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和水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农民有了土地,也就有了粮食,有了财富,有了老婆,有了孩子……有了该有的幸福和快乐。所以说,土地是农民幸福生活的源头。
然而,农村一度出现了耕地被弃耕抛荒撂荒现象,着实令人心痛。
我的姐夫是一个有粮食情结的人,他见不得那么多土地长期荒芜。20多年前,村里的青壮劳力纷纷抛家舍田,一股脑地涌向城里打工。我的姐夫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放弃了一份在城里收入可观的工作,回乡承包荒地种粮。
当年当种粮大户的确很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一年除去交税和成本所剩无几。
“最艰难的时候总会过去的”,姐夫说,“现在不同了,种粮有补贴,优质良种加上科学的耕种和管理,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田地好种又高产。”
有一天我刚好在家,姐夫要用无人机给稻田打农药,邀请我去参观。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稻田碧波荡漾,绿色深处,有几个身影正在田头忙碌。经过配药、装机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随着“嗡嗡嗡……”的轰鸣,一架无人机应声而起,喷洒着薄薄的白雾,沿着稻田的纵行快速向前飞去,飞到了田的那头,马上再掉头飞回来。
“你看,这无人机喷药又快又省劲,1台无人机每小时可喷药40亩左右,一天可喷300-400亩。搁在以前,我们都是背着药桶下田喷药。就我面前这一大片,要半个多月也干不过来。现在2台机子同时干,1天不到就能全部搞定啦!”姐夫笑着说。的确,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现在的农业机械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就是天方夜谭,想都不敢想。那时的粮食生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肩扛背驮,挥洒汗水换来的。科技落后,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当时的良种开发研究不够,小麦单产只有三五百斤,稻谷单产也只有五六百斤,比现在的小麦、稻谷单产少50%以上。其次化肥短缺,粮食生产肥力不够,长年累月耕种土地,仅靠农家肥远远达不到粮食生长的需求。再者,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耕种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种田靠天、靠经验,不能够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从而导致粮食单产裹足不前。即便是种田人家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吃,青黄不接时只能瓜菜代、咽糠菜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八九十年代有一句口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一口号的引领下,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速度更快,农业技术服务也顺势而为,农药、化肥等品种的更新和产量的提高以及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大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难题。
但劳动力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的艰辛,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栽秧、收割、挑稻把,到粮食入仓,每一道工序都要付出最辛苦的劳动。秧苗要用手一撮一撮插到水田里,成熟的庄稼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上来,割下来的稻把要一担一担挑到打谷场……每到农忙的时候,人人像陀螺,嘴衔饭也急着往外跑。就效率来说,一个整劳力就算一天不吃不喝、不停地劳动,一天一亩田的活都干不完,人也会累得直不起腰。所以睿智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佳言。
后来农村经济渐渐好转,慢慢有了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铁犁牛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肩挑手提也成了过去式。到了收获季节,收割机师傅上门服务,1个小时就能收割10亩稻子,而且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步到位。插秧机也让人省时省力,几十亩田的秧苗两三个小时就全部插完插好,是传统人工的数十倍。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减轻了种田的负担。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也在快速进步,有了优质高产良种,有了低毒低残留杀虫剂、除草剂,有了增肥增效高产肥,农民种田更轻松更安全更踏实。
这几年,地方政府不断创新形式,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也吸引了一大批像我姐夫一样的种粮人。
曾经荒芜的田野又披上了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