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芦墟的宁静与底蕴(散文)

  • 作者:风中求静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20 10:13:38
  • 被阅读0
  • 太湖浩浩汤汤,碧波千里。太湖流域是富饶美丽的烟雨江南,她就像是位富有且慈祥的母亲,孕育了难以计数的古村古镇,其中不乏闻名遐迩的,如西塘、南浔、周庄等。

      相比于它们,芦墟古镇显得默默无闻。当我背着行囊寻访它的时候,它给我的第一印象不仅简陋,而且有些破旧,有些落魄,尤其那些大宅墙门,大都老气横秋,破旧不堪,有的摇摇欲坠。

      在吴语里,大宅门一般叫“墙门”,如柳家墙门、唐家墙门、许家墙门、陈家墙门、陆家墙门等。

      这样的芦墟古镇,在许多人看来,过于简陋,也过于冷清,成不了旅游热点,更成不了时尚的网红。可是,当我静下心来,慢慢地深入到它市河两岸的老街,深入到它的条条弄巷,甚至进入那几栋大门敞开的墙门时,我却从它的简陋中发现了它的原始与质朴,从它的冷清中感受到了它的宁静与恬适。我喜欢这样的古朴与清静,惊喜这里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宁静是芦墟古镇的主调,一切的人间烟火都完全沉溺在整体的宁静氛围之中。这里的人说话轻声细语,不吵不闹,让人觉得柔婉悦耳。你看市河岸边的凉亭下,尽管好多老人在那里开心地谈天说地,但是一点不喧闹。

      芦墟坐落在繁华都市的边缘,是一个属于苏州吴江,却与浙江相邻,靠近魔都上海的古朴悠静的江南古镇。可是与周边的繁华热闹相比,芦墟似乎被时光锁住了,静止在那个简单、朴实的年代。

      芦墟是鱼米之乡,在宋、元、明三代时为村,到清康熙年间始设镇。它在太湖的东南角,西接汾湖,东频马斜湖,北至大浦河,南有芦墟塘,镇街有市河,所以,既可以说它被河流包围,也可以说它是一座漂浮在静水上的古镇,是一座很“水”的古镇。

      若从空中俯瞰,你会惊奇地发现,芦墟古镇的形状像极了一条静驻在水中的大鱼,那翠绿的汾湖公园像是鱼眼,公园下面那片向西突出的田地像是鱼嘴,而古镇的市河就像是鱼的鳃后缘线。我想,芦墟这条“大鱼”,也想从汾湖游向太湖,也有奔向大江大河的理想吧。

      来到芦墟,我直奔市河老街而去。市河两岸栽种着樟树,它们高大成林,枝叶相拥,十分繁茂,将市河以及市河两岸的老街遮挡在它们的阴翳下,一眼望去,就像是一条绿意盎然的隧道,幽幽邃邃的。这浓浓的绿意让老街弥漫在清新的氛围中,让老街显得更加宁静。

      市河上有多座桥,其中南、北端的两座石拱桥最为气派与古朴。这两座桥桥型相似,望柱上都刻有栩栩如生的小狮子。由于拱桥不能行车,它们越来越被冷落,实用价值远低于文物价值。不过,它们倒像是两位将军,驻守在市河的南北。

      芦墟市河上每隔十来步就有一座石驳岸。想当年,市河沿岸店铺林立,运送物资的船只在河上来来往往,驳岸忙乎得很。现在,市河上只有那艘清理河道的小船独来独往,驳岸无所事事,有点懒散。我独自蹲坐在驳岸上,看水的清幽,看树的绿影,也看见自己游览如此清静古镇的一片欢欣。

      在芦墟,沿河的跨街楼是最要关注的“显眼包”。尚存的跨街楼主要有沈氏跨街楼、许氏跨街楼、杭氏跨街楼和恒德堂跨街楼等。

      据说,当年芦墟老街上的跨街楼几乎整街都是,下雨不湿鞋,不湿衣。因为自然的老旧与毁坏,特别是当年日本人放火烧芦墟,跨街楼也损失不少。

      跨街楼是一种江南水乡典型的建筑结构,楼跨街道上,街从楼下过,遮风挡雨,方便面街店铺买卖,店铺后是庭院深深的墙门。

      静静地站在跨街楼下,仿佛还能听到商家的吆喝声,仿佛还能听到商客间的讨价还价声。楼前水流,楼下人流,也流动着油盐酱醋米的需求,流动着财富的聚散。

      现存的跨街楼经历了风风雨雨,能幸存下来,自然是芦墟的宝贵遗产,但我想它们也是留下来承载古镇历史,承担讲述古镇故事的使命吧?

      比如东街的沈氏跨街楼,十分气派,宅主是沈钰卿。沈钰卿的父亲是莘塔村的渔民,靠捕鱼、贩鱼起家,后来在芦墟开鱼行,并经营腌货、饲料、桐油等,他们家的铺号叫“沈裕昌”。沈钰卿有八女三子,他希望三个儿子都能成才,故将大宅的正厅取名“三凤堂”。生长于“三凤堂”的沈家人也果然有出息,沈钰卿的大儿子沈龙圣从事法律工作,性情耿直,刚直不阿,努力践行司法公正为民的思想,第一批加入南社,被柳亚子称为芦墟“五凤”之一;二儿子沈文倬是著名经学家,被学界喻为“今世治礼经者之第一人”;沈龙圣的大儿子沈立人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南社,是由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发起成立的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文化进步团体,成立于1909年,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芦墟有不少人加入了南社。

      “怀德堂”在芦墟的西栅,也是跨街楼。怀德堂的门楼和厅堂内都有精美的雕饰,如寓意喜上眉梢的“梅花喜鹊”,代表延年益寿的“松下仙鹤”,还有“三英战吕布”和“岳云大战金弹子”等人物故事。另外这里还是一处红色纪念地,当年青年地下工作者王仲煊在此印刷过革命宣传资料。

      在跨街楼下探究芦墟的历史,寻觅芦墟的故事,这里的大户们都像沈家、王家一样,通过勤俭努力发家致富,都在芦墟的历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无论是沈氏跨街楼内的兄弟秀才,还是杭氏跨街楼里的女中双杰;无论是“兰玉堂”的五代名医悬壶济世,还是柳家墙门的积德行善……在老街跨街楼下探究,都能获得珍藏的精彩故事,这让人流连忘返。

      芦墟曾有“三虎九牛”之说,指的是芦墟繁荣时期,陆、柳、沈、黄、费、陈、王等十几个大户人家。这些大户人家的墙门,规模上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三进、四进,甚至六进,它们从弄口一直往后延伸,从外看形成长长的弄巷,从内看是一座座门楼,一个个院落,一间间厢房,由一户人家后来变成一户户人家。

      这些墙门内往往有精美的雕饰,且正厅都挂着匾额。一块匾额,就是一份文化情怀,就是一个家族精神的缩影,所以往往用它作为宅院的名称。如袁家墙门“俭以堂”,取“俭以养德”之意;南袁家浜的沈家墙门“素行堂”,取自《礼记·中庸》的“君子素其位而行”,寓意品行高尚纯洁;又如西栅的唐家墙门“宁俭堂”,显然是宁静致远与勤俭持家之意。

      芦墟的这些墙门内,还有一个特点,栽种黄杨树。本地人喜欢在家院里栽种黄杨树,除了黄杨树适合本地生长,其内在的文化含义更有意思,比如俗话说“家有黄杨,世代栋梁”“家有黄杨,黄金万两”。

      在芦墟的大户人家中,必须说一说柳家。芦墟柳氏是个大家族,他们从北厍迁来,形成芦墟三处柳家墙门:东栅柳家墙门、九曲弄柳家墙门和司浜柳家墙门,它们的主人与柳亚子先生是同宗近亲。

      东栅的柳家墙门是一座五开间四进大宅,第一进门楼上刻有“河东别墅”,意为柳家认山西河东为祖籍地;第三进是厅堂,挂着匾额“四知堂”,并且雕饰丰富、精美,如蝙蝠、凤凰、麒麟送子等。“四知”是东汉杨震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知堂”意在勉励家人要诚实,要自律。

      在芦墟古镇,我也惊讶于墙门里的人家在历史上悬壶济世的很多。如“俭以堂”的主人袁伯英、袁逢吉父子,在家开医馆,以仁德高尚闻名乡里。这袁家尊袁了凡的曾祖父袁菊泉为芦墟始祖,而袁了凡就是古代经典劝善书《了凡四训》的作者;如西北栅的张家,自1922年就在“留余堂”开设“惠民医院”,救死扶伤的故事广传民间;又如西北街“兰心堂”内的费家,更是五代行医,名副其实的“杏林世家”,其中“灵猴治病”的故事颇为有趣。西栅的葛道炎是中医内科名医,因为医术高超被百姓称为“葛半仙”,他的第三子葛鹤年还是革命烈士。民国时期,“利人堂”的张达生在老宅内开设了芦墟第一家儿童诊所,故而芦墟有歇后语:“达生医生开方子——小儿科”。

      当年,仅仅一个镇,芦墟既有中医世家,也有西医诊所,有中西医结合医馆,甚至还有小儿科,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这些医者,他们怀济世救人之心,立“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志,他们就像是一位位守护神,守护着芦墟百姓的生命与健康,他们的故事也许不是可歌可泣的,但何尝不是功德无量的?

      芦墟古镇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里面内容丰富,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更多的是锅碗瓢盆交响的趣闻趣事。尤其是在那些网状的弄巷里,走进去顺手就可以捞起许多。

      芦墟现存的弄巷很多,长长短短,宽宽窄窄,有的叫“某某弄”,有的称“某某里”“某某湾”,有的是宅屋间的明弄,有的是宅屋内的暗弄(亦称“备弄”)。这些弄巷,既是芦墟的一张有形的大网,将大宅小屋分界又网络起来,又是芦墟人心中的一张无形的网,把芦墟人的乡情联系在一起。

      顾大丰弄里,有芦墟最大的住宅群,据说这里是芦墟最早用上电灯的人家。芦墟最曲径通幽的弄巷自然是九曲弄,抗日战争时期,忠义救国军曾在弄巷里开过一年“清华中学”,但九曲弄的命运也有点曲折,它南侧的九曲弄柳家墙门,当年被日寇烧毁。黄家弄内的“亦有秋阁”,曾经是芦墟的一处高点,登上它汾湖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混堂弄、竖头斋匾弄,看名字就觉得有趣。混堂弄弄底的房屋,新中国成立前被改造为浴室。旧时吴语中,到浴室洗澡叫孵混堂,故有混堂弄之称。电影《沐浴之王》曾在该浴室取景。

      竖头斋匾弄,则因原来弄口有竖写匾的牌楼而得名,牌楼的主人是陆燿。陆燿是位清朝的官员,他“工诗文,兼长书、画,精分隶书,水墨山水,落落有自家风。”本地人说他具经邦济世之能,有著书立说之才,怀廉洁孝义之品。可是他竟被迫害。乾隆后来知道陆燿是位“菽乳蔬蓏”的清官,十分后悔,为表安抚特赐“龙章宠锡”匾,因人已故而写成竖式。陆燿是芦墟人的骄傲,芦墟铭记着这位先人,也传颂着他为官清廉、勤政为民的佳话。

      陆燿毫无疑问是芦墟的历史名人,郭骥也是。郭骥是清嘉道年间颇负时誉的画家,他家在汾湖里弄,说是花园内有他的“洗砚池”。张吉泰弄的张家,多人投身到抵御外敌的斗争中,其中张文奎是抗日烈士。

      芦墟的弄巷里,普通人家的善人善事当然也多。比如芦墟流传着秀才黄颂梅诸多乐善好施的感人故事,如热心资助文友,买鸡蛋拣小的,皮毛大衣出门即送挨冻的穷人,慷慨解囊于穷苦人家等等,看似都是一件件小事,却都是乐善好施的义举。

      弄巷无论大小、长短,都是人烟气最浓稠的地方,无论是大故事,还是小故事,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平头百姓,都是故事的主角。一部历史除了那几件大事,不就都是小事吗?对于一个人来说,点点滴滴的小事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芦墟弄巷里的件件细细碎碎的“小事”,就像柴米油盐一样真实,有仁,有慈,有善,有爱,有情怀。

      走在芦墟的老街与弄巷,我总是感慨,为什么芦墟能够吸引与吸纳这么多的名门世族来此安居乐业?为什么这里名人辈出?是这里的水土好?是这里的地理佳?也许是芦墟这条“大鱼”有包容的胸怀,有奔向大海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基因。

      走在芦墟的老街与弄巷,忆起它曾经的昌盛与繁荣,对比它失势后的衰落,不免心有戚戚焉。但是,“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千古事都是生生死死,来来去去,繁华易逝。芦墟古镇沉淀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如今确实有点老旧了,脸庞不再丰润,有些干瘪,就像素面且有些苍老的贵妇,但仍然丰富。我们人老了,忆起自己的当年,会感慨曾经自己也年轻过、漂亮过,曾经自己也奋斗过、辉煌过。我想芦墟古镇也会如此静静地默默感慨……

      年轻人喜欢热闹,但到了年纪的人还是应该乐于平淡,安于清静,就像沪上一位杰出报人曾经说的“宁静是最大的幸福。”芦墟古镇的清悠与质朴,就像是一个原乡,生活在这里简单,生活在这里宁静,生活在这里似乎可以心灵归一。
    【审核人:站长】

        标题:芦墟的宁静与底蕴(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2307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心怡心怡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74412篇
      • 获得积分:3037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