肌发达,正值年少,身强力壮。高近六尺,四肢粗壮,上穿麻布白色短袖褂,下穿皂色半脚大裆裤,登一双麻制草鞋。水牛精带着洪水,奔涌而下,漫过南滨桥。八人来不及躲避,全被洪水淹死,不久修成罗汉。自此,八大罗汉看守南滨桥,保一方水土平安。这不,每到农历五月,水牛精仍然兴风作浪,但一到南滨桥,就被八大罗汉用八支扁担打回了头,乖乖回到芦苇堰。诗云:

      八大罗汉扁担弯

      南滨桥上守水关

      洪涝水患难过桥

      水牛精怪打头还

      当然这只是传说。但确实,南滨桥下游水患较少,可能是上游狭窄,而自南滨桥以下河面渐宽,便于吞吐洪水,洪水不易泛滥成灾。所以受灾最多的是,滨田河中游的九甲里、娇吴里、段家、贯山洪家、枧桥李家、洪家墩、叶家林、南滨桥程家、刘家畈等。

      彻底解决洪涝,是修建了滨田水库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大修水利工程。于是,全国各地大中小水库遍地开花。这些水库到今天仍然给农村农民带来巨大的福利。滨田水库不仅避免了滨田河水患,还为广大鄱阳人民的灌溉、生活用水带来了保障。此外水库还集养鱼发电于一身。水库所养之鱼尤其味道鲜美、爽滑,鲢鱼、草鱼,个别的能长到百八十斤。用水库里的鱼做的剁椒鱼头或豆葱鱼头,比别的地方要好吃得多。水库每年只在元旦左右撒大网一次,起鱼数量有限。由此,滨田水库的鱼成了市民们抢购的香馍馍。滨田河除因为昌江水倒灌,偶尔引起下游堤段倒圩,如1998年向阳堤倒塌外,再没出现过洪涝了。诗曰:

      滨田大坝横西东

      镇精压怪锁洪峰

      山里山外肥沃地

      丰产丰收旱涝同

      现在,党中央习主席也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尤其重视老水库的改造加固,以及圩堤的硬化加固建设。鄱阳多为湖滨地区,圩堤众多,近年,拆除了大量堤上、堤边建筑,多数圩堤进行了硬化加固,溃堤的可在逐年减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除能发展农业,还关系到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

    【审核人:雨祺】

        标题:芦苇堰的传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437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