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天子地的传说(历史故事)

  • 作者:碧水湾散人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12-23 18:09:50
  • 被阅读0
  •   天子地的传说(历史故事)

      化州那务天子地正在开发旅游区。而在那务当地,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天子地的传说。“天子地”在当地已传说几百年,故事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作为当地的黎氏后人,自小就听过父辈的口述。随着天子地旅游区的日臻完善,这个历史传说也逐渐广为传播。

      话说化州那务的北面,距那务圩约四五里路有一处丘陵地带,被称为“天子地”。你可能觉得奇怪,怎么会和“天子”挂得上勾呢?又怎么敢称为“天子地”呢?这和黎氏又有什么关系呢?看官听完这个故事,就会解开其中之谜。

      当年一位高明的睇地先生勘察过天子岭(当时此山本无名,只有这位先生勘察后叫它天子地,后人跟着叫天子地而得名),认为此岭有靓墓穴,葬中了必定出天子。但一般人都不相信有这么好的风水宝地。因为近看,看不出它的来龙去脉,附近前后也没有大山屏嶂,左青龙右白虎也不明显,懂点风水学的或有钱的富贵人家也从不问津。看来,只有学问精深的先生才能领悟了。

      一天,有个睇地先生途经那务圩,偶然来到与那务圩相望的黎村。古时黎村有几个姓氏的人家居住,人口也较多。先生不去富贵家宅,而去了一户小姓的黎家。黎家忠实厚道,后人称他为黎伯。黎伯年近五十岁,膝下三男二女。他读过几年私塾,知书识礼。黎伯对素不相识的先生到来,宾礼有加,热情款待,热情地端上一碗米汤给先生解渴。寒喧之间,睇地先生深感黎伯虽然贫穷,但为人真诚,举止大方,大有不同凡响的感觉。暗想:“我发现的天子宝地没人识货,不如告诉他,看他意下如何?”先生喝完米汤之后,对着黎伯道明自己是个北方的睇地先生,今游学到此,睇中一口靓阴宅地,如果你信的话就送给你,再择个吉日帮你把先人骸骨葬下,完成葬坟后给我些盘缠回家即可。这位先生没说自己姓甚名谁,黎伯也不追问,只叫他“先生”。黎伯掂量过,黎家迁入黎村已经几代了,还是人丁稀少,底薄家穷,不如信一信风水,图个时来运转。他想到这里,就答应了先生,愿意将祖父的骸骨下葬到那天子地。

      原来这先生自幼拜师学艺,迷上风水学,谋求功德完满,他经历千辛万苦,漫游三山五岳,踏遍大江南北。先生学艺只为行善积德,从来不收取别人的报酬,所以至今仍是两手空空。先生已是五十出头的人了,确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认为广东有天子气,经过半年多的寻龙问穴,自北而南来到那务,发现了这个天子地。可是,附近人家大都不识货,但也只有附近人家才能享用这个天子地。经过几日对黎伯的接触、观察,他发现黎伯天庭饱满,满面红光,乐善好施,同时,还发现黎伯屋顶夜有光环笼罩,有天子之气闪现。于是,先生就认定黎伯是这个天子地的主人。

      先生为了完成事业并有所成就,倾平生所学,给黎伯定下葬祖父的好日子,还帮他一五一十准备下葬的祭品。黎伯因家穷,只能将就应付,简单从事,只杀一只鸡、备三碗糯米饭和一些纸宝蜡烛等,安排在午夜下葬,天亮见到太阳出来时圆坟,拜祭完后就回家。

      怕黎伯惊喜若狂,先生一直都没有告诉他葬下的就是天子地。到了下葬的日子,先生亲临布置挖穴。还有两个时辰就要下葬了,先生这才告诉黎伯,说:“这口穴地将会出天子,下葬时我不能在场,否则要犯煞,连我的性命也保不住。但我离开后,你要注意三件事:一是午夜后听到狗叫声不可下葬,葬下时听到狗叫声就是了;二是带去的东西忘了带回的,七日内千万不能去拿;三是七天后若见坟上长出茅草,拔掉往北边丢去就是了。一定要按我所讲的办,否则会泄露天机,惹来杀身之祸。”黎伯是个聪明人,听了先生这番话,惊喜参半:高兴的是先生果真送了一口靓穴地,惊恐的是怕没有这个福份。等黎伯慢慢平静下来,先生早已离去多时。黎伯在模糊当中听错了先生的叮嘱,把葬下时的狗叫声听为是葬前有狗叫声。他想,按时辰葬还能掌握,听狗叫声就难掌握了,因此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等着,专注听狗叫声。等呀等,天都快亮了,还等不到狗叫声,黎伯怕耽误时辰,就急着将祖父骸骨下葬。黎伯也明白,天子地距村庄有好几里路,又隔了几座山,哪听得到狗叫声?故下葬时耽误了些时辰,幸好还赶在时辰尾下葬。后来才知道,下葬时黎村的瘦狗乸确实在吠,这也应验了先生的预言。

      话再说回,黎伯葬完坟后归来清点,发现少了一个米筛。米筛是装祭品用的,黎伯遵照先生的叮嘱不敢去取。但黎家刚好吃完米,黎伯的老婆性子急,唠唠叨叨黎伯:“你信他于什么,没米筛,筛不了米,怎么能吃,再过几天米筛就丢失了,看你怎么办?我就不信咱家有天子命,明天你去把筛取回来。”黎伯拗不过妻子的唠叨,第三朝趁天还没亮,自己一个人摸上山,一来取回米筛,二来看看葬下这坟有什么奇妙。本想赶在天亮前取回米筛以防泄露天机,可是黎伯摸来摸去就是上不到那个山,好像着了迷似的,还是天亮了才认清了上山的路。上到山上,看见米筛还在坟边,又看见坟上长了三棵几寸高的茅草。黎伯感到惊讶,心想,刚葬下不到三朝,新坟怎么就长出这么高的草?黎伯不多加思索,即刻上前拔掉茅草并顺手往北边甩去,然后拿起米筛急急回家了。黎伯是个凡夫俗子,哪里知道,他葬下的坟,他拔掉的茅草,就是玄妙天机。你知道吗?黎伯葬下的不是一般的坟,而是天子坟!葬后必定惊天地,泣鬼神。特别是那三棵茅草像三枝利箭,不按先生的嘱咐未到七天就拔掉了,以致泄露了天机。上天不但不赐福,反而带来灾难。

      话说当黎伯在坟上拔掉那三棵茅草甩出的时候,正是皇帝起床更衣洗脸时。洗着洗着,突然间脸盆连续响了“当!当!当!”三声!脸盆是铜的,声音当然响亮。皇帝被吓了一跳,稍后定下神来想,过去未曾出现过,这响声肯定有蹊跷,立即传国师来圆说其详。那国师屈指一算,惊讶地对皇帝说:“大事不好,南方已葬下天子坟,过些日子成熟了就要改朝换代。今朝脸盆响三声,就是坟葬下三天长出茅草所致,因茅草尚嫩,功力不够,只能射到脸盆上,未能伤及皇上。如果长够七天成熟了,这三棵茅草犹如三支利箭,直射皇上身上,那就难以抵挡了。”这位国师造旨极高,晓天文地理,会阴阳八卦,无所不知,深得皇帝信任。皇帝听后,大惊失色,即刻传旨,全权委托国师查办。皇帝虽然不舒服,但很开明,说如果天意亡我,可允许保留天子坟;如果作弄天机,则要派大军破灭之。国师领旨,率众即日兼程。当国师骑马赶到那务时,见到前有巍巍的六皇山嶂(若站在东门新塘村观之,六皇山高峰似北京天安门),后有雄伟的播扬班瓜铁屎嶂和平定的飞娥岭嶂,惊叹一声:“好盆地!”又见那务有天然宽阔的陵江河,深感兴趣,认为那务雄山秀水,可成气候。国师沿江而下,踏至那务与合江交界处时,见江水直流,却又叹惜一声:盆地虽好,但水直洞心而过,无藏龙之地,难成气候。为谨慎起见,国师又对山岭作了一番勘察,称:如数出天子地周围有一百座山岭的话,可不破坏风水,让其出天子。国师站在最高的山岭上,可数来数去只有九十九座,怎么也数不到一百座。国师只好拿出雕弓神箭向天子地坟穴射去,霎时间,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天子地风水已毁,国师只顾收弓下山。下到半山腰时,突然长叹一声:“真乃天意也!”自言自语道:怎么忘了数自己站着的这座山,加上这座岂不是够一百之数了么。后人评价,这位国师精明一世糊涂一时。世人也责怪国师,不应带来山崩地裂的灾难,造成水土流失,农田贫瘠,人烟荒芜。

      话说回来,当黎伯葬下天子坟及至上山拔掉那三棵茅草之后,那务又有了更神奇的传说。

      传说一:黎村有一只瘦狗乸,从来不叫不吠,这只瘦狗乸就是黎伯家养的。自黎伯葬下祖父坟后,它不吃不喝,吠了七天七夜而亡。守家的狗奇怪地死去,黎伯哪知道这么多,只晓得狗死不是好兆头。又听说皇帝派国师来查办天子坟,感到害怕,就偷偷移居到金岭头村避难。黎村的黎姓人家怕株连九族,也迁居化州北岸黄竹,由此繁衍化州黎氏一脉。后话在此不表。再说黎村的其他姓也怕牵连,纷纷迁往他乡,黎村变成了荒村。到元代郭姓迁入黎村,因无黎姓,把黎改为“礼”,故今叫礼村。从古到今,人们一说起黎村,就讲起一句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黎村那个瘦狗乸。”故黎村的瘦狗乸闻名乡里。

      传说二:相传黎伯家的瘦狗乸平日从来不叫不吠,但黎伯对它非常好,不曾打骂过,也从来不肯饿过它一顿。俗话说,狗不吠不是好狗。又说,防不了贼守不住家也不是好狗。不是好狗换上别的人家早就将它杀掉了。可是黎伯家的狗不是一般的狗,是条“天子狗”,它是玉帝安排下凡专等天子出世的神狗。它忠于天子,与天子同命运。天子要出世(葬下坟)时,它才能吠。可国师破了天子坟,天子不能出世了,它又怎能活着。本来它可以归天了,但出于报答黎伯的养育之恩,它用神力化作一道“遮光罩”将避难到金岭头村的黎伯罩住,使金岭头村不见天日阳光,阴暗了七日七夜,国师发现不了,保住了黎伯一家大小的性命。因此,与黎村相望的金岭头村也叫阴岭头村。传说,黎伯避难到金岭头村时改名郭伯,还自家定了个规矩,永远不准提及天子地之事。后来时间久了,朝庭不再追查此事,子孙又复归黎姓。

      传说三:黎村的东南面约两里处的陵江有一个江湾村,自黎伯葬下祖坟后,流水声如铜鼓声,传说是神力敲打铜鼓为迎接天子降生。自国师破了天子地之后,铜鼓声才慢慢消失。自那时起,村民认为铜鼓吉祥,就把村名改叫铜鼓湾。

      传说四:距黎村东北面约五六里路的有一个村庄,自黎伯葬下祖坟后,有似白马不断刨蹄嘶叫的声音,方圆十里都能听到。那白马就是天子准备征战的战马。自国师破了天子地之后,马蹄声、嘶叫声才渐渐消失。传说白马在该村落了脚,从此该村取名叫白马村。白马村后来人丁兴旺,才子辈出。

      传说五:国师在班师回朝途中,听说连介又出现了“天子山”,山形似“天子”二字,是那务天子地快出天子的辐射反应。于是国师又率大军直下连介。不由分说,下令大军日夜动工挖掘“天子山”,可挖了一段时间怎么也挖不掉,国师怕耽误时日难复皇命,只好班师回朝,所以连介“天子山”至今依然存在。

      传说六:天子地的皇城设在白牛圩坡,皇城门向东,叫东门,即今那务镇东门村。为了赶造宫殿,低山砖瓦厂日夜动工做砖瓦;为了筹足皇粮,石碓村(在白马村对面)专门磨米,炊饭。所以,磨米声、舂米声昼夜响个不停。

      后人感叹,余有诗云:

      紫气萦绕东门起,

      黎氏历史演传奇。

      江山幽梦腹中夭,

      草民无知泄天机。

      小嘱不遵终惹祸,

      大难易姓各自飞。

      黄竹宗祠香火盛,

      漫撒向北久未归!

      另据史料记载:化州元代以前部分姓氏来历 黎(黄竹): 太始祖黎发祥,原籍福建莆田县。由赐进士升授广西郁林州,三摄梧州府事,卒于官署。其子孙寓于林州城。三世黎智行,性好山水,中处遍游高郡名山,见化州六王诸岭,山水奇胜,于北宋后期,因由郁林城迁至六王岭西北黎村居住。至元朝中期,因七世祖坟事(称“天子地”),招至灭族之祸,族人四处逃生。十世黎维岳于元末逃隐于化州北岸黄竹村,繁衍黎氏一脉,为黄竹黎氏始祖。其子黎阜、黎献在明洪武、建文年间先后中举,黎族于是昌盛。今东山镇之大坡、北岸、山车,林尘镇之沙敷,江湖镇之车木根,合江镇之塘乐、塘坑、大石头,那务镇之东门,平定镇之旺竹、旺耀,文楼镇之甲隆、新德、大柘等地的黎姓,均为黄竹黎氏的后裔,人口一万余。 注: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化州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7月)感谢为本文提供历史资料的族人和各位朋友。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天子地的传说(历史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ushi/zlgs/12502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