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刘灭资:老家的生姜

  • 作者:刘灭资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4-28 23:32:23
  • 被阅读0
  •   老家也种姜。

      老家的老人常说,男不离姜,女不离艾。又说,男不离姜,女不离糖。这糖就是红糖。小时候,我一点也不害怕伤风感冒,有时候还盼着受凉,这样就能喝到红糖姜汁汤了。一有头疼发烧,奶奶就烧一大碗,让我趁热喝下,钻进被窝,把头蒙上;一身大汗后,穿衣下床,体轻如燕,神清气爽。

      我家年年都要种姜,种姜很辛苦。谷雨:出窖,日晒,选种;立夏:做田,上肥,栽种;白露:挖(老)姜,施肥,培土;霜降:收(子)姜,入窖。姜很娇,三分种,七分管。怕病毒,喜深藏。不能迟,不能早;不能旱,不能涝。

      生姜是个宝,居家少不了。它性温,味辛,治百病。舒筋活血,治牙疼,防脱发,除湿驱寒,减少胃胀。抑制细菌,预防感冒。能入菜,可泡茶。煲汤,清香、清亮,祛腥气,增食欲。老姜鲜的吃,切成丝,削成片,制成粉,方便;嫩(子)姜腌着吃,用糖,就是糖姜;用盐,就是咸姜。

      过年了,吃过年夜饭,我们要去附近人家辞年了、问安了。点上灯笼,呼朋引伴,成群结队,挨家跑。小路上,田埂上,都是人,好热闹。人家屋里亮着油灯,桌上摆着好吃的,外加一碟咸生姜。进门,坐下,喝点茶,吃几根姜丝,温暖,醒脑。腿脚勤快的,一晚上,跑到二十多家。回到家,衣袋沉甸甸,都是瓜子、花生,还有糕。过完年,就是正月。正月大拜年,家家鞭炮,家家热闹。来的都是客,进门喝碗茶,茶里放姜,开胃,御寒。

      很小的时候,我们会把五个手指一个一个叠起,成为一块鲜嫩的“生姜”。长大了一点,我们就自己动手腌姜。把姜洗净,放入腌菜坛里,用石头压紧。坛子里,五颜六色,有长有短:红的是辣椒,白的是萝卜,灰色是青菜;短的是蒜头,长的是豇豆。我还喜欢把姜芽扳下来,放在坛里。放学回家,肚子咕咕叫,开坛,捞出,咸、脆、辣、香。跟父亲在外地读书。一日,父回,食堂无饭,我便拿出锅巴,倒上开水,拧开玻璃罐,夹出咸姜片。父亲吃得很香,还夸我会过日子、勤俭持家。

      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古代汉语。讲到使动用法,我举的例子就是生姜:生姜,就是“使姜生”;这里的姜是指一个姓姜的人,他尝百草,吃到毒菇,就要死了,赶紧吃一种叶子尖尖的草,这草使他活了下来,他就给这草一个好听的名字。学生齐声道:生姜。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学生高声答:神农。我又说,吃生姜,是雅事。吃生姜,就是吃文化。孔子活了73岁,饮食很健康。《论语》载:“不撤姜食,不多食。”朱熹给《论语》注解,他认为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王建《饭僧》诗云:“蒲胙除青叶,芹齑带紫牙。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在外地安了家。每次买菜,总要买姜。家里没有窖,怕姜烂,只买一点点。老家来人,带来很多姜。还说,这是本姜,慢慢吃,好存放。只要往地上一摊,不坏。小区旁边有一家饭店名“真知味”,招牌上说,所有菜肴不加味精、鸡精。我家比这更厉害,因为怕三高,少油少盐,“大羮稀味”,一下子就回到“旧社会”。只有一样不少,那就是姜。看我掉发多,妻子就用姜在我头上擦。孩子小时常感冒,妻子也不急,她知道我有一招:姜汤加红糖。

      有一年,上安徽九华山,很多店里都卖糖生姜:雪白,甜辣,无渣。才吃一片,糖姜,就成了我的最爱。每次妻子去市场,我都要她买糖姜。她对我“控制”严,每次只买一点点;我每次都对她死缠烂打,“氓之蚩蚩”,嬉皮笑脸。她每每责备我不怕死,我每每说,我是男子汉,拼死吃河豚,那多勇敢。有一次,她出差回来,刚进门,一包糖姜扔上桌,紧接着就说:“给,‘河豚’,你的最爱!”

    【审核人:雨祺】

        标题:刘灭资:老家的生姜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1759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