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江源:一生执守一个职业的人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20 10:08:43
  • 被阅读0
  •   ——我所见到的供销岗位的老李

      我每天上下班或上街赶集,都要从中心桥东、平五河北侧的东西水泥路上骑行。而每次经过,路北边的房屋店铺,都要一一地过目。最西边挨着二级河的是原粮站的地盘,依次为两层小楼、娱乐室、五金商店、服装店、铝合金加工店、瓷砖店和转盘式的空旷三角区,便于车子交汇与转弯往北。再往东就是供销社的地盘了,一长溜平房,有百货店、家具店、农资店、水暖配件店、门窗加工店、玻璃店,等等。我称之为老李的,就是这一溜平房中的一间农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专卖店的主人之一。他与另一个也是供销社人的张姓女士,合伙开店至今,成了供销社唯一存留的象征和供销人爱岗敬业的代表。

      老李的准确年龄,我记不得弄不清。他是从什么时候进供销社的,我也不明白搞不懂。只依稀记得: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圩田地区的我们公社,动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的棉花,年轻俊朗还可称之为少年候的老李,当时是个刚出道的棉检员。先是大队小队集体卖棉花,后来是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家家户户去卖棉花。棉花的等级高低、价钱大小、卖得多少,都在他的一抓一捏一看一定价上。那时候,在只有十五六岁的我的心目中,他是一言九鼎的,高大神圣,威风凛凛,让人望而生畏远而敬之。尤其是把棉花送给他检验定级时,更是满脸陪笑的说好话,小心翼翼地等他开金口,乒乓直跳的心哟,好难受。一是怕他手一摸说棉花嫌潮,退回去,晒干了再来卖,白等了大半天、白跑了一趟。因为那时候卖棉花的人实在的多,长龙似的队伍,要排成几列。二是怕他定低了价格,卖不出个好价钱,贱卖吃了亏,这个心理特别重。因此,和他套近乎、靠身点,图个把棉花卖掉与卖好,是我认识他和屈指可数打交道时的最真实想法。

      后来,圩田地区不宜长棉花成为大趋势。我也渐渐长大,学艺、做工、当兵……走过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与老李直接接触的机会,几乎没有 。供销社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淘洗中,起起落落,不再有往日的风光。店面出租转让,人员跳槽改行。唯独他选择了留下来,认租一间店面房和几大间堆放农资的库房,继续撑起供销社仅有硕存的门面,保持着直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本色。

      你看他,身体虽单薄,人也显较瘦,但却特别的精神,细软的话语,眯笑的眼睛,几十年来一直未变的随和、亲切、自然。坐等客户上门买的习惯,与时俱进的破除。买了辆电瓶三轮车,对于有需求、背运有难度的农户,一个电话几句话,就把所需的化肥等大件农资,送上门,搬进屋,直接服务到农户的家里。夏、秋两季收种时,这样的服务,东西南北都有。“百十斤重的化服袋,搬呀扛的,人虽累点,但心里却踏实和高兴。没有要农户跑一步半脚,货就到了家。我们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传统,更加地接了地气入了田。”他乐呵呵地说。

      一个人,一生一世只做一桩事。尤其是在其所从事的事业,面临低潮遇到挫折的时候,仍然不回头,继续地执守,这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啊!现在,我可以肯地说,老李,就是其中的一个。

      而今,老李已然满头白发,但身板依然挺直。一浅笑,一嘴的细密白牙亮闪闪。看得出,执着的坚守着供销社的这块为农服务的阵地,在他的身上,还见不到他要告别钟爱一生这一老行当的影子。

      通联人及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中心桥西烟酒杂货店(复成村中国海油加油站斜对面)范宝林

    【审核人:站长】

        标题:江源:一生执守一个职业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22305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