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汤胜星——照泥鳅

  • 作者:狂野帅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25 08:01:24
  • 被阅读0
  •   在城市生活久了,我总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趁周末去乡村走走,吹吹野风,闻闻花香,感受“久在樊龙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近期这种愿望更加强烈,不仅是想白天去乡村,我更愿意到乡下去过夜,也没有太多其他目的,无非就是想听听蛙鸣、看看繁星。好在老家离谋生的城市并不遥远,也就40分钟的车程,相当于中等城市上下班的自驾车时间或大城市挤地铁的时间。我无论如何要短暂逃离这日日拼命挣钱谋生、夜夜困在鸽子笼似的楼房内连呼吸也变得困难的城市。

      暮春初夏之际,趁一个周末下了班,收拾几件换洗衣物,就驾车往乡下而去。我和妻子到达乡下丈母娘家时,夜幕刚刚合拢。晚霞还在天边恣意地燃烧。我停好车,就迫不及待地走入田野,因为此时夏虫已经像一支乐队,奏响了欢快的交响乐,“叽叽叽、咕咕咕”,各种声部齐全,好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这种情景怎不令人欢欣?

      吃罢晚饭,我提出想出去照泥鳅。岳丈说,现在哪里来的泥鳅?你以为还是以前?我问为什么?这个季节不正是照泥鳅的好时节吗?他说,现在产量提高了,不再种二级稻,农民都只种一季稻。因此,秧苗还没有栽下去。再加上化肥使用得多,田里的野生泥鳅就更难觅踪影了。

      但我还是要再去田野散步,吹着夜风,踩在松软的田埂上,身心放松,忘却一切烦恼,人生得意也莫过如此。突然,路上一只受惊的青蛙跳入水中,“咚”的一声,又将我小时候照泥鳅的情景在脑海中勾勒出来。

      我生活的青少年时期是上个世纪70年代,处于中国物资贫乏的困难时期,那时还没有实行联产承包制,也就是没有分田到户,因此吃不饱饭已成为一种常态,更谈不上吃什么好菜,但父母总是想方设法隔三差五到田里或水沟里寻一些小鱼小虾来给我们打打牙祭。因此,夜晚去照泥鳅也就成了我们春末夏初之夜的必做功课。

      父亲用一根木棍绑上一些破布破棉絮做成火把,提上小半桶柴油,再拿上一个夹蜂窝煤的火钳,带上鱼篓,就算装备齐全了。吃罢晚饭后,天色完全暗下去,我和父亲便出发了。我们来到田畈上,父亲点上火把,在一块块已经栽有秧苗的田里照泥鳅。泥鳅白天躲在泥里或草丛里,晚上便会出来觅食放风。泥鳅喜阴怕阳,喜浅怕深,稻田里一层浅浅的水,泥鳅见到明亮的火把往往会一动不动。因此,泥鳅也被我们戏称为“痴古卵”,父亲只要用火钳一夹,便轻而易举地抓获他们,然后一条一条放入鱼篓。我站在田埂上,屁颠屁颠地跟着父亲从这块田走到那块田,从这个田垄走到那个田垄,父亲在水田里不断地收获他的战利品。一个晚上照泥鳅下来,收获半斤八两不成问题,碰到运气好的时候,或者多走一些田垄,照个一两斤也不是没有可能。

      泥鳅又称地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胆固醇、脂肪均较少,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滋阴祛湿及补血之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照泥鳅的第二天母亲便会将头天晚上照来的泥鳅做成美味佳肴。有时是干煸泥鳅,用热油将泥鳅煎成金黄色,再放入新鲜青椒,佐以生姜、大蒜。有时是泥鳅炖黄瓜,将新鲜黄瓜切片与泥鳅一起放入砂锅,炖至泥鳅不再是乳白色,此时说明已经炖烂了,再放入切好的姜蒜,佐以酱油调色。若是碰到家里还有过年尚未吃完的腊肉,切几片五花腊肉或腊肉皮放在一起炖,味道更好。泥鳅的鲜味与腊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能鲜掉大牙,米饭都要多吃一碗。

      思绪回到现实。农村人睡得早,整个村庄已经静谧下来,房子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只有青蛙和夏虫还醒着,长了毛的月亮也朦朦胧胧地醒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安装的路灯昏昏欲睡地发着泛黄的白光,显得寂寥而落寞。当晚,我住在岳父家,听着遍野的蛙鸣与虫鸣,我想,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丰富,人们的生活应该是越来越好,活得越来越轻松。但现在反而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明天回到城市,又将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人们的生活依旧是这么卷。到底是生活逼迫了我们,还是我们逼迫了生活?什么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地回归自然,回到生活本身的意义?

      第二天,我去乡镇所在地的菜场买来了人工养殖泥鳅,中午吃了一顿黄瓜炖泥鳅,但觉得远不及小时候吃过的泥鳅味道鲜美。我想,也许发生变化的不仅是我们味蕾,还有我们的时代。

    【审核人:站长】

        标题:汤胜星——照泥鳅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8252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