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秋水情缠白洋淀(散文)

  • 作者:李旭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18 22:31:48
  • 被阅读0
  • 姐姐和姐夫从老家来,闲谈间得知他们没有到过白洋淀,这让我感到些许的内疚和遗憾。母亲在世的时候,他们不止一次来任丘探望和陪伴母亲,记得有一次住过一年多的时间,那时我怎么会没陪他们去看看这号称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呢,这自然是做弟弟的疏忽。这次来,说什么也要弥补这遗憾,否则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就不在计划范围之内了,毕竟他们都是年近八十岁的老年人了。

      秋末冬初的华北大平原总是阴沉沉的,似阴非阴,似雾非雾,晴天的日子极为奢侈。今天的天还算不错,虽然不是晴天,但能看到鸡蛋黄一般的太阳,吃完早饭,简单收拾一下,便来到了白洋淀边上的梁沟村。

      当地的人游览白洋淀是不会到正规的码头买票入淀的,原因大家自然都晓得。近200元一张的门票不说,服务态度也不尽如人意,买票前像“亲人”一般,一旦登上了悠船,“亲人”立即就会变成陌人,那服务态度就会像电影《小兵张嘎》中鬼子的胖翻译对待老百姓一样,生硬且没有礼貌。

      我每次都到梁沟村老李家来,他家有几条船,还在自己家的堂屋里摆着两张饭桌,他的妻子可以为客人做出完全家常的极具白洋淀特色的水乡菜肴。我对老李的信赖还不在于他家船舫的经济实惠,饭菜的乡村特色,更看重于他家的热情周到和渔民特有的淳朴、厚道和善良。

      由于白洋淀旅游已经到了淡季,游人稀少。老李出去赶集,妻子在家带孙子。为了不让我们白跑一趟,老李的妻子打电话叫来妹妹带我们进淀。

      秋末冬初的白洋淀别有一样风采,荷叶都已枯掉,到处都是残荷。残荷的意境一直和凄凉相伴,看到残荷,脑子里就会涌出零落、衰败这些字眼来,即便联想到一两句古诗词,也不外乎“萧条垂柳映枯荷,金碧楼空水鸟过”了。

      没来过白洋淀的姐姐姐夫却是没有一点萧条、零落的感觉,而是满眼新奇、精彩、瑰丽的画卷。望着不尽的残荷叶海,姐姐忽然说:“好像闻见了荷花的香味,你们闻见了吗?”

      我是闻到了芦苇和鱼虾味道,但没有闻到花香味道,这深秋季节,说什么也不会有花香的。妻子则顺着姐姐的思路爬了上去,她回答姐姐:“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那才更是一个香呢。现在泥水味儿太大。”

      残荷的下面,泥土中就是藕。姐姐没有见过藕是如何生长的,但对藕是再熟悉不过了,不是因为吃过藕,而是因为藕粉。小的时候家里贫困,母亲营养不足,没有足够的奶汁哺育孩子,又买不起奶粉,便以藕粉为饲养孩子的主食,家里的人给这藕粉还起了个名字,叫“代乳粉”,我在婴幼时期没少吃过。那时,照料我吃藕粉的不是母亲,而常常是大我10岁的姐姐。如果是在今天,十多岁的小女孩正是不想做作业,一心想玩手机和家人撒娇的时候。我想,姐姐闻到的荷花香味,应该是刻在骨子里藕粉的味道记忆。而妻子的附和,则是对亲情的内心呼唤,她希望用心声把花香呼唤回来,把花香强化在姐姐的记忆深处,这是对美好的挽留,更是对感情的积蓄,是对姐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见。妻子对这个大姑姐已经尊重、爱见了40年。在我的眼里,她们不像姑姐关系,倒像是亲姐妹。

      快艇来到一片开阔的水域,除了黄色芦苇的点缀,余下的则是一片清澈的白茫,天和水似乎都被薄雾轻轻地罩了起来,景色颇有点虚幻,快艇掠过水面,秋荷和芦苇就从虚幻中闪过。姐夫说:“这水面,好大,比电视里演的白洋淀好看多了。”大概是因为我工作生活在白洋淀畔的缘由吧,姐夫对白洋淀很是钟情,电视里每每有白洋淀的镜头,他都会对人说:“我小舅子就在这里。”即便他独自看电视,也会自语一句。

      一个渔民驾着一只小木船,“嗷嗷——吁吁——吁呺——”有节奏地吆喝着,像高唱着一曲古老的歌谣,驱赶着十几只鱼鹰正在淀上捕鱼。我到这淀里已经记不得多少次了,但这鱼鹰捕鱼的场景我还是第一次经见,这经见一下就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鱼鹰在捕鱼的时候竟然是集体协同作战。一群黑色的精灵忽而插入水底,忽而跃出水面,把淀水搅动的翻天覆地,白浪滔滔。一条条大鱼在鱼鹰制造的波滔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逃逸的机会,便成为鱼鹰奉献渔民的猎物。被捕获的大鱼,摇动着身体,被几只鱼鹰一起托举到船舱里,这让我见识了鱼鹰的团结、机智和英勇。它们用劳动、用收获感恩渔民的饲养和眷爱,这让我想到了“慈乌反哺”的成语故事来,也或这成语中的慈乌,就是学名作鸬鹚的鱼鹰呢,鸬鹚不是经常被人们叫作“乌鬼”么。

      我惊诧鱼鹰的协同作战能力,更惊诧鱼鹰的捕获能力,七八斤重的白洋淀野生大鲤鱼就这样成了鱼鹰的猎物,它们在船舱里扑棱的时候,依然在恐惧渔民的高歌,恐惧鱼鹰的坚翅和利爪。

      无际的芦苇引起了姐姐的遐思,她想到了老家过去铺炕的蓆子和盖房子用的苇箔。采蒲台是白洋淀里一个著名的小岛,路过采蒲台村的时候,我让船靠近了村庄,让姐姐看看渔民院子里堆放的苇子以及苇箔一类的苇制品。姐姐很是感慨,她怎么也想不到,铺了一辈子的炕席,原来就出自这白洋淀水乡。妻子给姐姐讲解采蒲台村的辉煌,孙犁写过的村庄,进入过学生的课本。姐姐没有上过学,不知道孙犁,更不知道文章写进课本的意义。但姐姐知道编苇蓆的不容易,那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姐姐说:“那里的老百姓都活得不容易,编一张蓆子,那可费事了!”

      白洋淀这一淀水,能够托起多少生物的生命和生活,又能托起多少生灵的良知和仁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姐姐和姐夫是从山区来的,从小就有“乐山”的情怀,今天见识了白洋淀的水,对两个老人来说,无疑是一次“乐水”的熏陶。山的沉稳持重,水的周流淡泊,正是老人们修为的目标。

      我们是站在白洋淀的千里堤上向白洋淀告别的。淀里的水娟好静秀,渺渺茫茫;淀里的芦苇摇黄望日,花霜飞凉。成群的鸪丁嬉戏在水面上,张扬着翅膀向我们展示着自由和快乐。太阳还是淡黄色,但已经到了正南方向,很快就要西下。我和姐姐姐夫说,白洋淀的夕阳和晚霞水天一色,交相辉映,别具风姿,饱含着一种成双成对的情义和恬淡宁静的美丽,白洋淀的傍晚,天上的和水中的景色永远都相依相偎,不离不弃,下次有空咱们再一起来,专门看这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的白洋淀余辉晚景来。

      2024.11.13

      
    【审核人:站长】

        标题:秋水情缠白洋淀(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2271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