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山顶的宾馆里,我觉得这次旅行计划提前完成了,因为来的时候,顺路走了一个景点。便拿起手机,找了找,决定次日去乌石村。从小出生长大在农村,所以,去每一个村子,我都十分激动,像要回家乡一样。
早饭后,尽管窗外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我还是发动了车子,疲惫的凯迪拉克,没顾上洗去车门上的污泥,就缓缓驶下盘山道。千山万壑,云雾袅娜,若衣袂飘飘。一定是有些仙女迷路了,有的不顾一切钻进车窗。多么神奇的偶遇,我带着她们下凡。
有些急转弯处,没有安装反光镜,几十米一个弯,所以,要特别绷紧神经。尽管如此,还是改不掉开车溜神的老毛病。心里想着乌石村,一看见山崖裸露的石头,就想起石头的往事。
其实,半生过去,除了性格硬得像块石头,几乎很少和石头打过交道。虽然家里收藏着柳州带回来的一块所谓“奇石”,自己压根儿就不懂赏石,对石头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它的使用价值上。
在我的老家,村后只有一座大头山,村民盖房子时,会找人到后山的石坑采些石头。都是普通的青石,我家盖房子打地基时就拉来两马车。这些负重的石头,最后被埋在了土里,看不见了。看见的是,我家三间“泥辫子”(稻草、麦秸裹泥)垒起的草房,几十年傲立村头,似乎有了山的品格。
没想到,是石头,让我学会了犯错。那是1991年初冬的一个夜晚,我试着腌了一小缸酸白菜,白菜在缸里分层摆好后,要压上一块石头。晚饭后,我趁着夜色掩护,在工厂居民区里沿街逛荡起来。好不容易在一家院墙大门旁,发现一堆石头。顿时,心跳加速,迅速选中一块石头,心里说了声“不好意思”,搬起就走,越走,石头越沉。
这些年,我小心翼翼地活着,“吾日三省吾身”,是否和心上压着那块石头有关?
正胡思乱想着,忽然看见仪表盘显示,左后轮胎胎压变低,糟糕,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这要是抛锚,尴尬了,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刚才路过一段有点泥泞的山路,有几位养路工人正在施工,路面上洒落着一些碎石子。心想,一定是哪颗尖锐石子,刺破了轮胎。
不敢耽搁,赶紧就近找汽车修理厂,转了一会儿,在磐安县城东如愿。厂主是20多岁的小伙子,动作麻利,几分钟拆下轮胎,很快在轮胎上拔下一根近2公分长的螺丝钉,递给我。我笑了,立马又想到了石子。石子还是石头,没有伤害我,我对它顿生好感。
耽误了半个多小时。朋友问我,还去乌石村吗?我说,当然。车修好了,心情由紧张变得轻松,轻松里夹杂着几分茫然,好像是去探望未曾谋面的亲戚。茫然之后是释然,我有另一种“社恐”,怕见熟人,正好,不会有一块石头认出我来。
二
史料载:乌石村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历史悠久。本名管头村,也有写作“关头村”的,查阅很多资料,也只获得一点蛛丝马迹。有说法称这里处于山头,是龙头之处,也有说这里出了一位抗倭功臣,当地人称带头官兵为管头,名字也由此而来。姑妄听之吧。人们常用“坐在火山口上”形容自己身处困境,被架在火上烤。而管头村却被称为“空中乡村”,年平均气温14.3℃,气候温暖湿润,理想的避暑胜地,因地处金华市磐安县境内,被冠以“浙中承德”的美誉。
据说,山村是按照风水学建立的,其中奥义,我不懂。但我知道,近有村北1100亩的大竹海,喧哗中可听幽;稍远有夹溪十八涡湍流滔滔,本就盛产风,盛产水。从东边的村口进入,迎面就见一方大池塘,“半亩方塘一‘见’开”,银浆一般,好晃眼啊,水光滟滟,云影漾漾。西侧是黄墙的大会堂,东山墙上,几个彤红的“关头大会堂”大字和一枚红五角星,相映生辉。是管头还是关头,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纠结。值得一提的是,礼堂上面还悬挂着“横店影视城外景地”的牌子,乌石村曾是电视剧《三十而已》的取景地。真是应景,在古老的石村面前,没人不变得年轻,我也只是六十而已。
沿着池右边的小路上行,相遇揽胜阁,站在这里,目光变作长焦镜头,将盘龙梯田和一黛远山尽收眼底。梯田有四十多级,依山势逐层缠绕,状如龙盘山腰,想必因此得名。我曾去过广西的龙脊梯田,论名气,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但盘龙梯田独具神采。梯田于清朝初期开垦,宛如一阙阙清词徐徐展开,既有用工细密平平仄仄的形式美,以及一唱三叹的韵味,也有现实主义长出的稻米,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乌石村人。
收回目光,但见左前方立有一半米多高的圆顶石碑,方知这里是“观日台”。这里是乌石村最高处,海拔560余米。尽管我来得晚些,没有看到今天的日出,但我看到了金秋的梯田,那群山环抱的盆地,以漫溢的金色,仿佛在孕育着一轮又一轮绚烂的朝阳。在中国很多地方,看日出,几乎都成为风尚。今年“十一”期间,在泰山顶,为看日出,宾馆客满,许多游客宁可晚上歇息在餐厅甚至洗手间里,也要一睹明天早晨那太阳喷薄而出的时刻。一个热爱看日出的民族,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欲离开,忽然发现一条甬道,通往右下方一个新建的亭子。我小跑几步到了跟前,只见亭檐下的房梁上,横刻着三个字——“感恩亭”,字体龙飞凤舞,仿佛亭子般飞檐翘角。我拍照的同时想到,乌石村一定是个懂得感恩的村子。原来,昔日乌石村虽然有田,那也是过着刀耕火种勉强果腹的日子,虽然有景,但水自流,花自落,养在深山无人知。可以说,守着绿水青山,乌石村还是贫困村。后来,在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感召下,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资助下,乌石村开始转变观念。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就地取材,以黑不溜秋的石头为原料,以潺潺流淌的山溪水淬火,“炼”出真金白银,如何以梯田的黄,漫山遍野的绿,描绘出乡村未来的图画。
为了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原在广东经商的张威平,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拓宽道路、改造老村民居、退耕还林种树种花,历经十年奋斗,跌跌绊绊,搞起第一批农家乐,终于让全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建此感恩亭,是为了感谢党恩。
继续沿着步道绕村前行,右手竹林飒飒,左手石村幽幽。我如此佩服大众的想象力,这些石屋勾墙搭顶,错落有致,越看越像一个大大的燕窝。当然,这里的燕窝是指家燕衔草裹泥巴垒起的燕窝。如果有人想成了补品燕窝,也不为怪,看看乌石村,于精神而言,那是大补,足叫人对民族的文化更加自信。不可讳言的是,如今山村,年轻人还是少了些,尽管这些年有些回流。燕子是夏候鸟,我相信,只要有“燕窝”在,他们一定会飞回来的,因为乌石村人气旺了,四季温暖如夏。
走出几十米,在一片绿草地上,不经意间,我发现了草丛中放置的一块镂空的文字标牌——“海拔520”。520,特意被做成鲜红的大字,耀眼夺目。没有人不明白,这份浪漫是给恋人们准备的。“我爱你!”希望拍照时,恋人们大声说出来,说给彼此,也说给乌石村。
三
到了村西,可以说已经概览了乌石村的全貌,我们正要沿着山道进入村里,却被村旁一座二层石屋吸引。驻足观望,景点标牌上赫然写着“怡情石屋”,有意转身离去,以为这一定是当今流行的奶茶室、咖啡屋,目光却被下面密匝匝的文字介绍粘住,这个石屋竟有着非凡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石屋主人张茂星为躲避兵荒马乱,几经辗转从浙江安吉来到夫人的老家管头村安家。从他的子女名字中,能看出主人祈盼发财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张忠瑶、张金香、张金瑶、张瑶香、张银瑶、张财瑶。含“香”为女,戴“瑶”为子,离不开“金银”,“瑶”,暗指美玉。
走进屋子,发现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院子不大。天井给人安全感,也能围拢起家族气息,但容易使人变成井底之人,望出去的天空也就一张席子那么大。正如四周的石墙,能遮风挡雨,抵御外患,但也是一道禁锢。据现主人张茂星的儿子张财瑶介绍,当初“破圈”诸多不易,由卖柴烧炭到兜售文化和空气,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蜕变过程。可贵的是,石屋成为了乌石村第一家农家乐,门口悬挂的石片为证,上面依稀刻着“磐安县农家乐NO.001”字样。也因此,带动全村,陆续开设20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名至实归“金华农家乐第一村”。也因此,曾有中央和省市领导考察途中亲临石屋,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
石屋经营项目有传统食宿,也保留有年轻人喜欢的休闲项目,老少皆宜。服务员都经过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烹饪班和服务礼仪班培训过。室内装修相对简朴,但因房间主要位置都挂着着主人和有关领导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柴门有庆。
请原谅,不能在这里用餐了,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离开时,我把视线投向石屋二楼门前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忽觉双眼湿润。不管在哪里,我们纯朴的人民,都会用那一抹鲜红,植根大地山川,升起一方祖国的天空。
随后经过一小片古枫林,这片树林,是从2006年起被保护下来的,当时差点因修路等被全部砍伐。只见红枫像一树炭火,风越吹越红。树干很粗,抱起来吃力,这些古树有300多年的历史,我怎么能抱得住呢。如椽巨笔,将乌石村的故事续写进每一片树叶,秋风殷勤地翻阅着,唰唰作响,每一个游人都停下来仰望。树冠如同一部部厚重的村志,有野鸟儿飞进飞出,是宋体的鸟还是楷体的鸟,没等看清楚,它们就鸣叫着飞远了。
兜兜转转,来到村中央的明清四合院,在一口古井里照照自己,又来到“长廊观灯”,只见六七十米长的檐廊下,挂着一盏盏大红灯笼。我想起,不止这里,石村的很多屋檐下都挂着各式灯笼,仿佛熟透了的红柿子,似能嗅到果实的芬芳。一个老妇人,双手合抱腹前,坐在墙下,不语,看游人匆匆走过,她凝眸静睇,任无声的时光,深陷眼中。
听说石村特意开辟一条“乌石巷”给游人参观,我们没有刻意去找寻。其实,走下来,每条街道、每个弄堂几乎都铺着乌石,质地坚硬,甚至觉得硌脚。“硌”,对脚掌有按摩作用,走着走着就周身发热,血脉和路边的流水就接通了,疲惫、困倦,不见了踪影。
最后走进龙湾堂。这是一座宗祠,据说,原来是一座三重园式建筑,是始祖厉季明出资建造的,但毁于日本人的烧杀掠抢。现在剩下的唯一一间前厅,是堂前这一汪池塘,帮助它躲过一劫。水能灭火,水掌财运。这池塘因形似元宝,被叫做元宝塘。发财的概念在石村如影随形,处处可见。堂中挂着祖先的画像,彰显着厉氏家族的荣耀。最令我动容的是,堂的一侧悬挂着20对婚龄已过半个世纪的夫妇照片。相爱易,相守难,乌石村以此激励后辈们相亲相爱,白头到老,让爱情和人一样长寿。另一侧,则挂着“新族规”,第一句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尊祖敬宗,敬业奉献,赡老培幼,祖风弘扬。”显而易见,厉族人将爱国守法放在首位。我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大字,其中对公民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新族规”的根系。
龙湾堂整个前厅外墙基本用乌石垒成,是一座具有鲜明管头村特色的建筑。出来拍照时发现,前厅东侧的马头墙,下半部分近尽显乌石本色,上半部分粉刷得雪白,上书“乌石”两个超大文字,也是乌石一样的颜色,非常醒目。也许,它要提醒人们记住什么。这是一个不需要纪念碑的村子,每一幢石屋就是。
四
近中午,觉得饿了,我们商量下,决定去农家乐较多的管头新村去吃饭。
天在此刻,准时地下起小雨,雨小到正好不用打伞的程度。老天似乎有意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水墨江南烟雨迷离的氛围,让我们无法挣脱,如在画中,如在梦里。
走过一条石巷,我依然恋恋不舍地打量着每一座石屋。这些石头和木头联合建起的房子,如何恒久屹立不倒,一定有着先民的智慧做支撑。尤其这些石头之间,没有任何泥沙粘结,需要多少岁月沉淀为尘,才能填满这些石缝。到这时候,才注意到,这古村房顶,没有烟囱,这完全迥异于我的北方家乡。我闻到的柴烟味儿,是从一个石孔里冒出来的,估计这就是烟道吧。冰冷的石头,终将被人间的烟火气熏暖。
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来到新老乌石村之间的“农特产一条街”,每家店前都摆满干货,中药材、菌类、坚果、鱼干等等。和城市的农贸市场最大的差别是,几乎听不见吆喝声。在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那里,我停下了脚步,我被他出售的杂鱼干吸引。在半绾的布袋里,鱼干被攒成了一座小山。我特别喜欢小溪鱼,味道鲜美。老人见我要买,递给我塑料袋,让我自己装。也许,在大山里呆久了,他从石头那里学会了沉默。他不自卖自夸,只在称完后,又抓了一小把鱼干放进袋子。自始至终,他只是听我们说着,自己没说一句话。
在新村的一个农家乐里,我们坐了下来。除非无法选择,在景区吃饭,一定要选吃饭人多的饭店,甚至不惜时间排队等候。朋友的理论是,人多就是招牌。我又着迷似地点了清炖小溪鱼,笋干炒咸菜,炒土鸡块,炒山野菜(季节不对,无,即以青菜代替),到山区吃饭,这是我的珍藏菜单。还好,店家增加了人手,很快菜就端上来了。地道农家菜,按照当地人口味正好,但对于我们都在养生的三位而言,偏咸。我吃完一碗米饭,又添了一碗米饭,咂咂舌,笑着拿朋友当厨师说:“师傅,盐也有成本啊。”吃完饭,我明白了:“是怕我们觉得山里的日子味儿太淡。”
饭后小歇,我们就要回宾馆休息了,明天还要返城,便散步般走向停车场。
管头新村建在乌石村之南,砖和钢筋水泥联手,站起一座座三四层高的农家别墅。乌石村被中国建筑业协会称为“世所罕见的燕子垒窝型乌石建筑群”。但我从卫星云图上,将管头新村和乌石村放一起看,如今的管头村“旧貌”换“新颜”,很像巨人踩下的一只坚实的脚印,条条街道、幢幢屋舍,如同鞋底留下的道道印痕,让我惊叹。
几乎是走了一圈,回到村东。在新旧村之间,见到三面高高耸起的红旗状宣传板,上书“听党话,跟党走”。四周绿树映衬,万绿丛中,红旗如霞。乌石村,山路弯弯,起伏蜿蜒,但它没有迷路。如今,依靠发展旅游,种竹、种茶等多种山水经济,村民人均年收入由本世纪初的3500元已达到8万余元。它早已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名录,成为了“传统文化村”,“全国文明村”,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坐在车上,我又开始了查询。这些来自2亿年前的火山石,之所以发黑,是因为熔岩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使其呈黑色。但这些岩石在空气中会慢慢风化,其中的氧化物又会转化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迟早有一天,乌石村真的会变成红石村。这是科学的推断。但管头村的党员干部,现在真正“管”起“头”来了,带领群众从转变“头脑”开始,创业兴业。管头村,其实已经是红色乌石村了,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它一步一个脚印,已经大踏步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山顶的宾馆里,我觉得这次旅行计划提前完成了,因为来的时候,顺路走了一个景点。便拿起手机,找了找,决定次日去乌石村。从小出生长大在农村,所以,去每一个村子,我都十分激动,像要回家乡一样。
早饭后,尽管窗外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我还是发动了车子,疲惫的凯迪拉克,没顾上洗去车门上的污泥,就缓缓驶下盘山道。千山万壑,云雾袅娜,若衣袂飘飘。一定是有些仙女迷路了,有的不顾一切钻进车窗。多么神奇的偶遇,我带着她们下凡。
有些急转弯处,没有安装反光镜,几十米一个弯,所以,要特别绷紧神经。尽管如此,还是改不掉开车溜神的老毛病。心里想着乌石村,一看见山崖裸露的石头,就想起石头的往事。
其实,半生过去,除了性格硬得像块石头,几乎很少和石头打过交道。虽然家里收藏着柳州带回来的一块所谓“奇石”,自己压根儿就不懂赏石,对石头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它的使用价值上。
在我的老家,村后只有一座大头山,村民盖房子时,会找人到后山的石坑采些石头。都是普通的青石,我家盖房子打地基时就拉来两马车。这些负重的石头,最后被埋在了土里,看不见了。看见的是,我家三间“泥辫子”(稻草、麦秸裹泥)垒起的草房,几十年傲立村头,似乎有了山的品格。
没想到,是石头,让我学会了犯错。那是1991年初冬的一个夜晚,我试着腌了一小缸酸白菜,白菜在缸里分层摆好后,要压上一块石头。晚饭后,我趁着夜色掩护,在工厂居民区里沿街逛荡起来。好不容易在一家院墙大门旁,发现一堆石头。顿时,心跳加速,迅速选中一块石头,心里说了声“不好意思”,搬起就走,越走,石头越沉。
这些年,我小心翼翼地活着,“吾日三省吾身”,是否和心上压着那块石头有关?
正胡思乱想着,忽然看见仪表盘显示,左后轮胎胎压变低,糟糕,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这要是抛锚,尴尬了,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刚才路过一段有点泥泞的山路,有几位养路工人正在施工,路面上洒落着一些碎石子。心想,一定是哪颗尖锐石子,刺破了轮胎。
不敢耽搁,赶紧就近找汽车修理厂,转了一会儿,在磐安县城东如愿。厂主是20多岁的小伙子,动作麻利,几分钟拆下轮胎,很快在轮胎上拔下一根近2公分长的螺丝钉,递给我。我笑了,立马又想到了石子。石子还是石头,没有伤害我,我对它顿生好感。
耽误了半个多小时。朋友问我,还去乌石村吗?我说,当然。车修好了,心情由紧张变得轻松,轻松里夹杂着几分茫然,好像是去探望未曾谋面的亲戚。茫然之后是释然,我有另一种“社恐”,怕见熟人,正好,不会有一块石头认出我来。
二
史料载:乌石村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历史悠久。本名管头村,也有写作“关头村”的,查阅很多资料,也只获得一点蛛丝马迹。有说法称这里处于山头,是龙头之处,也有说这里出了一位抗倭功臣,当地人称带头官兵为管头,名字也由此而来。姑妄听之吧。人们常用“坐在火山口上”形容自己身处困境,被架在火上烤。而管头村却被称为“空中乡村”,年平均气温14.3℃,气候温暖湿润,理想的避暑胜地,因地处金华市磐安县境内,被冠以“浙中承德”的美誉。
据说,山村是按照风水学建立的,其中奥义,我不懂。但我知道,近有村北1100亩的大竹海,喧哗中可听幽;稍远有夹溪十八涡湍流滔滔,本就盛产风,盛产水。从东边的村口进入,迎面就见一方大池塘,“半亩方塘一‘见’开”,银浆一般,好晃眼啊,水光滟滟,云影漾漾。西侧是黄墙的大会堂,东山墙上,几个彤红的“关头大会堂”大字和一枚红五角星,相映生辉。是管头还是关头,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纠结。值得一提的是,礼堂上面还悬挂着“横店影视城外景地”的牌子,乌石村曾是电视剧《三十而已》的取景地。真是应景,在古老的石村面前,没人不变得年轻,我也只是六十而已。
沿着池右边的小路上行,相遇揽胜阁,站在这里,目光变作长焦镜头,将盘龙梯田和一黛远山尽收眼底。梯田有四十多级,依山势逐层缠绕,状如龙盘山腰,想必因此得名。我曾去过广西的龙脊梯田,论名气,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但盘龙梯田独具神采。梯田于清朝初期开垦,宛如一阙阙清词徐徐展开,既有用工细密平平仄仄的形式美,以及一唱三叹的韵味,也有现实主义长出的稻米,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乌石村人。
收回目光,但见左前方立有一半米多高的圆顶石碑,方知这里是“观日台”。这里是乌石村最高处,海拔560余米。尽管我来得晚些,没有看到今天的日出,但我看到了金秋的梯田,那群山环抱的盆地,以漫溢的金色,仿佛在孕育着一轮又一轮绚烂的朝阳。在中国很多地方,看日出,几乎都成为风尚。今年“十一”期间,在泰山顶,为看日出,宾馆客满,许多游客宁可晚上歇息在餐厅甚至洗手间里,也要一睹明天早晨那太阳喷薄而出的时刻。一个热爱看日出的民族,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欲离开,忽然发现一条甬道,通往右下方一个新建的亭子。我小跑几步到了跟前,只见亭檐下的房梁上,横刻着三个字——“感恩亭”,字体龙飞凤舞,仿佛亭子般飞檐翘角。我拍照的同时想到,乌石村一定是个懂得感恩的村子。原来,昔日乌石村虽然有田,那也是过着刀耕火种勉强果腹的日子,虽然有景,但水自流,花自落,养在深山无人知。可以说,守着绿水青山,乌石村还是贫困村。后来,在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感召下,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资助下,乌石村开始转变观念。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就地取材,以黑不溜秋的石头为原料,以潺潺流淌的山溪水淬火,“炼”出真金白银,如何以梯田的黄,漫山遍野的绿,描绘出乡村未来的图画。
为了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原在广东经商的张威平,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拓宽道路、改造老村民居、退耕还林种树种花,历经十年奋斗,跌跌绊绊,搞起第一批农家乐,终于让全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建此感恩亭,是为了感谢党恩。
继续沿着步道绕村前行,右手竹林飒飒,左手石村幽幽。我如此佩服大众的想象力,这些石屋勾墙搭顶,错落有致,越看越像一个大大的燕窝。当然,这里的燕窝是指家燕衔草裹泥巴垒起的燕窝。如果有人想成了补品燕窝,也不为怪,看看乌石村,于精神而言,那是大补,足叫人对民族的文化更加自信。不可讳言的是,如今山村,年轻人还是少了些,尽管这些年有些回流。燕子是夏候鸟,我相信,只要有“燕窝”在,他们一定会飞回来的,因为乌石村人气旺了,四季温暖如夏。
走出几十米,在一片绿草地上,不经意间,我发现了草丛中放置的一块镂空的文字标牌——“海拔520”。520,特意被做成鲜红的大字,耀眼夺目。没有人不明白,这份浪漫是给恋人们准备的。“我爱你!”希望拍照时,恋人们大声说出来,说给彼此,也说给乌石村。
三
到了村西,可以说已经概览了乌石村的全貌,我们正要沿着山道进入村里,却被村旁一座二层石屋吸引。驻足观望,景点标牌上赫然写着“怡情石屋”,有意转身离去,以为这一定是当今流行的奶茶室、咖啡屋,目光却被下面密匝匝的文字介绍粘住,这个石屋竟有着非凡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石屋主人张茂星为躲避兵荒马乱,几经辗转从浙江安吉来到夫人的老家管头村安家。从他的子女名字中,能看出主人祈盼发财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张忠瑶、张金香、张金瑶、张瑶香、张银瑶、张财瑶。含“香”为女,戴“瑶”为子,离不开“金银”,“瑶”,暗指美玉。
走进屋子,发现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院子不大。天井给人安全感,也能围拢起家族气息,但容易使人变成井底之人,望出去的天空也就一张席子那么大。正如四周的石墙,能遮风挡雨,抵御外患,但也是一道禁锢。据现主人张茂星的儿子张财瑶介绍,当初“破圈”诸多不易,由卖柴烧炭到兜售文化和空气,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蜕变过程。可贵的是,石屋成为了乌石村第一家农家乐,门口悬挂的石片为证,上面依稀刻着“磐安县农家乐NO.001”字样。也因此,带动全村,陆续开设20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名至实归“金华农家乐第一村”。也因此,曾有中央和省市领导考察途中亲临石屋,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
石屋经营项目有传统食宿,也保留有年轻人喜欢的休闲项目,老少皆宜。服务员都经过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烹饪班和服务礼仪班培训过。室内装修相对简朴,但因房间主要位置都挂着着主人和有关领导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柴门有庆。
请原谅,不能在这里用餐了,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离开时,我把视线投向石屋二楼门前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忽觉双眼湿润。不管在哪里,我们纯朴的人民,都会用那一抹鲜红,植根大地山川,升起一方祖国的天空。
随后经过一小片古枫林,这片树林,是从2006年起被保护下来的,当时差点因修路等被全部砍伐。只见红枫像一树炭火,风越吹越红。树干很粗,抱起来吃力,这些古树有300多年的历史,我怎么能抱得住呢。如椽巨笔,将乌石村的故事续写进每一片树叶,秋风殷勤地翻阅着,唰唰作响,每一个游人都停下来仰望。树冠如同一部部厚重的村志,有野鸟儿飞进飞出,是宋体的鸟还是楷体的鸟,没等看清楚,它们就鸣叫着飞远了。
兜兜转转,来到村中央的明清四合院,在一口古井里照照自己,又来到“长廊观灯”,只见六七十米长的檐廊下,挂着一盏盏大红灯笼。我想起,不止这里,石村的很多屋檐下都挂着各式灯笼,仿佛熟透了的红柿子,似能嗅到果实的芬芳。一个老妇人,双手合抱腹前,坐在墙下,不语,看游人匆匆走过,她凝眸静睇,任无声的时光,深陷眼中。
听说石村特意开辟一条“乌石巷”给游人参观,我们没有刻意去找寻。其实,走下来,每条街道、每个弄堂几乎都铺着乌石,质地坚硬,甚至觉得硌脚。“硌”,对脚掌有按摩作用,走着走着就周身发热,血脉和路边的流水就接通了,疲惫、困倦,不见了踪影。
最后走进龙湾堂。这是一座宗祠,据说,原来是一座三重园式建筑,是始祖厉季明出资建造的,但毁于日本人的烧杀掠抢。现在剩下的唯一一间前厅,是堂前这一汪池塘,帮助它躲过一劫。水能灭火,水掌财运。这池塘因形似元宝,被叫做元宝塘。发财的概念在石村如影随形,处处可见。堂中挂着祖先的画像,彰显着厉氏家族的荣耀。最令我动容的是,堂的一侧悬挂着20对婚龄已过半个世纪的夫妇照片。相爱易,相守难,乌石村以此激励后辈们相亲相爱,白头到老,让爱情和人一样长寿。另一侧,则挂着“新族规”,第一句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尊祖敬宗,敬业奉献,赡老培幼,祖风弘扬。”显而易见,厉族人将爱国守法放在首位。我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大字,其中对公民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新族规”的根系。
龙湾堂整个前厅外墙基本用乌石垒成,是一座具有鲜明管头村特色的建筑。出来拍照时发现,前厅东侧的马头墙,下半部分近尽显乌石本色,上半部分粉刷得雪白,上书“乌石”两个超大文字,也是乌石一样的颜色,非常醒目。也许,它要提醒人们记住什么。这是一个不需要纪念碑的村子,每一幢石屋就是。
四
近中午,觉得饿了,我们商量下,决定去农家乐较多的管头新村去吃饭。
天在此刻,准时地下起小雨,雨小到正好不用打伞的程度。老天似乎有意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水墨江南烟雨迷离的氛围,让我们无法挣脱,如在画中,如在梦里。
走过一条石巷,我依然恋恋不舍地打量着每一座石屋。这些石头和木头联合建起的房子,如何恒久屹立不倒,一定有着先民的智慧做支撑。尤其这些石头之间,没有任何泥沙粘结,需要多少岁月沉淀为尘,才能填满这些石缝。到这时候,才注意到,这古村房顶,没有烟囱,这完全迥异于我的北方家乡。我闻到的柴烟味儿,是从一个石孔里冒出来的,估计这就是烟道吧。冰冷的石头,终将被人间的烟火气熏暖。
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来到新老乌石村之间的“农特产一条街”,每家店前都摆满干货,中药材、菌类、坚果、鱼干等等。和城市的农贸市场最大的差别是,几乎听不见吆喝声。在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那里,我停下了脚步,我被他出售的杂鱼干吸引。在半绾的布袋里,鱼干被攒成了一座小山。我特别喜欢小溪鱼,味道鲜美。老人见我要买,递给我塑料袋,让我自己装。也许,在大山里呆久了,他从石头那里学会了沉默。他不自卖自夸,只在称完后,又抓了一小把鱼干放进袋子。自始至终,他只是听我们说着,自己没说一句话。
在新村的一个农家乐里,我们坐了下来。除非无法选择,在景区吃饭,一定要选吃饭人多的饭店,甚至不惜时间排队等候。朋友的理论是,人多就是招牌。我又着迷似地点了清炖小溪鱼,笋干炒咸菜,炒土鸡块,炒山野菜(季节不对,无,即以青菜代替),到山区吃饭,这是我的珍藏菜单。还好,店家增加了人手,很快菜就端上来了。地道农家菜,按照当地人口味正好,但对于我们都在养生的三位而言,偏咸。我吃完一碗米饭,又添了一碗米饭,咂咂舌,笑着拿朋友当厨师说:“师傅,盐也有成本啊。”吃完饭,我明白了:“是怕我们觉得山里的日子味儿太淡。”
饭后小歇,我们就要回宾馆休息了,明天还要返城,便散步般走向停车场。
管头新村建在乌石村之南,砖和钢筋水泥联手,站起一座座三四层高的农家别墅。乌石村被中国建筑业协会称为“世所罕见的燕子垒窝型乌石建筑群”。但我从卫星云图上,将管头新村和乌石村放一起看,如今的管头村“旧貌”换“新颜”,很像巨人踩下的一只坚实的脚印,条条街道、幢幢屋舍,如同鞋底留下的道道印痕,让我惊叹。
几乎是走了一圈,回到村东。在新旧村之间,见到三面高高耸起的红旗状宣传板,上书“听党话,跟党走”。四周绿树映衬,万绿丛中,红旗如霞。乌石村,山路弯弯,起伏蜿蜒,但它没有迷路。如今,依靠发展旅游,种竹、种茶等多种山水经济,村民人均年收入由本世纪初的3500元已达到8万余元。它早已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名录,成为了“传统文化村”,“全国文明村”,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坐在车上,我又开始了查询。这些来自2亿年前的火山石,之所以发黑,是因为熔岩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使其呈黑色。但这些岩石在空气中会慢慢风化,其中的氧化物又会转化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迟早有一天,乌石村真的会变成红石村。这是科学的推断。但管头村的党员干部,现在真正“管”起“头”来了,带领群众从转变“头脑”开始,创业兴业。管头村,其实已经是红色乌石村了,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它一步一个脚印,已经大踏步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