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人心的无形力量 (毕业论文)
——粤西农垦企业精神初探
粤西农垦组建三十多年来,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农垦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是粤西农垦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培育造就的一种起主导作用的群众意识、集体形象和行为标准,它是企业的灵魂和旗帜,对农垦广大职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着广大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依存感和荣誉感,形成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使粤西农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充满生机和活力。内容构成和培育方法是影响企业精神效果的先决条件。笔者试就此作一粗浅和初步概括,以作引玉之砖。
(一)
企业精神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富于时代感,是粤西农垦企业精神的内容特色,并由此对粤西农垦广大职工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发力;而艰苦风斗、团结一致、注重效益、爱场如家、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精神又以其有机结合,使粤西农垦企业精神富有立体感,显示了企业精神的可触性、可信性和可行性,为企业精神寻找物质载体,实现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艰苦奋斗是农垦企业精神的核心。就象一条历史红线,艰苦奋斗贯穿于粤西农垦各个发展时期之中。五十年代初期,广大职工就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开拓农垦事业的。垦荒队员住茅棚,睡竹床,披荆斩棘,白手起家。“不怕苦,不怕难,荒山野岭建胶园,劳动能创新天地,粤西定会变天堂”,这是垦荒初期团结农场职工自编的场歌,它表现了农垦职工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信念。艰苦奋斗是我们创业、守业、拓业之本。粤西农垦的昨天和今天都离不开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
团结一致是农垦企业精神的基础。粤西农垦发展成为粤西地区首屈一指的企业,广大职工的团结奋斗是根本所在。1952年3月,以政务院和中央军委抽调解放军转业官兵组建南下的林业工程第二师是开发粤西垦区的主体,并由此拓展了粤西农垦职工队伍结构。而今,粤西农垦15万职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大陆居民和归国华侨,汉、壮等民族,老一代知识分子和新一代大学生,部队转业官兵和入场的农民......组成了粤西农垦这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在这里,融汇了五湖四海的方言,汇集了万众一心的力量,没有语言障碍,没有民族隔阂,广大农垦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发展祖国的农垦事业添砖加瓦,奋力拼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橡胶大面积北移”的成果证书,就是粤西农垦广大职工共同奋斗的心血结晶。如位于粤西北部的化州橡胶研究所,仅科研办公室的20名科技人员就来自全国的6个省份,他们齐心协力,获得了通过华南四省区鉴定的“橡胶无性系GT1在北部垦区的适应性推广”、“橡胶电石刺激的发现与应用”等科研成果,在我国的橡胶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注重效益是农垦企业精神的标准。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没有效益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汇同改革开放的巨大洪流,农垦企业的效益迈向新的台阶。从农垦经济体制的改革到政治体制的改革,从国家统一的八级工资制的打破到职工家庭农场的兴办,粤西农垦一改过去“一死二穷”的面貌,逐步走上了创高效益之路。目前,该垦区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剑麻生产基地,年工农业总产值6亿多元,每年向国家上缴税利达6300万元。
爱场如家是农垦企业精神的立足点。粤西农垦经常进行“爱我农垦”精神教育,广泛开展“写农垦、唱农垦、画农垦、照农垦”等一系列热爱农垦事业、振奋农垦精神的活动。如编写《粤西农垦志》及下属各场、厂、所志,办起场(厂)史室和荣誉室,每年举办一次纪念粤西农垦创建活动,各场、厂、所均创作有场歌、厂歌、所歌及行业歌,组织“农垦在我心中”大型文艺汇演,开展忆传统、写场史、唱场歌、访前辈、寻足迹、比奉献活动,使热爱农垦、扎根农垦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广大职工的实际行动。部分场、厂还还设立了爱场(厂)荣誉证书,评比最佳职工。新华农场一位供销干部的话表达了农垦职工的心声:“农垦的知名度首先来自于对农垦事业的热爱!”
无私奉献是农垦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农垦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共同心愿是为发展农垦事业贡献力量。如驰名中外的“人间仙桃”——红江橙的选育者、全国和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红江农场高级农艺师钟家存,为选育红江橙,呕心沥血,奋战三十秋,几经磨难曲折,终于育成了这个闻名中外的柑橘良种。该场红江橙产量近四年来,年总产由1986年的7986吨增加到1989年的12525吨,每年向国家上交税利100万元,1989达200万元。四年来出口量达10458吨,创汇650万美元。该场又支持地方,资金、种苗及技术,联营发展扩大红江橙生产,建成了以廉江县为主体的我国最大的红江橙生产和出口基地。现在,红江橙已经推广到南方5省44个市县种植,总面积达60万亩。每谈起这些,红江人都引以为自豪,说“红江精神就是奉献精神!”
开拓进取是农垦企业精神的内在动力。农垦人没有满足于向国家热带作物产品,他们从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涉取新的活力。如以生产“碧丽华”模压木制品而闻名中外的湛江模压木制品厂,提倡“奋力搏击,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开发以橡胶木材为原料的碧丽华模压木制品,产品以“防水防火防蛀”、“耐酸耐碱”、“不褪色、不开裂、不变形”三大优势,占领家具、装修材料市场并向外渗透,产品畅销国内26个省、市和地区的180个大中城市,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捧回了1988年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1988年度广东省“四新”产品优秀奖、1989年国家轻工部优秀新产品奖的奖杯。他们的目标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二)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系统方法在企业精神培育上的运用,必须贯彻整体性与有序性的原则。整体性强调子系统间的最佳组合和最优效果,有序性则注重企业精神教育的层次性和协调性。粤西农垦企业精神的培育,是系统论原理运用的体现。
1领导带头,身体力行。企业精神的培育离不开领导的示范导向,企业领导的精神状态和境界对职工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粤西农垦大多数农场分布在远离城镇的边缘地区,生活环境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农场的领导都是和广大职工一起,扎根基层,同甘共苦,先职工之忧而忧,后职工之乐而乐,一致为农垦职工所称道。如红峰农场场长巫开华,是5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高级工程师。一家三代老小7口人住在18平方米的平房达28年之久,现在他还是住在狭窄的平房。职工们说:“也有这样的厂长,不愁企业搞不好!”
2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人的思想转变,认识提高,精神树立,必须通过其本身的自我觉悟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培养企业精神,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循循善诱就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春雨润物细无声”。粤西农垦进行企业精神教育,强调做到五必访(伤病必访、生育必访、婚丧必访、受灾必访、出现纠纷必访)。五必谈:思想波动必谈、旷工缺勤必谈、闹不团结必谈、受到处罚必谈、刚参加工作必谈)。尊重职工的人格,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益。赢得了职工的信任,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粤西农垦还充分利用政工队伍体系健全的优势,运用电影、电视、录像宣讲、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农垦企业精神在每个职工心中扎根,形成一种认同心理和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成为农垦人行动的座右铭。
3造就环境。激励竞争。美国作家、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过:“企业具有强烈的竞争精神,促使我们求新求变的也正是这种精神。所谓竞争,就是寻求更好的方,寻求改变”。艰苦创业时期,严峻的环境造就了职工的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具有农垦特色的艰苦奋斗传统。改革开放,打破了农垦体制的僵化局面,增加了农垦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开放中求发展”,是农垦企业家们提出的口号。打破农垦等级工资制的大锅饭,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农垦人接受了时代的挑战。农垦的企业精神的起点也提到了新的层次,新的高度。
4赏罚分明,典型启发。赏罚分明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有力手段,树立典型是实行激励的有效措施。1978年办起职工家庭农场后,针对部分职工在观念上还持有“国营企业国家统包”的想法,存在观望、依赖思想的现象,粤西农垦及时制定和实施《职工家庭农场章程》,做到当罚则罚,该扣折扣。同时,还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双文明)职工家庭农场的致富经验,致富信息和门路,帮助职工家庭农场制定劳动致富规划,评比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家庭农场巡回报告团,以典型开路,让事实说话,引导职工为发展企业做贡献。通过这样,使全体职工自觉将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从而与企业共呼吸共命运。
5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职工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发展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后劲的战略措施。企业精神教育融汇于学习和之中,能够加速其转化成物质力量的过程。除了通过代培、鼓励职工参加五大(电大、夜大、职大、夜大、函大)学习,举办岗位技术培训班,有效地提高职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外,粤西农垦下属各场、厂、所都以文化中心为主要阵地,开展以歌颂粤西农垦光辉创业史,弘扬农垦企业精神为主题的企业文化教育活动,举办“写农垦历史、唱农垦业绩、做农垦主人”为主题的场歌、行业歌演唱和文艺汇演,进行以企业命名或体现企业精神的各种竞赛,寓教育于之中,陶冶了职工的精神情操,增加了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感和责任感。
6齐抓共管,不留空档。粤西农垦在培育企业精神过程中,强调党、政、工、团、生产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以及搞好部门间的横向协调,保证企业精神教育的覆盖面。党委强调各级干部和全体党员要做企业职工的表率和模范,每年评比企业优秀党员和杰出公仆;行政部门注重职工内部企业精神教育和外部联络,借助新闻机构,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声誉;工会引导职工民主管理企业,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效力于企业;团组织每年评比“最佳青年”,倡导团员青年扎根农垦,为振兴农垦奉献光和热;生产经营部门积极扶持每个职工家庭农场创高效益,增加企业积累,发展企业经济。由此,企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多管齐下,形成共立企业精神、齐树企业形象的巨大群体合力,收到了企业精神深深植根于农垦广大职工心中的实际效果。
(三)
粤西农垦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把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同企业承担的特定任务结合起来,赋企业精神以时代的内涵,显示了农垦企业精神的特色。合理的内容构成和科学的培育方法,使粤西农垦企业精神成为企业生产发展和经营管理中一种凝聚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是粤西农垦壮大发展的精神资源和强大动力。这是笔者初步探讨得到的启示。
本文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第三期干部函授大专班优秀毕业论文。曾发表于1991.1—2期《粤西农垦政工研究》双月刊(粤西农垦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