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彭勇:日渐落寞的鄱阳非遗 · 脱胎膝工艺

  • 作者:彭勇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4-22 11:20:32
  • 被阅读0
  •   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工艺,一个曾享誉四邻、声播异邦的工艺产品,一项利润空间极大的投资载体,却因为一次灾难的降临,27年来一直搁浅在一批已近暮年的工艺老人心中,沉睡在人们愈来愈远的记忆深处。

      ——为波阳脱胎漆器工艺题记

      全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岸边的鄱阳县,大自然的恩赐富庶了一方土地。这里不仅盛产银鱼、青虾、棉花、黄麻,而且水运重镇四通八达的自然条件孕育、养成了许许多多的民间古老工艺。“”脱胎漆器”就是其中堪称“县宝”的一朵奇葩。

      一、百年工艺

      很难界定鄱阳的漆器工艺源于哪朝哪代。但就我国漆器工艺发展史来看,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浙江余姚出土的战国古墓中,就已有漆雕工艺制品,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随葬品中更有大量漆器,这充分说明我国漆雕工艺的源远流长。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山东多鱼、盐、漆……江西出玳瑁、珠玑”之说,可见当时“漆”已列为常用之物。

      鄱阳县(一度改名为波阳县),公元前221年就已建县“番阳”。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河湖水运是交通运转的主动脉,鄱阳以其四通八达的水运地理优势,集南北商贾、东西艺人于一地,除了发达的水运和商业外,一些来自异乡或本土的民间工艺也在良好的土壤中不断勃发、成熟。漆器工艺大约在宋、元流入鄱阳,发达的工商业带动了宗教的发展,以为寺庙贴金绘屏漆匾为主的漆器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在历经了一代代手艺人的实践探索后,终于在晚清时期成型为一种独特配方成漆、秘不外传的全手工操作的民间工艺——脱胎漆器工艺。

      脱胎漆器工艺制作非常严密,成品光泽圆润、外形若骨,刻绘精细,手法自然,巧夺天工。无论是作摆设观赏之用的花瓶、笔架、帽筒,还是作装饰之用的匾额、吊屏、画幅以及集实用与工艺品一体的茶具、托盘、漆雕碗、碟等无不骨质剔透、晶莹折光,美不胜收,令人爱不释手。

      1915年,在鄱阳相传六代的漆画工艺老人张席珍精心制作了一对脱胎漆器帽筒(一种富庶人家置于厅堂供进门挂帽子的工艺并实用家具),存放在自家店铺内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作展示之用。不想一日被从京城返乡省亲的史姓官员看中,(又一说为湖北一船商)软磨硬缠终以高价购走。事后才知道这位官员不是为了实用或珍藏而购,他把这两件精工制作的珍品作为“大中国”的工艺品送到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参加评展,最后获四等奖。获奖归来,这位官员再度返乡,将获奖证书亲手交到张席珍老人手上。此时的张席珍老人哪里知道这本证书的分量有多重,它实际上是鄱阳脱胎漆器这个古老的民间工艺以“中国工艺品”(arts and crafts of China)首次亮相于世界啊!

      得益于这块奖牌的“名牌效应”,波阳脱胎漆器工艺一夜间声播彭蠡之滨。漆器艺人与他们所制作的成品一样,身价倍增。他们的足迹遍及江南数省,最远已至福建、上海等地。以至当时相关工艺的门派团伙,听到“饶州棹”(由工匠自愿组合在一起共同承接业务的团伙旧时称“棹”),无不由衷敬佩。波阳脱胎漆器这个古老的民间工艺也在此期间得到长足发展。

      二、创造神话

      一个县级工艺小厂,承接了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全部匾屏制作任务,此为神话一。

      1961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建造工程进入尾声,按照设计,大会堂江西厅内部各类匾额、吊屏、屏风等一律由漆雕工艺完成。谁来完成这道工序,省政府公开招标。

      一个小小的县级厂怎么能够登上如此“大雅之堂”?厂长丁金保只派了个技术骨干张鑫生应差式地参加招标会。

      各路“诸侯”汇集,名帖上都是些美院、工艺馆,在这样的名流大家面前,张鑫生矮的岂止是一截!张鑫生除了缩在角落里,我们还能要求他怎样作为呢?然而,招标会上出现了奇迹,当主持人宣读了漆雕工艺项目的工艺要求细则时,偌大的会场竟无人敢接标。

      张鑫生开始躁动了,他对波阳漆雕工艺太了解了。怀着对波阳漆器业的高度自信,怀着对振兴波阳漆艺的一往情深,他来不及也无法向厂长、向县领导请示,他果敢地举起了手中的标牌,报出了自己的厂名。

      几个月的日夜连轴转,脱胎、上漆、打磨、再上漆……

      波阳脱胎漆器就这样一举登堂入室,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创造了第一个神话。

      滕王阁上,为江西人争回了面子,此为神话二。

      1995年,当时的省委、省政府察民意、顺民心,重修滕王阁。在整个工程招标过程中,主体楼层全部项目均为外省队伍承接。这使得许多领导深感难堪。然而,当工程涉及漆雕工艺时,主体承建的“江苏佬”,被近乎于完美的工艺要求难倒了。最后不得不求助于波阳县脱胎漆器厂,脱胎漆器厂出于对本省文物古迹的爱护和关注,二话没说,派出20多“精兵骨干”奋战两个多月,完成了30多块匾额条幅以及嵌联的漆雕制作。其中由张小华等人亲手制作的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题写的“雄州雾烈”漆雕大匾悬挂在滕王阁风景点大门之上。由我县书法前辈张涛轩、张仁寿书写并制作的大匾“江西第一名楼”高悬于滕王阁一楼之上,那古色古香堪称美轮美奂的工艺,让多少游人似进入唐代之盛境,感叹这“江南第一名楼”的美称。据说,时任省长吴官正知道这一情况后说,波阳人在滕王阁上为江西争了一个面子。这是波阳脱胎漆器厂创造的第二个神话。

      三、一蹶难振

      1995年10月31日傍晚,工人们已经下班,突然,与脱胎漆器厂大楼相邻一墙的“文明楼”着火,木质结构的老式楼房一旦着火,其势难挡,十几分钟后,珍藏了自明清以来历代师傅用心血和汗水精工制作的上千件脱胎漆器珍品化为灰烬。多少人为之痛心疾首,一些老艺人顿足捶胸,号啕大哭。是啊,怎能不伤心惋惜,几代人的心血结晶啊,有些藏品已是绝品,即使复制也难得其韵了。

      火灾过后的脱胎漆器厂一蹶不振了,厂房没有了,设备、原材料没有了,流动资金没有了,所剩的就是200多名自动下岗的熟练工人。

      没有了厂子,没有固定收入,从此,这些工人像火后树林中的鸟,各自寻找谋生之道去了,有的扯起了围裙开小吃店,有的拉黄包车,有的做起了上门给家具油漆的“漆匠”师傅,只有极少部分人,家里有点家底的,可以购进点材料,承接点造匾、贴金业务。脱胎漆器工艺在这五六年间,从人们的视野里几近消逝。

      忙政治的,忙经济的,忙文化艺术的,大家都脚步匆匆,波阳人开始淡忘这祖传的“县宝”了。

      倒是外界没有忘记鄱阳脱胎漆器工艺。

      1997年,人民大会堂第三次整修,派专人来波阳洽谈,只可惜昔日的工艺大楼,今已破败成废墟一堆,只好叹息而归。

      一位日商,从1989年就一直在波阳脱胎漆器厂定做日式茶托,月供200套,每套人民币140元。大火过后几个月未供货,日商挺奇怪,中国人怎么这样不讲信誉,他可是交了5万元押金在厂里的,从日本赶到波阳一看,他傻眼了,连叹“可惜、可惜”。

      陕西省一位客商,走遍大江南北,寻访脱胎漆器工艺制品。后有人指点江西波阳,他兴冲冲提了40万元人民币来到波阳,他看到的照样是一堆废墟……

      唐小禾,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来到波阳访旧,知道波阳脱胎漆器厂200多名熟练师傅散落民间谋生时,以极其惋惜的口气喟然长叹:人家一个省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才,波阳一个县就200多个工艺师傅,却一无所为,太可惜了呀。

      四、现状堪忧

      如果不是那场大火,你可以在厂里的展览室里看到如下荣誉:

      1915年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四等奖

      1981年 江西省脱胎技术改进奖,新工艺科研二等奖

      1982年 江西省工艺品优质奖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部出口工艺品荣誉证书

      1985年 全国工艺百花优胜奖

      1985年 大型磨漆画“火中凤凰”湖北荆州博物馆收藏证书

      把这近百年的荣誉连成一线,就串起了鄱阳脱胎漆器工艺发展的点点足迹。

      脱胎漆器工艺无论从艺术鉴赏还是从实用价值上看,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从欣赏价值上看,它工艺含量极高,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全套程序均由手工完成。成品外观玉润,质感极好,尤其是通过内嵌和外雕手段更加强了其艺术鉴赏性。远古最早用于祭祀器皿,成品中往往加进贝壳、松香粉,从而大大增强了其装饰性和华丽感。以后慢慢走进皇家宫殿和宗祠古寺,从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走进了高贵一族。那时,非钟鸣鼎食之家是不敢问津的。

      在实用性方面,用脱胎漆器工艺制成的茶具、餐具以及家具、屏幅等,由于其用料考究,工艺制作严格,所以,其质地优良,且由于其使用的均为生漆(不含化学成品纯天然提炼),故存放越久,质地越优。千年古墓出土的漆制品,历千年而亮泽如初,足以证实其质地之优良。在日本,由于受中国人使用漆器的影响,国民中以使用漆器为高贵的象征,富有的骄傲。日本每年都要向中国进口大量漆制工艺品,欧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慢慢舍现代塑料、金属制品,转而追求天然材料,视古色古香的漆雕制品为时尚。

      曾经造访过火灾过后几年的脱胎漆器厂旧址,满目疮痍,3位原脱胎漆器厂老师傅,担心这千年工艺在他们手上失传,由陈长寿牵头,得到了县政府有关领导的支持,组建了“金城脱胎漆器厂”,稍作修整搭建了两间低矮的平房,但破窗破门,顶上漏光,逢雨天,室内也滴水如注,摆几块门板,权作工作台,无钱购进批量材料,只能是收到一点预付款就购进一点材料,就是在这样简陋加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每年仍接下许多零散业务,许多大的订单他们吃不下,只好推掉。这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无论从心理还是从效益上讲,都是一个痛苦的现实。

      笔者曾与一位丁姓师傅长谈,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府关心,还是外商投资,或是股份筹资都是可行的,且回报是丰厚的。他说,脱胎漆器越来越受人欢迎,如果厂子不烧掉,早已在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地设窗口或代理点,组建营销网络,很可能早就上了广交会。他认为好东西一定要上广交会,上了广交会,知名度就大了,产品就不愁销路了。当前,最重要的是投点资,重新启动生产。目前闲散在家、随时可以召集起来的熟练师傅不下百人,一旦启动,规模上去了,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为工艺品利润空间很大,重要的是营销,使其走上市场。他举例说邻县余干张果喜木雕,开始时也不过是从几个雕刻木工开始,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的“果喜集团”。他人已开出了先例,我们为何不能跟进呢?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丁师傅胸有成竹,他从事漆器业40多年了,熟知漆雕工艺与时俱进的道理,他对此充满信心。

      然而现实堪忧。作为古老的工艺来看,脱胎漆器千年工艺,当不可失传于我们这代人,应以“县宝”来拯救、扶持它。前些年也确实先后有几位在外创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尝试着继承好鄱阳县这一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前景的非遗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难免会有一些历史的陈迹必然性地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而被淡忘甚至被淘汰,即使已被国家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难脱逐渐被落寞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或许这就是天道。

      *相关链接一:何谓“脱胎漆器”?

      中国民间著名的工艺品之一。制法是在模型(分木胎、泥胎两种)上用夏步或绸料及漆裱上,连上数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再加上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十几道工序,成为各种丰富多彩的脱胎漆器。品种有瓶、盘、盒、文具、屏风等。特点是轻巧美观,色泽光亮,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

      *相关链接二:波阳脱胎漆器工艺的发展简史

      漆器工艺大约在宋元流入鄱阳,在晚清时期成型为一种独特配方成漆,秘不外传的全手工操作的民间工艺。

      1915年,在江西鄱阳相传六代的漆画工艺老人张席珍精心制作了一对脱胎漆器帽筒,在世界工商博览会上获巴拿马四等奖。

      1961年,鄱阳的脱胎漆器厂承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内部各类匾额、吊屏、屏风等的漆雕工艺工程。

      1995年,鄱阳的脱胎漆器厂,派出20多人在两个多月内完成了滕王阁30多块匾额条幅以及嵌联的漆雕。

      1995年10月31日,波阳脱胎漆器厂毁于一场大火。

      波阳脱胎漆器工艺从此一蹶难振。

    【审核人:雨祺】

        标题:彭勇:日渐落寞的鄱阳非遗 · 脱胎膝工艺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718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