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杨家堂,深山里的原乡(散文)

  • 作者:风中求静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15 06:39:40
  • 被阅读0
  • 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许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以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也许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种桃花源的意象。而我觉得,杨家堂村也是一处桃花源。

      说实话,很早就知道杨家堂这个村庄,并且还一直误认为,这里就是杨姓人家聚居的。这次来到浙江丽水,不能错过它,第一时间就把杨家堂村列入行程。

      从高速到省道、县道、乡道,然后进入了五公里左右的山道,像是接力一程又一程。山道曲曲弯弯,小车不断地攀行而上,来到了一个山坡下的小坪地,这里已经停了很多自驾而来的车,几乎没了停车位。尽管夏日炎炎,酷暑难当,但这天来杨家堂村的游人还真的不少。如今资讯的发达,隐秘深山里的杨家堂村,也被众所周知。

      转过一个弯,翻过一座小岗,眼前豁然开朗,这就已经进入杨家堂村的那片古民居群了。

      最令人兴奋的是,不曾想,那两株枝繁叶茂的网红古樟树就在村口,第一时间出现在眼前,让人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它们用一大片令人舒爽的浓阴,欢迎夏日炎炎还来看望古村的人们。

      杨家堂村的古樟树下,是村里最为经典的摄影点,也是让村子出名的地方。

      最早注意到杨家堂村,是因为一张拍摄于古樟树下的老农牵牛照片。老农牵牛的照片,在许多地方都有出现,比如婺源的古村石拱桥上的老农牵牛;霞浦杨家溪大榕树下的老农牵牛;缙云仙都景区朱潭山丁步桥上的老农牵牛,等等,这些照片,不仅出彩,而且往往因为照片的宣传效应,为这些地方的旅游热推波助澜。杨家堂村现在的火热名气,大概也与此有关。不过我总觉得,这里的老农牵牛更具韵味。

      两株古樟树,主干相邻,枝叶交叉,盘根错节,如一对生死相依、紧紧拥抱的夫妻。它们在杨家堂建村之前就生长在这里,它们曾经才是这里的主人,它们也许是羡慕后来定居于此的人类夫妻们的相亲相爱,故而也相亲相爱而不肯分离。不过从它们树干的粗细看,或许它们还是一对老夫少妻。

      古樟下用石块铺设的村道,坑洼不平。村道另一侧是陡坡,坡下是一片黛瓦粼粼的村舍。

      我想象,在这静谧的乡村,当晨雾缥缈时,一位老农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左肩扛着锄头,右手牵着黄牛,从黄土墙侧走来,这画面的乡土味是多么的浓烈,既古风古韵,又自然温馨。在宁静与恬淡中,让人仿佛嗅觉到的山乡空气是甜甜的,仿若柔柔的晨晖也斜撒在了自己身上,也好像听到了牛儿徐缓的踢踏踢踏声,鸟儿在樟树上轻快飞舞与和鸣。哦,如此乡村景象是多么的清新美丽!

      终于,我也走入了这个村庄,走到了夫妻树下,走在了老农与老牛所走的路上。游人们都抢着在古樟下他们喜欢的位置拍照留影,有的人坐在石砌的岸墙上与下方鳞次栉比的黛瓦合影,有的人倚坐在古樟粗壮的树根上留影,有的年轻人在夫妻树间摆姿弄影秀着恩爱,更多的人排着队等待在老农牵牛路上来一张身在其中的打卡照。我觉得古樟树与土墙房之间的那段石阶坡也不错。

      这栋土墙房的墙角边挂着“老树厨坊”的木牌,墙面是沉淀了岁月的土黄色,墙根基的石头上泛着苔藓的青绿,也许是樟树树叶的绿掉落在了房顶的瓦上,它层层叠叠的灰瓦也泛着绿意。房屋墙体的斑剥和飞檐翘角,樟树的粗干与树叶的浓荫,坡道在它们之间,虽然很短,但也有幽邃的意境。

      杨家堂村除了夫妻树下,更加出彩的是那成片清代古民居的风格与气派。说这些古民居是气派的,实际上并不确切,因为它们看起来都是土里土气的,房墙是泥土与石块夯筑的。可是,在现代社会里,在人们见多了高楼大厦的时候,如此的土里土气,却成为了时尚,成为了人们追逐的揽胜对象。尤其是近些年,也许是国家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也许是人们更热衷于返璞归真,像杨家堂村这样的古村落,无论它们收不收门票,一律都是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从古樟后的这条位置最高的村巷进入这个黄土墙、灰黑瓦的古村,打算从上到下对杨家堂村进行游览。

      杨家堂村建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坳中,四周茂林修竹,郁郁葱葱。蜿蜒层叠的梯田种植着高山茶,村舍依坡借势,背东面西,前后房屋有的高低落差两三米,站在后排房子的门前,脚下是前排房屋的屋顶。

      走近这些用黄土夯墙的古民居,有的是直接袒露着黄土的质朴与韵彩,有的墙面曾经粉白但现在已经是斑斑剥剥,尽显岁月的沧桑。细心的话可以看见有的屋檐下的粉墙上描着彩绘,甚至有的粉墙上书写有警句、格言、古诗等,有一家的墙上竟然书有《朱子治家格言》。这杨家堂村崇文重教,看来也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我们走入那些大门敞开、村民仍然居住的房子时,里面的世界其实有的还是挺富丽堂皇的。比如古樟树侧的一家改造成农家乐的老宅,进入土墙内的院子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进的木结构厅堂,粗壮的木柱木梁,黝黑的木板,精美的牛腿、雀替和粱托,和山外的传统古民居没有二样,也是那样古朴中显露着华美。

      在这样的村庄中行走,从巷道里吹过的风中,似乎能嗅到浓稠的泥土味,如果你喜欢的话,这就是浓浓的泥土芳香。在这样的村巷中穿行,仿若迷陷在了哪个神秘的世界,穿越到了某个陌生却感觉亲切的古代,好像这里的生活仍然是原始的状况。走在杨家堂村的村巷里,手触身边的土墙,泥土的质感中明显是凝聚了时光与风霜,所以倍感细腻与温润,让人忆起儿时在家乡玩泥巴做泥人的情景。杨家堂村也是一个藏着历史记忆的地方,因为泥土墙的特质,它所能珍藏的记忆也许更悠长、更纯美。

      这里居住的主要是宋姓人家,村里还有座宋氏祠堂。据说,杨家堂村的宋姓始祖宋显昆是1655年从本乡的呈回村迁居于此的,所以,杨家堂村的建村史并不太长,三百七十来年。

      宋姓在此肇基后,开始并不富裕,只有数间茅草房。到了宋显昆的曾孙宋宏堂,一次机缘巧合加上勤劳才开始发达,并逐步建成了如今这个美如画的村落。

      据资料显示,宋宏堂五岁丧父,家境贫苦。母亲蔡氏对孩子们要求严格,白天带他们出去干活,晚上教他们习文。一日,宋宏堂挑柴去城里卖,在一座凉亭歇脚时,捡到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他没有离开,而是等待失主来寻。原来失主是位做木材板业生意的衢州巨商,他十分感激,并问宋宏堂有什么要求。宋宏堂说:我什么都不要,若你能用得着我,我可否当你的学徒。宋宏堂之后就跟随这位商人学习做木材板业生意。由于能写会算,尤其是品德高尚,宋宏堂倍受人们尊重。“善人者,人亦善之。”后来经师傅允许,他自立门户,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了一位松阳有名的木板巨商。宋宏堂发家后,将钱财用于“建厦屋,孝高堂,友兄弟”,从而成就了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古村落。这是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

      几百年了,宋姓人家居于这片风光旖旎的山岭之中,不经意却创造了艺术品般的古村。古树,古宅,古村,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用泥土的质地演绎着纯朴却并不低调的古色古香。

      弹指一挥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杨家堂村却像是一位知足常乐的汉子,还沉醉在过去的辉煌岁月中。也幸亏它沉醉至今,才让我们有幸欣赏到如此美妙的古风古韵,就像一个梦里的老家,就像一个质朴的原乡。

      在村子的最南边的居中位置,有一个小高台,自然成为浏览村子的观景台,在这里左看下方房屋的黛瓦,右赏上侧村舍的层叠。杨家堂村的民居,有不少是两层的,屋顶是人字形的坡瓦,有的还有翘角飞檐的马头墙。只见一面面瓦坡、一堵堵黄墙、一座座马头墙,它们高低错落,密集层叠,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个小高台正对一条南北向的笔直村巷,可居高临下,欣赏村巷上的人来人往。尤其是,当身着飘逸裙子的美女,手撑彩色的花伞,在村巷中徐徐款款而来,莲步轻移而去,这美女古风的画面是不是与村子的风格谐美?是不是优美如诗,能触景生情?

      我觉得这些还不过瘾,继续登上了地势更高的茶园,只见蓝蓝的天悠然的云下,是葱郁的山,是静卧在山窝窝里的杨家堂村。我以俯瞰的视野,宏观这个静如处子的村庄,心想我们这些外人的到来,是不是会打扰它的安宁?我也用微观的视角,欣赏杨家堂村房舍间的优美组合,并把它们框入相机永久留存。比如选取古樟和它下方的几栋房舍,我觉得是杨家堂村很有特色的一张照片;有一棵树直挺挺地从一片房屋中窜出,也是很有画面感的一张照片;一个人字形路口,一株凌霄花盛开,当三两行人走过时,这画面也很美丽……

      回到村道,然后来到了村子的西端,这里不仅专门建了风雨亭为观景台,而且有一家咖啡屋。你说这个貌不起眼的小山岗,为啥受到如此的厚待?实际上这里是观赏村子的最佳位置。因为这里正对村舍,可从略微仰视的角度观看整个杨家堂村。

      从正面观赏杨家堂村,村舍层层叠叠铺展在翠绿的山坡上,黄墙黑瓦,泥土色的红润与顶瓦的墨黛,相互映衬,古朴典雅,美轮美奂,像是拼接在绿色背景上的七巧板,更像是一幅描金的画卷挂在青山坡上。

      杨家堂村依偎在大山的怀抱,春天笑纳百花竟放,夏季踏浪绿色海洋,秋日欢喜枫红果橙,冬寒身披玉雪新衣,四季的轮回是它最执著的生活,是它最自然天成的日子。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日头西斜照射到杨家堂村时,是这里最精彩纷呈的时候。夕阳带着来自亿万公里外的霞晖,与这里几百年黄土墙的韵彩相融,这质朴的原乡披上了一层彩衣,似乎佛光普照,散发着光芒,故而人们赞叹这里是“金色的布达拉宫”。

      我由衷地祈愿这里不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愿这寄托着乡愁的桃花源般家园,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若干年后,再次来到这里时,仍然可以欣赏到这样的景致。

      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陈家铺村,这里“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的田园生活,让人念念于心……
    【审核人:站长】

        标题:杨家堂,深山里的原乡(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2136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