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马晓春
罗曼·罗兰曾说过:“知识是唯一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书虽不是胭脂水粉,能增添颜面上的光彩,却可以让人由内而外,修炼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
姚姚如这个烟雨般温存、云雾般轻柔的初冬季节,跟随雾的影子,踏着云的脚步,用心灵滋润着康乐的文学焦土,掏空了口袋却喂饱灵魂。她向阳而生,逐光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对人没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她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相信任何人、任何时候出现在她的生命里,都有一定的因果和愿意。初识她是在2023年的元月,她在电话中说是出了一本书,想送给作为县作家协会主席的我。拿到了由读者出版社出版、散发墨香的《烟雨中的温柔》后,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从中得知她平时喜欢用文字收藏故事,以散文、诗歌、小小说的形式倾诉所见所遇,书中呈现出 “视文学如生命”的才华和顽强的生命力。
读她的书,觉得她有着一个乡间女子的羞涩和拘谨,但也有着对文字已深入骨髓的雅致,那是被黄土高原上空烈日曝晒过的雅致,如同她的脸庞她的文字,带着泥土的颜色,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为此,我在县图书馆给她举办《烟雨中的温柔》出版发行仪式,由她在四川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帅气儿子主持。我评价了作品集,畅谈了读后感。她向县图书馆和读者朋友,赠送了签名的书。后来,我将她的书藏到临夏州图书馆,并利用文艺进校园活动送到草滩、胭脂、苏集、八松、鸣麓、康丰、附城等乡镇的20余所学校。令人难忘的是,送到胭脂初中时,学生们争抢她的书,并让我和她签名的场面令人感动,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这不正是她掏空口袋喂饱灵魂的最好诠释吗?
她的老家在景泰县偏僻农村,她从小在这个小山村里生活、劳作、读书、写作。长期的农村生活积累,加上细腻观察及女性特有的写作天赋,使她的作品分外接地气。她写散文,也写诗歌,她写情感,也写风物,她把那些属于内心的秘密,属于风物的秘密,用属于自己的文字写出来,日积月累,渐成气象,逐渐形成了她自己的文学风格。
她说,讲不清楚,为什么又要写一本书?可能,总觉得留在记忆里的故事召唤着她,不去写一写,便会觉得生命中缺失点什么!她感谢我这个伯乐,使她融入文学圈子,提升了知名度。
2024年上半年,她告诉我又要出一本书,掏空口袋喂饱灵魂,我敬佩“囊中羞涩”的公职人员做不到的事,她一个自由职业者、弱女子却做到了。我又一次为她举办了新书发布会,邀请众多文艺界人士和读者参与。临夏州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知名网络诗人马力明做了点评:《云里的脚步》由甘肃最具文学权威的读者出版社出版,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展现出作者全面且出色的文学造诣与创作才华……;她分享了创作初衷和背后的故事,动情之处,潸然泪下……;作协会员声情并茂地分享新书作品。她向县新华书店、县图书馆和读者100余人签名赠书,在临夏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捧着《云里的脚步》废寝忘食地细读,这本书与《烟雨中的温柔》稍微有点不同,这本书以散文和中短篇小说为主,但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真实生活中的缩影。书中有温暖的故事,也有耐人寻味的小说,还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有大西北的风和山沟。但是,哪怕多风、少雨、干旱的气候下,也能长出傲人的玫瑰。她的笔触伸向一往情深的过往,那里有无数个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与命运抗争的山区农民,也有像自己一样向往更远的地方的青年,更有对底层生活和小人物寄予了特别关注和深深地同情,倾诉不是为了忘记,而是为了更好的记住。我想,我若早点遇到这本书,某一时的我大概就不会去纠结某一件事情了。
“我要的是自己的信仰里有灵魂在高处仰视的模样,我要的是即使生活贫困潦倒,依然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个人……”,她在自序中写到。她很简单,但是有心,眷恋亲情、静思人生、感念生活,都能让读者在优美的文字当中悟到既简单又深刻的人生体悟,不经意间打开读者紧缩的眉头、纠缠的心结。她的心是纯洁的,她的情是真挚的,她的笔是优美的。她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灵性的真情和冷静的思辨,给人启迪,给人关爱,给人愉悦,给人长久的回味与记忆。她的辞藻优美,笔触细腻,表达出了对生活的敬意和热爱,令人感动不已。
她的作品来自山村而又超越山村,充满着一位饱读诗书文人的书卷之气。她总能运用一些意象,将难以书写和描述的意境,写得摇曳生姿、情味盎然,又清新可爱、质朴生动。她的创作充满创新和灵感,以独特的文风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值得我们去品读和赞美。
她的理想就是把最平凡的人生过好,我衷心祝愿她的创作之路步步高升,每一份努力都能换来丰硕的果实,向阳而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马晓春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