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李定超:记忆中的渝黔边区民间文艺活动

  • 作者:李定超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5-24 09:47:52
  • 被阅读0
  •   笔者从小就在山区生活,大学毕业又在渝黔边界上的江津柏林中学工作近20年。在那个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电影的年代里,山区的民间文艺活动却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恰遇上彩龙拜年,不由人想起了这些民间文艺活动……

      杂耍类

      龙灯:

      玩龙灯,是柏林山区历代以来的民间文艺传统。春节前,场上的灯友们就开始扎龙灯了。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晚上都要搞玩灯聚会。龙灯队一来,街上就鞭炮连天,花筒满街,男女老幼,人如潮涌,非常热闹。

      龙灯有彩龙和火龙之分。彩龙是竹编、纸糊,以黄布连接而成。通常白天在街上或乡间,敲锣打鼓,在街上或乡间,挨家挨户拜年贺禧,索取包封,作为经费。

      火龙是用竹篾块扎成,背上彩色纸张,绘以花纹,从龙头到龙尾共九节(也有七节的),每节均有柄,七节龙就7人执舞,九节龙就9人执舞。舞者头上带着头巾,身着旧衣服,腰上系上腰带(因要迎接烟火挑战)。

      龙灯是入夜才出龙的。组成龙的各节中都点有蜡烛。蜡光闪耀,光环组成一条长龙,玩者各举一节,随着舞龙头的协调动作,或飞跃腾空,或蜿蜒伏游,栩栩欲活。游遍全街的龙灯,任随各行各业、各个单位,每户人家都用鞭炮、花筒烧,铁水淋,越多越好越热闹。因此,夜间总是长时间(特别是元宵节晚上)鞭炮阵阵,礼花闪闪,鼓乐震天,观赏的男女老少把街挤得水泄不通,龙灯要玩到深夜才收把。有一年元宵节,笔者抱着3岁的儿子观玩龙灯,儿子头上戴的皮帽子都在人群中挤掉了。原来民间习俗是:龙灯要烧得好,才会一年平安,人兴财望。

      舞狮:

      过去,春节期间常有狮舞(俗称“耍狮子”)。狮子是用竹篾条编制的头部,涂上颜色,背上有脊梁连着狮尾。狮头上的眼睛是穿透光的,嘴是活动的,能张能合,身子一般是用花纹类似的布做的,有的用麻或假毛织成狮皮,有短小尾巴,玩弄时两人合作,前者双手顶着狮头,卷曲成狮样,自由摆动,做张口、闭口等动作,后者一手抓住前者腰部腰带,一手握着尾巴做些摇尾的动作。所以,狮子能立起、左右弯曲、前进后退等动作。真像活狮子。狮前由另一个人头戴用纸糊的头像,面带笑容扮演萨头和尚,手持蒲扇,随着音乐的伴奏,不时戏弄着狮子,狮子随着萨头和尚的动作,舞动着各种不同的姿态,时而滾翻,时而用嘴舔着尾巴,时而又与萨头种尚亲热、跳跃,动作形态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好似活狮一般。每逢春节或有人家办结婚酒、满十酒时,常有亲朋好友请来表演。这一民间文艺活动,而今很少见了。

      灯会:

      每年农月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场上扎成像轿子形态的彩灯,轿中选男青年代装成花姑娘,端着灯架自由前进和后退,前面有一个容装古怪的人,唱些滑稽、诙谐的歌曲,向着灯内的花姑娘逗趣,同时配备一套小锣鼓,趁灯行歌停时,敲打起来不致冷场。许多看灯观众看到花姑娘的美丽,和逗花姑娘的人唱着粗野的民间小调,满街非常热闹。在正月十五夜晚向街坊邻里拜年致谢,要索取包封,作为花姑娘和灯友们的报酬。

      爬竿:

      猴子爬竿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文艺活动,早在民国时期就颇为盛行。猴子是人装扮的。人的脸上带着猴脸壳,即为猴子,然后在桌上立上一根楠竹竿,竿的中段系一横担,担的两端可各掉吊有竹圈三个,作为猴子爬杆玩耍的东西。活动开始时,乐奏齐呜,小猴儿活泼跳跃,动作极其自然,活像猴子似的。是时,由另一人不时喊着,小毛猴快做某某动作!小毛猴快速爬到竹竿顶端,又转回钻完两边的竹圈后,表演才算结束。有的猴子还能做钻火燃着的圈圈,名曰:“孙猴山(孙吾空)钻火焰山”。这些精彩技艺,一般人是不能及的。这一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常用于人们的寿庆等。这种民间文艺形式而今很少见了。

      说唱

      围鼓戏:

      柏林历来都有川剧坐唱,(又称板凳戏),一般称玩友、围鼓戏,即不化装,不表演,而有乐器伴奏的川剧坐唱形式。由唱声、旦、净、末、丑的人围坐在桌旁,自奏自唱。以川剧“折子戏”为主,为群众喜闻乐见。场上的杨庆华、陈春芳、张元明等人记得多,也很喜好,谁家有红白喜事,受人雇请,他们就前去唱三、四场川剧,赶场天就在茶馆儿里演唱,为茶馆招揽生意,有时还为外地玩友同乐,也要演唱一、二场。

      西洋境:

      西洋镜构成是用一长方体的木箱,正面装上五六块圆形放大镜,箱内用小镜悬着许多西洋画,箱顶上安装有锣鼓,经营人招雇齐观众将镜门打开,一面扯动画片,一面提动用绳扯动锤鼓棒,一面口头唱起小调,歌词大体与画上内容相似,什么杨香打虎、洋姑娘洗澡等。

      圣谕:

      “圣谕”文艺。场上一位名叫范平原的老翁从事这种文艺。一般某户人家老人有病,祷告病愈许愿,请讲圣谕的人来到家里,在门前高板凳上安一方坐,桌中供一块长20公分、宽10公分的木牌,牌上雕刻着隶书“圣谕”两字,牌前有香炉,挿上几柱香和时节鲜果,表示对诸神到来的敬意。讲圣谕的人站在桌旁的高板凳上,讲书前向圣牌要顶礼膜拜,完毕也同样敬礼。讲书内容不外是忠、孝、节、义、悌、忠、信一类劝人行善的故事。

      道琴:

      道琴,是用一节约一米长,14个公分大的斑竹,中间打通竹节,一端蒙上一块薄牛皮,用箍箍紧,同时,左手拿两个小铜铃,臂夹竹筒,用右手的四个指,轻、重、缓、急,拍打薄皮,发出悦耳的声音,同时口中唱出和谐的歌曲配合碰铃声,俗称慈傍傍。通常是在茶馆、集市、院坝弹唱,过去多数道人下乡化缘也是用这种乐器。

      道琴是由一根竹筒、两块简板、一对碰铃组成。弹唱者用地道的方言,一边讲着旧掌故、老段子,一边摆弄着发出“哧哧邦哧邦”声音。这种乐器原是道家人作法或戏说时的打击乐器,称作“道琴”,由于是竹筒制成,在民间又被称为“竹琴”,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话剧

      柏林场虽地处边远山区,但文化比邻近一些场镇发达,中小学校师生自编自演或演别人的剧本内容。既有歌舞剧,也有话剧。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掀起抗日高潮,柏林小学师生数十人组成的宣传队,到东溪、綦江、仁沱、李市等地演出,鼓舞人们抗日爱国志气。演出节目形式有话剧、歌剧、舞蹈、杂技等。其内容有《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八百壮士不会亡》《游击队之歌》……

      新中国成立后,柏林山区的民间文娱活动更丰富了。形式有:话剧、歌舞、花鼓、钱伧、高脚狮子等较为盛行,尤其是秧歌舞近千人着盛工、农、商、学、兵的大队伍在场上边舞边唱,欢声震天。

      最使人难忘的是柏林小学教师数人组织演出的《白毛女》(1950年)《年轻一代》(1962年)两幕大剧,不仅对人民群众很大的教育启示,而且对当时历史情况中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审核人:站长】

        标题:李定超:记忆中的渝黔边区民间文艺活动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nqing/17245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