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红楼梦》三十五回笔记。
想林黛玉那时立在花阴之下,见薛宝钗有哭泣之状,以为其因宝玉挨打受伤而悲泣,所以故意奚落于她,哪知薛宝钗冷漠相向,却让林黛玉感到一阵茫然。
林黛玉不知道薛宝钗此为何而泣。那全是因为贾宝玉挨打后,她和其母亲薛姨妈疑惑薛蟠有挑唆的嫌疑,于是一家人关于此事起了争执。薛蟠皆因自己平日里名声不好,连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也怀疑自己,所以百口莫辩,情急之下,才以“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的话回怼了薛宝钗。
其实从小说的情节来看,薛蟠此话不假。《红楼梦》第八回中莺儿笑说贾宝玉的玉与薛宝钗的金锁是一对时,薛宝钗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那是她正期望的结果。只不过此时由薛蟠这样明言明语地在她面前说出来,在旧时社会里,这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来说,未免着实有些羞愧。二者,一个人的心思被人家看穿并在情急之下抖露了出来,其内心有一种无法掩饰的尴尬,所以此时薛宝钗无言以对,也只能流下委屈的泪水。
而林黛玉却不知前情,此时用醋意面对薛宝钗的羞愧之泪,自然也有自己的计较之处。她立在花阴树下,见薛宝钗不理自己,又只得怅然张望着那人来人往的怡红院中。她看到贾宝玉因挨打而受伤,贾府里的太太夫人,小姐、丫环们忙前忙后地照应和关心,那些人情往来的热闹中,让她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倍感几分孤独与悲伤。
她立在那里正发痴时,紫鹃呼她进屋吃药,于是才缓过神来。作者从林黛玉的眼里描写潇湘馆的情景:“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这样的描写,正暗合了此时林黛玉的心境,也正是她悲伤处的真实写照:《西厢记》的崔莺莺见到这样的情境,不禁引发了她的幽情,让人读到此处不免引起感伤。然而自己相较于剧中的莺莺来说,更可悲、更孤寂。小说此处的“幽、苍苔、白露泠泠”正写出了林黛玉这个少女一种孤独、幽冷的心理状态。她这种心情,一时无法排遣,也无法向人诉说,所以只能对着院里的花鸟草虫而悲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一句诗问,正是她对生命无法掌控的一声悲叹!
作者为了更能对比林黛玉的孤意与幽冷的心境,使那种画面感显得更为强烈,所以笔锋一转,用轻快的语言写了薛宝钗去见薛姨妈和薛蟠的情景:母子三人之间因为前一天的争执,由悲伤转为喜悦而温馨的场面。薛宝钗自幼没了父亲,但却有母亲和哥哥的关照,自然会感到人间亲情和温暖。而林黛玉却不同,她孤独一人,高兴时不能与人分享,悲伤时只能迎风落泪,对月伤怀,她住的地方,是一种幽静的去处;她的潇湘馆外种的是竹子,正是她那种幽冷、孤傲的生命特征。作者先写林黛玉的孤寂,再写薛宝钗的幸福,二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从而更能引起读者对林黛玉身世的同情与理解。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前部分,很多人读到林黛玉的小性子、爱生气、特计较时很不理解,但渐渐地随着对小说理解的深入,你就会发现越来越读懂林黛玉的心境。尤其对一个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少女,当她遇到情感纠葛或者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遇到烦闷时,每每读到小说中描写林黛玉这样的场景,就会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仿佛那个对月伤怀、临花吟诵的人不是林黛玉,而是自己。我曾经的一个文友跟我说,她在十几岁就读《红楼梦》,读了很多遍,常常读到林黛玉的处境而悲伤流泪,甚至于自己的言行都十分像林黛玉了。她说这本小说有毒,所以她现在不再读这小说了。
此或许正是文学艺术影响人的生命历程的原因所在罢。
2
当然我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觉得它是在写人的一生,人们经历过的人情世故,以及潜藏在这些人情社会里的那些道理和情感。比如贾宝玉这次挨打了,每天都会有人来关照他。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来看,那些来来往往探望的人,有些出于友情,有些是亲情,有些不过出于礼节,所以林黛玉在本回开端看见凤姐没来,便有一段心理描写:
“他怎么不来瞧瞧宝玉呢?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的好儿才是呢。”
由于林黛玉性格的孤高,所以往往对人间那种虚情假意看得更为深刻,——她觉得王熙凤的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讨好贾母的一种应承,表面热情,而内心却是虚伪的。因此林黛玉对这种行为就不屑一顾。
而薛宝钗却不一样。在大家讨论给贾宝玉做莲叶羹时,王熙凤为了讨贾母喜欢,积极吩咐下人做十几碗来大家一起尝尝,贾母笑她用公家的费用做人情时,薛宝钗在一旁笑道:
“我来了这委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
薛宝钗的这一段话,表面在赞扬贾母,实际也在赞扬凤姐。更让人看出,她时时留心着贾母与王熙凤的一言一行,就像王熙凤时时注意贾母的喜怒哀乐一样。我想他们的“留神”,都是有目的的。一个真实而率性的人,不会去有意关注人家的言行,看人家的脸色,除非他是真的喜爱,否则不是有所乞求,就是有所算计。所以,现实中像薛宝钗和王熙凤这样的人,活得是比较累的。
一个人要想过得自由和轻松,就应该放下许多东西。《道德经》上讲:去甚、去奢、去泰。如果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那么就会不断地去思考,不断地委曲求全迎合别人,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人的真实性情,改变自己的初衷,所以有时候欲望的满足并不是一种享受,反而是一种负担。
——我想,有时候,人真的应该回归到自然的状态。
我时常读到这本小说里的食物,总觉得很多东西经过复杂的加工变得精致后,就会失去原来的味道,这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贾宝玉要吃的这碗莲叶羹,却是大费周章:不仅要各种食物配合,而且还要有模有样,——单那汤模子,就让人看着新奇:
原来是一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 有一尽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也有菊花,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三四十样,打得十分精巧。
可想而知,在这些富贵人家的生活里,食物已经脱离了它原始的意义——解决饥饿的问题。而是变成了一种讲究和排场。只有饥饿和贫寒的时候,人们才能体会到食物的真正价值。我曾在一些文章里读到现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铺张浪费的太多。后来有人专门分析过这种现象:说中国人曾经饥饿过,所以对食物就会有一种报复性的消费,这不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心理的变态,这恰恰揭示了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丢失掉我们几千年来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传统。我想起小时候一月吃一次猪肉,感觉那猪肉怎样烹煮都是美味,令人回味无穷,而现在却怎么也吃不出那样的感觉来了。也许人们只有在贫困的岁月里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越是对物质的拥有,越是不能满足自己那日益膨胀的欲望,人们在追求物欲的道路越来越迷失自己,岂不可悲!
3
好不容易那碗复杂又精致的汤做好了。王夫人命玉钏儿给宝玉送去。正好此时莺儿在场,贾宝玉又提前与薛宝钗说过叫莺儿前去打几根彩色的绦子,于是薛宝钗便命莺儿与玉钏儿一起给贾宝玉送汤过去。
这里有一段细节描写。莺儿说夏天又热,汤又烫,怎样方便端过去呢。玉钏儿便叫一个老婆子,带一个捧盒,把汤放盒里,再叫老婆子端着跟在她们后面,一径来到怡红院宝玉房中。这个细节又体现了贾府里丫环的地位与身份:玉钏儿是王夫人的丫头,地位自然比一般的丫头和老婆子高,所在她可以任意命令下面的老婆子和小丫头。然而到了怡红院,老婆子就不得随意进入贾宝玉的房间,这是规矩,这汤自然就得由玉钏儿自己端进去。
宝玉见莺儿来了,却倒十分欢;见了玉钏儿,便想起他的姐姐金钏儿来了,又是伤心,又是惭愧,便把莺儿丢下,且和玉钏儿说话。
在这里贾宝玉首先想到的是受伤的人,他早已忘记了自己也是受伤的那个人。然而玉钏儿是心里的伤,自己是身体的伤,也许想比较而言,在贾宝玉心里,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心里的痛苦。这本小说里写贾宝玉美好的人性就体现在这里,他对人的担待和体贴,正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暖。
开始时,贾宝玉见玉钏儿哭丧着脸,便知道她的心事。所以便决定虚心去哄她,为了打破那种尴尬的场面,他把屋里的人打发出去,才向玉钏儿陪笑着问长问短。小说写到这里,总会让人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小丫头坐在一个富贵公子的旁边,哭丧着脸,爱理不理,而那公子却低声下气地在一边陪笑逗乐,这似乎是不符合现实的逻辑,而一切似乎又是那样合情合理。
因为金钏之死,使贾宝玉感到非常的痛苦与内疚,而且充满着自责。当然他更不想再看到玉钏儿因此事不开心,所以他想尽办法去逗玉钏儿开心,让她释怀。他先让玉钏儿递汤,玉钏儿说他从不喂人东西,所以拒绝给宝玉端汤。
“宝玉笑道:‘我不是要你喂我,我因为走不动,你递给我喝了,你好赶早回去交代了,好吃饭去。我只管耽误了时候,岂不饿坏了你。你要懒怠动,我少不得忍着疼下去取去。”
贾宝玉的这段话,不管是不是出自真心,但从人的尊卑与阶级地位来看,这无疑表明了一种态度:我是关心你还没吃饭,不要因为我让你吃不上饭,这样我的心里就过意不去。
当然,作为一丫环来说,贾宝玉这样的公子能给你这样的态度,已经非常不错了,你总不能老把架子端起。所以玉钏儿见贾宝玉真的动身来取汤,因为身体疼痛而叫出声来时,她突然心里一下子软了:一面说,一面“哧”的一声又笑了,端过汤来,宝玉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气,只管在这里生罢!见了老太太,太太,可和气着些。若还这样,你就要挨骂了。”
当看见玉钏儿转悲为喜后,贾宝玉说出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这既给人一种体贴,又给人一种温暖。特别是贾宝玉故意说这汤不好吃,骗着玉钏儿尝了一口的之后,贾宝玉立即说的“这可好吃了!”的时候,我想所有的读者从中都会体会到两个人彼此之间都把那沉重的心放下了,——这一碗汤,既是精致的汤,复杂的汤,也一碗抚慰心灵的鸡汤。
即便这汤最后烫在了贾宝玉的手上,他去毫无感觉,他关心的是玉钏是否受伤,——一个人能够站在他人的情感去思考,把自己的痛隐藏起来,而心甘情愿去慰藉和温暖另一个人,这是一种在慈大悲的神性。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都多一些这样的理解与担待,对他人多一些关照,也许这个世间会更温暖,也更和谐一些。
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人看不到,也理解不到。在竞争的社会里,人们都是自私的。因为自私,所以很少能看到人间的温情,也几乎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所以当傅家遣来的那两个老婆子看到贾宝玉的这些表现后,把它当成了笑话。这些在世俗中经历了许多人事的人,往往把欲望和利益放在首位,又怎么能看到贾宝玉具有佛一样的善良与美好呢?
小说中说两位老婆子“极无知识”,这说明了这些人到老都没有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也看不到人生终是空的结局,所以算是白活了一辈子。
4
也许小说里这些年轻的少女们,才会更懂得生命的真谛,所以更能理解生活里的色彩与艺术。
当贾宝宝要莺儿给他打些装饰的绦子时,莺儿的一段论述讲得精彩绝伦:
莺儿道:“汗巾子是什么颜色?”宝玉道:“大红的。”莺儿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压得住颜色。”宝玉道:“松花色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宝玉笑道:“这才娇艳。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莺儿道:“葱绿柳黄可倒还雅致。”宝玉道:“也罢了。也打一条桃红,再打一条葱绿。”莺儿道:“什么花样呢?”宝玉道:“也有几样花样?”莺儿道:“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
生活里有丰富多彩的颜色,也有各种形式的艺术。莺儿在这里所讲的既有色彩的搭配,又有艺术的美感,我们从中更能看出这个小丫头心灵的机巧。
那时候像这样的丫头既没有读过书,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却能描述这样多种多样的装饰品来。也许是生活里一代代的传承和积累所致,而这些传承的技艺里,靠的是心灵的领悟与捉摸,从而使这一项项技艺才长久地发展下去。
作者在这里既赞扬了一种手工艺术,也表达了对黄金莺这个丫头的欣赏。这些小女孩虽然身份低下,然而内心却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充满着对艺术的向往——其实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别样的解读。
这里不仅是贾宝玉听着莺儿讲打绦子的技艺入神,作为读者,我想也一定会感受到这是一种不一样的生命形态。所以,想起黄金莺这个名字,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讲解,眼前似乎就看见了春天里叫声最优美、最动听的那只小鸟,——它在春风里飞跃,在自然的风景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成长……
2022年2月22日夜于金犀庭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