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我的教研室(二十一)

  • 作者:纪宣雪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5-23 08:37:03
  • 被阅读0
  •   随着笔者已然形成无问西东大事小情都要拿来评论一番的习惯后,忽然意识到,其实自己的第一篇评论就是影评。

      前边提到过,笔者第一篇变成铅字的作品,是一篇用电影片名串起来的故事。这个功底的基础就是对当时的故事片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对故事情节、著名演员及背景材料亦烂熟于心,不仅国产故事片一部不落,进口故事片更是热烈追捧;至今难忘朝鲜故事片《看不见的战线》《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南斯拉夫故事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日本故事片《望乡》《追捕》的精彩桥段,时不时还会在梦中重现的。

      不知从何时起,笔者一下子就把电影给戒了。或票价使然,或时间使然,随时随地可以自由选择的电视剧应运而生,笔者就改追影为追剧了。不过,笔者十分挑剔,不是演技派的作品、没有深刻的内涵的“剧”是根本不具吸引力的。

      无论是好影片,还是好电视剧,“追”的过程中肯定不会忘了品评一番的。

      1986年4月25日,笔者的首篇影评《绝佳的“黑炮”戏》在《天津电影报》发表:

      影片《黑炮事件》中,两场“黑炮”戏,独具匠心,寓意深刻。

      一是德国专家汉森拿着那只代替“黑炮”的小黑盒子问赵工程师:“这里面有什么?”赵回答:“什么也没有。”汉森打开小盒,见里面空空如也,重复道:“什么也没有。”

      简单的动作,简短的对话,潜台词甚佳。确实,什么也没有,然而人们可以“无中生有”,一封电报、一张纸条,以及个人言行,用丰富的想象连接起来,足以对你不信任,工作急需也无用,更不顾后果怎样。真是:官僚主义害人不浅。

      二是赵工程师拿着失而复得的“黑炮”,思绪纷杂。挥臂将它抛向远处,可是,过一会儿,又恋恋不舍地捡了回来。

      这场戏,没有对白,却含蓄地表达了赵工程师的复杂感情。

      一只小小的棋子,闯下了大祸,恨之必弃之,再细一思量,黑炮何罪,我何罪,不全是武书记一班人的责任吗?捡回它,好好的一盘棋,少一只黑炮挺别扭的。

      一只小小的棋子,虽然很不起眼,却是整个一盘棋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那么一位工程师呢?做领导的,如果都想到工作这盘棋,发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太好了。

      1994年2月21日,笔者的首篇剧评《“经纬”怎会变成“华驰”》在《中国电视报》刊登:

      电视剧《过把瘾》第一集中,潘佑军和方言在餐馆吃过饭后,叫了一辆“面的”回家。可是,他们明明上的是“经纬”出租汽车公司的车,而却从“华驰”出租汽车公司的车里走了下来,“经纬”怎么会变成“华驰”呢?这恐怕只有导演才明白。当然,此剧成功与否不会取决于这一细节,而刚刚开头,就出现这个“失真”,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了。

      1994年4月10日,笔者的第二篇剧评《〈过把瘾〉之魅力所在》在《大明电机报》发表:

      看电视连续剧《过把瘾》,着着实实过了一把瘾。已经多年未见这样源于生活真实,刻意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情节描写细腻无比的佳作了。

      曾几何时,一类所谓的“编腕儿”,三四个,乃至七八个,相聚一室,胡侃神聊,竟也催化出几个“早熟”剧本。一些文人便大吹瞎捧,闹得上上下下沸沸扬扬,而当观众怀着浓厚的兴趣欣赏时,却往往会大失所望。

      对“写字机器”王朔的作品,先后看过几部,《编辑部的故事》虽引起了轰动,但骨子里却隐留着虚假的苗子,于是乎,再闭门造车,就难免要砸锅。果不其然,《海马歌舞厅》无戏可看,由于内容浮夸虚假,缺乏生活基础,即使动用著名演员,他(她)也无力回天。

      《过把瘾》的故事情节实在太简单了,可是你只要撩上一眼,便会被磁磁实实地吸引住。为什么?有生活。源于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的提高,能不出好作品吗?这恐怕就是《过把瘾》的魅力所在吧!

      2024年5月16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我的教研室(二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meiwen/17201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