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奔跑的蜗牛

  • 作者:满山红叶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7-23 23:05:08
  • 被阅读0
  • 苏东坡写过蜗牛的诗句:“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诗中大意是指某些人自不量力,攀附权贵,最后功败垂成不说,还搭上一条性命,身体枯干在墙上。蜗牛,在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想法与思维。我最初接触蜗牛应该在八岁,那是夏天,北方阴雨绵绵,村庄是湿漉漉的,大地是湿的,草木繁花是湿的,就连石头也是湿的,鸡鸭鹅狗是湿的,叶片,果子,一块砖,一片瓦都是湿的,就连人的心也是湿漉漉的,这时候的山峦、树林、草坪、玉米地垄,生长出各种蘑菇。蜗牛呢?你不难发现,在某一颗蘑菇的身上,吸附着一只小小的蜗牛。

      据史料记载,蜗牛在石器时代就有了。蜗牛有补充营养,清热解毒,消除肿痛等功效。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蜗牛是益虫,它可以用来入药,治疗很多种疾病。蜗牛粘液富含糖胺聚糖和蛋白质,可以加速慢性伤口愈合,用于美容化妆品。‌蜗牛的吸水性极高,如果家里有蜗牛造访,说明空气湿度大,对人身体有害。怎么说呢?蜗牛也是个天使般的存在,它能在一定的环境里,及时出现,告诉你注意防潮,少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多种蜗牛是可食用的,如法国蜗牛、非洲大蜗牛。有一些品种有毒,如澳大利亚红螺等。五百克的蜗牛肉里有九十克蛋白质,铁,铜,磷,钙,氨基酸,低脂肪,高蛋白,对人有食疗价值。

      白居易有:“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本草纲目·虫四·蜗牛》:“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清代陈维崧《望江南·宛城五日追次旧游漫成》有词:“墙脚蜗牛行艾叶,檐牙鸠妇话榴房。”多么美妙的意境!蜗牛显然也食人间烟火,在如此狭小的艾叶上,稳稳地睡在上面,也许,这枚艾叶是蜗牛前世走散的亲人,或者是恋人。在今生相遇,彼此在三生石前,叩拜多久,不得而知,只明白一件事:尘世中来来往往的人,因为亏欠,才有缘遇见。一旦有一天转身,不是蓄谋已久,而是债还完了。蜗牛和艾叶,有那么一刻,惺惺相惜,在辽阔的天地间,芸芸众生里,怎么就走到一起了?我觉得,这里面充满玄学,神秘且深邃。蜗牛吃艾叶吗?我不清楚,在理论上没有依据,也许吃,也许不吃。

      幼蜗牛多为腐食性,以摄食腐败植物为主,成年蜗牛一般以绿色植物为主食,爱吃植物的幼芽和多汁植物。不保证蜗牛不吃艾叶,大自然的生物链是有规律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至于蜗牛吃不吃艾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蜗牛遇见了桑叶,蜗牛也可以吸附在苹果树叶、青杠子树叶、杏树叶、桃树叶、草尖、枯木、门窗等地方。蜗牛大多生活在村庄,在草木茂盛的地方,我第一次见到蜗牛,被它的长相和滑溜溜的身体吓了一跳。当时,村庄落了一场雨,在此之前已经落了好几场。大雨中雨小雨,都是雨。钻雨坑里了,雨天农活干不了,父亲背着手,去小卖部找人打扑克了,没多大输赢,玩个开心。父亲走后,母亲在炕上,缝补我和弟弟的衣服,背心碎了,贴身裤子开线了。母亲坐在靠近窗台的位置,一边缝衣裤,一边抓衣服上藏着的虱子。雨破天破地地下,天漏了一个大口子。母亲说:天漏了,女娲也不来补一补,以后咋办呢?蜗牛就是在这个时候,登堂入室的,我看到蜗牛牢牢地,攀附在父亲劈好的刺槐柴禾上,小小的身子,白灰色壳儿,浅黄色的肉。我怕蜗牛蛰我,到院子里摘了一枝狗尾草,轻轻碰触小蜗牛,没料到,我捅一下,蜗牛就缩一回头,把肉盘进壳里。蜗牛的壳,不硬,冷丁看上去,小小的蜗牛,长得跟海螺、泥螺,田螺差不多。一细看,又不完全像。母亲说,蜗牛是益虫,肉好吃,挨饿年月,外祖父专门在雨天,搜集一只只蜗牛,回家,架着柴禾火,舀一勺豆油,油沸腾了,葱姜蒜爆锅,蜗牛搁盆里,撒一点盐,洗一洗,下锅。豆酱放上,点几滴山西陈醋,土豆切丝儿,蜗牛炒至金黄色,土豆丝入锅,扔几棵青菜、几只红辣椒,出锅,盘子里红黄绿白,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外祖父通常要烫一壶米酒,就是南河村附近的一家酒坊酿制的高粱米酒。外祖父把打来的米酒,盛在一只景德镇生产的小瓷坛里,平时端坐在家里壁橱里,想抿一口,就小心翼翼地端出来,掀开瓶塞,米酒的香气,嗷一下就上来了,屋子里每一个犄角旮旯都是厚墩墩的酒香,推也推不散,长时间盘旋在房间内。

      大凡外祖父让外祖母烧蜗牛菜,我们就能沾外祖父的光,不但吃得上艮啾啾的蜗牛肉,还可吃一顿白米饭。外祖父盘腿坐在炕头,一家七八个人,把一张桌子围的水泄不通,吃得淋漓酣畅,汗珠子直吧嗒吧嗒往下掉。外祖父一高兴,给我们讲故事,讲他游走大街小巷揽木匠活的经历。

      蜗牛一到雨季频繁出场,不过,想大批量捉到蜗牛不容易。外祖父就在一场雨后,沿着盘山小道以及树林间,来来回回撒目,一捉一个准。收获都不错,有时是二三十个蜗牛,有时是五十多个。即便是十来个蜗牛,外祖父也拿来做菜,多放点青菜、辣椒、土豆丝,一家子人热热乎乎吃一顿,也有过年的气氛。

      外祖父的吃法,有点费油,我自创了一种吃蜗牛方法,简单易学,一学就会。在原野,在窄巴巴的小路上,在山林,在任何一个适合蜗牛生长的地方,我们都能捉到蜗牛,蜗牛不像一条狡猾的鱼,稍有不慎就跑了。蜗牛不,首先它的速度慢吞吞,属于慢性子。其次,蜗牛压根就不想跑,你来与不来,似乎与它没一毛钱关系。蜗牛紧紧贴在树枝或者叶片上,只有人不礼貌,打扰蜗牛。拿小棍敲壳儿,蜗牛会有一点反应,做一次缩头乌龟,绝不进攻,只有防守。捡来的蜗牛也不洗,在地上架一拢柴火,不用太粗的柴禾,食指粗的树棍儿就行,点燃后,将蜗牛用一根细铁丝串起来,放在火堆上烘烤。烤出来得蜗牛,尽管糊了、焦了,但蜗牛天然的肉香在空气中弥漫。蜗牛的肉细腻,外焦里嫩,虽然吃得满嘴黑乎乎的,但内心的满足感千方百计要挤出来,昭示天下:我吃上蜗牛了!蜗牛的另一种吃法是清水煮蜗牛,锅里填点水,烧得水面沸腾不息,蜗牛朝沸水里一推,不超过三分钟,熟了。我们有时分不均就吵架,吵完照旧吃,蜗牛肉艮啾啾的,拔几棵葱,一口大葱,一口蜗牛,吃得那个爽歪歪。

      在村庄,很多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吃,随便在哪块地停留,葱、白蒜、萝卜、黄瓜、红薯、青玉米,完全能“借”来吃。这个借在某种程度上近乎于“偷”,村庄土质肥沃,作物生长旺盛,吃点不算什么。这也是动植物、鸟儿,不离开村子的原因。

      现在,我已经有好久没见过蜗牛了,我只能在书本里与蜗牛进行一次会晤,亲切而热烈地交谈。除此之外,再无其它途经,让我们平等地对视一番。

      走出村庄后,历经无数风雨,我蓦然发现,生命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人和事物,包括纯粹干净的感情,只在村庄能找得到,城市里湍急的车流中,哪里会有令人心动的章节呢?

      回眸处,山林间、草地上、树枝高处,赫然吸附着一只小小的蜗牛。

      嗨!蜗牛先生,我来了。

      
    【审核人:站长】

        标题:奔跑的蜗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9054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