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一群年近7旬老人从武汉出发,前往一处偏僻的小渔村,重返50年前插队的知青点。豪华的旅游大巴在宽阔平坦的高速路上飞驰,晨阳斜照,秋意正浓,我的思绪不由飘向窗外,往事潮水般涌向脑海。
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整个社会就像一部巨大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转。轮到我们这批人走出校门,除少数身患疾病、独生子女、顶替父母工作等特殊情况可留城以外,绝大部分人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家姊妹6人,哥哥参军,姐姐插队,我无条件的、毅然决然地走向广阔天地。那时,思想特别单纯,情绪特别高昂,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大的理想。况且,前面有邢燕子等“扎根农村干革命”的知青榜样,后面有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大军,时代的潮流召唤着我们热血青年。
按照父母工作所在的武汉市“二轻”系统,我们定点插队的地方是洪湖市汊河公社麻田口渔场。也是一个清晨,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亲友们的热烈欢送下离开武汉。由于道路坎坷不平,行驶的车辆颠簸不止,我们一路只能站在用帆布搭盖的车箱上。汽车在仙桃市与洪湖市交界处需要过渡,这里是江汉平原,汉水横亘于两市之间。当时没有桥梁,只有通过大驳船轮渡到对岸,每次只能载三、五辆汽车。于是,等待过渡的汽车队伍排得很长,我们足足等了3个多小时。过完渡继续往前行,仿佛路无尽头,不足200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天。
到了渔村已是夜晚,天黑黑的,下着蒙蒙细雨。由于知青点的房子还在图纸上,我们被临时分散安排住进渔民家。这是一个刚组建不久的渔场,渔民们由“捕捞型”的船上搬迁到洪湖岸边从事“养殖业”。因而,房子建在两面夹水的堤坝上,非常简陋,是由竹子、芦苇和泥巴编扎而成的,四面透风。
没有床铺,当时正值12月隆冬,地面又潮湿。我们在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干稻草,再铺上随身携带的褥子、被子,几个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这是我们插队的第一天、第一夜,习惯写日记的我,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了一句话:开始了,我的知青生活。
接下来,我们开始搬砖,和泥,砍芦苇;我们挖地基,垒墙体,盖房顶,修建属于我们知青点自己的房子。这是在村庄一头,前面是小河,再前面是水天相连的洪湖;后面是水塘,再后面是无边无际的田野。赶在春节前夕,一幢新建的红砖房拔地而起,它普通而简陋,甚至连名称都没有,我们亲切地称其为“小红房”。至此,我们有了名正言顺的知青点,过上了“日出日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
然而,从插队开始我们的队伍是不稳定的,生活是动荡的,因为“回城”这两个字撩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初来知青点全员47人,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知青点不断有人因顶职、招工、上学而被抽走。队伍日渐缩小,直至第5个年头,最后一批9个人被一锅端,回城由“二轻”系统统一安排工作。
至此,知青点人去楼空,小红房完成了短暂的5年使命。然而,那块土地浸润了我们辛劳的汗水;那些房间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身影。可以说,小红房像丰碑一样留在了麻田口知青的心头,那通红通红的色泽伴随着大家的念想,一晃走过了整整50个年头。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时间的长河虽淘去了许多曾经的过往,但唯独这段“知青”经历历久弥新。去年初,几名“知青”商量重返麻田口,时间点选在50周年纪念日,以了结心心念念的夙愿。于是,开始着手做准备工作,先是建微信群,名为“麻田口知青农友”。这名称,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韵味,点亮了“知青农友”们内心的期盼之光。然后四处联系失散的知青,经过近一年的艰难找寻,当年一起插队的47人最终集结群里仅有21人,不足一半。
出发那日,集结地点特地挑选在古琴台,这是纪念钟子期和俞伯牙“拨琴听音”的地方,颇有深意。当四面八方的农友们陆续抵达这里时,许多人都是相隔近50年的重逢,记忆里的青丝已染白发。于是,“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眼前的高山流水涌入了各自的心田,历史与现实交融,知己与农友相会。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汽车飞驰,欢歌震天。一路之上,一首“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唱了一遍又一遍。此时此刻,似乎只有这首歌曲最能表达异常激动的心情,思念早已随着歌声飘落到了那个偏僻的小渔村。不知不觉中,汽车已经穿过城区,越过平原,跨过汉水,不足3个小时抵达目的地。
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变得我们一点都不认识了,这是所有人的第一感受。50年前,我们受小河之困,汽车只能停在几公里之外,如今村村通公路,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村子里。昔日的泥土小路筑成了如今的水泥大道,昔日的河面架起了石桥,昔日的草房建成了大楼。村民们,孩子们见突然开进来一辆豪华大巴,纷纷走出家门观望。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幢幢新建的楼房。
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熟悉身影在哪里?
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脸庞堆纹,满头积霜,脚步颤颤巍巍。我一眼认出,他是当年我插队时房东的大儿子,也是渔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技术员,名叫正勇。他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村里务农,负责鱼苗孵化、养殖,培养了许多知青徒弟,我是其中之一。
正勇也认出了我,我俩紧紧相拥,久久对视,激动得语无伦次。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夕,是寒冬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他撑船送我。如今久别重逢,在这秋色染霜的季节,在这百花簇拥的村庄,这情形大有“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境况。
正勇的到来牵起了我们对故人的思念,大家迫不及待地问:我们的周书记呢?栗队长呢?还有为我们做饭的蔡大伯呢?
正勇沉默了一会,说:周书记前日刚刚故去。
轮到我们沉默了。当年的周书记出身教育世家,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最能与知青们沟通。也许,他得知我们要来,提前离去,不愿让我们看到他老态龙钟的样子。
正勇继续说,栗队长也早已去世了。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彪形大汉,性格豪爽。在我上大学临离开渔村时,他猛拍我的肩膀,操作浓郁的洪湖话说:你这个狗日的还回来看我吗?我来了,可他走了。
正勇接着说,蔡大伯离世得更早。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慈祥面容,不善言谈。他像父亲一样关怀我们,每天为我们做出可口的饭菜,与我们同吃同住昼夜相守。
河水在静静流淌,一阵阵秋风掠过,激起点点涟漪。我发现有人在悄悄流泪,怀念故人。
正勇带着我们参观当年的稻场,鱼池,荷塘;给我们讲述渔场,渔村,渔民。漫步在村庄,阡陌,湖堤,欣赏秋风,秋景,秋韵。
然而,我们环顾四周,目光搜寻,怎不见小红房?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小红房在何处?
正勇目光茫然,嘴角微微颤动,欲言又止,领着我们来到一处楼房前,说:这里就是小红房的原址。这是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外观粘贴白色瓷砖,厚厚的铁门,门窗大敞,似乎在凝视着我们。
小红房拆除后,砖块分给了各家,因而这个村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家的墙头或地面都有红砖。
知青点没了,小红房没了,从洪湖岸边消失了,但是整整50个年头它未曾从我们心里消失。面对空旷的田野,面对浩渺的湖水,每个人的内心怅然若失!我突然想起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首诗:“挥泪我来寻旧址,怅远公、头白今成雪。”
小红房与我们的经历何其相似,它是我们知青生活的历史见证。而我们也是千千万万知青队伍的亲历者,改革开放彻底结束了知青插队的历史。小红房是幸运的,它留在了我们这群人内心深处;我们也是幸运的,烙上了共和国知青历史的印迹。虽然,我们不是知青插队历史的开创者,但我们却是终结者。
临行前,我们在村子里找了一处渔民的厨房,厨房的一面是红墙,房主坦诚告诉我们,这红砖就是“小红房”拆除的。在红墙前,我们排列成行,昔日书记的儿子、也是目前的村支书和正勇居中,拍摄了一张集体照。随身携带的一面横幅,置于队伍之前,上书金色大写:纪念武汉知青插队洪湖麻田口50周年。
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整个社会就像一部巨大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转。轮到我们这批人走出校门,除少数身患疾病、独生子女、顶替父母工作等特殊情况可留城以外,绝大部分人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家姊妹6人,哥哥参军,姐姐插队,我无条件的、毅然决然地走向广阔天地。那时,思想特别单纯,情绪特别高昂,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大的理想。况且,前面有邢燕子等“扎根农村干革命”的知青榜样,后面有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大军,时代的潮流召唤着我们热血青年。
按照父母工作所在的武汉市“二轻”系统,我们定点插队的地方是洪湖市汊河公社麻田口渔场。也是一个清晨,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亲友们的热烈欢送下离开武汉。由于道路坎坷不平,行驶的车辆颠簸不止,我们一路只能站在用帆布搭盖的车箱上。汽车在仙桃市与洪湖市交界处需要过渡,这里是江汉平原,汉水横亘于两市之间。当时没有桥梁,只有通过大驳船轮渡到对岸,每次只能载三、五辆汽车。于是,等待过渡的汽车队伍排得很长,我们足足等了3个多小时。过完渡继续往前行,仿佛路无尽头,不足200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天。
到了渔村已是夜晚,天黑黑的,下着蒙蒙细雨。由于知青点的房子还在图纸上,我们被临时分散安排住进渔民家。这是一个刚组建不久的渔场,渔民们由“捕捞型”的船上搬迁到洪湖岸边从事“养殖业”。因而,房子建在两面夹水的堤坝上,非常简陋,是由竹子、芦苇和泥巴编扎而成的,四面透风。
没有床铺,当时正值12月隆冬,地面又潮湿。我们在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干稻草,再铺上随身携带的褥子、被子,几个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这是我们插队的第一天、第一夜,习惯写日记的我,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了一句话:开始了,我的知青生活。
接下来,我们开始搬砖,和泥,砍芦苇;我们挖地基,垒墙体,盖房顶,修建属于我们知青点自己的房子。这是在村庄一头,前面是小河,再前面是水天相连的洪湖;后面是水塘,再后面是无边无际的田野。赶在春节前夕,一幢新建的红砖房拔地而起,它普通而简陋,甚至连名称都没有,我们亲切地称其为“小红房”。至此,我们有了名正言顺的知青点,过上了“日出日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
然而,从插队开始我们的队伍是不稳定的,生活是动荡的,因为“回城”这两个字撩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初来知青点全员47人,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知青点不断有人因顶职、招工、上学而被抽走。队伍日渐缩小,直至第5个年头,最后一批9个人被一锅端,回城由“二轻”系统统一安排工作。
至此,知青点人去楼空,小红房完成了短暂的5年使命。然而,那块土地浸润了我们辛劳的汗水;那些房间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身影。可以说,小红房像丰碑一样留在了麻田口知青的心头,那通红通红的色泽伴随着大家的念想,一晃走过了整整50个年头。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时间的长河虽淘去了许多曾经的过往,但唯独这段“知青”经历历久弥新。去年初,几名“知青”商量重返麻田口,时间点选在50周年纪念日,以了结心心念念的夙愿。于是,开始着手做准备工作,先是建微信群,名为“麻田口知青农友”。这名称,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韵味,点亮了“知青农友”们内心的期盼之光。然后四处联系失散的知青,经过近一年的艰难找寻,当年一起插队的47人最终集结群里仅有21人,不足一半。
出发那日,集结地点特地挑选在古琴台,这是纪念钟子期和俞伯牙“拨琴听音”的地方,颇有深意。当四面八方的农友们陆续抵达这里时,许多人都是相隔近50年的重逢,记忆里的青丝已染白发。于是,“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眼前的高山流水涌入了各自的心田,历史与现实交融,知己与农友相会。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汽车飞驰,欢歌震天。一路之上,一首“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唱了一遍又一遍。此时此刻,似乎只有这首歌曲最能表达异常激动的心情,思念早已随着歌声飘落到了那个偏僻的小渔村。不知不觉中,汽车已经穿过城区,越过平原,跨过汉水,不足3个小时抵达目的地。
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变得我们一点都不认识了,这是所有人的第一感受。50年前,我们受小河之困,汽车只能停在几公里之外,如今村村通公路,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村子里。昔日的泥土小路筑成了如今的水泥大道,昔日的河面架起了石桥,昔日的草房建成了大楼。村民们,孩子们见突然开进来一辆豪华大巴,纷纷走出家门观望。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幢幢新建的楼房。
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熟悉身影在哪里?
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脸庞堆纹,满头积霜,脚步颤颤巍巍。我一眼认出,他是当年我插队时房东的大儿子,也是渔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技术员,名叫正勇。他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村里务农,负责鱼苗孵化、养殖,培养了许多知青徒弟,我是其中之一。
正勇也认出了我,我俩紧紧相拥,久久对视,激动得语无伦次。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夕,是寒冬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他撑船送我。如今久别重逢,在这秋色染霜的季节,在这百花簇拥的村庄,这情形大有“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境况。
正勇的到来牵起了我们对故人的思念,大家迫不及待地问:我们的周书记呢?栗队长呢?还有为我们做饭的蔡大伯呢?
正勇沉默了一会,说:周书记前日刚刚故去。
轮到我们沉默了。当年的周书记出身教育世家,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最能与知青们沟通。也许,他得知我们要来,提前离去,不愿让我们看到他老态龙钟的样子。
正勇继续说,栗队长也早已去世了。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彪形大汉,性格豪爽。在我上大学临离开渔村时,他猛拍我的肩膀,操作浓郁的洪湖话说:你这个狗日的还回来看我吗?我来了,可他走了。
正勇接着说,蔡大伯离世得更早。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慈祥面容,不善言谈。他像父亲一样关怀我们,每天为我们做出可口的饭菜,与我们同吃同住昼夜相守。
河水在静静流淌,一阵阵秋风掠过,激起点点涟漪。我发现有人在悄悄流泪,怀念故人。
正勇带着我们参观当年的稻场,鱼池,荷塘;给我们讲述渔场,渔村,渔民。漫步在村庄,阡陌,湖堤,欣赏秋风,秋景,秋韵。
然而,我们环顾四周,目光搜寻,怎不见小红房?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小红房在何处?
正勇目光茫然,嘴角微微颤动,欲言又止,领着我们来到一处楼房前,说:这里就是小红房的原址。这是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外观粘贴白色瓷砖,厚厚的铁门,门窗大敞,似乎在凝视着我们。
小红房拆除后,砖块分给了各家,因而这个村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家的墙头或地面都有红砖。
知青点没了,小红房没了,从洪湖岸边消失了,但是整整50个年头它未曾从我们心里消失。面对空旷的田野,面对浩渺的湖水,每个人的内心怅然若失!我突然想起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首诗:“挥泪我来寻旧址,怅远公、头白今成雪。”
小红房与我们的经历何其相似,它是我们知青生活的历史见证。而我们也是千千万万知青队伍的亲历者,改革开放彻底结束了知青插队的历史。小红房是幸运的,它留在了我们这群人内心深处;我们也是幸运的,烙上了共和国知青历史的印迹。虽然,我们不是知青插队历史的开创者,但我们却是终结者。
临行前,我们在村子里找了一处渔民的厨房,厨房的一面是红墙,房主坦诚告诉我们,这红砖就是“小红房”拆除的。在红墙前,我们排列成行,昔日书记的儿子、也是目前的村支书和正勇居中,拍摄了一张集体照。随身携带的一面横幅,置于队伍之前,上书金色大写:纪念武汉知青插队洪湖麻田口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