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行走都江堰(散文)

  • 作者:安子川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30 10:28:55
  • 被阅读0
  • 行走都江堰

      一

      我早就听说过四川都江堰这个地方,也知道它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水利专家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我一直没机会亲自去看看,也不清楚它独特的治水原理。这次初冬到四川游玩,专门去了都江堰,这才真正感受到这个工程的独特与伟大,对李冰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都江堰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我们晚上到达都江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来到都江堰门口。当时天空阴沉沉的,还飘着零星小雨。本来打算从大门处顺游,可旁边导游建议我们坐10分钟观光车到山上,从最高处的秦堰楼游览,最后再回到一号大门。我们觉得有道理,便坐观光车穿过都江堰,爬到秦堰楼大门口,开启了这次愉快的都江堰之行。

      二

      买了门票进入大门,就到了雄伟壮观的秦堰楼。站在秦堰楼顶上凭栏远望,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貌尽收眼底。远处,岷江的水奔腾而来,滔滔江水在鱼嘴处被巧妙地分成两半,外江像不受拘束的蛟龙,带着汹涌的波涛滚滚流走,把多余的水量排出去;内江则像温柔的丝带,缓缓流淌,滋润着广阔的成都平原。这就像古诗里说的“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描述的景象一样。

      我们走出秦堰楼,沿着弯曲的台阶下到山底,来到热闹的安澜桥旁边。安澜桥横跨在岷江之上,就像一条灵动的丝带,连接着江的两岸。桥身是木板和绳索编织而成的,人走在上面,桥会微微晃动,好像在和岷江的波涛互动。桥上人来人往,游客们有的兴奋地四处张望欣赏风景,有的小心翼翼地慢慢走,感受着这种独特的过江体验。

      桥下,岷江水奔腾不停,江水撞击着岸边的礁石,溅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江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和江水的气息,吹在人们脸上。桥的两端是热闹的集市,卖着各种各样的特色纪念品、小吃和当地特产。五颜六色的店铺招牌在风中摇晃,摊主们的吆喝声一个接一个,和江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特别的乐章。我站在桥头,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都江堰这个古老而伟大工程的敬畏和感慨。它不仅驯服了凶猛的江水,还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孕育出了独特迷人的地域文化。

      走过安澜桥,我们沿着江边的小道缓缓下行,便来到了鱼嘴。鱼嘴如同一柄利剑,精准地插入江心,将岷江划分为内外两江,其精妙的设计和坚固的构造,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卓越的智慧与非凡的技艺。内江的水在飞沙堰处又经历一次“考验”,飞沙堰既能在洪水期自动溢洪排沙,确保内江灌区的安全,又能在枯水期拦水入内,保证灌溉用水。

      再往前走,就是宝瓶口。它又窄又深,江水从这里流过时,流量被精准地控制着,就像被驯服的巨兽,乖乖地为这片土地输送着生命之水。周围的山峦郁郁葱葱,和脚下的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山水画卷。耳边传来江水的轰鸣声,好像在诉说着两千多年来它和都江堰相伴的历史,见证着这片土地从荒芜变得富饶的巨大变化。

      三

      可能是因为都江堰面积太大,整个工程又庞大又狭长,到这个时候,我还是不太清楚它奇特的治水原理。于是我们来到了位于一号大门内的伏龙观。

      伏龙观历史悠久,建筑古朴典雅,它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仿佛一位岁月的见证者。踏入伏龙观,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观内香烟袅袅,供奉着李冰神像等,让人不禁心生敬意。墙壁上的一幅幅壁画、一块块碑刻,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都江堰的往昔,那些文字与图案里,或许就隐藏着都江堰治水原理的奥秘。我仔细端详着,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开心中疑惑的钥匙,去深入理解这一伟大工程是如何巧妙地调节水势、分流江水、排沙泄洪,让桀骜不驯的岷江之水乖乖地造福成都平原,成就天府之国的千古传奇。

      就在这时,一位干练聪明的女导游带着一群游客走了进来,他们来到一个展示都江堰整个水利工程的沙盘图前,详细地介绍当年李冰治水的过程和原理。我们几个人赶紧走过去,认真地听她讲解。她先说起岷江在没有治理之前的凶猛状况,洪水季节时,汹涌的江水就像脱缰的野马,经常冲毁沿岸的村庄和农田,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痛苦。李冰父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治水大业的。

      她详细地讲解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几个关键部分。首先是鱼嘴分水堤,它的位置和角度设计得非常巧妙,利用江心洲的地形,把岷江巧妙地分成两部分。在冬春枯水季节,江水水位比较低,主流就通过内江流入成都平原,保证了农田的灌溉用水;到了夏秋洪水时期,水位升高,大部分江水就通过外江排走,实现了“四六分水”的神奇效果。这其中包含着弯道环流的原理,江水在弯道处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表层的水流向凹岸,底层的水流向凸岸,沙石就顺着被带到外江,有效地减少了内江的泥沙淤积。就如同古诗“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所描绘的平静水面与这里的汹涌水流及巧妙治水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她目光移向飞沙堰。飞沙堰高度适中,比内江河道略高。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起到了泄洪的关键作用。同时,内江水流经飞沙堰时,由于其特殊的“凹岸引水,凸岸排沙”布局以及堰体的阻挡,会形成强大的漩涡,能将高达约80%的沙石从内江排到外江,极大地减轻了宝瓶口的泥沙压力,这便是“二八排沙”机制,如同给都江堰水利工程装上了一个自动清洁过滤器。

      最后她又说到宝瓶口。宝瓶口是在玉垒山山体上人工开凿而成的狭窄通道,犹如一道坚固的闸门,严格控制着内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其宽度和深度经过精密计算,既保证了足够的灌溉水源供应,又能在洪水来临时,通过与飞沙堰等设施的协同作用,避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灾害。宝瓶口像是一道被人工开凿的咽喉,控制着内江的进水流量,让流入成都平原的水恰到好处,既满足灌溉需求,又不会造成水患。

      我夹在游客之间,听得入神,再结合刚才看过的几个景点,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当年李冰率领民众开山凿石、修筑堤坝的宏大场景,仿佛看到那数以万计的百姓,在李冰父子的带领下,扛着沉重的工具,喊着整齐有力的号子,汇聚到岷江之畔。他们有地挥舞着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向坚硬的山石,火星四溅,哪怕双手磨出血泡也不曾停歇;有的几人一组,用粗壮的绳索拖拽着巨大的石块,沿着崎岖的道路艰难前行,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旧咬着牙坚持;还有的在江边和泥砌石,精心构筑着堤坝的每一处,眼神中满是坚毅,一心只为驯服那肆虐的江水,让家园不再受水患侵扰。

      那场面,虽艰辛却充满了众志成城的力量,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劳作,都江堰的雏形才一点点显现,这伟大的水利工程在他们的手中逐渐诞生,成为庇佑一方的奇迹,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血汗,跨越千年岁月,至今熠熠生辉,让我们这些后人光是想象,都不禁心生无限的钦佩与感慨。

      走出都江堰大门,我依然沉浸在女导游的讲解之中,更加清楚都江堰伟大工程的奇特与绝妙所在。我在想,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李冰父子是如何凭借着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对水流特性的深刻理解,构思并实施出这样一套精妙绝伦且行之有效的治水方案的?这工程里蕴含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古人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它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先辈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伟大功绩。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都江堰依然默默地守护着成都平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这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巧妙利用自然之力能够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奇迹。

      都江堰,让我亲眼见证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更让我领悟到伟大工程承载的历史厚重,激发我对人类创造力与坚韧精神的无限敬仰。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行走都江堰(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2629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