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是粽香四溢的时节,碧绿清香的粽叶、粒粒剔透的糯米、鲜香软糯的粽子……这是我们这个传统节日的标配。可是,每到端午节,我的脑海中,怀念的却是母亲那半篮子鸡蛋。
在那些刚够温饱的年代里,每一个节日,母亲都是要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给我们一个隆重的仪式。她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上有她奶奶,下有孩子们,过节一定要有个过节的样子,人家有的东西咱也一定要有,不能让孩子们看着人家的节日。 然后比如,一年四季,不管有多么辛苦,母亲一定要设法喂养猪圈里的那头猪,那是要为过年前准备的一个隆重节日。
春天,暖意上来了,她就赶集去背回来一头小猪崽儿。整个夏天,她顶着太阳从田里回来的时候,草筐里定会有鲜嫩的青草,扔给小猪娃子。多出来的,摊晒在院子里,一点一点地收集着。到秋天,她便把干草磨成草沫子,掺在猪食里,好让它过冬。这还不够,那些谷糠、麦糠、晒干的红薯蔓子,都被她磨成粉了,堆放在猪圈棚上面,成了养猪的饲料。
每到年关,生产队结算的时候,我们家的工分总是不够——母亲一个人挣工分,而分粮食却是有我们姐妹五个的份——要往队里贴钱的时候,父亲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
这时,奶奶就会试着问:要不咱不杀猪了?把它卖掉吧。
母亲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不!一年到头,大锅里要煮肉,你和孩子们都要有肉吃。
于是,到了腊月中旬,在生产队的大院子里摆开杀猪锅的时候,我们也把自己家的大肥猪捉出来,绑着它的四条腿,拉到场院里去排队。然后,看着大伯他们把它的血放出来,把它的毛刮干净,把它的肚子剖开,把它的肉一块块地码放在大箩筐里。
几天后,我们家的小厨房里,就开始天天热气腾腾,香飘满院子了。
我和妹妹们跑进跑出地提水、洗猪皮猪肠,跟在奶奶身后抱柴、烧火,把风箱拉得呼嗒呼嗒震天响。
一会儿,母亲往我嘴里塞一个肉丸子,问一声:熟了没有?咸不咸?
一会儿,奶奶又从锅里捞出来一块骨头,递给妹妹:你啃一啃,看软了没?
小妹妹就在后面嚷嚷着:我也要!我也要!给我尝一个!给我尝一个!
那是我们童年时的节日,比除夕夜放鞭炮时还要快乐,“年”的模样,就这样温暖而饱满地充盈了我一生的回忆。 又比如,在端午节敲锣打鼓地冲到跟前的时候,白花花的太阳正灼烧着大地,麦梢焦黄,热浪翻滚。通往县城的那条土路上,尘土都是滚烫的,一步一步的丈量过去,显得格外漫长。
路上没有几个行人,路边也没有几棵树。
那一天,母亲就在这条路上踟躅而行。
这应该是麦收前的最后一个大集了吧?两三天后,大家一定都会不约而同地开镰收割了。
母亲提着的那个椭圆形的竹篮子里,是她攒了大半个月的半篮子鸡蛋。她收拾好准备收割的工具,匆匆忙忙去赶个集,要用这半篮子鸡蛋,换几斤糯米、一斤红枣和一把粽子叶子。然后,又顶着大太阳,原路返回。
她头顶的帕子也抵挡不了四面八方的热浪,空气都是烫人的,每呼吸一口,除了干涩就是热辣。脚下的千层底,也隔不断那一阵阵灼烧,每走一步,脚下传来的就是一阵干痛。
进到家门,她的力气仿佛都被那个毒日头榨干了,无神的目光、干裂的嘴唇、黑黄的脸色、虚浮的脚步,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小篮子似乎要晃晃悠悠地掉下来。
我吓了一跳,赶忙跑去接过她的小篮子,问道:妈,你是不是病了?
那张无比憔悴的脸上现出一抹笑意,无奈中还有几分轻松:没事儿,明天,咱们包粽子。
第二天的午后,骤雨刚刚停歇,院子里的积水还在荡漾,偶尔漏掉的几颗雨珠砸在水面上,“噗咚儿”一声,便冒出个清清凉凉的透明泡泡。雷声滚到天边去了,太阳从西天的云缝里挣脱出来了。我们也顾不上去村边看彩虹,因为母亲把泡好的糯米、红枣还有煮好的粽子叶儿,全都摆放在门口的小桌子上来了。白的米、红的枣、绿的叶子,清清幽幽的香,这便是我们端午节的开端了。
我和奶奶便急忙转过来,跟着母亲的节奏,把那一条条细长的叶子铺叠起来。再轻轻地托起,双手挽成一个三角形的碗儿,就往里填米和红枣,左手托紧了,右手把剩余的叶子折过去,翻转两下,绑结实,一个四角粽子就完成了。
这一挽一转里,便是我们对一个节日的尊重,更是对母亲在烈日下的那份执着和坚守的尊重与感念。
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粽子,码放在大铁锅里,加满水后,上面还要压一个笼屉,再在上面压一碗水,也可以压上一块大石头,再盖上锅盖。总之,是不能让粽子在锅里浮起来,这样容易煮熟。
后来,我就一直纳闷:老师刚刚讲过,汩罗江畔的人们以包粽子的方式纪念屈原,不就是因为粽子投进江水中不会浮起来么?或许,物理老师才会解答这个问题。
第二天早晨,眼睛还没有睁开,一股夹杂着艾草和粽叶的香味儿就钻进窗子里来了。睁开眼,看到的就是系在手腕上的五彩线,线头上,还绑着两个用碎布缝制的四角小粽子,那是母亲好几天前就缝好的。没有太多空闲的时候,她就用细长的草叶子折叠成四角小粽子,缀在五彩线的一端,算是端午节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仪式。
我们的端午节,就这么简单、又这么隆重地正式开始了。
煮了一夜的粽子,香甜软糯,那是在荒芜的童年里,幸福的味道——贫乏而又丰盈。
我不知道,这一锅粽子的营养价值与那一篮子鸡蛋的营养价值相比,哪一个更高一些。有时,我就想埋怨母亲,你把那半篮子鸡蛋分几天煮着吃了,不是也能补充身体的营养吗?甚至更有利健康啊!至少,免去了在烈日下奔波而中暑的危险。
但是,我不能想象,当一家子人围着桌子吃鸡蛋的时候,端午节还能叫端午节吗?没有粽子叶的香味飘满小院子的端午节,还能叫端午节吗?没有我们伸着被糯米粘着的小手、跟胡同里的小朋友们比谁家的粽子更粘的端午节,还叫端午节吗?如同母亲意识里那一份坚持:没有杀猪、没有肉吃的过年,那叫过年吗? 一年之中,还有二月二,还有中秋节……还有一家子每个人的生辰纪念,在母亲的日常里,没有一个被忽略掉的节日,没有一个潦草而过的生日——生辰都有一碗她亲手擀的面条,有一个滚在碗边的鸡蛋,她自己的生日除外。
在这个不用再拿鸡蛋去换糯米和红枣的年月里,每到端午节,除了准备包粽子的那些材料,我总是想着给母亲再买上一篮子鸡蛋。或许,她已经忘记了那一天的疲惫和劳累,忘记了那一天的炎炎烈日和滚滚热浪,毕竟,那是她操持一个家的日常,一个母亲的日常。但是,那一天,她进家门时踩在脚下疲软的影子和她身后狠辣的毒日头,一直留在我的回忆里,如同飘香的粽子一样执着。
年年如此。
2024.5.28.
在那些刚够温饱的年代里,每一个节日,母亲都是要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给我们一个隆重的仪式。她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上有她奶奶,下有孩子们,过节一定要有个过节的样子,人家有的东西咱也一定要有,不能让孩子们看着人家的节日。 然后比如,一年四季,不管有多么辛苦,母亲一定要设法喂养猪圈里的那头猪,那是要为过年前准备的一个隆重节日。
春天,暖意上来了,她就赶集去背回来一头小猪崽儿。整个夏天,她顶着太阳从田里回来的时候,草筐里定会有鲜嫩的青草,扔给小猪娃子。多出来的,摊晒在院子里,一点一点地收集着。到秋天,她便把干草磨成草沫子,掺在猪食里,好让它过冬。这还不够,那些谷糠、麦糠、晒干的红薯蔓子,都被她磨成粉了,堆放在猪圈棚上面,成了养猪的饲料。
每到年关,生产队结算的时候,我们家的工分总是不够——母亲一个人挣工分,而分粮食却是有我们姐妹五个的份——要往队里贴钱的时候,父亲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
这时,奶奶就会试着问:要不咱不杀猪了?把它卖掉吧。
母亲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不!一年到头,大锅里要煮肉,你和孩子们都要有肉吃。
于是,到了腊月中旬,在生产队的大院子里摆开杀猪锅的时候,我们也把自己家的大肥猪捉出来,绑着它的四条腿,拉到场院里去排队。然后,看着大伯他们把它的血放出来,把它的毛刮干净,把它的肚子剖开,把它的肉一块块地码放在大箩筐里。
几天后,我们家的小厨房里,就开始天天热气腾腾,香飘满院子了。
我和妹妹们跑进跑出地提水、洗猪皮猪肠,跟在奶奶身后抱柴、烧火,把风箱拉得呼嗒呼嗒震天响。
一会儿,母亲往我嘴里塞一个肉丸子,问一声:熟了没有?咸不咸?
一会儿,奶奶又从锅里捞出来一块骨头,递给妹妹:你啃一啃,看软了没?
小妹妹就在后面嚷嚷着:我也要!我也要!给我尝一个!给我尝一个!
那是我们童年时的节日,比除夕夜放鞭炮时还要快乐,“年”的模样,就这样温暖而饱满地充盈了我一生的回忆。 又比如,在端午节敲锣打鼓地冲到跟前的时候,白花花的太阳正灼烧着大地,麦梢焦黄,热浪翻滚。通往县城的那条土路上,尘土都是滚烫的,一步一步的丈量过去,显得格外漫长。
路上没有几个行人,路边也没有几棵树。
那一天,母亲就在这条路上踟躅而行。
这应该是麦收前的最后一个大集了吧?两三天后,大家一定都会不约而同地开镰收割了。
母亲提着的那个椭圆形的竹篮子里,是她攒了大半个月的半篮子鸡蛋。她收拾好准备收割的工具,匆匆忙忙去赶个集,要用这半篮子鸡蛋,换几斤糯米、一斤红枣和一把粽子叶子。然后,又顶着大太阳,原路返回。
她头顶的帕子也抵挡不了四面八方的热浪,空气都是烫人的,每呼吸一口,除了干涩就是热辣。脚下的千层底,也隔不断那一阵阵灼烧,每走一步,脚下传来的就是一阵干痛。
进到家门,她的力气仿佛都被那个毒日头榨干了,无神的目光、干裂的嘴唇、黑黄的脸色、虚浮的脚步,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小篮子似乎要晃晃悠悠地掉下来。
我吓了一跳,赶忙跑去接过她的小篮子,问道:妈,你是不是病了?
那张无比憔悴的脸上现出一抹笑意,无奈中还有几分轻松:没事儿,明天,咱们包粽子。
第二天的午后,骤雨刚刚停歇,院子里的积水还在荡漾,偶尔漏掉的几颗雨珠砸在水面上,“噗咚儿”一声,便冒出个清清凉凉的透明泡泡。雷声滚到天边去了,太阳从西天的云缝里挣脱出来了。我们也顾不上去村边看彩虹,因为母亲把泡好的糯米、红枣还有煮好的粽子叶儿,全都摆放在门口的小桌子上来了。白的米、红的枣、绿的叶子,清清幽幽的香,这便是我们端午节的开端了。
我和奶奶便急忙转过来,跟着母亲的节奏,把那一条条细长的叶子铺叠起来。再轻轻地托起,双手挽成一个三角形的碗儿,就往里填米和红枣,左手托紧了,右手把剩余的叶子折过去,翻转两下,绑结实,一个四角粽子就完成了。
这一挽一转里,便是我们对一个节日的尊重,更是对母亲在烈日下的那份执着和坚守的尊重与感念。
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粽子,码放在大铁锅里,加满水后,上面还要压一个笼屉,再在上面压一碗水,也可以压上一块大石头,再盖上锅盖。总之,是不能让粽子在锅里浮起来,这样容易煮熟。
后来,我就一直纳闷:老师刚刚讲过,汩罗江畔的人们以包粽子的方式纪念屈原,不就是因为粽子投进江水中不会浮起来么?或许,物理老师才会解答这个问题。
第二天早晨,眼睛还没有睁开,一股夹杂着艾草和粽叶的香味儿就钻进窗子里来了。睁开眼,看到的就是系在手腕上的五彩线,线头上,还绑着两个用碎布缝制的四角小粽子,那是母亲好几天前就缝好的。没有太多空闲的时候,她就用细长的草叶子折叠成四角小粽子,缀在五彩线的一端,算是端午节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仪式。
我们的端午节,就这么简单、又这么隆重地正式开始了。
煮了一夜的粽子,香甜软糯,那是在荒芜的童年里,幸福的味道——贫乏而又丰盈。
我不知道,这一锅粽子的营养价值与那一篮子鸡蛋的营养价值相比,哪一个更高一些。有时,我就想埋怨母亲,你把那半篮子鸡蛋分几天煮着吃了,不是也能补充身体的营养吗?甚至更有利健康啊!至少,免去了在烈日下奔波而中暑的危险。
但是,我不能想象,当一家子人围着桌子吃鸡蛋的时候,端午节还能叫端午节吗?没有粽子叶的香味飘满小院子的端午节,还能叫端午节吗?没有我们伸着被糯米粘着的小手、跟胡同里的小朋友们比谁家的粽子更粘的端午节,还叫端午节吗?如同母亲意识里那一份坚持:没有杀猪、没有肉吃的过年,那叫过年吗? 一年之中,还有二月二,还有中秋节……还有一家子每个人的生辰纪念,在母亲的日常里,没有一个被忽略掉的节日,没有一个潦草而过的生日——生辰都有一碗她亲手擀的面条,有一个滚在碗边的鸡蛋,她自己的生日除外。
在这个不用再拿鸡蛋去换糯米和红枣的年月里,每到端午节,除了准备包粽子的那些材料,我总是想着给母亲再买上一篮子鸡蛋。或许,她已经忘记了那一天的疲惫和劳累,忘记了那一天的炎炎烈日和滚滚热浪,毕竟,那是她操持一个家的日常,一个母亲的日常。但是,那一天,她进家门时踩在脚下疲软的影子和她身后狠辣的毒日头,一直留在我的回忆里,如同飘香的粽子一样执着。
年年如此。
2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