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个人与生俱来,骨子里的东西,是生命最纯真的底色,而慈悲是一种境界。
慈悲为怀,是心与灵魂的修为,是佛的济世和善良的坚持。
善良首先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本质,然后才是一个人的品德。
与人为善,平和心态,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性芬芳。
一个善良的人心胸必然是开阔的,心境也是与世无争的,心态当然是趋于水柔一般的平和,是容与忍的底线,尽自己的努力而付出,尽自己的能力而接受。
一个善良的人,对别人是宽容的,而宁可伤害自己,也无怨无悔地保持问心无愧。
从而,面对生活,保持宽容与谅解;面对现实,保持忍受和理解;面对不值得,也会一笑而过。
善良,让我们看见了别人的美丽,同时也看到自己的幸福。
因为善良,我们分得清善恶;
因为善良,我们懂得苦乐;
因为善良,我们知道自己什么该不该做。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明理行事,而不是一味愚昧到底地退让,是嫉恶如仇,也不违心行事;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理智的同情,智慧的简单,不是爱心泛滥,更不是没原则的浪费感情和爱心。
善良也就是不违背内心的意愿,不违背良心的直觉,不伤天害理而化解伤害的一种本性的纯真和温厚。
而慈悲,是佛家的境界,是一缕光明的心灵圣光,包含着普度和济世,包含着救人于苦难。帮人泅渡苦海,也给予别人光明的指引,是生命的智慧、人生的精彩。
慈悲,是从善良出发的,然后衍生和扩展出许多的佛相。大慈大悲,善人善事……无所不包容,无所不化解,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一个慈悲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能点拨苦乐,节制自我,能给人雨露,而独自破解阴霾。
慈悲为怀,也就拥有了不被玷污的莲台。
一个慈悲的人,是用真实的行动去帮助别人,是用真实的感情去度化、唤醒别人一时的糊涂。
也就是说,慈悲是宽容,而不是纵容。
虽然,慈悲与善良没有具体标准,也不推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是,却有因果善恶的报应作为慈悲的护法。
人生百态,红尘浩荡,善良与慈悲的人注定是要付出的,也是要在物质上吃亏的。
但是,在心灵和精神上却是富足的。“吃一次亏,增无量寿”,也许就是现世的回报吧!
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追求一种慈悲的心怀,看似弱者,却是强大,看似退缩,实际是谦卑。
慈悲与善良是内心平和的净土,是摈弃烦恼与狭隘的良药;
慈悲与善良是生命的乐土,是摈弃仇恨与悲哀的明智;
慈悲与善良是执着善行和不断修行的福乐之所,感恩外在,而净化内心污浊之莲台。
慈悲与善良也是一种懂得“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最受伤害的往往是自己。”
如果不想让自己的生命痛苦,不想让自己的良心受到束缚,那么就善良一些,懂得慈悲的快乐。
如果想说话,最好先问问自己的心。如此,也就不会愚蠢,世界也会多些平和,生活也会少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