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两天,太阳火辣,外面如蒸桑拿一样闷热。在城里家中若不开空调,即便不做事,汗衫都湿漉漉的,超乎寻常。至下午四点多钟,果然,天空乌云密布。骤雨欲来狂风起,老柳甩动一头翠绿的长发。片刻,在城东面,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隐隐约约听到风中传来簌簌的雨声。夏雨本性急,来得快,去得也快。大概下了半个把小时吧,乌云就散了,雨渐止了,风没劲了。此时,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就在东南方向淡淡的云层间,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我们站在小院里仰望着,欣赏着。上小学的孙女说:“老师告诉我们彩虹有七种颜色,是阳光通过雨水折射形成的。”妻子说:“哦!你看那道彩虹,好像就架在前面高高的楼顶上哎。”我说:“是的,不过,要是在乡下看彩虹,那视野开阔,彩虹下面,是矮矮的村庄,村庄连着绿色的秧田,还有喜鹊在彩虹下面飞翔,看上去,像一幅自然风景画哩。”其实,彩虹还是那个彩虹,只不过是我们站的地方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罢了。
想想,从乡村到城里,这条路虽不算多长,多坎坷,但一路上风风雨雨的,我和妻子走得有些辛苦。
二十二岁那年春天,通过媒人介绍我和妻相识了。我第一次到她家,她穿了一件格子衣服,低着头,坐在洗衣盆前,双手在洗衣板上搓衣服,一条辫子晃荡着。几分羞涩,几分朴素,像一株正抽穗的青稻子,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本分女子。她和我的年龄一般大,都是出生在秋天,她有点胖,我有点瘦。此时,不能说一见钟情,只能说是眼缘,心如一条平静的小河。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来往,交流,彼此的心河里才激起了朵朵爱情的浪花。可笑的是那时候,我们这代上学时连碰到女孩子手就脸红的人,羞涩内敛压抑了浪漫,连一次拥抱接吻都没有过,唯把清纯和激情留到了最神圣的那一刻。
我们相处了大半年,经双方父母的认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家五口人,只有两间破旧的房子,外加一间小厢房,我家比她家条件要好些。什么结婚的彩礼、嫁妆呀,双方都不讲究多少和贵贱了,只要大面上的几样东西不缺就行。妻子也没跟我要耳环、手镯,也没买戒指,就给了叁佰元。但是,我给她家运去了准备翻建房子的三万块红块,给她家日后扩建房子,改善居住条件。就这样,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吉祥日子,一行迎亲的队伍从一座桥上经过,一河清澈的春水,升腾着悠悠的暖气。一对鸳鸯惊闻“噼噼啪啪”的过桥鞭炮声,振翅踏波,飞溅起一串银色的浪花。
过了那座春水留影的桥,我们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没有甜言蜜语,只是心照不宣,没有山盟海誓,只是把盛满了爱意的交杯酒,一饮而尽。一对红彤彤的花烛,燃烧两颗火红的心,照亮了房间,还有那张挂着青罗帐子的雕花大床。
上了雕花床,我一个翩翩少年,一夜间变成了丈夫;入了青罗帐,她一个楚楚淑女,一夜间变成了妻子。身份改变了,从今往后,就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翩飞燕子。为了一个温馨的家,一嘴一嘴地衔泥垒窝;为了繁衍下一代,一早一晚地辛苦奔波。虽然我不是那么高大魁武,但生活的担子该挑的还得挑,该挡风雨的还得去挡。心里暗暗地立下誓言:不管未来人生的路有多难走,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改变现状,创造新的生活环境。然,心里这么想却没有跟妻子讲出来,只是把梦悄悄地压在心底,引擎践行的动力。
结婚前,我是在村里的一家鞋厂做皮鞋,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辛苦了也没挣多少钱。结婚后转行,到另一家乡镇企业干营销工作。没多长时间妻子就怀孕了,而我经常在外出差,缺少陪伴的妻子,明白我这是为了挣钱,嘴上没有怨言,心里也能理解。1988年农历4月初,足月的妻子在家突然感到肚子隐隐地疼,我母亲赶紧收拾东西,陪妻子住进了镇医院待产。肚子越疼越厉害,二三天疼下来,人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小孩还是出不来。最后,在不可打麻药的情况下,医生用手术刀,硬生生地在妻子的下面开了个口子,还好大人小孩都平安无事。这一切,在新疆出差又没有联方式的我,却一无所知。回来后,看到妻子从一个胖子变成了一个瘦子,脸苍白无血色,心里自然地一紧。当得知情况后,那撕心裂肺的一幕,就好像浮现在眼前,我这才感悟到原来大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流泪流血的磨难日的含义。愧疚,自责:我在外奔波,摔跟头,怎比你挨的那一刀痛啊,你受罪了。心潮激荡,感激的话我却没有过多地表白,妻子说:“没有什么,这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的事,哪有那么娇情呀。”轻描淡写的话语里尽是妻子的坚韧和毅力。看着早已忘了疼痛的妻子,逗女儿笑的样子,我那酸溜溜的眼睛一眨就有泪。
妻子在娘家时,跟着岳母信仰“基督教”,她说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教人行善学好。在岳母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教堂,每逢礼拜天就去教堂里祈祷,给家人祈祷,给受苦受难的人祈祷,给好心人祈祷,给老人祈祷。
结婚时,我们俩口子分得六亩多粮田,一亩桑田。粮田每年种两季,夏收麦种稻,秋收稻种麦。养蚕一年可养四次,即春蚕、夏蚕、秋蚕、晚秋蚕,而我们只养三季。每年开春不久,首先到桑田里施尿素肥料。桑树营养充足,春雨一滋润,长出来的叶片,绿油油的又大又肥。蚕种是村里统一订育的,一般一亩桑田可以订一张纸,如果桑树长势好,枝肥叶密,可以养一张半纸的蚕。
妻子在家把蚕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又用漂白粉和水消毒,杀掉有害细菌和残留病毒。然后,着煤球炉子,给蚕房加温,保持室内25度。准备工作忙好后,才从村里领回一张纸的蚕种。蚕子如蚂蚁大,一眠起身,把采回来的桑叶先消毒,再用刀切碎,给小蚕吃。二眠后,要清理蚕屎,此时,蚕子有2公分大的样子,摊一层芦苇薄子就可以了。到四眠时,蚕子身上的皮结全部放开了。尽情地吃,尽情地长,一只可爱的蚕子有七八公分长,蚕架子上要扩四层芦苇薄子才够。只听得房间里唦唦的,蚕子吃叶子的声音。晚上撒上去一层厚厚的叶子,三更天就吃光了,叶子来不及供应。在这关系到产量的紧要关头,宁可人挨饿,也不能让蚕子饿肚子;宁可人瘦了,也不能让蚕子生长不良。天蒙蒙亮,我和妻子挑着桑叶篓子,到桑田里摘桑叶,桑叶上盈盈的露水,弄得衣袖都湿了。天大亮时,一担桑叶就挑回了家。蚕子吃的多,屎也拉的多,蚕房里气味浓。我们来不及做早饭,先把蚕架上的四层垃圾给清理掉,又将蚕薄子上撒了层消毒的石灰粉,然后,上叶子。忙完蚕子,妻子也顾不上漱口洗脸,去房间里给女儿起床穿衣。就这样采桑、喂蚕、清理垃圾、消毒,持续四五天,没日没夜地高负荷运转。第六天,蚕吃桑叶量少了,有的蚕全身透亮,能看到脊背上一条筋脉在不停地蠕动,昂着头,好像寻找什么。有经验的妻子懂得蚕的心思,说:“快!蚕子要上山了。”我们急忙将整齐的麦杆草切成筷子长,借来摇绳机架在长凳子上,用柔软的稻草绞“草龙”,人手不够,又叫来母亲帮一下忙。一条如刺猬的草龙,有十几米长,四层的蚕子大约需要十多条。蚕老一宿,赶紧将桑叶拌一些“激素”,那些还未老熟的蚕子吃了,很快就全身透明了。时不迟宜,将蚕龙放上去,关好门,只等蚕子“上山”吐丝做果了。蚕子三眠和四眠,约十来天是最要命的时间,篷头垢面的妻子忙得屁股不落板凳,明显地人瘦了一圈,此时总算松了口气。三天后,打开蚕房门,四层蚕龙上满眼是雪白的蚕果子,每一层如同铺的棉花,此时,是妻子最开心的一刻。
满满两桑叶篓子的蚕果子,拉到收购站去卖,拿到近千把块钱的妻子,喜上眉梢。可是来不及高兴,田里的麦子又老了。
阳历六月初,在布谷鸟“呱咕!呱咕!”不停地催促下开镰了。夏收就是个“抢”字,成熟的麦子太阳一晒,说老就老了,如果不抢收,风一刮老穗头就掉落,丰产不丰收。还要抢时间,就是插秧的节气到了,最好几天能收割完,把麦田让出来耕翻,下肥等,然后插秧。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普及收割机,没有法子,只得人工收割。
夏收夏种,时间紧,任务重,是一年中庄稼人最忙最苦的时候。无商不富,无农不稳,每年这时候,我不得不休息,还好我这份工作可以巧安排。天气炎热,割麦需趁早。天还没亮,妻子拿着我已磨得锋利的镰刀下田了,一垅割到头,庄上的雄鸡才打鸣。我做好早饭,送到田间给妻子吃。然后,回家戴着草帽,扛着扁担绳子,挑麦把。特别是到中午时分,热得人喘不过气来,身上的小褂子湿淋淋的全是汗,尽管人难受,手脚却不能停,怎奈季节不等人。妻子割一捆麦把,就起身擦一把汗,连裤腰都潮湿的,喝的茶水,全排出汗水了。夕阳西沉,妻子一块田割完了,我也挑完了,堆在晒场上。吃过晚饭,晒场上电灯通明,脱粒机轰轰隆隆。白天割的麦子脱粒完了,身上,脸上,鼻子里全是灰尘,一口痰吐出来也是黑的。回家洗洗弄弄,天快要亮了,几乎没怎么休息,又要下田干活了。
麦子收上来了,紧接着就是插秧。妻子披星戴月在秧池田扯秧苗,虽然蛙声朗朗,但蚊虫多,没法子,妻子只得穿长袖子衣裳。第二天,我用畚箕把秧苗运到水田里,再一把一把散开。插秧不像在大集体,人多有个伴,有说有笑。妻子一个人躬身在水汪汪的田里,顶烈日,又晒,又累,又孤单,还不敢多喝水,否则在水田里不好解手,即使遇到生理期,还得要坚持。就这样从割麦到插秧得要二十多天方能结束。那时候年轻,虽然连续地苦,但身体还能扛得住,稍作休憩,劲又来了。当黄灿灿的稻子在秋风中摇曳时,便是妻子心中最好的慰籍。
三夏大忙时一过,我又出差跑销售了。但一有空就帮妻子养夏蚕,养秋蚕。秋蚕结束了,就忙秋收秋种。秋收也苦,妻子丢了翻耙拿扫竹,还要整田种麦,一环扣一环的不得闲。但不像夏收那么要抢时间,抢节气,人稍微轻松些。当田里的麦苗长出来不久,冬雪一飘,一年就结束了。就这样年复一年,我们就如两台旋转的机器。忙的时候,妻子没有空闲去教堂做礼拜,到了礼拜天就在家简单地诵圣祈祷。
三十岁那年,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准备要砌房子了。即是把原来的三间瓦房,在原地翻建成二层楼。我一边负责进建筑材料,一边在公司上班。妻子在家给瓦匠和木匠做饭,打杂。楼房砌好后,接着又搞装潢。家用电器人家有的我们都有,还通上了当时生产队里的第一家有线电话。
女儿十六岁,在镇上一所有名气的中学上高中。此时,农村种田机械化了,蚕子也不养了,人也不那么苦了。为了投资“潜力股”吧,妻子在镇上租了一间房子陪读,给女儿洗衣做饭。学校离家只有三公里,骑自行车大概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女儿上学去了,妻子偷闲回家喂鸡,弄菜地,或到田里薅一会杂草。就这么来来回回的,一晃三年光阴过去了。
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色彩了。女儿读大学期间,我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农村人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买了一部刚流行的翻盖手机。后来,学了驾照,还买了一部小车。又给妻子补买了戒指,耳环,生活条件也改善了。算是人生中的高光时期吧,妻子心里自然是高兴。女儿结婚了,我们人生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了,思想负担轻些了。这一切不可或缺妻子的一份功劳。就如同田里的庄稼,没有妻子的汗水浇灌,哪有丰盈呢?
诚然,只要是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不可能不吵架的,何况舌头和牙齿再好还有相磕的时候呢。妻子勤劳,善良,本分,是我要崇拜的,学习的。但是,我不赞同她平时不怎么修饰自己,好点的化妆品从来不沾边,更别说涂口红了。穿衣也不讲究,总认为身为农村人,不需要打扮得那么妖怪,还说:“买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穿不了几年,还不如买一台实用的空调,给人以清凉和温暖,还能用好多年呢。”我就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人是衣裳马是鞍,穿得好些,人的气质就提升了呀,所以你应该要改变旧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曾想她生气地来了一句:“是的,我观念没改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你风光了,你观念改变得快,外面花花世界,是不是招花惹草,嫌我老土了?”话虽不多,份量却不轻,无意中触到了女人最敏感的话题,我一时无语……每一次发生争吵,到了床上都是我先抚慰一番,妻子也好哄,一觉梦气就消了。我常想,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就像火辣闷热的天气,酝酿着一场暴风雨一样。而打是亲,骂是爱,打打骂骂才是爱中爱哩。像这样不伤人的争争吵吵,我当作是夫妻间最长情的告白。
屈指一算,我们风一程,雨一程地走过了三十七年。三十七个年头把酸甜苦辣咸鲜香,串连成了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立秋过后,因孙女放暑假,我们回到了乡下的家。不久将迎来妻子六十岁的生日。我就跟妻子讲:“我想买一个手镯送给你,到那天,我还要亲自给你戴在手腕上。”妻子说:“要不要无所谓了,何况戴在手上我还不好做事情呢。”我说:“这不仅仅是个圆圈,也是代表我的一颗心,就当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祝愿吧。”我有意问孙女:“你准备送给奶奶什么生日礼物呀?”孙女想了想说:“我没有挣钱,那我就给奶奶画一幅画,作为生日礼物吧!”我说:“你想怎么画呀?”孙女说:“就画一张牵手的画呗,在秋天的夕阳下,奶奶牵着爷爷的手,漫步在金灿灿的稻田间。”“哎呦!你这创意太妙了,画面感太好了,期待喔。”我夸赞学过画画的孙女。可是,不浪费、不浪漫的妻子只是一边听,一边做事,生怕大好的时光从手指间溜走。
秋天的晨阳,洒满枫叶红、桂花香、秋菊黄的小院。妻子穿了件绿色的短袖衫,坐在井旁,手“啪哒!啪哒!”地压水浣衣,仿佛是田间一株姿态丰腴的稻子,光影在风中逸动……
我们站在小院里仰望着,欣赏着。上小学的孙女说:“老师告诉我们彩虹有七种颜色,是阳光通过雨水折射形成的。”妻子说:“哦!你看那道彩虹,好像就架在前面高高的楼顶上哎。”我说:“是的,不过,要是在乡下看彩虹,那视野开阔,彩虹下面,是矮矮的村庄,村庄连着绿色的秧田,还有喜鹊在彩虹下面飞翔,看上去,像一幅自然风景画哩。”其实,彩虹还是那个彩虹,只不过是我们站的地方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罢了。
想想,从乡村到城里,这条路虽不算多长,多坎坷,但一路上风风雨雨的,我和妻子走得有些辛苦。
二十二岁那年春天,通过媒人介绍我和妻相识了。我第一次到她家,她穿了一件格子衣服,低着头,坐在洗衣盆前,双手在洗衣板上搓衣服,一条辫子晃荡着。几分羞涩,几分朴素,像一株正抽穗的青稻子,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本分女子。她和我的年龄一般大,都是出生在秋天,她有点胖,我有点瘦。此时,不能说一见钟情,只能说是眼缘,心如一条平静的小河。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来往,交流,彼此的心河里才激起了朵朵爱情的浪花。可笑的是那时候,我们这代上学时连碰到女孩子手就脸红的人,羞涩内敛压抑了浪漫,连一次拥抱接吻都没有过,唯把清纯和激情留到了最神圣的那一刻。
我们相处了大半年,经双方父母的认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家五口人,只有两间破旧的房子,外加一间小厢房,我家比她家条件要好些。什么结婚的彩礼、嫁妆呀,双方都不讲究多少和贵贱了,只要大面上的几样东西不缺就行。妻子也没跟我要耳环、手镯,也没买戒指,就给了叁佰元。但是,我给她家运去了准备翻建房子的三万块红块,给她家日后扩建房子,改善居住条件。就这样,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吉祥日子,一行迎亲的队伍从一座桥上经过,一河清澈的春水,升腾着悠悠的暖气。一对鸳鸯惊闻“噼噼啪啪”的过桥鞭炮声,振翅踏波,飞溅起一串银色的浪花。
过了那座春水留影的桥,我们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没有甜言蜜语,只是心照不宣,没有山盟海誓,只是把盛满了爱意的交杯酒,一饮而尽。一对红彤彤的花烛,燃烧两颗火红的心,照亮了房间,还有那张挂着青罗帐子的雕花大床。
上了雕花床,我一个翩翩少年,一夜间变成了丈夫;入了青罗帐,她一个楚楚淑女,一夜间变成了妻子。身份改变了,从今往后,就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翩飞燕子。为了一个温馨的家,一嘴一嘴地衔泥垒窝;为了繁衍下一代,一早一晚地辛苦奔波。虽然我不是那么高大魁武,但生活的担子该挑的还得挑,该挡风雨的还得去挡。心里暗暗地立下誓言:不管未来人生的路有多难走,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改变现状,创造新的生活环境。然,心里这么想却没有跟妻子讲出来,只是把梦悄悄地压在心底,引擎践行的动力。
结婚前,我是在村里的一家鞋厂做皮鞋,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辛苦了也没挣多少钱。结婚后转行,到另一家乡镇企业干营销工作。没多长时间妻子就怀孕了,而我经常在外出差,缺少陪伴的妻子,明白我这是为了挣钱,嘴上没有怨言,心里也能理解。1988年农历4月初,足月的妻子在家突然感到肚子隐隐地疼,我母亲赶紧收拾东西,陪妻子住进了镇医院待产。肚子越疼越厉害,二三天疼下来,人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小孩还是出不来。最后,在不可打麻药的情况下,医生用手术刀,硬生生地在妻子的下面开了个口子,还好大人小孩都平安无事。这一切,在新疆出差又没有联方式的我,却一无所知。回来后,看到妻子从一个胖子变成了一个瘦子,脸苍白无血色,心里自然地一紧。当得知情况后,那撕心裂肺的一幕,就好像浮现在眼前,我这才感悟到原来大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流泪流血的磨难日的含义。愧疚,自责:我在外奔波,摔跟头,怎比你挨的那一刀痛啊,你受罪了。心潮激荡,感激的话我却没有过多地表白,妻子说:“没有什么,这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的事,哪有那么娇情呀。”轻描淡写的话语里尽是妻子的坚韧和毅力。看着早已忘了疼痛的妻子,逗女儿笑的样子,我那酸溜溜的眼睛一眨就有泪。
妻子在娘家时,跟着岳母信仰“基督教”,她说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教人行善学好。在岳母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教堂,每逢礼拜天就去教堂里祈祷,给家人祈祷,给受苦受难的人祈祷,给好心人祈祷,给老人祈祷。
结婚时,我们俩口子分得六亩多粮田,一亩桑田。粮田每年种两季,夏收麦种稻,秋收稻种麦。养蚕一年可养四次,即春蚕、夏蚕、秋蚕、晚秋蚕,而我们只养三季。每年开春不久,首先到桑田里施尿素肥料。桑树营养充足,春雨一滋润,长出来的叶片,绿油油的又大又肥。蚕种是村里统一订育的,一般一亩桑田可以订一张纸,如果桑树长势好,枝肥叶密,可以养一张半纸的蚕。
妻子在家把蚕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又用漂白粉和水消毒,杀掉有害细菌和残留病毒。然后,着煤球炉子,给蚕房加温,保持室内25度。准备工作忙好后,才从村里领回一张纸的蚕种。蚕子如蚂蚁大,一眠起身,把采回来的桑叶先消毒,再用刀切碎,给小蚕吃。二眠后,要清理蚕屎,此时,蚕子有2公分大的样子,摊一层芦苇薄子就可以了。到四眠时,蚕子身上的皮结全部放开了。尽情地吃,尽情地长,一只可爱的蚕子有七八公分长,蚕架子上要扩四层芦苇薄子才够。只听得房间里唦唦的,蚕子吃叶子的声音。晚上撒上去一层厚厚的叶子,三更天就吃光了,叶子来不及供应。在这关系到产量的紧要关头,宁可人挨饿,也不能让蚕子饿肚子;宁可人瘦了,也不能让蚕子生长不良。天蒙蒙亮,我和妻子挑着桑叶篓子,到桑田里摘桑叶,桑叶上盈盈的露水,弄得衣袖都湿了。天大亮时,一担桑叶就挑回了家。蚕子吃的多,屎也拉的多,蚕房里气味浓。我们来不及做早饭,先把蚕架上的四层垃圾给清理掉,又将蚕薄子上撒了层消毒的石灰粉,然后,上叶子。忙完蚕子,妻子也顾不上漱口洗脸,去房间里给女儿起床穿衣。就这样采桑、喂蚕、清理垃圾、消毒,持续四五天,没日没夜地高负荷运转。第六天,蚕吃桑叶量少了,有的蚕全身透亮,能看到脊背上一条筋脉在不停地蠕动,昂着头,好像寻找什么。有经验的妻子懂得蚕的心思,说:“快!蚕子要上山了。”我们急忙将整齐的麦杆草切成筷子长,借来摇绳机架在长凳子上,用柔软的稻草绞“草龙”,人手不够,又叫来母亲帮一下忙。一条如刺猬的草龙,有十几米长,四层的蚕子大约需要十多条。蚕老一宿,赶紧将桑叶拌一些“激素”,那些还未老熟的蚕子吃了,很快就全身透明了。时不迟宜,将蚕龙放上去,关好门,只等蚕子“上山”吐丝做果了。蚕子三眠和四眠,约十来天是最要命的时间,篷头垢面的妻子忙得屁股不落板凳,明显地人瘦了一圈,此时总算松了口气。三天后,打开蚕房门,四层蚕龙上满眼是雪白的蚕果子,每一层如同铺的棉花,此时,是妻子最开心的一刻。
满满两桑叶篓子的蚕果子,拉到收购站去卖,拿到近千把块钱的妻子,喜上眉梢。可是来不及高兴,田里的麦子又老了。
阳历六月初,在布谷鸟“呱咕!呱咕!”不停地催促下开镰了。夏收就是个“抢”字,成熟的麦子太阳一晒,说老就老了,如果不抢收,风一刮老穗头就掉落,丰产不丰收。还要抢时间,就是插秧的节气到了,最好几天能收割完,把麦田让出来耕翻,下肥等,然后插秧。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普及收割机,没有法子,只得人工收割。
夏收夏种,时间紧,任务重,是一年中庄稼人最忙最苦的时候。无商不富,无农不稳,每年这时候,我不得不休息,还好我这份工作可以巧安排。天气炎热,割麦需趁早。天还没亮,妻子拿着我已磨得锋利的镰刀下田了,一垅割到头,庄上的雄鸡才打鸣。我做好早饭,送到田间给妻子吃。然后,回家戴着草帽,扛着扁担绳子,挑麦把。特别是到中午时分,热得人喘不过气来,身上的小褂子湿淋淋的全是汗,尽管人难受,手脚却不能停,怎奈季节不等人。妻子割一捆麦把,就起身擦一把汗,连裤腰都潮湿的,喝的茶水,全排出汗水了。夕阳西沉,妻子一块田割完了,我也挑完了,堆在晒场上。吃过晚饭,晒场上电灯通明,脱粒机轰轰隆隆。白天割的麦子脱粒完了,身上,脸上,鼻子里全是灰尘,一口痰吐出来也是黑的。回家洗洗弄弄,天快要亮了,几乎没怎么休息,又要下田干活了。
麦子收上来了,紧接着就是插秧。妻子披星戴月在秧池田扯秧苗,虽然蛙声朗朗,但蚊虫多,没法子,妻子只得穿长袖子衣裳。第二天,我用畚箕把秧苗运到水田里,再一把一把散开。插秧不像在大集体,人多有个伴,有说有笑。妻子一个人躬身在水汪汪的田里,顶烈日,又晒,又累,又孤单,还不敢多喝水,否则在水田里不好解手,即使遇到生理期,还得要坚持。就这样从割麦到插秧得要二十多天方能结束。那时候年轻,虽然连续地苦,但身体还能扛得住,稍作休憩,劲又来了。当黄灿灿的稻子在秋风中摇曳时,便是妻子心中最好的慰籍。
三夏大忙时一过,我又出差跑销售了。但一有空就帮妻子养夏蚕,养秋蚕。秋蚕结束了,就忙秋收秋种。秋收也苦,妻子丢了翻耙拿扫竹,还要整田种麦,一环扣一环的不得闲。但不像夏收那么要抢时间,抢节气,人稍微轻松些。当田里的麦苗长出来不久,冬雪一飘,一年就结束了。就这样年复一年,我们就如两台旋转的机器。忙的时候,妻子没有空闲去教堂做礼拜,到了礼拜天就在家简单地诵圣祈祷。
三十岁那年,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准备要砌房子了。即是把原来的三间瓦房,在原地翻建成二层楼。我一边负责进建筑材料,一边在公司上班。妻子在家给瓦匠和木匠做饭,打杂。楼房砌好后,接着又搞装潢。家用电器人家有的我们都有,还通上了当时生产队里的第一家有线电话。
女儿十六岁,在镇上一所有名气的中学上高中。此时,农村种田机械化了,蚕子也不养了,人也不那么苦了。为了投资“潜力股”吧,妻子在镇上租了一间房子陪读,给女儿洗衣做饭。学校离家只有三公里,骑自行车大概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女儿上学去了,妻子偷闲回家喂鸡,弄菜地,或到田里薅一会杂草。就这么来来回回的,一晃三年光阴过去了。
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色彩了。女儿读大学期间,我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农村人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买了一部刚流行的翻盖手机。后来,学了驾照,还买了一部小车。又给妻子补买了戒指,耳环,生活条件也改善了。算是人生中的高光时期吧,妻子心里自然是高兴。女儿结婚了,我们人生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了,思想负担轻些了。这一切不可或缺妻子的一份功劳。就如同田里的庄稼,没有妻子的汗水浇灌,哪有丰盈呢?
诚然,只要是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不可能不吵架的,何况舌头和牙齿再好还有相磕的时候呢。妻子勤劳,善良,本分,是我要崇拜的,学习的。但是,我不赞同她平时不怎么修饰自己,好点的化妆品从来不沾边,更别说涂口红了。穿衣也不讲究,总认为身为农村人,不需要打扮得那么妖怪,还说:“买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穿不了几年,还不如买一台实用的空调,给人以清凉和温暖,还能用好多年呢。”我就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人是衣裳马是鞍,穿得好些,人的气质就提升了呀,所以你应该要改变旧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曾想她生气地来了一句:“是的,我观念没改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你风光了,你观念改变得快,外面花花世界,是不是招花惹草,嫌我老土了?”话虽不多,份量却不轻,无意中触到了女人最敏感的话题,我一时无语……每一次发生争吵,到了床上都是我先抚慰一番,妻子也好哄,一觉梦气就消了。我常想,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就像火辣闷热的天气,酝酿着一场暴风雨一样。而打是亲,骂是爱,打打骂骂才是爱中爱哩。像这样不伤人的争争吵吵,我当作是夫妻间最长情的告白。
屈指一算,我们风一程,雨一程地走过了三十七年。三十七个年头把酸甜苦辣咸鲜香,串连成了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立秋过后,因孙女放暑假,我们回到了乡下的家。不久将迎来妻子六十岁的生日。我就跟妻子讲:“我想买一个手镯送给你,到那天,我还要亲自给你戴在手腕上。”妻子说:“要不要无所谓了,何况戴在手上我还不好做事情呢。”我说:“这不仅仅是个圆圈,也是代表我的一颗心,就当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祝愿吧。”我有意问孙女:“你准备送给奶奶什么生日礼物呀?”孙女想了想说:“我没有挣钱,那我就给奶奶画一幅画,作为生日礼物吧!”我说:“你想怎么画呀?”孙女说:“就画一张牵手的画呗,在秋天的夕阳下,奶奶牵着爷爷的手,漫步在金灿灿的稻田间。”“哎呦!你这创意太妙了,画面感太好了,期待喔。”我夸赞学过画画的孙女。可是,不浪费、不浪漫的妻子只是一边听,一边做事,生怕大好的时光从手指间溜走。
秋天的晨阳,洒满枫叶红、桂花香、秋菊黄的小院。妻子穿了件绿色的短袖衫,坐在井旁,手“啪哒!啪哒!”地压水浣衣,仿佛是田间一株姿态丰腴的稻子,光影在风中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