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广德市,喜欢喝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五合的“圣封”牌茶叶。但是,2003年以前,五合的茶叶虽然好喝,也有名气,但是却无“牌”。五合茶叶之所以好喝,是因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与其他地方不一样。五合山区属天目山携黄山余脉的交汇处、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年均5000个∕㎝3;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量1300mm,地面水呈天然弱碱性,水质优良;土壤主要为红黄壤,pH5.0~5.5,上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2.5%左右。气候温和、有山、有水、湿度大、土壤肥力高、尤其春茶在生长期间,野生的兰花、樱桃、毛桃、梨花也处在盛开的季节,花开绽放出的清香,浸润了春茶的嫩叶,采摘加工后,泡出茶水香气四溢。
1967年五合实行大队核算后,全大队的茶叶,全部在大队茶厂机械加工生产“屯绿”,供销社统一采购包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1982年大队核算解体,六个生产队撤销,以自然村庄为主体成立了11个村民组,山田林茶地,全部承包到个人,茶叶的生产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屯绿不再生产,茶厂“停摆”被撤。自1983年至2002年,五合茶农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生产条茶,质量难以保证,价格无序竞争,导致五合茶产业停滞不前,茶农收入增长缓慢。如何发挥茶叶的自然资源优势使五合山区走向富裕,过上美好的生活,是摆在五合村领导面前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1年向冲自然村的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张金芳进村担任总支委员,2002年出任村委会主任至2005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激发了他为五合茶叶注册商标的热情。
2003年春节期间,他到浙江省宁波市看望亲家公,在女儿家,亲家公拿出了当地最好的品牌茶叶招待张金芳,并说是800元一斤。张金芳喝过之后,感觉并不太好。然后,他拿出从五合带去的50元一斤的茶叶泡给亲家公喝,“不喝不知道,一喝吓一跳”。亲家公品尝之后,连声称赞,询问是什么品牌。张金芳回答,没有牌子。亲家公说实在可惜,商标就是产品的“脸面”,能使产品升值。我们的茶叶虽然质量不如你们的好,但是,有商标有包装,价格就比你们每斤多买了十几倍的价格。是啊,一个五合全村,大队核算解体后屯绿茶不做了,条茶产量依然有4万多斤,如能注上商标,价格卖上去,每年能为五合村民增加至少1000多万的收入,作为一村之长(村主任),既感到羞愧,又感到压力,也产生了动力。
回到广德后,他与村委会一班人,及时到杨滩乡政府向领导汇报了五合茶叶准备注册商标事宜,得到当时的乡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回村后,随即召开了五合所有村干部、村民组长、在五合的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会,宣布将五合的茶叶注册商标。听听大家的意见,取什么名称。
讨论热烈,群情激昂,大家一致认为,把五合的茶叶注册商标,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升子口名气大。清末民初时,入村谷口,树立了一块“贡茶升子口” 地标石。村内有百亩茶园,出产的茶叶被列为贡茶,官员曾在此宣读圣旨,故称其村为“圣旨口”,村民在茶园内建塔供奉诏书,被称为“诏书塔”。上世纪中叶“破四旧”时,将村名改为升子口。经过集思广益后,最终确定 “圣封”为五合茶叶商标。
取得一致意见后,张金芳带着村委会一班人,到原广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注册商标事宜。但是,他们不熟悉流程。因为,注册商标首先要有经济主体,不能用行政村冠名。工商局经办人告诉他们,茶叶属饮料商品,从事生产经营,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以及卫生许可等相关证件后,才能申请商标。弄清程序后,他们即刻研究议定成立“五合圣封茶叶专业合作社”,由108户茶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在五合(村)、杨滩(乡)、广德(县),辗转多次,从村到乡到县,依次在相关部门申请领证,经过不懈的努力,于2004年获得批准,并在当年的12月31日,安徽省工商局发文工商商字【2014】106号}认定广德县杨滩乡五合“圣封”茶叶品牌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06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茶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