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半坡遗趾

  • 作者:海上稼轩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16 16:10:00
  • 被阅读0
  •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曾孕育出十三个王朝。

      关中平原上的半坡遗趾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该遗址1951年被发现,几经发掘,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看过了秦始皇兵马俑,再看半坡村尖嘴瓶,分明可以看到祖先从广袤大地走来的印迹。

      1958年4月,半坡遗址建成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在半坡遗址的场馆里走着,看着,记着,隐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群跳下大树,走出洞穴的原始人,在半坡这个地方的地面上建造了小小的空间。这个小小的空间一半在地下,一半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上面盖上了屋顶,在建筑穴上称为半地穴式。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后来用木柱和黄土、树叶等筑成的墙代替了坑壁,并升上了地面,屋顶也从扁平变成了有倾斜的圆锥形。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形成了中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

      遗址中还有一条长300多米、深约5米、宽约6米的大鸿沟。这是护卫村落、不受外来部落的侵犯,防止野兽突然袭击的防御工事。后来古代城邦周围护城河也许由此演变而来。

      在地下沉睡了六千年的陶片被唤醒,人面鱼纹的主人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故事中有他们渔猎的对象,奔跑的鹿,漫游的鱼,飞翔的鸟。听不见他的声音,却看到了他留下的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因为是刻在陶器上的,所以有人将之称为陶文,并认为这是汉字的一个源头。

      1957年末,郭沫若来遗址参观,并题写了一幅字,内容为:半坡遗趾。这里写的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遗址”的“址”,而是足字旁的“趾”。当时人们就觉得不太对劲,但碍于郭沫若的名声和地位,就没敢当面指出。

      1960年郭沫若第二次去半坡时,写下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诗中用的是“遗址”。

      而在此前的1959年7月6日,在半坡博物馆开馆一年多后,郭沫若来馆并写了几句留言,其中有“今来半坡观先民遗趾”字句。

      郭沫若写了几次,却写出了“遗趾”和“遗址”两个版本。

      那么“遗趾”这种写法是不是“遗址”的通假写法呢?

      有人认为“趾”和“址”是通假字,“趾”还有“踪迹”的意思。

      仲翔以为不然。首先,“址”在古代可写作“阯”,并没有说可以写作“趾”。其次,“趾”可通“址”,并没有说“址”也可通“趾”。其三,“阯”同时是“址”和“趾”的异体字,但“址”和“趾”并不可以互通。

      因此,郭沫若写“半坡遗趾”并不是用了通假字,更不是一时笔误。

      也许郭沫若就想借着“书法无错字”,用“趾”来表示半坡先民一步一步走来的趾印。趾印是一种动态之后的静止,散发着古人生活的勃勃生气。

      我在半坡看到了这样的趾痕,更看到了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

    【审核人:站长】

        标题:半坡遗趾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7032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杨静杨静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38979篇
      • 获得积分:1112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