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天,我来到了湖南岳阳古城西门洞庭湖畔城墙之上的岳阳楼。
认识岳阳楼,还是在我读中学的时候。记得那天,精通古代文学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老师还拿出了他在大学时在岳阳楼游览时所拍的照片。就这样,一篇368字的《岳阳楼记》在老师口中徐徐讲完。特别是在讲到文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老师还穿插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和写《岳阳楼记》的时代背景。
在老师的讲课中知道:自古以来,岳阳楼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史称"天下第一楼"。岳阳楼的作者范仲淹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但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雄厚了他的文学和为民思想。
岁月回望,那是宋庆历四年,范仲淹的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州,亲民的他决定在废墟遗址上重建岳阳楼。楼竣工后,他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包括他自己所写的信,一并寄给了好友、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为重修的岳阳楼写一篇散文。当时,范仲淹也被贬在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信后,他面对岳阳楼画面,思前想后,激情燃烧之下一气呵成精文。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升华了文章的思想立意,成为了历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一,是一篇令人喜欢捧读背诵的美文。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能写出如此经典的作品,这和他关心人民疾苦、热爱国家、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和优秀精神品质是分不开的。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们知道了岳阳楼地处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前望君山,下瞰洞庭。此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经沧桑多次重修,现存的建筑沿袭了清光绪六年重建时的形状与格局。岳阳楼自建成以来,得到天下文人和雅士的亲睐,纷纷来到这里,或登楼远眺、或泛舟洞庭,或把酒临风、或以文会友、或吟诗作赋、或睹物思情、或借景言志,留下了众多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的不朽诗文。
在那中学时代勤耕细读的年月里,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反复朗读并背诵《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成为了我们人生路上的座右铭。还记得在这篇文章讲课结束的时候,老师在年级组内还别开生面地举办了一次朗读名人写岳阳楼的古诗文,以加深对范仲淹写岳阳楼的理解。于是,我们走进了学校和附近古镇的图书馆,寻找有关古代名家写岳阳楼的诗文。在图书馆,我们也找到了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钟爱岳阳楼、用诗文大写就的岳阳楼美文。
如南朝诗人颜延之与朋友登《巴陵城楼》后写的歌咏岳阳清净山水、洞庭水曲处处清晖的:“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乾元二年(759),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泛舟江陵,南游岳阳,和朋友夏十二一起登上岳阳楼,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诗仙笔下的山水景物充满了情感,就连雁儿也能帮人解忧,好风景让人舒放。此诗很快被传播开来,岳阳楼名声大振。
公元768年,诗人杜甫从四川坐船顺长江东下飘游,沿洞庭湖向南飘游时也登上了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首诗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一唱三叹,令人扼腕。想不到就在这首诗写毕后,他在上水的一条小船里与世长辞。从杜甫的写的这首五律诗中,看到临死前的杜甫还是那样的忧国忧民,读了令人感动、敬佩。
公元819年,时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被升任为忠州刺史。他在赴任的路上经过洞庭湖畔时,也登楼独自倚靠着曲栏,看到绿连无边的湖水,便想到了日思夜想的长安,触景生情写下了《题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作者的“梦泽”写得真是十分巧妙,一语双关。
以上是颜延之、李白、杜甫、白居易登上岳阳楼后,触景生情写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字字都是沾满了世事沧桑,撞击着阅读者的心灵。除了上述四位诗人外,我们还找到了登上岳阳楼写诗的其他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们是唐时期的文学名家和诗人张说、崔珏、孟浩然、吕岩、刘长卿、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元稹、李商隐;宋时期的欧阳修、黄庭坚、辛弃疾、文天祥;清代的王夫之等等,这些诗词作品少说也有200多首。所以有人把岳阳楼叫做“诗楼”。
记得在开展朗读活动中,同学们还穿上古代汉服,扮演古代文人,朗读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追忆岳阳名楼的荣辱兴衰和先哲们的喜怒忧乐,由衷地感到这是岳阳楼带来诗人兴会大聚会。在“我读《岳阳楼》”主题班朗读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朗读和朗诵,活动搞得生动有趣,至今回忆起来犹在眼前。
了解岳阳楼也成为了我要走近岳阳楼的夙愿。今年春天我终于走近了它。这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楼宇。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结为整体。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美,远观岳阳楼的楼顶,很像是将军的头盔,这样的头盔顶结构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抚摸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岳阳楼,眼望大厅中挂着的古代各路名家写的对联、岳阳楼的诗词雕屏,真是满楼成为了一座名联墨宝、诗画相融的宝库展馆。
在一、二楼,嵌有相同的《岳阳楼记》的雕屏。据介绍,一楼是仿制二楼的雕品而为,二楼所嵌的雕屏是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真迹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的雕屏是伟人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而为,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看了似有一股雄浑的豪气从胸中升起。细品,令人陶醉。
在岳阳楼三层凭栏远眺,只见一望无涯的湖光山色赏心悦目。烟波浩渺中,只见洞庭湖上一艘艘帆船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航行;远处的水面上,美丽的君山岛宛如一块晶莹的翡翠在碧波中内烁;近处的巴陵大桥,像彩虹一道飞跨城市东西,昔日巴陵的影子早已无影无踪,待之而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繁茂,郁郁苍苍崭新的岳阳城。倘佯在岳阳楼,心中顿觉得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除了诗词颂扬岳阳楼外,自古以来有关岳阳楼的美画也不计其数。最出名的有:如宋代郭忠恕的《岳阳楼图》卷,画里的洞庭湖真是烟波浩淼,湖边上的城墙护着岳阳楼和湖中的君山对望。庄严富丽的十字脊歇山顶,加上环楼廊柱栏杆的丹漆,让岳阳楼的气势更是恢宏不凡;宋代词人张元干为此写下“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诗句,应合了画的气势;元代夏永《岳阳楼图》,画出了晴空下洞庭水波淼远的奇丽景致。堪称是画中绝品。受到清代著名收藏家、诗人、书画鉴赏家李佐贤的高度赞赏:“此等书画,乃宋人绝技……”
明代中期宫廷画家安正文所画的《岳阳楼图》,六角形的岳阳楼玲珑富丽,攒尖的屋顶、米字形的脊歇山顶,脊上装饰物琳琅满目,美仑美奂。楼前有回廊相接,步径通幽;接水一方入口有码头的牌坊,下有石砌泊岸的台阶,画出了从这里可以坐船游湖,与天地共航的美景。据介绍:清代时修建的岳阳楼建筑和城台,就是在此基础上修建的,除了三层楼的主楼,还配有六角的仙梅亭,两旁各有类似四合院的房舍。洞庭湖上烟波荡漾尽入楼中来,气势雄伟。
岳阳楼是一座不平凡的楼。千百年来,随着洞庭湖水潮起潮落,湖上白帆,迎来送往,数不清有多少家国天下的故事盘旋在岳阳楼的雕梁画栋里。数不清有多少忧国忧民的情怀游荡在洞庭湖水的清波碧浪间。这在岳阳楼中的每一根梁木、洞庭湖水的一波一浪中,都可以为历史作证。
想到范仲淹写的忧国忧民、感人励志的千古流传的文句。在惊咤其文学水平之高时,更是感叹千年以前就有这样高尚情操的仁人志士,令人敬仰不已。于是我提起手中的笔,带着回忆写下走进和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为这里的每一处都是我回味和留恋的地方。
啊,岳阳楼,是一座充满人文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楼,是一座由古今名人用诗和画包裹的流芳于世的楼;是一座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楼。
认识岳阳楼,还是在我读中学的时候。记得那天,精通古代文学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老师还拿出了他在大学时在岳阳楼游览时所拍的照片。就这样,一篇368字的《岳阳楼记》在老师口中徐徐讲完。特别是在讲到文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老师还穿插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和写《岳阳楼记》的时代背景。
在老师的讲课中知道:自古以来,岳阳楼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史称"天下第一楼"。岳阳楼的作者范仲淹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但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雄厚了他的文学和为民思想。
岁月回望,那是宋庆历四年,范仲淹的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州,亲民的他决定在废墟遗址上重建岳阳楼。楼竣工后,他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包括他自己所写的信,一并寄给了好友、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为重修的岳阳楼写一篇散文。当时,范仲淹也被贬在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信后,他面对岳阳楼画面,思前想后,激情燃烧之下一气呵成精文。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升华了文章的思想立意,成为了历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一,是一篇令人喜欢捧读背诵的美文。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能写出如此经典的作品,这和他关心人民疾苦、热爱国家、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和优秀精神品质是分不开的。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们知道了岳阳楼地处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前望君山,下瞰洞庭。此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经沧桑多次重修,现存的建筑沿袭了清光绪六年重建时的形状与格局。岳阳楼自建成以来,得到天下文人和雅士的亲睐,纷纷来到这里,或登楼远眺、或泛舟洞庭,或把酒临风、或以文会友、或吟诗作赋、或睹物思情、或借景言志,留下了众多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的不朽诗文。
在那中学时代勤耕细读的年月里,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反复朗读并背诵《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成为了我们人生路上的座右铭。还记得在这篇文章讲课结束的时候,老师在年级组内还别开生面地举办了一次朗读名人写岳阳楼的古诗文,以加深对范仲淹写岳阳楼的理解。于是,我们走进了学校和附近古镇的图书馆,寻找有关古代名家写岳阳楼的诗文。在图书馆,我们也找到了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钟爱岳阳楼、用诗文大写就的岳阳楼美文。
如南朝诗人颜延之与朋友登《巴陵城楼》后写的歌咏岳阳清净山水、洞庭水曲处处清晖的:“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乾元二年(759),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泛舟江陵,南游岳阳,和朋友夏十二一起登上岳阳楼,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诗仙笔下的山水景物充满了情感,就连雁儿也能帮人解忧,好风景让人舒放。此诗很快被传播开来,岳阳楼名声大振。
公元768年,诗人杜甫从四川坐船顺长江东下飘游,沿洞庭湖向南飘游时也登上了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首诗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一唱三叹,令人扼腕。想不到就在这首诗写毕后,他在上水的一条小船里与世长辞。从杜甫的写的这首五律诗中,看到临死前的杜甫还是那样的忧国忧民,读了令人感动、敬佩。
公元819年,时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被升任为忠州刺史。他在赴任的路上经过洞庭湖畔时,也登楼独自倚靠着曲栏,看到绿连无边的湖水,便想到了日思夜想的长安,触景生情写下了《题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作者的“梦泽”写得真是十分巧妙,一语双关。
以上是颜延之、李白、杜甫、白居易登上岳阳楼后,触景生情写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字字都是沾满了世事沧桑,撞击着阅读者的心灵。除了上述四位诗人外,我们还找到了登上岳阳楼写诗的其他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们是唐时期的文学名家和诗人张说、崔珏、孟浩然、吕岩、刘长卿、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元稹、李商隐;宋时期的欧阳修、黄庭坚、辛弃疾、文天祥;清代的王夫之等等,这些诗词作品少说也有200多首。所以有人把岳阳楼叫做“诗楼”。
记得在开展朗读活动中,同学们还穿上古代汉服,扮演古代文人,朗读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追忆岳阳名楼的荣辱兴衰和先哲们的喜怒忧乐,由衷地感到这是岳阳楼带来诗人兴会大聚会。在“我读《岳阳楼》”主题班朗读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朗读和朗诵,活动搞得生动有趣,至今回忆起来犹在眼前。
了解岳阳楼也成为了我要走近岳阳楼的夙愿。今年春天我终于走近了它。这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楼宇。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结为整体。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美,远观岳阳楼的楼顶,很像是将军的头盔,这样的头盔顶结构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抚摸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岳阳楼,眼望大厅中挂着的古代各路名家写的对联、岳阳楼的诗词雕屏,真是满楼成为了一座名联墨宝、诗画相融的宝库展馆。
在一、二楼,嵌有相同的《岳阳楼记》的雕屏。据介绍,一楼是仿制二楼的雕品而为,二楼所嵌的雕屏是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真迹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的雕屏是伟人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而为,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看了似有一股雄浑的豪气从胸中升起。细品,令人陶醉。
在岳阳楼三层凭栏远眺,只见一望无涯的湖光山色赏心悦目。烟波浩渺中,只见洞庭湖上一艘艘帆船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航行;远处的水面上,美丽的君山岛宛如一块晶莹的翡翠在碧波中内烁;近处的巴陵大桥,像彩虹一道飞跨城市东西,昔日巴陵的影子早已无影无踪,待之而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繁茂,郁郁苍苍崭新的岳阳城。倘佯在岳阳楼,心中顿觉得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除了诗词颂扬岳阳楼外,自古以来有关岳阳楼的美画也不计其数。最出名的有:如宋代郭忠恕的《岳阳楼图》卷,画里的洞庭湖真是烟波浩淼,湖边上的城墙护着岳阳楼和湖中的君山对望。庄严富丽的十字脊歇山顶,加上环楼廊柱栏杆的丹漆,让岳阳楼的气势更是恢宏不凡;宋代词人张元干为此写下“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诗句,应合了画的气势;元代夏永《岳阳楼图》,画出了晴空下洞庭水波淼远的奇丽景致。堪称是画中绝品。受到清代著名收藏家、诗人、书画鉴赏家李佐贤的高度赞赏:“此等书画,乃宋人绝技……”
明代中期宫廷画家安正文所画的《岳阳楼图》,六角形的岳阳楼玲珑富丽,攒尖的屋顶、米字形的脊歇山顶,脊上装饰物琳琅满目,美仑美奂。楼前有回廊相接,步径通幽;接水一方入口有码头的牌坊,下有石砌泊岸的台阶,画出了从这里可以坐船游湖,与天地共航的美景。据介绍:清代时修建的岳阳楼建筑和城台,就是在此基础上修建的,除了三层楼的主楼,还配有六角的仙梅亭,两旁各有类似四合院的房舍。洞庭湖上烟波荡漾尽入楼中来,气势雄伟。
岳阳楼是一座不平凡的楼。千百年来,随着洞庭湖水潮起潮落,湖上白帆,迎来送往,数不清有多少家国天下的故事盘旋在岳阳楼的雕梁画栋里。数不清有多少忧国忧民的情怀游荡在洞庭湖水的清波碧浪间。这在岳阳楼中的每一根梁木、洞庭湖水的一波一浪中,都可以为历史作证。
想到范仲淹写的忧国忧民、感人励志的千古流传的文句。在惊咤其文学水平之高时,更是感叹千年以前就有这样高尚情操的仁人志士,令人敬仰不已。于是我提起手中的笔,带着回忆写下走进和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为这里的每一处都是我回味和留恋的地方。
啊,岳阳楼,是一座充满人文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楼,是一座由古今名人用诗和画包裹的流芳于世的楼;是一座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