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时代变迁中的房子(散文)

  • 作者:孙兰茂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8-08 15:57:00
  • 被阅读0
  • 昨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老家我的四间大瓦房变成了小洋楼。我笑啊,笑啊。笑着,笑着,我就笑醒了。笑醒了,我就想起了老家房子的前世今生……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我老家土木结构的三间草房子,宽度不足四米。两头的房间住人,中间的房子用于生火做饭。这种布局的房子,被人称作“连房灶”。做饭时,因有烟囱排烟,房子里的人尚能接受。可放下鏊子烙煎饼时,烟雾没法通过烟囱排出室外。或者因烟雾缭绕,使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或者给人以对面不得相见、如堕五里雾中的感觉。老家有一句方言,叫做“没有熏不透的锅屋”。因烟雾在室内徘徊,衣服被褥、家具物什上都附着一股烟味。靠近锅灶的墙面及顶棚,被浓烟熏烤的黝黑发亮。因而,此句方言是否应改成“没有熏不透的厅堂”?这种描述或许有人不信,也可能认为我是在抹黑。可是,信不信由你。不仅仅我家的境遇如此,很多人家也都是这样。逼仄、狭小的连房灶,加上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房子摇摇欲坠,家人基本的私密空间无法得到满足,这样的房子,实在难以居住下去。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父亲便决计推倒旧房建新房。

      石头有隔潮、防渍的作用,对墙体保护意义重大。墙体基座用石头垒砌的办法,已被很多人家采用。艾山离老家近五十华里的路程,一半是土路,一半是山连着山、长龙似的柏油马路。是父亲和哥哥没日没夜地用平板车,一步三喘地去山上拉石头,才解决了建房子所需的石料。

      为了使地基、包括院子都达到左邻右舍的高度,还要回填不少土方。取土的地方是距离宅基地三百米远的“南大汪”。南大汪这个名字是后来人的叫法,当初只是祖父地边上的一个小土坑。因祖父日子过得有些光景,且祖父又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村上的人家用土,很多人都去那里取,随着土坑里雨水的不断增多,便形成了人们口中的南大汪。据说,有人给祖父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孙善人”,大概的起因就在于这件事。

      土,也是父亲和哥哥一车子、一车子地从南大汪拉回来的。

      新建成的房子,因土墙墙体基座上用石头,石头上铺了两层青砖。墙体的最上方,也用了两三层青砖点缀。另外,中间高耸、两边与墙体形成一定角度的屋面,上半部分用麦草或稻草苫盖,下半部分用水泥瓦苫盖,呈“秃腚鹌鹑”状,这样的房子,被人们戏称为“四檐齐”,或者是“腰里穷”。

      腰里穷的说法很滑稽。说它是草房子,屋面上还有瓦,不像;说它是瓦房,屋面上有草,墙体中间部分是土,也不像。就是这穷不拉叽的年代,房子也建的不伦不类。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参加了工作。经过几年的积蓄,很快在老家建造了一栋四开间、带走廊的大瓦房。因大瓦房的墙体全部用转砌成,人们又称这样的房子为“浑青屋”。浑青屋中间两间内径的宽度六米,两头两间房子的内径是七米零五十厘米。屋面用的是三角木头大梁支撑下的水泥桁条,和水泥芭板。地面有水泥地坪,室内墙面则用石灰膏涂抹的雪白透亮。

      房子建成后,我让父母亲搬进我的新房子居住,而把他们原来居住的“腰里穷”房子推到了,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块空地。我的这一行为,招惹来了邻居们的闲言碎语。有的说我盖那么好的房子,是为了炫耀、穷烧包。也有人认为我把父母亲居住的如同“铁桶”般的房子砸了,是不会过日子,瞎折腾。其实,各人走各人的路,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前些年一直在城市里打工。因不断跳槽,不断变换着房子。于是,我对城里的房子就产生了兴趣。心想,远古的人居住在树上,称作“有巢氏”。后来居住在洞穴里,称作“山顶洞人”。再后来才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房子里。总之,古人无论栖身在什么地方,总是离不开木头或泥土的,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以前我和家人居住的连房灶,墙体是泥土的,地面也是泥土的;而房梁、檀棒、门窗等则是木头做的。即使我自行在老家建造的房子,大梁和门窗也都是木头的。可是,说起来挺奇怪的,城里人建造楼房,竟然不用泥土和木头,门窗也用的是不锈钢,或铝合金。难怪现在的树木越来越不值钱,很多人家因在承包地里栽树都赔了钱。令人费解的是,好房子,还要有好的装修。只要手里有钱,又舍得花,装修嘛,爱怎么装就怎么装。地面是瓷砖或大理石的,天花板装的是轻钢龙骨石膏板。室内有空调,有地暖,有智能化的家具及灯饰。厨房里用的是煤气和电器,全然不见烟熏火燎的味道,这城里人也真是太会享福了!

      城里的小孩子上学,是按学区划分的。因小孩上学的需要,儿子除正常居住的房子以外,又买了一套学区房。于是,他对于城里一般家庭住房的构造,是烂熟于心的。面对我的困惑,儿子作了这样的解释:“用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房子,坚固耐用。是一般砖瓦结构的房子没法相比的。不锈钢或铝合金门窗的优势,也是木制门窗没法相比的。社会向前发展了嘛,房子的质量会越来越好的;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就变得越来越会享受。”

      前些日子回一趟老家,我在村子里的柏油马路上闲逛的时候,脑子像是处于混沌状态,竟不自觉地踅进了一户人家。这哪是庄户人家呀?这分明是从遥远的大城市“飞”过来的一栋大别墅。打着地坪的院落里,有花园,有小菜园,有不时传来的欢快的鸡鸭鹅鸣声,和鸟儿的打闹声。

      这户人家的主人是我远房的亲戚,辈分上我称他表弟。按迷信的说法,他母亲犯了“九女星”,直到把八女儿的名字故意叫做“小九”以后,才生了个儿子——就是我现在的表弟。贫困的年代,家里的干粮断顿了,就只有喝稀粥。而掺杂着青菜的稀粥却照的见人影,也照得见月亮。如果说我家里连房灶四米宽的话,那么他家当年住的连房灶仅三米宽,且朝向还是座南朝北的。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因贫困的摧残和蹂躏,使得他母亲的形象,变成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或《项链》中落魄后的路瓦栽夫人。没过古稀之年的母亲,早早地就离世了。正因了他母亲这一形象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致使在平时的梦境里,我常能见到她的影子。

      表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农村实行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后,他除了种地,空余时间就去附近的工厂打工,偶尔还做点小生意。就这样,他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他的一对儿女,不仅都上了大学,而且还都在城里安家落户。当我问及他为什么要盖这么好的别墅时,他笑着说:“想起以前住的连房灶,心里就觉得发凉,之所以现在盖那么好的房子,就是要找回心里的平衡。人生不容易,已是年愈花甲的人,也该风风光光地享几天福。”

      看着他气派的别墅,及一应现代化的家庭设施,我不无感慨地说:“咱庄户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回想以前咱住草房、住腰里穷、住瓦房,到现在住别墅,那是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啊。都说城里好,咱乡下人的日子,也不比他们差啊!”

      “是啊,多年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如今都成了现实。这一生,咱都享受了,值了!”表弟说着,说着,他的脸上就乐开了花。

      
    【审核人:站长】

        标题:时代变迁中的房子(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9464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