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转世,一出场弱柳扶风,宛若西子的病态气质;再加上好静娇羞,举止温婉的举手投足,令人垂怜,惹人疼爱。
黛玉生于富贵之家,其母是贾母之女,贾政亲妹;其父是巡盐御史林如海;黛玉幼弟早夭,自小身子纤弱,但聪明清秀,父母视若珍宝。可很不幸,六岁母亲贾敏病亡。这时,贾母念及亡女,想将外孙女黛玉接至贾府亲自调教。妻亡子夭、独女体弱多病,林如海并无续弦之意,父女本该相依为命,林如海又怎舍得将女儿送至贾府?笔者认为:一者自身公务繁忙,又是男性家长,抚养孩子难免不够妥帖细腻;二者也不敢违拗岳母(贾母)的意愿,最主要的是贾府人丁兴旺,孩童众多,有助于黛玉学习成长。故林如海对林黛玉说道:汝父年将半百,终无娶妻之意;汝又体弱,前番外祖母几次召汝,早晚悉心照料,汝为何又不去?曹雪芹将黛玉去贾府的原因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因此黛玉在林父病亡之前,在贾府住了一段时间,这就为黛玉与宝玉幼时相伴,青梅竹马以及长住贾府埋下了伏笔。十岁时,父亲林如海去世,纵有万贯家财,亦是孤女,贾琏将黛玉接至贾府,从此长住贾府。
我们试想一下,曹雪芹为何感叹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笔者认为:父母早亡,身体纤弱,寄人篱下,感零身世……这些客观因素,无疑促成了黛玉多愁善感,爱发牢骚的抑郁气质。虽然有贾母万般宠爱,王刑二位舅母也待她好,更有凤姐、李纨一般姐妹;但贾母再好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王夫人更是给贾母面子,实则面慈心狠,内心一直是心怀讨厌的。为何?一者黛玉多病怕沾染晦气;二者林国府失势,必须再攀高枝,而贾政这个二舅父忙得不亦乐乎,也顾不上她;大舅父贾赦一生玩纨,自然更不会管了,刑夫人又是继室,又怎会放在心上。这就使得林黛玉处处小心,谨小慎微,在别人家里做个寄食者永远低人一头,也从而养成了黛玉敏感多疑,郁郁寡欢的性格,总是期待别人的怜悯与同情,充斥着消极自卑的抑郁性情,只得将万般苦闷诉诸于诗词歌咏。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葬花吟》极其哀怨,凄美之情溢于言表。宝玉要将大观园里的残花放入池中,随流水而去,黛玉认为会脏了池水,于是自制绣囊,将残花放入其中,寻密林深处,垂泪葬花。黛玉由残花而触景生情,自感孤苦无依,感零身世凄苦,情不自禁一边葬花,一边落泪。央视87版红楼梦曲作者王立平,为了更好地诠释葬花吟,反复吟读红楼原著,揣摩人物心理,耗尽心血,历一年零九个月才完成《葬花吟》的创作。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黛玉善诗词,喜歌赋,入住潇湘馆后,在李纨的海棠诗社以《咏菊》、《问菊》、《菊梦》拔得头筹;但大伙更觉得林姑娘曲高和寡,不大合群。宝钗诗作浑厚厚重,更让人欢喜。黛玉与宝钗,在性情上也大相径庭。黛玉刚烈,宝钗温柔;黛玉抑郁,宝钗开朗;黛玉内敛,宝钗张杨;黛玉心眼小,宝钗“很大度”。按照今天世俗的观点,宝钗肯定人缘好,更有号召力,在当时也是如此,大家更觉得宝钗待人好,善解人意,林姑娘爱使小性子,发脾气,心眼小。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宝钗对林妹妹确实“好”,她连续一个月给黛玉送燕窝,后被宝玉发现并阻止,关于黛玉的流言甚嚣日上,后来贾母不得不公开辟谣,才算平息。这就是宝钗阴暗的地方,对于与宝玉之间的爱情之争,宝钗常以暗示的手法自我标榜,有如家族之势,仰仗父兄之威。黛玉本就敏感,此时更觉得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只得暗自落泪,自动放弃与宝钗之间的竞争。
数百年后,读者给出了答案,黛玉的使小性子不过是源自强烈的自卑而做出徒劳的反抗与宣泄罢了,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而宝钗和善的背后更显现了虚伪和阴暗的一面。
《红楼梦》对人物性格、品性的描写,都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对话、谈论衬托出来的。由此可见,曹雪芹对世态人情敏锐的洞察力,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与揣摩是相当准确细致的。
身居贾府,性格内向的黛玉处处小心在意,宝玉俨然是唯一的知己。在外祖母的庇佑下,宝玉的抚慰下,黛玉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里,与宝玉诗词唱和,互相取暖,白日看日出日落,晚间品明月繁星,春夏赏满园春色,秋冬睹花落花开。当此情景,世人为之动容,而书本之外已晓开局结尾——我只想说:好一段凄美的爱情!
对于爱情,无力抗争;贾母去世,又失去了靠山;相互友善的李纨,自身尚且难保;更致命的打击还在于:爱情的彻底破灭。就在宝玉与宝钗新婚之夜,黛玉含泪而逝。一部《红楼梦》,感悟出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一曲枉凝眉,传唱出红楼内无尽的心酸。石头记沉,红楼梦醒,留待后人继续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