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家小区对面,有两幢五十年代初盖的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三层楼房,总说拆迁到现在没拆迁,不知为何。房主几乎都把房子租给了附近菜市场的城外小商贩。
其中一栋楼我们都叫它53年楼。楼下的院门口内,有一个两米多见方的修鞋小屋,无名无牌,开店不到两年。先是院里的居民来修鞋,因修鞋师傅活好,价钱又不高,就传到了院外,到她这里修鞋的人越来越多。
修鞋师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个头不高偏瘦,穿一身半旧的蓝色运动服,外面系着一条蓝帆布围裙。圆圆的脸带着阳光般的笑容。乌黑的头发梳成一个马尾辫。一缕刘海儿随着她干活的动作在眼前摆动,很好看,很飘逸,她常用右手往耳后掖一下,一会又掉了下来,像细柳叶微微摆动。这是她的一个最美的动作,我常常站着欣赏。
修鞋师傅待人热情,喜欢主动和顾客唠嗑,大家自然地和她相熟起来。闲聊中,知道了她姓王,叫小琴,老家在县城。五年前她丈夫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小琴之前在一家私人小制鞋厂工作,后来工厂经营不善倒闭了,没了经济来源,还要供儿子上学,政府按特困户给她生活补贴,日子依然过得紧紧巴巴的。她对我说,我这么年轻就靠政府救济,让人笑话,趁自己还年轻又有手艺,干点能养活我们娘俩的事做。开始她在老家摆地摊儿修鞋。去年儿子考上了哈尔滨市的一所大学,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她也搬到了哈尔滨,在53年楼租了住房,经批准在楼下搭建一个简易修鞋屋,做起修鞋生意。
二
一年多过去了,小生意做得挺好。冬天的时候,她也没有休业,经常在垃圾箱里捡拾废纸壳木板条,在修鞋屋升起炉火,继续修鞋。她的一双手很粗糙,大拇指和食指缠着胶布。她拿着顾客的鞋,就像拿着一个艺术品,仔细端详着,看看有什么问题,怎么修才好,再告诉你价钱,然后望着你微笑。顾客都会愉快地把钱交给她,还得说一句,该多钱给多钱,你也不容易。谁都不去和她讨价还价。她的人缘很不错。
小琴修鞋也有不要钱的时候。一次院里有个老大娘,拿着一双破旧的皮鞋来修补。小琴看看鞋,前后都开胶了,鞋跟也磨偏了,鞋面都是褶子,觉得不值得一修。就瞅着大娘微笑说:“大娘,这双鞋别修了,就是修理好,也穿不了多久。”大娘一听脸沉了下来:“再旧我也不能扔,回家我自己用锥子缝。”说着站起来要走。小琴眨了眨眼睛,拉住大娘的手:“大娘别走,我给修好就是了。”“不嫌麻烦了?”“不嫌不嫌,呵呵!”大娘坐下了,说:“闺女,我不是没鞋穿,但这双鞋是我老伴儿五年前给我买的,穿着可舒服了。今年他去逝了,看到这双鞋我就想起他来,心可疼了。我想把这双鞋修理好,留个念想,等到我闭眼那天带到坟墓里做伴。”小王听了眼睛潮湿了,她感动大娘对老伴的深情,也想起了自己去世的丈夫,心也疼。“大娘,我一定修好这双皮鞋,你放心吧!”大娘问多少钱。“这双鞋我不收钱,你明天来取鞋吧。”大娘推辞不过,把钱放回裤兜。第二天大娘来取鞋时,手里提着一盒热气腾腾饺子,对小琴说:“姑娘,尝尝大娘包的酸菜馅饺子。”“唉呀,我就喜欢吃酸菜馅饺子,谢谢大娘。”说完小琴把打了鞋油、用塑料鞋楦子撑着修补完整的皮鞋送到大娘手中。大娘翻看着皮鞋露出满意的笑容。俩人从此成了忘年交。
转眼夏天就到了,我找出一双白色细高跟浅口鞋,穿着上街了。走在路上突然觉得不舒服,走不动累脚。真是年龄大了,细跟鞋不适合我穿了。可又觉得鞋挺新的,扔掉可惜了,就想起修鞋小琴。于是走进修鞋小屋,请小琴帮我改成矮跟的。
小琴放下手中的活,把眼前的刘海往耳后一掖,拿起鞋看看说:“这是双好鞋,我拿回家给你换个坡跟鞋底,你周五来取鞋吧!”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喜欢坡跟鞋,正好我周六有个活动还能穿得上!”
三
三天后我如约走进她的修鞋屋取鞋,结果她却把鞋忘在了家里。我有些不悦。“对不起呀,大姐。”她赔着笑向我道歉,并让我随她回家去取鞋,说她家就是身后的53楼。我着急穿,于是就随小王来到了她租住的房子。
这栋1953年盖的楼房,虽然外墙粉刷了黄色涂料层,可里面却斑驳陈旧,楼道有些黑暗,楼梯也破损了,就像走进解放前,53年的楼,还是显出沧桑来。好在她住在二楼,很快就到了她家。她打开房门,请我进去,我没有脱鞋就往里走,可刚想迈进屋里时,我急忙又把脚缩了回来,站在门口脱鞋,因为屋子里实在是太干净了。本以为临时租住的房子,不会怎么收拾,况且经济条件也不是太好。结果却与我想象的完全相反,只有一屋一厨的屋地,铺的是米色地板革,连根头发都没有看见,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亮。两张单人床一左一右靠墙摆放着,床上铺着淡藕荷色带木耳边的半新床单,一看就是洗完熨过的,窗帘也是同样花色的落地窗帘。米黄色的墙壁上有两个一尺见方的镜框,一个是铅笔画,画着一个夸张的大头鞋花盆,里面长出一棵太阳花;另一个镜框里面镶着一张十字绣:一个外国小女孩坐在窗台上看书。
“这是谁画的铅笔画啊?”我问。
“呵呵!我画的。”
“还学过画画?”
“嗯呐!我小时候学过几天素描,在工厂是画鞋样的,所以会画鞋,呵呵!”
“不用说这十字绣,也是你绣的了?”
“嗯呐,是我绣的,别见笑啊!”
“我敬佩你还来不及呢!”
“呵呵!”她开心地笑了。我可能是第一个表扬她的人。
我向屋里打量着,屋里的窗台下有一台缝纫机,上面放着一盆滴水莲,翠绿的三片叶子有一尺多高,叶尖上挂着水珠。窗帘横杆上还挂着一小盆吊花,不是吊兰而是一盆小灯笼花,枝叶向下垂着,一朵朵红色灯笼花,在微微的摆动,煞是好看。如此简陋的小屋,竟然让她收拾得这么温馨典雅,赏心悦目,真让我意想不到。
我没有进屋去坐,我怕弄皱了她的床单,就坐在了厨房饭桌旁的折叠椅上。半旧的小圆桌铺着一张白色带蓝格的塑料布。透明的电水壶里,煮着大枣和枸杞。旁边还放着几本杂志。我随手翻了几下,都是旧杂志。
她看见了对我说:“大姐,我文化低,没读多少书,父母老观念,我中学毕业就不让我念书了,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就到鞋厂学徒了。可我喜欢读书,我儿子的高中语文课本,我都仔细读过。来到城里,我看地摊卖过期杂志,我就买几本。家里也不用安电视,晚上躺在床上看杂志挺好的。”
“我有时候也上地摊买旧杂志看,内容真挺好的。”
“嗯呐。呵呵!”我们一起笑了。
“这么陈旧的老房子,竟然让你收拾得这么干净,温馨舒适,你很会生活啊!”我对小琴说。
“大姐别夸我了!”她到阳台把鞋给我拿来接着说,“旧房子也得收拾得像个家样,虽然日子不富裕,但也要让日子过得舒适精致一点,你说是不是,大姐。”
小琴还告诉我她的理想,现在她修鞋挣的钱够她们母子生活了,她准备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再贷点款,在城里买个二手房,开一个真正的鞋店,一边做鞋,一边卖鞋,自力更生,劳动致富,到那时生活就会过得更加美好。
我睁大眼睛看着瘦小的修鞋师傅,看着她发光的眼神,半天没有说话,只是敬佩地冲她微笑。
走出小琴的家,眼前还闪现着她那充满希望的眼神,还有她的温馨小屋。虽然她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她却如此地热爱生活,用心地生活,日子过得精致温馨。一盆花、一幅十字绣,几本杂志,甚至一壶大枣枸杞茶,都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内心是浪漫多彩的,她是个有理想,有人生目标的女人。
看来精致的生活,不在于清贫和富贵,清贫也可以让生活过得有品位。它是一种信念,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小琴何尝不是这样的女人。
在我家小区对面,有两幢五十年代初盖的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三层楼房,总说拆迁到现在没拆迁,不知为何。房主几乎都把房子租给了附近菜市场的城外小商贩。
其中一栋楼我们都叫它53年楼。楼下的院门口内,有一个两米多见方的修鞋小屋,无名无牌,开店不到两年。先是院里的居民来修鞋,因修鞋师傅活好,价钱又不高,就传到了院外,到她这里修鞋的人越来越多。
修鞋师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个头不高偏瘦,穿一身半旧的蓝色运动服,外面系着一条蓝帆布围裙。圆圆的脸带着阳光般的笑容。乌黑的头发梳成一个马尾辫。一缕刘海儿随着她干活的动作在眼前摆动,很好看,很飘逸,她常用右手往耳后掖一下,一会又掉了下来,像细柳叶微微摆动。这是她的一个最美的动作,我常常站着欣赏。
修鞋师傅待人热情,喜欢主动和顾客唠嗑,大家自然地和她相熟起来。闲聊中,知道了她姓王,叫小琴,老家在县城。五年前她丈夫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小琴之前在一家私人小制鞋厂工作,后来工厂经营不善倒闭了,没了经济来源,还要供儿子上学,政府按特困户给她生活补贴,日子依然过得紧紧巴巴的。她对我说,我这么年轻就靠政府救济,让人笑话,趁自己还年轻又有手艺,干点能养活我们娘俩的事做。开始她在老家摆地摊儿修鞋。去年儿子考上了哈尔滨市的一所大学,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她也搬到了哈尔滨,在53年楼租了住房,经批准在楼下搭建一个简易修鞋屋,做起修鞋生意。
二
一年多过去了,小生意做得挺好。冬天的时候,她也没有休业,经常在垃圾箱里捡拾废纸壳木板条,在修鞋屋升起炉火,继续修鞋。她的一双手很粗糙,大拇指和食指缠着胶布。她拿着顾客的鞋,就像拿着一个艺术品,仔细端详着,看看有什么问题,怎么修才好,再告诉你价钱,然后望着你微笑。顾客都会愉快地把钱交给她,还得说一句,该多钱给多钱,你也不容易。谁都不去和她讨价还价。她的人缘很不错。
小琴修鞋也有不要钱的时候。一次院里有个老大娘,拿着一双破旧的皮鞋来修补。小琴看看鞋,前后都开胶了,鞋跟也磨偏了,鞋面都是褶子,觉得不值得一修。就瞅着大娘微笑说:“大娘,这双鞋别修了,就是修理好,也穿不了多久。”大娘一听脸沉了下来:“再旧我也不能扔,回家我自己用锥子缝。”说着站起来要走。小琴眨了眨眼睛,拉住大娘的手:“大娘别走,我给修好就是了。”“不嫌麻烦了?”“不嫌不嫌,呵呵!”大娘坐下了,说:“闺女,我不是没鞋穿,但这双鞋是我老伴儿五年前给我买的,穿着可舒服了。今年他去逝了,看到这双鞋我就想起他来,心可疼了。我想把这双鞋修理好,留个念想,等到我闭眼那天带到坟墓里做伴。”小王听了眼睛潮湿了,她感动大娘对老伴的深情,也想起了自己去世的丈夫,心也疼。“大娘,我一定修好这双皮鞋,你放心吧!”大娘问多少钱。“这双鞋我不收钱,你明天来取鞋吧。”大娘推辞不过,把钱放回裤兜。第二天大娘来取鞋时,手里提着一盒热气腾腾饺子,对小琴说:“姑娘,尝尝大娘包的酸菜馅饺子。”“唉呀,我就喜欢吃酸菜馅饺子,谢谢大娘。”说完小琴把打了鞋油、用塑料鞋楦子撑着修补完整的皮鞋送到大娘手中。大娘翻看着皮鞋露出满意的笑容。俩人从此成了忘年交。
转眼夏天就到了,我找出一双白色细高跟浅口鞋,穿着上街了。走在路上突然觉得不舒服,走不动累脚。真是年龄大了,细跟鞋不适合我穿了。可又觉得鞋挺新的,扔掉可惜了,就想起修鞋小琴。于是走进修鞋小屋,请小琴帮我改成矮跟的。
小琴放下手中的活,把眼前的刘海往耳后一掖,拿起鞋看看说:“这是双好鞋,我拿回家给你换个坡跟鞋底,你周五来取鞋吧!”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喜欢坡跟鞋,正好我周六有个活动还能穿得上!”
三
三天后我如约走进她的修鞋屋取鞋,结果她却把鞋忘在了家里。我有些不悦。“对不起呀,大姐。”她赔着笑向我道歉,并让我随她回家去取鞋,说她家就是身后的53楼。我着急穿,于是就随小王来到了她租住的房子。
这栋1953年盖的楼房,虽然外墙粉刷了黄色涂料层,可里面却斑驳陈旧,楼道有些黑暗,楼梯也破损了,就像走进解放前,53年的楼,还是显出沧桑来。好在她住在二楼,很快就到了她家。她打开房门,请我进去,我没有脱鞋就往里走,可刚想迈进屋里时,我急忙又把脚缩了回来,站在门口脱鞋,因为屋子里实在是太干净了。本以为临时租住的房子,不会怎么收拾,况且经济条件也不是太好。结果却与我想象的完全相反,只有一屋一厨的屋地,铺的是米色地板革,连根头发都没有看见,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亮。两张单人床一左一右靠墙摆放着,床上铺着淡藕荷色带木耳边的半新床单,一看就是洗完熨过的,窗帘也是同样花色的落地窗帘。米黄色的墙壁上有两个一尺见方的镜框,一个是铅笔画,画着一个夸张的大头鞋花盆,里面长出一棵太阳花;另一个镜框里面镶着一张十字绣:一个外国小女孩坐在窗台上看书。
“这是谁画的铅笔画啊?”我问。
“呵呵!我画的。”
“还学过画画?”
“嗯呐!我小时候学过几天素描,在工厂是画鞋样的,所以会画鞋,呵呵!”
“不用说这十字绣,也是你绣的了?”
“嗯呐,是我绣的,别见笑啊!”
“我敬佩你还来不及呢!”
“呵呵!”她开心地笑了。我可能是第一个表扬她的人。
我向屋里打量着,屋里的窗台下有一台缝纫机,上面放着一盆滴水莲,翠绿的三片叶子有一尺多高,叶尖上挂着水珠。窗帘横杆上还挂着一小盆吊花,不是吊兰而是一盆小灯笼花,枝叶向下垂着,一朵朵红色灯笼花,在微微的摆动,煞是好看。如此简陋的小屋,竟然让她收拾得这么温馨典雅,赏心悦目,真让我意想不到。
我没有进屋去坐,我怕弄皱了她的床单,就坐在了厨房饭桌旁的折叠椅上。半旧的小圆桌铺着一张白色带蓝格的塑料布。透明的电水壶里,煮着大枣和枸杞。旁边还放着几本杂志。我随手翻了几下,都是旧杂志。
她看见了对我说:“大姐,我文化低,没读多少书,父母老观念,我中学毕业就不让我念书了,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就到鞋厂学徒了。可我喜欢读书,我儿子的高中语文课本,我都仔细读过。来到城里,我看地摊卖过期杂志,我就买几本。家里也不用安电视,晚上躺在床上看杂志挺好的。”
“我有时候也上地摊买旧杂志看,内容真挺好的。”
“嗯呐。呵呵!”我们一起笑了。
“这么陈旧的老房子,竟然让你收拾得这么干净,温馨舒适,你很会生活啊!”我对小琴说。
“大姐别夸我了!”她到阳台把鞋给我拿来接着说,“旧房子也得收拾得像个家样,虽然日子不富裕,但也要让日子过得舒适精致一点,你说是不是,大姐。”
小琴还告诉我她的理想,现在她修鞋挣的钱够她们母子生活了,她准备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再贷点款,在城里买个二手房,开一个真正的鞋店,一边做鞋,一边卖鞋,自力更生,劳动致富,到那时生活就会过得更加美好。
我睁大眼睛看着瘦小的修鞋师傅,看着她发光的眼神,半天没有说话,只是敬佩地冲她微笑。
走出小琴的家,眼前还闪现着她那充满希望的眼神,还有她的温馨小屋。虽然她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她却如此地热爱生活,用心地生活,日子过得精致温馨。一盆花、一幅十字绣,几本杂志,甚至一壶大枣枸杞茶,都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内心是浪漫多彩的,她是个有理想,有人生目标的女人。
看来精致的生活,不在于清贫和富贵,清贫也可以让生活过得有品位。它是一种信念,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小琴何尝不是这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