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滚滚火焰山
一
提起火焰山,自然会想起《西游记》。孙悟空借芭蕉扇扑灭火焰的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西游记》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火焰山就更加真切地铭刻在我的脑海。知道它就在新疆,就在当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40多年后的今天,竟来了新疆,来到了这热浪滚滚的火焰山景区。
也许从小就对《西游记》太过熟悉的缘故吧,早晨汽车从和硕县城一出发,我的脑海里就翻滚着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的情景,那熊熊燃烧的烈火,那寸草不生的土地,那借扇灭火的艰难,那刀光剑影的格斗……这一切的一切,就像刚刚发生过一样,清晰地闪现在眼前,以至于导游一再告诉我们:火焰山并非有烈火在熊熊燃烧,它只是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一座呈东西走向的赤红色山体,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7.8℃,故而古书称其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之所以人们称其为“火焰山”,完全是因为当年拍摄《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时,这里曾是“火焰山”最主要的外部场景罢了。但对我而言,这里就是真正的火焰山,孙悟空借芭蕉扇扑灭火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六月的新疆吐鲁番,已经步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因此,当汽车行驶了近4个小时,即将抵达火焰山景区的时候,那扑面而来的热浪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热情。空气仿佛被点燃,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了一团火焰,灼热而干燥。
放眼望去,那连绵起伏的山体呈现出鲜艳而浓烈的赤红色,仿佛是被天火灼烧后留下的痕迹。在阳光的直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人几乎无法直视。
汽车缓缓进入景区。从车窗看出去,车下的游人已经挤满了景区,有的穿着防晒衣,有的戴着防晒帽,有的打着防晒伞,一个个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看到这些,我不由得心里燥热起来,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面露难色地站在座位前犹豫不决。这时,正好有几个年龄大点的游客对导游说:“我们几个就不下车了,怕中暑,在车上看看就行了。”
我赶紧把头转过去,以同样的目光看着导游。
只见导游环视了一下大家,一边鼓励一边笑着劝说道:“大老远地赶来,就是体验火焰山的热度,如不下车,不就白来了吗?还是一起走吧,看一会儿要真嫌热,景区旁边有个地宫,可以到那里去凉快。”
我认真掂量着导游的话,觉得他说得没错,既然来了,就应该感受一下火焰山的热,了解一下关于火焰山的神奇与神秘。
于是,我们几个好像商量了似的,跟着导游,一起向火焰山景区走去。
二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行走在烈日暴晒下的景区广场,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炉之中。滚滚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将人紧紧包裹,令人呼吸都感到灼热和窒息。
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峦如一条赤龙蜿蜒于天地之间,身体呈现出惊心动魄的赤红色,好似被天火灼烧过一般。
脚下的土地滚烫无比,仿佛能将鞋底融化。干燥的沙砾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每走一步都能扬起一阵尘土。
看其整个景区,完全如导游所说的那样,呈东西走向的赤红色山体,长约100多公里,宽约10公里。而其中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这红色山体下的空旷原野,被打造成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雕塑群。什么“定海神针”“唐僧师徒四人”“牛魔王”“铁扇公主”等大型雕塑,栩栩如生地矗立在不同的位置,成为游客们争相参观留影的最佳看点。
此时,我们早已汗流浃背,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拧了一遍又一遍,但仍觉得炙烤难忍。尤其是在主题雕塑——唐僧师徒四人群像前合影留念,人多吵闹不说,光排队就令人烦躁不安。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强烈的光线又让手机屏幕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所拍景物的远近和大小。只能黑着头按下快门。结果拿到阴影处一看,不是雕像的顶部没有拍上,就是天地留得太多,要不就是人物的姿势不够自然。只好顶着烈日,重新排队。这次我们专门用遮阳伞遮住光线,让手机屏幕处在阴暗清晰状态。如此一来,不管是取景照人,还是人物特写,都能做到远近合适,姿势优美。照出的相片,谁看了谁都要美美夸赞一番。
离开唐僧师徒四人的群像雕塑,我们又陆续观看了不远处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雕像。本来还想去更远一点的“芭蕉扇”雕像处看看,但阳光实在毒辣得要命。只好折身返回,来到位于地宫处的“定海神针”景点。
三
定海神针,初看,跟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一模一样,宛如一柄从天而降的神兵利器,直直地矗立在那里,足足有四层楼房那么高。可仔细一瞧,不过就是一根巨大的温度计,巍峨得如一座灯塔,直插云霄,通体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在阳光的直射下,光芒四射,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那巨大的刻度盘清晰可见,数字醒目而庄重,像是在诉说着火焰山的热情与火辣。
本想走进地宫好好地凉快一下,没想到定海神针的魔力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跟着摩肩接踵的游人,认真观看起来。
也许这里是景区的最凹处,滚滚热浪全都扣压在人们的头顶!还未等我们挤进定海神针的底座处,汗水又一次如小河一样地从额头流向眼帘,又从眼帘流向脖颈。我顺手擦了把汗,便抬头看向定海神针上的温度数字。妈呀,已经攀升到80℃,并还在继续向上攀升。那不断跳动的数字,就像是火焰山的心跳,热烈而有力,好似一根被点燃的火炬,炽热的气息从它身上散发出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火焰山的炙热。
再看周围的人群,一个个顶着烈日,冒着热汗,纷纷在底座前拍照留念。有的摆出夸张的姿势,想要展现自己与酷热对抗的勇气;有的笑容满面,与家人紧紧相依,让定海神针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还有的情侣相互依偎,在这独特的背景下留下爱的印记。手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咔嚓咔嚓”,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乐章。我们挤在人群中间,不失时机地抓拍了几张,便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地宫展区。
那一刻,仿佛瞬间从酷热的炼狱迈入了一个神秘的清凉世界。
那股沁人心脾的凉意如同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去身上因炎热而带来的烦躁。
我们沿着蜿蜒的通道徐徐前行,昏黄的灯光投射在石壁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
墙壁上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不仅描绘着火焰山壮丽的景色,还讲述着火焰山那古老的传说。而最为熟知的当属《西游记》中的描述。相传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几块耐火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来便形成了火焰山。也有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曾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的哈拉和卓与恶龙经过一番激战,将其杀死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故而得名火焰山。
我们知道,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可能当真。但在我们看来,这些传说,却是如此的真实与生动,它增添给火焰山的神秘和神奇,着实让人心醉神迷。
地宫的深处,还陈列着各种与火焰山相关的文物和模型。透过玻璃展柜,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器具和精致的手工艺品,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火焰山的纠葛和依存。
紧挨玻璃展柜,是一幅大型壁画。我凑近细看,端详着每一幅画的每一个细节,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敬畏,试图从那些线条中探寻更多古老的秘密及千百年前这里发生的种种传奇。
地宫里不时有微风从通道的缝隙中吹过,带来了丝丝凉意。仿佛是这神秘地宫的呼吸,轻轻地诉说着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走出地宫,重新面对外面的炎炎烈日,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缥缈和虚幻,唯有那一幅幅真切的画面和动人的传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间,终生难忘。
离开火焰山时,回首望去,那炽热的山体依然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火焰山,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大地上,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奥秘。
二〇二四年八月四日
一
提起火焰山,自然会想起《西游记》。孙悟空借芭蕉扇扑灭火焰的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西游记》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火焰山就更加真切地铭刻在我的脑海。知道它就在新疆,就在当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40多年后的今天,竟来了新疆,来到了这热浪滚滚的火焰山景区。
也许从小就对《西游记》太过熟悉的缘故吧,早晨汽车从和硕县城一出发,我的脑海里就翻滚着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的情景,那熊熊燃烧的烈火,那寸草不生的土地,那借扇灭火的艰难,那刀光剑影的格斗……这一切的一切,就像刚刚发生过一样,清晰地闪现在眼前,以至于导游一再告诉我们:火焰山并非有烈火在熊熊燃烧,它只是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一座呈东西走向的赤红色山体,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7.8℃,故而古书称其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之所以人们称其为“火焰山”,完全是因为当年拍摄《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时,这里曾是“火焰山”最主要的外部场景罢了。但对我而言,这里就是真正的火焰山,孙悟空借芭蕉扇扑灭火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六月的新疆吐鲁番,已经步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因此,当汽车行驶了近4个小时,即将抵达火焰山景区的时候,那扑面而来的热浪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热情。空气仿佛被点燃,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了一团火焰,灼热而干燥。
放眼望去,那连绵起伏的山体呈现出鲜艳而浓烈的赤红色,仿佛是被天火灼烧后留下的痕迹。在阳光的直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人几乎无法直视。
汽车缓缓进入景区。从车窗看出去,车下的游人已经挤满了景区,有的穿着防晒衣,有的戴着防晒帽,有的打着防晒伞,一个个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看到这些,我不由得心里燥热起来,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面露难色地站在座位前犹豫不决。这时,正好有几个年龄大点的游客对导游说:“我们几个就不下车了,怕中暑,在车上看看就行了。”
我赶紧把头转过去,以同样的目光看着导游。
只见导游环视了一下大家,一边鼓励一边笑着劝说道:“大老远地赶来,就是体验火焰山的热度,如不下车,不就白来了吗?还是一起走吧,看一会儿要真嫌热,景区旁边有个地宫,可以到那里去凉快。”
我认真掂量着导游的话,觉得他说得没错,既然来了,就应该感受一下火焰山的热,了解一下关于火焰山的神奇与神秘。
于是,我们几个好像商量了似的,跟着导游,一起向火焰山景区走去。
二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行走在烈日暴晒下的景区广场,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炉之中。滚滚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将人紧紧包裹,令人呼吸都感到灼热和窒息。
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峦如一条赤龙蜿蜒于天地之间,身体呈现出惊心动魄的赤红色,好似被天火灼烧过一般。
脚下的土地滚烫无比,仿佛能将鞋底融化。干燥的沙砾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每走一步都能扬起一阵尘土。
看其整个景区,完全如导游所说的那样,呈东西走向的赤红色山体,长约100多公里,宽约10公里。而其中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这红色山体下的空旷原野,被打造成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雕塑群。什么“定海神针”“唐僧师徒四人”“牛魔王”“铁扇公主”等大型雕塑,栩栩如生地矗立在不同的位置,成为游客们争相参观留影的最佳看点。
此时,我们早已汗流浃背,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拧了一遍又一遍,但仍觉得炙烤难忍。尤其是在主题雕塑——唐僧师徒四人群像前合影留念,人多吵闹不说,光排队就令人烦躁不安。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强烈的光线又让手机屏幕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所拍景物的远近和大小。只能黑着头按下快门。结果拿到阴影处一看,不是雕像的顶部没有拍上,就是天地留得太多,要不就是人物的姿势不够自然。只好顶着烈日,重新排队。这次我们专门用遮阳伞遮住光线,让手机屏幕处在阴暗清晰状态。如此一来,不管是取景照人,还是人物特写,都能做到远近合适,姿势优美。照出的相片,谁看了谁都要美美夸赞一番。
离开唐僧师徒四人的群像雕塑,我们又陆续观看了不远处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雕像。本来还想去更远一点的“芭蕉扇”雕像处看看,但阳光实在毒辣得要命。只好折身返回,来到位于地宫处的“定海神针”景点。
三
定海神针,初看,跟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一模一样,宛如一柄从天而降的神兵利器,直直地矗立在那里,足足有四层楼房那么高。可仔细一瞧,不过就是一根巨大的温度计,巍峨得如一座灯塔,直插云霄,通体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在阳光的直射下,光芒四射,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那巨大的刻度盘清晰可见,数字醒目而庄重,像是在诉说着火焰山的热情与火辣。
本想走进地宫好好地凉快一下,没想到定海神针的魔力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跟着摩肩接踵的游人,认真观看起来。
也许这里是景区的最凹处,滚滚热浪全都扣压在人们的头顶!还未等我们挤进定海神针的底座处,汗水又一次如小河一样地从额头流向眼帘,又从眼帘流向脖颈。我顺手擦了把汗,便抬头看向定海神针上的温度数字。妈呀,已经攀升到80℃,并还在继续向上攀升。那不断跳动的数字,就像是火焰山的心跳,热烈而有力,好似一根被点燃的火炬,炽热的气息从它身上散发出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火焰山的炙热。
再看周围的人群,一个个顶着烈日,冒着热汗,纷纷在底座前拍照留念。有的摆出夸张的姿势,想要展现自己与酷热对抗的勇气;有的笑容满面,与家人紧紧相依,让定海神针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还有的情侣相互依偎,在这独特的背景下留下爱的印记。手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咔嚓咔嚓”,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乐章。我们挤在人群中间,不失时机地抓拍了几张,便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地宫展区。
那一刻,仿佛瞬间从酷热的炼狱迈入了一个神秘的清凉世界。
那股沁人心脾的凉意如同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去身上因炎热而带来的烦躁。
我们沿着蜿蜒的通道徐徐前行,昏黄的灯光投射在石壁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
墙壁上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不仅描绘着火焰山壮丽的景色,还讲述着火焰山那古老的传说。而最为熟知的当属《西游记》中的描述。相传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几块耐火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来便形成了火焰山。也有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曾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的哈拉和卓与恶龙经过一番激战,将其杀死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故而得名火焰山。
我们知道,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可能当真。但在我们看来,这些传说,却是如此的真实与生动,它增添给火焰山的神秘和神奇,着实让人心醉神迷。
地宫的深处,还陈列着各种与火焰山相关的文物和模型。透过玻璃展柜,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器具和精致的手工艺品,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火焰山的纠葛和依存。
紧挨玻璃展柜,是一幅大型壁画。我凑近细看,端详着每一幅画的每一个细节,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敬畏,试图从那些线条中探寻更多古老的秘密及千百年前这里发生的种种传奇。
地宫里不时有微风从通道的缝隙中吹过,带来了丝丝凉意。仿佛是这神秘地宫的呼吸,轻轻地诉说着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走出地宫,重新面对外面的炎炎烈日,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缥缈和虚幻,唯有那一幅幅真切的画面和动人的传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间,终生难忘。
离开火焰山时,回首望去,那炽热的山体依然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火焰山,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大地上,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奥秘。
二〇二四年八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