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李津军||三度造访蓬莱阁(一)

  • 作者:李津军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26 15:55:42
  • 被阅读0
  •   面前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加长的彩色风景照,它勾起了我的一段美好回忆!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0年的夏天。其时,我们伙伴几个,兴致勃勃地坐着游轮来到烟台,听当地人介绍,这里有一处热门景点,就是“八仙过海”登陆的蓬莱阁。

      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其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聚居。传说,蓬莱是海中的3座仙山之一,为神仙居住之所,历史上曾是秦、汉之君巡幸的地方,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东渡去求仙丹。

      汉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唐贞观八年(634年),始置蓬莱镇。唐神龙三年(707年),登州治所移蓬莱,蓬莱遂升镇为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登州府,清代袭之。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间,蓬莱一直为胶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转天一早,我们一行旋即出发,造访了这个闻名中外的“人间仙境”。

      要说距离蓬莱阁已经不远了。大概还剩1000米左右的距离,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在停车场稳稳停了下来。

      先是随着人流儿向西走了500来米,这儿还真够火的,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然后拐弯向北又走了500来米,在这一段路的两面,原住民的家居鳞次栉比,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只不过他们临街的房屋,都早已成为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各色店铺了,有点像古代“笙歌达旦”的登州古市。

      就在由南向北转弯的这个地界儿,有一处高高的平台儿,这就是蓬莱水城的东炮台。我们登了上去,在此环顾四周,视野十分开阔,我立即用我随身携带的理光10单反相机,把眼前的景色全部装入镜头,一分为二的拍法儿,左面一张,右面一张,回到家后冲洗出来,将两张12寸彩色照片拼接在一起,就成了面前这张难得的风景照了。

      为什么说它难得呢?那是因为,当我2008年夏天第3次莅临蓬莱时,意外地发现这里的原住民都已经迁走了。景区里倒是规范了许多,也干净了许多,但总觉得空落落的,那种生活中的烟火气和游客与原住民共同烘托出的旺盛人气,却再也回不来了,我的这张风景照也就自然地成为绝版了!

      完成了这张拼接的风景照后,我们大家就衬着西北方向那座蓬莱阁的标志性建筑——凸出山顶平台、面向茫茫大海的灯塔——普照楼,尽情地照了单人照和各种组合的合影,然后就向着蓬莱阁乘兴而去。

      还没到蓬莱阁的半途中,我们右拐进入了蓬莱水城。只见这蓬莱水城,位于丹崖山下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早在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建置的边防水寨“刀鱼寨”,当时由“刀鱼巡检”统领水兵巡守海防。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立登州卫,依山势构筑城墙,引海水入内,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立帅府于此,名备倭城”,是我国现存古代海军基地之一。

      蓬莱水城周长约1.8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内有一片“小海”,是战舰停泊训练之所,西北依丹崖山,东南绕画河,整个城池只有南北两门,北门叫水门,与外海联系,门上建有栅闸,以控制船只出入;南门为土门,与府城相连,供车马行人出入。水城周围设有敌台,临海的北门设有两座炮台,分列东西,控制附近海面。水城进可攻,退可守,实为一严密的海上防护体系,在我国海港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明、清两代,都曾在蓬莱水城操练水兵,抗御外敌入侵。丹崖山东麓尚存清代《观水操记》石碑,记述了当时海战实习的盛况。明代在抗倭中,屡建战功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父子两代,都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至今蓬莱城里仍然保留着戚家的祠堂和“父子总督”牌坊。

      在蓬莱水城小海东侧的水师府内,参观了发掘出的古船与兵器,才知道这里竟然是戚继光的故乡。大门南向,正对振扬门,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四柱斗拱飞檐碑亭,亭内分别立“忠”“孝”字碑。2字相向,碑高3米,宽1米,碑背分别镌刻戚继光和他的父亲戚景通的生平。

      这里展出了戚继光的事迹,采用了壁画、浮雕和泥塑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立体、直观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戚继光山东海防备倭、闽浙沿海抗倭、蓟州边关戍守、案头著书立说等历史画面,让人们从中领略一代名将的照人风采。

      我们租了一条快艇,在蓬莱水城里转了一大圈,然后向着开阔的海面驶去。这蓬莱阁景区,3面环海形如宝葫芦横卧在大海之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成为了世界上“海市蜃楼”奇观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区。此时我就从海面上,仰视蓬莱阁景区,但见壁立千仞,围绕着环形的悬崖边,景区的建筑各具风姿,那座别致的灯塔——普照楼(见图2),则是更显无穷魅力!

      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巅,高阁临海凌空而筑,背临峭壁千仞,面对波涛万顷,气势雄伟,是神话传说“八仙过海”登陆的地方。自古众多文人墨客雅集此地面海抒怀,历来各方道家仙友接踵而至修炼心性。蓬莱阁附近,现存历代文人雅士观海述景题刻就有200余处;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列岛时隐时显,东北海疆碧波连天,春夏之际,奇幻的“海市蜃楼”时时光临海上,为这仙境蒙上更加神秘的色彩。

      海风徐徐吹来,我仿佛感觉到宋代大文豪苏轼凭虚御风、长袖翻飞的风采,脚下这方热土,也仿佛因苏公的诗文而变得更加坚实厚重。岁月转瞬千年过,朝代更迭,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蓬莱阁上的苏公祠千年香火不断,卧碑亭里崇拜者络绎不绝,这正应了民间的一句俗语:“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现如今,蓬莱阁上苏公的残酒余香袅袅,那首“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的千古绝唱,和着习习的海风,仿佛依然回荡在蓬莱阁上空……

      此刻,只觉得那雾,是飘逸的瑞气祥云;那阁,是奇幻的瑶台琼楼。真有那么一点腾云驾雾、超凡脱俗之感。这或许就是“仙阁凌空”最大的“仙味”和“仙感”吧。阁南的观澜亭,可望苍海,观日出,崖下的古水城,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率水师备倭于此。阁西面海避风亭,纵然狂风呼啸,浊浪滔天,亭内仍燃烛不灭。“海不扬波”石刻,甲午海战虽遭日军炮火轰炸,有所残缺,但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仍岿然不动,坚如磐石!

      千百年来,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了大量铭文碑刻、名诗佳句。董必武、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蓬莱阁并题诗留念,董必武的题诗为:“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此时,我猛然想起,自己曾经研究历史,发现了叶剑英改联颂人民的一段轶事。那是1960年的夏天,叶剑英元帅视察蓬莱、长岛等地。8月13日这天,叶帅在蓬莱县委和长岛驻军同志的陪同下,沿着松柏掩映的鹅卵石小道,健步来到丹崖山巅的蓬莱阁。叶帅兴致盎然地观赏亭台楼阁,品评诗联书画,纵谈今古。

      叶帅走进卧碑亭,迎门一座石碑上书一联:

      海市蜃楼皆幻影;

      忠臣孝子即神仙。

      叶帅端详着说:“书法不错,只是这后一句的意思太陈腐了。”接着他转脸问身旁的一位年轻人:“小同志,你说呢?”那位同志腼腆地点点头说:“什么神仙不神仙,从来就没有这玩艺儿!”叶帅笑说:“不。依我说,有神仙。”“有神仙?……”叶帅说:“劳动人民个个都是活神仙!神就神在有一双改天换地的手。”

      说着,叶帅与大家来到蓬莱阁大殿内。这时随行的同志请叶帅为蓬莱阁题词。叶帅略一沉思,饱蘸浓墨,挥笔将卧碑亭所见的那副对联改为:

      蓬莱士女勤劳动;

      繁荣生活即神仙。

      这朴实无华的联语,寄托着叶帅对蓬莱人民的赞誉和期望,至今传为佳话。

      著名作家杨朔1959年夏天故乡一行,为之感慨不已,满怀激情地写下《海市》一文,他把蓬莱长岛比做人间海市,吸引了无数游人来寻求这人间的“仙山琼阁”。著名诗人臧克家来到蓬莱阁,也欣然题下了“神仙梦幻,空余史迹斑斑;海市蜃楼,现实活鲜,今朝胜往昔两千年”。

      此番吾等邂逅蓬莱阁,堪称命中注定皆为天意。本来,我们几个伙伴从天津港兴致勃勃地出发,是要到大连尽情游玩的;没想到,找不到住处,只能委身在大连港一个大厅临时所隔的简易房间里,游兴皆无;又不甘心打道回府,只好坐上游轮,误打误撞般地来到烟台,多多少少有点儿依着感觉或缘分驱使,来到了蓬莱阁,要说也是蛮有趣的。

      本来嘛,蓬莱阁能跻身中国四大名楼行列,本身也是命运驱使命中注定的结果啊!

      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名楼,即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原本是没有蓬莱阁的。历史上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多经损坏,又几经重建,一直存于世间,唯有鹳雀楼自1222年因战乱损坏后,一直到2000年才得以重修,中间800年荡然无存。这期间,出现了一段小插曲,中国邮政总局于1990年代出了一套四大名楼的纪念邮票,当时鹳雀楼既无实物,又无图示,在几经衡量后,把蓬莱阁作为四大名楼发行,从此成就了蓬莱阁为四大名楼的说法,烟台市更是乐享此誉,顺理成章就把蓬莱阁标上了四大名楼的标志。

      其实,江北名楼并不少,蓬莱阁是因“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而闻名四海的,有着“江北第一阁”之誉称。归根结底,蓬莱阁还是受缘分与命运的驱使,终于代表北方成为了中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渤海之滨,与对岸的蓬莱仙岛(长岛群岛)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海天一色的美景。传说,秦始皇曾派徐福,带领童男童女到此,寻找长生不老神药,后来道教又把该地视为圣地,才有了“八仙过海”的故事,成为文人墨客的雅集之地。

      “八仙过海”的故事,最早见于元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后来明朝人吴元泰写了一本神魔小说《东游记》,结果“八仙过海”的传说就在民间广泛传播了,蓬莱阁也正是因其为八仙渡海登陆的地方,而名声大噪了。

      “海市蜃楼”的奇观,《山海经》中有所记载。蓬莱阁是我国出现海市蜃楼最早、最多的地方,历史上,蓬莱阁常有海市蜃楼出现,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更为蓬莱平添几分神韵,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古人笃信,蓬莱是海上的3座仙山之一,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不少皇帝都向往有朝一日得道成仙,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也就特别向往求仙问道,结果是神仙一个也没找着,只留下了“蓬莱”这个地名,成了如今的旅游胜地。

      2024年4月24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李津军||三度造访蓬莱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6446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