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李津军||我来到了威海卫(散文)

  • 作者:柠北有琳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2-15 23:03:58
  • 被阅读0
  •   威海,这个地名始于明朝。为防止倭寇侵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威海卫。

      威海,威震海疆之意。它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黄海之滨,与韩国隔海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古代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6国后,曾两次东巡至此,旨在察看海疆之地,巩固新的秦国版图。“故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文登。”威海卫就是从文登县划出而设立的;现在威海下辖的区县中,就有一个是以“文登”命名的。

      鄙人在学生时代,就通过电影《甲午风云》,了解了甲午海战那段惨痛历史,并牢牢记住了邓世昌这个民族英雄的名字。作为甲午战争的发生地,威海曾在列强的统治下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历经磨难后的威海,更加坚韧和强大。战争结束后,它成为被列强侵占后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这也是威海历史上的一个骄傲篇章。

      后来又知道,威海以“中国最干净的城市”形象而扬名,被赋予“中国北方的夏威夷”美誉,又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这里风景如画,环境优美,既有山川,又临大海,是当今人们理想的生活居住地。

      本人有幸3次到访威海,第一印象确实是干净,一尘不染的那种,不仅天蓝海蓝、环境透亮,而且以悠闲安逸、慢节奏著称,人们偏居一隅,过着依山傍海,与世无争的生活。

      3次到威海,每次都是行色匆匆。尽管好景点很多,我也就仅仅去过精选的三四个。

      第一个,当然是刘公岛啦,一定要去回味一下那段历史!

      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内,为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传说在东汉末年,少帝为了保住唐爱妃,用一种药让唐妃假死,然后装进棺材运往了刘公岛。当时的刘公岛还没有名字,唐妃在那里生下了儿子刘民。刘民和母亲因一直在岛上积德行善、救助遇难船只,后来渔民们就尊称刘民和母亲住的这个岛为刘公岛了。

      那天一早,我来到威海中心城区的渡轮码头,乘船去往刘公岛,一刻钟的功夫就到了。

      但见岛上,峰峦叠起,植物茂密,远望松涛翠柏,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古老的建筑掩映其中,碧水蓝天美如画卷,不愧为“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岛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下至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

      刘公岛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因地势扼海防之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素有“东隅屛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从1887年起,清王朝开始在这里构筑海防工事,并建立了北洋水师军事指挥中心——北洋海军提督署。刘公岛见证了清朝北洋水师的成军,也见证了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

      首先,我来到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它是1891年建成的,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军事衙门。在院子最后面,我看到了很多打捞出来的北洋水师“济远”号的残骸。

      路过摩尔街,这是当时英国抢占威海期间非常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从1898-1930这32年间,英国强租了威海。在英国占领威海期间,刘公岛就成为了英国的军事基地和货物的中转地。

      接着来到水师学堂,这里是当年清政府培养水师人才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有迹可循的近代水师学堂。

      东泓炮台,又称东风梢或东口炮台,建于1889年,设有24厘米和12厘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7.5厘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4门,地道为砖石结构,兵舍依山而建,隐蔽坚固。在甲午威海卫战役中,东泓炮台协同日岛、南帮炮台,曾重创日军的进攻,击中日舰多艘,后因无援军被南岸日军的炮火摧毁而弃守。

      此时,我伫立在海边山上的一尊克虏伯大炮旁,这尊德国制造的大炮,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当年甲午海战的惨烈与悲壮,我内心深处顿时流淌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悲愤与伤感。这里曾经洒满了清朝抗日将士为国捐躯的鲜血,抛下了他们精忠报国慷慨赴死的泪水。

      离开东泓炮台,我来到甲午海战纪念馆。这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展示甲午战争悲壮历史的纪念馆。馆高18米,造型奇特,上面有一尊15米高的北洋水师将领的塑像,与整体建筑融为一体。

      这个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集中再现了100多年前近代史留给刘公岛耻辱的一页……馆内直观的历史场景,真实的遗址、文物,逼真地反映了甲午威海卫之战中、北洋水师爱国将士大义凛然、英勇不屈、舍身取义的崇高气节。这里的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都镂刻着甲午海战中一段段悲壮的历史往事。逝去的是历史,剩下的是深藏于岁月积层中哭泣的灵魂与流血的心。

      驻足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前,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邓世昌……一个个爱国将领的名字展现在眼前,我的心里有一种难言的隐痛。他们已长眠在刘公岛这片海域里,无言地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的奇耻大辱,控诉着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们当年面对强敌入侵,舍生忘死,慷慨赴国难,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长存于天地之间。

      眼前谭嗣同的那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打捞出水的北洋水师战舰残骸,更像一座警钟,警示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落后就要挨打!敌人一直都在,忘战必危!

      第二个,去了环翠楼,这可是威海的地标建筑啊!

      就在威海市的中心地带,有一个美丽的环翠楼公园。那座十分显眼的“环翠楼”,是建在西边城墙上的一座古典式塔楼,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环翠楼广场上,建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铜像。

      元代及明朝初期,频繁的倭寇袭扰成为国防大患。为整治海防,明朝政府在沿海险要地带设卫屯兵,抗击外来倭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一个名叫“清泉夼”的地方被明政府相中,随后将其周围地带从文登县划出,设立了威海卫。

      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驻军在威海卫修建了带有防御功能的城墙,筑起了卫城。初期用砖石相间筑建的城墙并不太牢固,仅过了80余年便开始坍塌。威海卫指挥使王凯心急如焚,但苦于无钱整修。

      弘治二年(1489年),巡察副使赵鹤龄至此,见兵备废驰之状深为担忧,遂上书动用泰山香钱数百两加以重修。王凯及威海百姓甚是感激,遂捐献银两建塔楼,以颂赵鹤龄重修卫城之功德。

      环翠楼坐落在奈古山东麓,西负苍山,东眺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君临楼上,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那是一座做工非常精致的塔楼,“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大批英国人涌入,在这里建起洋房修起花园。英国人栽花无处不到,他们不仅在房前屋后建花园,而且在街边路旁以及公共空闲地带也种上花草。1904年,他们把花种撒向了位于坞口西侧的3条马路交汇后留下的三角空闲地带。后来,英国人把这里进行了规划,绕3条边栽上了常青类灌木,使其成为一道由植物自然生成的篱笆墙,园内则栽种了引进的各种草木花卉。于是人们纷纷到这里赏花观草,这里便很自然地形成了公园。

      1930年,国民政府从英国殖民者手中收回威海卫后,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改建后的环翠楼顶楼为两层楼亭,前有64级台阶直通一楼大厅。楼上中堂供奉赵鹤龄、丁汝昌、邓世昌等先贤神位。1931年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1944年12月的一个夜晚,在奈古山上沿城墙巡逻的一队日伪军,因受不了严寒的侵袭,躲进环翠楼顶楼烤火取暖,结果木地板被点着。这群日伪军不去救火,反而逃之夭夭。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很快木结构的屋顶被点燃……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环翠楼被完全烧塌,只有那12根矗立的水泥柱和随风飘散的青烟,向人们诉说着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切……

      197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上重建环翠楼,形成亭、台、楼、廊组成的古典式建筑群,楼顶为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层檐,雕花缕空窗,楼檐上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环翠楼”3个大字奕奕发光,楼背的匾“环阁凌空”,则出自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

      威海环翠楼,是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一座古建筑。甲午战争以后,威海人民为了缅怀英勇殉国的英烈,在环翠楼上把他们当做神来供奉。

      1986年9月16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在“环翠楼公园”前举行了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揭幕仪式。这座铜像重3.5吨,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形似“致远”舰首,连同底座高10.2米。邓世昌身穿披风,表情深沉,双手按着一把长长的带鞘的宝剑,十分威严。

      2010年,当地政府斥巨资重新改建,方有今日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4层,高16.8米的环翠楼公园。

      第三个,造访了鸡鸣和海驴二岛,体味那“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的意境!。

      鸡鸣岛,位于荣成市港西镇虎头角码头正北海域中,其形状很像一只雄鸡。相传很久以前,二郎神奉命给海龙王送珍禽异兽,他挑着担儿,前面装着西域幼驴,后面装着北国雄鸡。为避凡界耳目,便白天隐匿,夜间赶路。没想到因道路生疏,延缓了行程,在即将到达东海之际,晨曦己露,雄鸡一声长鸣,二郎神惊慌中折了扁担,一时收拾不及,便匆匆隐去。被扔下的雄鸡落海,化作“鸡鸣岛”,幼驴落海,化作“海驴岛”。只有两截扁担随水漂去,在烟台芝罘一带停止,化为“扁担岛”。

      据清人徐珂编写的《清稗类钞》记载:“鸡鸣岛属山东登州府荣成县,孤悬大海中,明代曾置卫所,大兵入关,农夫野老不愿剃发者类往居之。岛田腴甚,且税吏绝迹,俨然一海外桃园。光绪甲午中日之战,海军中人有巡至其地者,岛始发见。骤睹居民之褒衣广袖,争呼之为道士岛,惜居民无读书者,不能道其详也。”

      几经沧桑,鸡鸣岛已经旧貌换新颜。如今,岛上林木葱郁,草碧花香,瓦舍井然,环境优雅,有世外桃源的感觉,我在此领略到了原始生态之美。

      海驴岛,位于荣成市成山头西北的大海中,隔海望去,悬崖陡壁,花团锦簇,一群群海鸥往来盘旋其上,整个岛屿状似一只瘦驴卧于海中。

      岛上成片的芙蓉丛、芦苇、野枣树及天然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海岛成为鸟类的天堂。每逢春季,成千上万的海鸥来此栖息产卵,岩缝中鸟巢鳞次栉比,数不胜数,所以又被称为”海鸥王国”。

      置身海驴岛,眼前那被千万年来不知疲倦的海浪,冲刷雕蚀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与起落的海潮、连天的波涛、精灵似的鸥鹭,共同构成的独特海岛风光,令人遐思不断、流连忘返!

      (2023年11月29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李津军||我来到了威海卫(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2257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