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年轻时候是个美人儿,柳叶弯眉,樱桃小口。奶奶家在三十里铺住,距离我们南家湾屯有六十里路。三十铺就在小县城边缘,奶奶的父亲原先是货郎,挑着担子,将从民间收购的头发,旧古玩字画,挑到县城去买。家境殷实了就改行开了一家粮店,她爹有生意头脑,走南闯北经历的人和事也多,知道如何拿捏人的心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奶奶能嫁到张家,也是天意。爷在兄弟中排行老六,因为是老疙瘩,太奶太爷都宠溺,又懒又馋,还不肯好好读书。张家在南家湾也是大户人家,同族的一大份子,又枝枝蔓蔓衍生很多家。太爷在乡里给乡长写材料,当文书。大小是个“官”,令人刮目相看。六爷,我的爷读书不咋样,会唱京剧,每次南家湾来唱戏的民间剧团,六爷都跑去听,不但听,还挤到台前跟着角儿一板一眼学唱。
一开始太爷没注意,寻思一个孩子爱唱爱闹是天性。六爷放牛,割草,砍柴,都哼唱着京剧,清晨,六爷撒泼尿功夫,躲在房后的榆树林里练嗓,六爷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又如骏马奔驰,有时唱到动情处,引得鸟儿来凑热闹。太爷本想让六爷读好书,将来在乡里谋个一官半职,六爷却爱上唱京剧。
有一年腊月末,县里一个剧团来演出,在乡农贸市场搭个台子。演到中场时,当家花旦肚子疼唱不了,团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台下的观众乱哄哄,说再不出来,就退票。这时,一个身影一闪,敏捷地跳上台子,对团长说,“让我试试吧,团长。”团长无限疑惑地盯着来人,“你?会唱京剧?”对方沉稳地说,“不试怎么知道?”事已至此,有人救场,也是好事,团长就把舞台交给了六爷。六爷一开嗓,惊艳全座。肚子疼的那个花旦,唱腔虽然好,却缺乏恰到好处的招式,六爷不仅唱功了得,中间还揉进幽默风趣的插曲。一段古典京剧经六爷的演绎,变得行云流水不说,剧中的人物被六爷捯饬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观众掌声雷动,团长当下拍板,邀请六爷跟着剧团到各地演出。这时候的六爷已经十二岁了,太爷不放,六爷不吃不喝抗争,无奈,任由他发展。六爷随剧团到三十里铺走台子时,奶奶吕芬看上了他。六爷在台上唱得投入,吕芬在台下一双凤眼,一眨不眨盯着他。
奶奶尽管不是大户人家的闺女,深知廉耻孝道,嫁到张家后,接过太奶的饭班。起得很早,洗漱后,第一件事先到太爷太奶屋里请安,然后在灶间生火,问过六爷,太爷太奶的饮食习惯,初来乍到,那会子,大爷二爷三爷四爷均分出去了,住在太爷准备好的东西南厢房里,南家湾多半是四合院建筑模式,五爷结婚后,太爷请大工匠在正房旁边又搭了三间厢房,没有分出去。太奶立下的规矩,媳妇们每天早上净了脸,过来正房向二老问安后,在各做各的事。分家不分心,大事小情依旧由太奶做主,太爷在外是个做大事的人,家里太奶说一不二。太奶调教出来的媳妇,都很不错。平时,各在各的房里吃饭,逢年过节,尤其是祭祀祖宗的日子,一大家子都要在太奶那炕吃饭。孩子们吃东西不许吧唧嘴。等长辈先动筷子,扒拉菜盘子就挨筷头子抽,好吃的,长辈让吃才吃,筷子不可插在饭碗上,不吉利。家里来客人,小孩子不准上桌,在锅台吃点。太奶有一把戒尺,古铜色的,几个爷家的孩子惹祸,或者不听话。太奶就用戒尺抽手心手背。不是狠抽,也疼。奶奶早就在六爷那儿了解到张家的家规家训家风,六爷问她,不烦这样的繁复缛节?奶奶说,有你在,我什么都可以去忍去学去适应。
奶奶来的时候,太奶患了眼疾,青光眼。在县城医院做了手术。还是瞎了,两只眼都见不到光,太奶就坏了脾气,动不动发火。她的习惯一点不可以更改,吃饭要在炕中间,摆一方桌。一碗大豆酱,一碟咸萝卜条子。萝卜条子要切得粗细均匀,五奶刀工好,做得符合太奶要求,奶奶就不行,在家没怎么做家务。萝卜条子切不匀称,战战兢兢端上桌,太奶探手一摸,就发火了。掀了盘子,一个女人做不好家务,丢娘家人的脸。奶奶也不敢还嘴,悄没声收拾起撒落一炕的萝卜条子,再去重新切。五奶心也好,就私下帮奶奶切,谁知,太奶一摸,就清楚是五奶的杰作,连五奶也训了。五奶就教奶奶怎么动刀,一次两次练习,久而久之,太奶终于不挑剔她的刀工了。
太奶眼瞎后,吃喝拉撒睡都离不开人,五奶隔三差五帮衬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奶奶伺候。大冬天河套结冰了,奶奶用镢头撬开冰层,给太奶洗粑粑裤子,尿褥子。太奶屋里收拾得干净利索,一点异味没有。太奶瞎了十多年,奶奶不离不弃照顾了十多年,腆着大肚子也没冷落太奶一回。太奶临终前,握着奶奶的手说,和六媳妇还没处和够,奶奶就是她的亲闺女,并把一枚白金戒指给了奶奶。奶奶红着脸说,我不能收,我只是尽了该尽的孝道,给其她嫂子吧。几个奶奶齐声说,这是老人的遗愿,这些年你做得一切,大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拿着吧!五奶上前将戒指戴在奶奶手上,把戒尺交在母亲手里,太奶含笑走了。太奶入土为安后,奶奶摘下戒指,珍藏了起来。
父亲赶着一架马车把母亲娶回张家时,几个爷奶都搬出老宅。他们像屋檐上的燕子,各奔东西。太爷去逝后,一大家子只在春节时,聚一聚,祭祀故去的亲人。奶奶雷厉风行,把太奶留下的家规家风传承给我母亲,早晨去给奶奶问安,做奶奶爷爷喜欢吃的鸡蛋洛水,笨鸡蛋那种,爷奶一人两个。好吃的在爷奶嘴里,我和弟弟记事起,爷爷有时会掰一半鸡蛋给弟弟,也给我一点。不让奶奶看到。当年,京剧唱得呱呱叫的六爷,高兴时,还会在后院苹果园咿咿呀呀唱一把。县剧团早就解散了,南家湾也来几回演出的,不专业,就是乐呵乐呵。六爷看了两次,摇摇头,没再去过。
母亲的刀工差,奶奶耐心指导,教她怎样把酸菜,萝卜,土豆切成头发丝一般细,做菜,火候掌握适中。针线活,刺绣,奶奶对母亲精心指点。来人接物,母亲有疏漏的地方,奶奶给予指正。爷爷一生也没正当职业,跟民间戏班子四处走走,积蓄不多。到我父亲这块,也就一贫如洗了。好在家风正,父亲又勤快。在生产队大集体干活,肯吃苦,下蛮力。很快做了队长,母亲进张家门第二年,父亲做了队长,一气干到生产队解体了。父亲做队长期间,奶奶一再告诫他,集体的东西不能拿,一粒米都不行。不要袒护亲戚们,做事本着公正公平心。奶奶在指教父亲的同时,也想把家里的大权交给母亲,不想管事。母亲说什么也不接,母亲说,奶奶在一天,她就是张家当家的。奶奶对我的父亲母亲言传身教,父母也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传给我们。加上奶奶有文化,思想不守旧,我读课外书,她不反对,还经常给我钱买书。
直到奶奶弥留之际,家里仍是她做了算。并将太奶留下的戒指交在母亲手里,母亲也是读过书的人,知书达礼,在我们家人记忆里,奶奶始终戴着这枚戒指,从未离开过奶奶的右手。母亲将戒指轻轻戴回奶奶手上,希望这枚具有家族意义的戒指,继续陪伴奶奶。
我们从小在奶奶,母亲的纯朴家风中长大,读书考学以及后来参加工作,成家后,遵循着奶奶父母的教诲,勤俭持家,在路上,大庭广众之下,绝不吝啬弯腰捡拾一枚空瓶子。参加宴席打包带走,不浪费一粒粮食。我和公婆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三十年,如今他们与世长辞,清明节,春节,我们开车回去祭祀一番。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婆婆也是妈,好好孝敬她,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下一代。良心是块敲门砖,无论做什么事,摸着良心过河。我记着一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对于一粒粮弯一下腰,并指着儿子掉在桌上的饭粒说,捡起来吃了,珍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对土地,对生命的尊重。
一开始太爷没注意,寻思一个孩子爱唱爱闹是天性。六爷放牛,割草,砍柴,都哼唱着京剧,清晨,六爷撒泼尿功夫,躲在房后的榆树林里练嗓,六爷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又如骏马奔驰,有时唱到动情处,引得鸟儿来凑热闹。太爷本想让六爷读好书,将来在乡里谋个一官半职,六爷却爱上唱京剧。
有一年腊月末,县里一个剧团来演出,在乡农贸市场搭个台子。演到中场时,当家花旦肚子疼唱不了,团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台下的观众乱哄哄,说再不出来,就退票。这时,一个身影一闪,敏捷地跳上台子,对团长说,“让我试试吧,团长。”团长无限疑惑地盯着来人,“你?会唱京剧?”对方沉稳地说,“不试怎么知道?”事已至此,有人救场,也是好事,团长就把舞台交给了六爷。六爷一开嗓,惊艳全座。肚子疼的那个花旦,唱腔虽然好,却缺乏恰到好处的招式,六爷不仅唱功了得,中间还揉进幽默风趣的插曲。一段古典京剧经六爷的演绎,变得行云流水不说,剧中的人物被六爷捯饬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观众掌声雷动,团长当下拍板,邀请六爷跟着剧团到各地演出。这时候的六爷已经十二岁了,太爷不放,六爷不吃不喝抗争,无奈,任由他发展。六爷随剧团到三十里铺走台子时,奶奶吕芬看上了他。六爷在台上唱得投入,吕芬在台下一双凤眼,一眨不眨盯着他。
奶奶尽管不是大户人家的闺女,深知廉耻孝道,嫁到张家后,接过太奶的饭班。起得很早,洗漱后,第一件事先到太爷太奶屋里请安,然后在灶间生火,问过六爷,太爷太奶的饮食习惯,初来乍到,那会子,大爷二爷三爷四爷均分出去了,住在太爷准备好的东西南厢房里,南家湾多半是四合院建筑模式,五爷结婚后,太爷请大工匠在正房旁边又搭了三间厢房,没有分出去。太奶立下的规矩,媳妇们每天早上净了脸,过来正房向二老问安后,在各做各的事。分家不分心,大事小情依旧由太奶做主,太爷在外是个做大事的人,家里太奶说一不二。太奶调教出来的媳妇,都很不错。平时,各在各的房里吃饭,逢年过节,尤其是祭祀祖宗的日子,一大家子都要在太奶那炕吃饭。孩子们吃东西不许吧唧嘴。等长辈先动筷子,扒拉菜盘子就挨筷头子抽,好吃的,长辈让吃才吃,筷子不可插在饭碗上,不吉利。家里来客人,小孩子不准上桌,在锅台吃点。太奶有一把戒尺,古铜色的,几个爷家的孩子惹祸,或者不听话。太奶就用戒尺抽手心手背。不是狠抽,也疼。奶奶早就在六爷那儿了解到张家的家规家训家风,六爷问她,不烦这样的繁复缛节?奶奶说,有你在,我什么都可以去忍去学去适应。
奶奶来的时候,太奶患了眼疾,青光眼。在县城医院做了手术。还是瞎了,两只眼都见不到光,太奶就坏了脾气,动不动发火。她的习惯一点不可以更改,吃饭要在炕中间,摆一方桌。一碗大豆酱,一碟咸萝卜条子。萝卜条子要切得粗细均匀,五奶刀工好,做得符合太奶要求,奶奶就不行,在家没怎么做家务。萝卜条子切不匀称,战战兢兢端上桌,太奶探手一摸,就发火了。掀了盘子,一个女人做不好家务,丢娘家人的脸。奶奶也不敢还嘴,悄没声收拾起撒落一炕的萝卜条子,再去重新切。五奶心也好,就私下帮奶奶切,谁知,太奶一摸,就清楚是五奶的杰作,连五奶也训了。五奶就教奶奶怎么动刀,一次两次练习,久而久之,太奶终于不挑剔她的刀工了。
太奶眼瞎后,吃喝拉撒睡都离不开人,五奶隔三差五帮衬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奶奶伺候。大冬天河套结冰了,奶奶用镢头撬开冰层,给太奶洗粑粑裤子,尿褥子。太奶屋里收拾得干净利索,一点异味没有。太奶瞎了十多年,奶奶不离不弃照顾了十多年,腆着大肚子也没冷落太奶一回。太奶临终前,握着奶奶的手说,和六媳妇还没处和够,奶奶就是她的亲闺女,并把一枚白金戒指给了奶奶。奶奶红着脸说,我不能收,我只是尽了该尽的孝道,给其她嫂子吧。几个奶奶齐声说,这是老人的遗愿,这些年你做得一切,大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拿着吧!五奶上前将戒指戴在奶奶手上,把戒尺交在母亲手里,太奶含笑走了。太奶入土为安后,奶奶摘下戒指,珍藏了起来。
父亲赶着一架马车把母亲娶回张家时,几个爷奶都搬出老宅。他们像屋檐上的燕子,各奔东西。太爷去逝后,一大家子只在春节时,聚一聚,祭祀故去的亲人。奶奶雷厉风行,把太奶留下的家规家风传承给我母亲,早晨去给奶奶问安,做奶奶爷爷喜欢吃的鸡蛋洛水,笨鸡蛋那种,爷奶一人两个。好吃的在爷奶嘴里,我和弟弟记事起,爷爷有时会掰一半鸡蛋给弟弟,也给我一点。不让奶奶看到。当年,京剧唱得呱呱叫的六爷,高兴时,还会在后院苹果园咿咿呀呀唱一把。县剧团早就解散了,南家湾也来几回演出的,不专业,就是乐呵乐呵。六爷看了两次,摇摇头,没再去过。
母亲的刀工差,奶奶耐心指导,教她怎样把酸菜,萝卜,土豆切成头发丝一般细,做菜,火候掌握适中。针线活,刺绣,奶奶对母亲精心指点。来人接物,母亲有疏漏的地方,奶奶给予指正。爷爷一生也没正当职业,跟民间戏班子四处走走,积蓄不多。到我父亲这块,也就一贫如洗了。好在家风正,父亲又勤快。在生产队大集体干活,肯吃苦,下蛮力。很快做了队长,母亲进张家门第二年,父亲做了队长,一气干到生产队解体了。父亲做队长期间,奶奶一再告诫他,集体的东西不能拿,一粒米都不行。不要袒护亲戚们,做事本着公正公平心。奶奶在指教父亲的同时,也想把家里的大权交给母亲,不想管事。母亲说什么也不接,母亲说,奶奶在一天,她就是张家当家的。奶奶对我的父亲母亲言传身教,父母也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传给我们。加上奶奶有文化,思想不守旧,我读课外书,她不反对,还经常给我钱买书。
直到奶奶弥留之际,家里仍是她做了算。并将太奶留下的戒指交在母亲手里,母亲也是读过书的人,知书达礼,在我们家人记忆里,奶奶始终戴着这枚戒指,从未离开过奶奶的右手。母亲将戒指轻轻戴回奶奶手上,希望这枚具有家族意义的戒指,继续陪伴奶奶。
我们从小在奶奶,母亲的纯朴家风中长大,读书考学以及后来参加工作,成家后,遵循着奶奶父母的教诲,勤俭持家,在路上,大庭广众之下,绝不吝啬弯腰捡拾一枚空瓶子。参加宴席打包带走,不浪费一粒粮食。我和公婆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三十年,如今他们与世长辞,清明节,春节,我们开车回去祭祀一番。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婆婆也是妈,好好孝敬她,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下一代。良心是块敲门砖,无论做什么事,摸着良心过河。我记着一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对于一粒粮弯一下腰,并指着儿子掉在桌上的饭粒说,捡起来吃了,珍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对土地,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