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壳,不一定是螺壳,可以是一间房,也可以是一颗心。
——题记
我是正月十八出生的。出生的具体时刻我问过母亲。母亲告诉我,落生的时候差不多快做午饭了。据此推算,我的生辰八字应该是正月十八日午时。生日,在母亲的心目里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她说,女孩儿难逢三六九,男孩儿难逢二五八。言外之意是生日里有二五八这几个数字的人命好。
正月,虽说已经立春,可北方的天气还很冷。柳芽没长,桃花没开,甚至水缸里还漂着冰碴子,屋檐下还挂着冰溜子。说起屋檐下的冰溜子,现在是很少看到了,但那个年代的冬天格外寒冷,下雪多,屋里又生着火炉。白天,炉膛里炭火烧得旺旺的,热气熏蒸,房顶上的雪开始融化。到了夜间,外面气温变低,炉火也封了,正在融化的雪就结成冰溜子挂在屋檐下面。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的冬天,只要下了雪,早晨起来,总能看到屋檐下亮晶晶的一排冰溜子,这让整幢房子看上去有点像皇帝戴的冕旒冠。
那时我家共有六间北屋。再细分,西边四间,东边两间。西边四间是六十年代村里给社员盖的“规化房”。“规化房”整齐划一,蓝砖,砂浆填缝,虽然低矮倒也方方正正;东侧紧邻一片无主空地。据母亲说,她和父亲结婚前,我爷爷和父亲两人拿出燕子垒窝的勇气和耐心,先是攒了一堆大小不等的半截砖,后来陆陆续续地又砍了几棵碗口粗的树当檩梁,麦秸作苇板,黄泥当砂浆,在空地上挨着那四间“规化房”又垒起两间半坯半砖的房子。再后来,父母结婚,又把这两间房和相邻那间“规化房”打通。这样以来,爷爷奶奶住西边三间,我的父母住东边三间,两代人总算各有自己的小窝了。
我就出生在东边这三间北屋里。
母亲说,我出生那年屋檐下的冰溜子格外得长。“娘,冰溜子长怎么了?”我问她。“冰溜子长一来说明雪下得大,二来说明雪化得快,这样房子就不会被雪压塌了。”母亲说。原来她一直在担忧房顶会塌!的确,这两间房子的檩梁也太细了。
因为檩梁太细不堪重负,打我上小学起,父亲基本是不上房的,担心把房顶踩塌。需要在房顶晾晒一点黄豆或者红枣的时候,父亲都是让我上去。我爬上房顶,他站在梯子上指挥:“慢点儿,先在房沿上走,对,就是这样,然后瞅准了,顺着檩条向里走……”房顶是土的,覆在下面的檩梁就像皮肉下的肋骨,微凸的一条,隐约可以分辨出来。于是,我顺着檩条,乍开两条胳膊,像只鸭子似的蹒跚通过,然后在房顶上铺一张旧的竹帘子,把黄豆或者红枣倒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摊开,再小心翼翼地顺着檩条走回来,仿佛两边就是深不见底的陷阱,掉下去会粉身碎骨似的。
这个破败的房子却是我来到世上的第一处容身之所。它像一枚螺壳,我则像一只寄居蟹。我有缘遇到它并将幼小的身体寄藏在里面。在这个破旧的“螺壳”里,一家人因缘而聚,平淡度日。
其实,比起下雪,这样的房子更怕下雨,尤其是连阴雨。
每逢下雨天,除了我兴高采烈以外,一家人的心都会被一根无形的绳子吊起来。他们有两个担心,一个担心是潮湿的柴禾无法生火做饭;另一个担心是屋顶会漏雨。其实,第二种情况不用担心,只需接受。
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屋里就摆满了锅碗瓢盆。这些家伙什不是拿来吃饭的,是拿来接漏雨的。屋顶暗黑,渗下的雨水窃贼似地潜入苇板,然后在椽子上悄无声息地现身,再蛇行着溜上檩条,渐渐聚成一颗硕大的水珠,水珠“呲溜”一下滑到最低处,像高空跳伞那样一跃而下……可是它们忘记背伞,自由落体了,“啪”一下摔得粉碎。水滴若落在屋地上,就是出色的雕刻家,“叭嗒,叭嗒”,几下就能在地上雕出一小朵葵花;落在碗里它就是伶俐的茶博士,“叮当,叮当”,不消多长时间,就能沏出满满一碗汤色金黄的“茶水”来。不过它没有茶香,只有麦秸的腐败气味。
嗅到这股味道,我就想起相声《君臣斗》里的一段情节:有一天,和坤来刘墉家做客。刘墉就想戏弄他一下,把墙上挂了多年的破草帽搓碎,给和坤泡了一壶“茶”。和坤见颜色不太对劲,便问刘墉这是什么茶?刘墉急中生智,骗他说是圈茶。那圈茶嗅起来大概就这股味道吧。
上小学时,家中只有一台家用电器,就是收音机,我们都叫它戏匣子。我喜欢听评书和相声,刘宝瑞的《君臣斗》就是我从戏匣子里听来的。父亲不喜欢评书和相声,他喜欢听戏。有时评书和戏曲的播放时间会冲突,我们爷俩就会争着调台,我拧过来,他拧过去。彼此都很生气。母亲坐炕沿上纳鞋底,见我们闹得不可开交,便笑着嗔怪道:“看你们爷俩吧,为听个戏匣子,一会儿就打起来了!”
那时的母亲大概已经患病,只是还不太严重,所以她仍能给全家人制衣做鞋。母亲纳的鞋底是千层底。千层底有多道工序,做起来很费事。先熬一锅白面糊糊,在案板上铺一张旧报纸,涂上糊糊。报纸上面铺一层布,布上面也涂上糊糊,糊糊上面再铺一层布,让糊糊慢慢浸透,拿到院里斜靠在墙上晾干,这个过程叫打袼褙。袼褙打好以后,母亲就比照旧鞋剪出两只脚的鞋样,把袼褙按鞋样剪好,沿边裹上白布条,缝纫机缝牢,一层一层摞起来,脚跟下面的部分再多垫两层棉布,千层底的坯子就出来了。
纳鞋底的线因为粗,所以不叫线,叫“纳底绳”。纳底绳是两股棉线呈螺旋状相互缠绕而成,很粗很结实。母亲把纳底绳的绳头捻细,穿过粗针的针鼻,打一个死结,以免缝针的时候脱线。纳鞋底之前,她在中指上套一个“戒指”。其实不是戒指,是一只跟戒指极为相似的叫“顶针”的钢圈。钢圈上密密麻麻布满谷壳样的小坑,大小恰好能容下针屁股。针穿透鞋底时阻力很大,不好拔出来。母亲便用“顶针”用力顶一下针屁股,针就从鞋底的另一面穿过,再用手拔出。如果还是拔不出,就用一只类似小钳子的叫“吊拔”的工具把针咬住拔出。安静的时候,能听到绳线穿过千层底发出的“嗤嗤”声,那是纳鞋底特有的声音。
那些年深夜,经常是我一觉醒来,耳边仍响着那种富有韵律的“嗤嗤”声。我一扭头,看见母亲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着鞋底。灯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她穿针引线的动作,影子也在墙上晃来晃去。母亲见我醒了,替我掖掖被角,又拿起针,举到头顶,让针从头发里划过。我躺在被窝里不解地问她:“娘,你为什么要用针划头发?”
“为了让针沾点儿头油啊,沾了油以后容易扎穿鞋底,省劲儿。”母亲说。说完,她熟练把针扎进鞋底,随即用“顶针”顶过去,再将针线牵出,又“嗤”的一声响。
几十年后再回忆那种“嗤嗤”声,已是世上求之不得的最美音乐了,因为它已经绝版,无处可寻。长大后,有一年看春晚,电视里解晓东正在唱《中国娃》,当我听到那句“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时,当年的情景一下子怼到眼前,泪水忽然夺眶而出。
我躺在被窝里看母亲纳鞋底的时候,还不明白“人生如寄”的道理,直到她去世后的若干年,我读到苏轼《临江仙》中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才恍然知觉。
母亲的病是慢慢加重的,像没有拉手刹的汽车,慢慢地向前滑动。她无力阻止,亲人无力阻止,医生也无力阻止。可是母亲心大,她并不担心死,担心的是她死后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再没人疼爱。
燕子不嫌家贫。奶奶屋里第二根檩条上有个燕子窝。燕子窝下面放着一架老式织布机。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母亲把纺好的棉线安置在机杼上,她要织棉布了。从那时起,只要农活不忙,屋里总会响起“咔嗒,咔嗒”的织布声。
有一天,邻居奶奶来家串门子,看到母亲正在织布,半是责怪半是吃惊地说:“哎呀,胜乐(母亲的名字),看你勤快哩!那么大的病,还赶着织布!你身体受得了吗?快别织了!”母亲笑了笑,说;“大娘,没事,我悠着劲呢,累了我就歇会儿。”
邻居奶奶凑近织布机,看着上面那一排花花绿绿的经线,问母亲:“你这是在织炕单(床单)吗?”
“嗯。”
“现在集上都有卖的,现在谁还织这东西?还不够费劲哪。”
“大娘,我是个半病子(慢性病),谁知道还能活到啥时候,织几条炕单给孩子们留个念想,好歹是当娘的一份心。”
“你这孩子净瞎说!好好的,成天把死呀活呀的挂嘴边,不吉利!以后可不许再说了。”邻居奶奶嗔怪道。
母亲停下来,对着邻居奶奶笑着说:“说不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趁我还能干,给孩子攒一点是一点,真到了那一天,想管还管不上了呢。”说完,把梭子从织口投过去,踩脚踏板,拉分经棍,织机“咔嗒”一响,一条纬线被前后打紧。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到了,草叶上长了一层霜。燕子一家也飞往了南方。母亲的炕单织完了。那天她一边拆机,一边对我说:“快点长大,哪天你们娶了媳妇儿就不用我管啦。”说完,忽然又叹口气说:“唉,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见到那一天!”那会儿,屋里就我们娘俩儿。我懵懵懂懂地听着,虽然没听懂,但觉气氛悲切。我撇撇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母亲的病跟房子漏雨有关。因为医生说她的心脏里面有两个门关不严实,血总倒着流,是“风湿病”。既然是“风湿病”,我想那一定是因为“潮湿”才得的。房子漏雨后,屋地是潮湿的,被褥也是潮湿的。长大以后才明白,母亲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这病跟潮湿的关系并不大。
病情的发展并不是均速的,而是加速的。就像一堵墙,倾斜的角度越大,倾倒的速度就越快。头几年,母亲的病还算稳定,只是在干重活时气促。到后来干轻活也气促起来,最后坐在炕上不动也不行了。
遭遇厄运就像掉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卷进去就会身不由己在里面打旋,直至没顶。八六年冬天,母亲开始反复住院。最后一次去医院是深夜。我以为她会像前两次那样,很快就能出院回家,可是没有。
第二天上午,我呆在奶奶屋里写作业,忽然院门“格楞”一响,有人进来了!我心中一动,以为是母亲他们。我满心欢喜地和奶奶跑出去看,却不是,是舅舅。他一见我们就哭着说:“我姐姐没了!”听了这话,我如同遭到雷霆暴击似的呆在原地。
淡金色的阳光洒在小院里,很暖,但我却感到彻骨的寒冷。门前的槐树、窗前的枣树、院子南头的柴禾垛,甚至连整个天空,都染上了一层凄凉的黄色……后来我跟舅舅一起去到医院。病房里寂静无声,母亲躺在被子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头发很黑,一根白发也没有。她就那样躺着,一动不动。想着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再不会给我们纳鞋底了,再不会替我掖被角了,我的眼泪就“刷刷”地流下来……
春天很快来了,小燕子一家又飞回了燕巢,而母亲却再不能回家。
人世间缘起缘灭,聚散无常。和母亲朝夕相处的短暂时光,虽然贫寒,但很温馨,可是就这一点温馨也随着母亲的离世而消散。在幼失怙恃的日子里,破旧的“螺壳”里显得空荡荡的,挥之不去的孤独如影随形,让我有坠入深渊的绝望。以后的很多年,每当我想起母亲,那种天人相隔的痛苦就会从心底泛出并把我淹没,而寄居在心底的灵魂会被抽离。心,也变成了一个空空的“螺壳”。
——题记
我是正月十八出生的。出生的具体时刻我问过母亲。母亲告诉我,落生的时候差不多快做午饭了。据此推算,我的生辰八字应该是正月十八日午时。生日,在母亲的心目里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她说,女孩儿难逢三六九,男孩儿难逢二五八。言外之意是生日里有二五八这几个数字的人命好。
正月,虽说已经立春,可北方的天气还很冷。柳芽没长,桃花没开,甚至水缸里还漂着冰碴子,屋檐下还挂着冰溜子。说起屋檐下的冰溜子,现在是很少看到了,但那个年代的冬天格外寒冷,下雪多,屋里又生着火炉。白天,炉膛里炭火烧得旺旺的,热气熏蒸,房顶上的雪开始融化。到了夜间,外面气温变低,炉火也封了,正在融化的雪就结成冰溜子挂在屋檐下面。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的冬天,只要下了雪,早晨起来,总能看到屋檐下亮晶晶的一排冰溜子,这让整幢房子看上去有点像皇帝戴的冕旒冠。
那时我家共有六间北屋。再细分,西边四间,东边两间。西边四间是六十年代村里给社员盖的“规化房”。“规化房”整齐划一,蓝砖,砂浆填缝,虽然低矮倒也方方正正;东侧紧邻一片无主空地。据母亲说,她和父亲结婚前,我爷爷和父亲两人拿出燕子垒窝的勇气和耐心,先是攒了一堆大小不等的半截砖,后来陆陆续续地又砍了几棵碗口粗的树当檩梁,麦秸作苇板,黄泥当砂浆,在空地上挨着那四间“规化房”又垒起两间半坯半砖的房子。再后来,父母结婚,又把这两间房和相邻那间“规化房”打通。这样以来,爷爷奶奶住西边三间,我的父母住东边三间,两代人总算各有自己的小窝了。
我就出生在东边这三间北屋里。
母亲说,我出生那年屋檐下的冰溜子格外得长。“娘,冰溜子长怎么了?”我问她。“冰溜子长一来说明雪下得大,二来说明雪化得快,这样房子就不会被雪压塌了。”母亲说。原来她一直在担忧房顶会塌!的确,这两间房子的檩梁也太细了。
因为檩梁太细不堪重负,打我上小学起,父亲基本是不上房的,担心把房顶踩塌。需要在房顶晾晒一点黄豆或者红枣的时候,父亲都是让我上去。我爬上房顶,他站在梯子上指挥:“慢点儿,先在房沿上走,对,就是这样,然后瞅准了,顺着檩条向里走……”房顶是土的,覆在下面的檩梁就像皮肉下的肋骨,微凸的一条,隐约可以分辨出来。于是,我顺着檩条,乍开两条胳膊,像只鸭子似的蹒跚通过,然后在房顶上铺一张旧的竹帘子,把黄豆或者红枣倒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摊开,再小心翼翼地顺着檩条走回来,仿佛两边就是深不见底的陷阱,掉下去会粉身碎骨似的。
这个破败的房子却是我来到世上的第一处容身之所。它像一枚螺壳,我则像一只寄居蟹。我有缘遇到它并将幼小的身体寄藏在里面。在这个破旧的“螺壳”里,一家人因缘而聚,平淡度日。
其实,比起下雪,这样的房子更怕下雨,尤其是连阴雨。
每逢下雨天,除了我兴高采烈以外,一家人的心都会被一根无形的绳子吊起来。他们有两个担心,一个担心是潮湿的柴禾无法生火做饭;另一个担心是屋顶会漏雨。其实,第二种情况不用担心,只需接受。
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屋里就摆满了锅碗瓢盆。这些家伙什不是拿来吃饭的,是拿来接漏雨的。屋顶暗黑,渗下的雨水窃贼似地潜入苇板,然后在椽子上悄无声息地现身,再蛇行着溜上檩条,渐渐聚成一颗硕大的水珠,水珠“呲溜”一下滑到最低处,像高空跳伞那样一跃而下……可是它们忘记背伞,自由落体了,“啪”一下摔得粉碎。水滴若落在屋地上,就是出色的雕刻家,“叭嗒,叭嗒”,几下就能在地上雕出一小朵葵花;落在碗里它就是伶俐的茶博士,“叮当,叮当”,不消多长时间,就能沏出满满一碗汤色金黄的“茶水”来。不过它没有茶香,只有麦秸的腐败气味。
嗅到这股味道,我就想起相声《君臣斗》里的一段情节:有一天,和坤来刘墉家做客。刘墉就想戏弄他一下,把墙上挂了多年的破草帽搓碎,给和坤泡了一壶“茶”。和坤见颜色不太对劲,便问刘墉这是什么茶?刘墉急中生智,骗他说是圈茶。那圈茶嗅起来大概就这股味道吧。
上小学时,家中只有一台家用电器,就是收音机,我们都叫它戏匣子。我喜欢听评书和相声,刘宝瑞的《君臣斗》就是我从戏匣子里听来的。父亲不喜欢评书和相声,他喜欢听戏。有时评书和戏曲的播放时间会冲突,我们爷俩就会争着调台,我拧过来,他拧过去。彼此都很生气。母亲坐炕沿上纳鞋底,见我们闹得不可开交,便笑着嗔怪道:“看你们爷俩吧,为听个戏匣子,一会儿就打起来了!”
那时的母亲大概已经患病,只是还不太严重,所以她仍能给全家人制衣做鞋。母亲纳的鞋底是千层底。千层底有多道工序,做起来很费事。先熬一锅白面糊糊,在案板上铺一张旧报纸,涂上糊糊。报纸上面铺一层布,布上面也涂上糊糊,糊糊上面再铺一层布,让糊糊慢慢浸透,拿到院里斜靠在墙上晾干,这个过程叫打袼褙。袼褙打好以后,母亲就比照旧鞋剪出两只脚的鞋样,把袼褙按鞋样剪好,沿边裹上白布条,缝纫机缝牢,一层一层摞起来,脚跟下面的部分再多垫两层棉布,千层底的坯子就出来了。
纳鞋底的线因为粗,所以不叫线,叫“纳底绳”。纳底绳是两股棉线呈螺旋状相互缠绕而成,很粗很结实。母亲把纳底绳的绳头捻细,穿过粗针的针鼻,打一个死结,以免缝针的时候脱线。纳鞋底之前,她在中指上套一个“戒指”。其实不是戒指,是一只跟戒指极为相似的叫“顶针”的钢圈。钢圈上密密麻麻布满谷壳样的小坑,大小恰好能容下针屁股。针穿透鞋底时阻力很大,不好拔出来。母亲便用“顶针”用力顶一下针屁股,针就从鞋底的另一面穿过,再用手拔出。如果还是拔不出,就用一只类似小钳子的叫“吊拔”的工具把针咬住拔出。安静的时候,能听到绳线穿过千层底发出的“嗤嗤”声,那是纳鞋底特有的声音。
那些年深夜,经常是我一觉醒来,耳边仍响着那种富有韵律的“嗤嗤”声。我一扭头,看见母亲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着鞋底。灯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她穿针引线的动作,影子也在墙上晃来晃去。母亲见我醒了,替我掖掖被角,又拿起针,举到头顶,让针从头发里划过。我躺在被窝里不解地问她:“娘,你为什么要用针划头发?”
“为了让针沾点儿头油啊,沾了油以后容易扎穿鞋底,省劲儿。”母亲说。说完,她熟练把针扎进鞋底,随即用“顶针”顶过去,再将针线牵出,又“嗤”的一声响。
几十年后再回忆那种“嗤嗤”声,已是世上求之不得的最美音乐了,因为它已经绝版,无处可寻。长大后,有一年看春晚,电视里解晓东正在唱《中国娃》,当我听到那句“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时,当年的情景一下子怼到眼前,泪水忽然夺眶而出。
我躺在被窝里看母亲纳鞋底的时候,还不明白“人生如寄”的道理,直到她去世后的若干年,我读到苏轼《临江仙》中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才恍然知觉。
母亲的病是慢慢加重的,像没有拉手刹的汽车,慢慢地向前滑动。她无力阻止,亲人无力阻止,医生也无力阻止。可是母亲心大,她并不担心死,担心的是她死后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再没人疼爱。
燕子不嫌家贫。奶奶屋里第二根檩条上有个燕子窝。燕子窝下面放着一架老式织布机。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母亲把纺好的棉线安置在机杼上,她要织棉布了。从那时起,只要农活不忙,屋里总会响起“咔嗒,咔嗒”的织布声。
有一天,邻居奶奶来家串门子,看到母亲正在织布,半是责怪半是吃惊地说:“哎呀,胜乐(母亲的名字),看你勤快哩!那么大的病,还赶着织布!你身体受得了吗?快别织了!”母亲笑了笑,说;“大娘,没事,我悠着劲呢,累了我就歇会儿。”
邻居奶奶凑近织布机,看着上面那一排花花绿绿的经线,问母亲:“你这是在织炕单(床单)吗?”
“嗯。”
“现在集上都有卖的,现在谁还织这东西?还不够费劲哪。”
“大娘,我是个半病子(慢性病),谁知道还能活到啥时候,织几条炕单给孩子们留个念想,好歹是当娘的一份心。”
“你这孩子净瞎说!好好的,成天把死呀活呀的挂嘴边,不吉利!以后可不许再说了。”邻居奶奶嗔怪道。
母亲停下来,对着邻居奶奶笑着说:“说不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趁我还能干,给孩子攒一点是一点,真到了那一天,想管还管不上了呢。”说完,把梭子从织口投过去,踩脚踏板,拉分经棍,织机“咔嗒”一响,一条纬线被前后打紧。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到了,草叶上长了一层霜。燕子一家也飞往了南方。母亲的炕单织完了。那天她一边拆机,一边对我说:“快点长大,哪天你们娶了媳妇儿就不用我管啦。”说完,忽然又叹口气说:“唉,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见到那一天!”那会儿,屋里就我们娘俩儿。我懵懵懂懂地听着,虽然没听懂,但觉气氛悲切。我撇撇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母亲的病跟房子漏雨有关。因为医生说她的心脏里面有两个门关不严实,血总倒着流,是“风湿病”。既然是“风湿病”,我想那一定是因为“潮湿”才得的。房子漏雨后,屋地是潮湿的,被褥也是潮湿的。长大以后才明白,母亲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这病跟潮湿的关系并不大。
病情的发展并不是均速的,而是加速的。就像一堵墙,倾斜的角度越大,倾倒的速度就越快。头几年,母亲的病还算稳定,只是在干重活时气促。到后来干轻活也气促起来,最后坐在炕上不动也不行了。
遭遇厄运就像掉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卷进去就会身不由己在里面打旋,直至没顶。八六年冬天,母亲开始反复住院。最后一次去医院是深夜。我以为她会像前两次那样,很快就能出院回家,可是没有。
第二天上午,我呆在奶奶屋里写作业,忽然院门“格楞”一响,有人进来了!我心中一动,以为是母亲他们。我满心欢喜地和奶奶跑出去看,却不是,是舅舅。他一见我们就哭着说:“我姐姐没了!”听了这话,我如同遭到雷霆暴击似的呆在原地。
淡金色的阳光洒在小院里,很暖,但我却感到彻骨的寒冷。门前的槐树、窗前的枣树、院子南头的柴禾垛,甚至连整个天空,都染上了一层凄凉的黄色……后来我跟舅舅一起去到医院。病房里寂静无声,母亲躺在被子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头发很黑,一根白发也没有。她就那样躺着,一动不动。想着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再不会给我们纳鞋底了,再不会替我掖被角了,我的眼泪就“刷刷”地流下来……
春天很快来了,小燕子一家又飞回了燕巢,而母亲却再不能回家。
人世间缘起缘灭,聚散无常。和母亲朝夕相处的短暂时光,虽然贫寒,但很温馨,可是就这一点温馨也随着母亲的离世而消散。在幼失怙恃的日子里,破旧的“螺壳”里显得空荡荡的,挥之不去的孤独如影随形,让我有坠入深渊的绝望。以后的很多年,每当我想起母亲,那种天人相隔的痛苦就会从心底泛出并把我淹没,而寄居在心底的灵魂会被抽离。心,也变成了一个空空的“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