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罐、煨罐、锅炕子都是土锅灶的一部分,或者是跟锅灶有关系。可以说,没有土锅灶就没有它们。锅灶兴则兴,锅灶热则热。
一、
我们的日子不能不吃饭,我们的饭菜离不开锅灶。假如,把家比作一辆大型的房车,那土锅灶,犹如是一台两缸或三缸的老式发动机,动力是燃烧的柴禾,排气囱里排放的是袅袅炊烟。在一路风景的人生路上,它引擎生活向前。如今,乡村都用上了煤气灶和电饭锅了,于是好多人家把土灶台给拆了。我却依然保留着老式基因的锅灶,保留着我的童年,青年。我喜欢坐在锅膛门口烧火,将一把又一把的豆萁,或稻麦草,或废弃的木柴放进灶膛里。看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听妻子炒菜的声音;嗅锅里飘逸的香味;想小时候的事和人。
爷爷和奶奶在世的年代,家里的灶台是土墼砌的,灶台面是白石灰粉刷的。不结实,几乎每年到过年前都要进行一次维修,把灶台面上、灶台墙壁等脱落的地方,再用石灰浆补上。一般两三年就要重新砌一次。有一年,父亲请来瓦匠师傅翻建锅灶,我有幸目睹了具有地方特色锅灶的过程。那时家里人口多,因此,砌的是三间锅的灶台,两个汤罐,两个锅炕子,另配有两只煨罐。
锅灶不能随随便便的砌,要选择一个好日子。那年是“冬至”(家乡人习惯叫大冬)前的一个吉日。头一天,爷爷和父亲将原来的旧灶台拆掉,并清理干净。傍晚时,父亲又挑来一堆砌灶墙用的干土,浇水泡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父亲捧来稻草屑子,放进烂泥里,然后人站进去用双脚踹。家乡的土本就是粘土,越踹越粘,稻草屑踹进泥里,主要是起到拉力的作用,这样潮泥干了不会有裂缝。另外,还运来新土墼、少量的旺砖和青砖、石灰等所需的材料。瓦匠师傅到每一户人家砌锅灶,有个规矩,无论是二间的还三间的灶台,有多复杂都必须一天完成,哪怕是起早摸黑,否则主家就没有吃的了。因此,主家给的也是双工资。父亲请的瓦匠师傅姓潘,是本地砌锅灶的高手。不管是原地翻建还是新建,都要画线脚,就是将铁锅按大中小排列放在地上,抓一把白石灰粉在手上,沿着锅边画,然后画一个土灶的轮廓。
灶台地基是“刮弧”形的。做小工的父亲拎来泥桶。只见一块笨重的土墼,在潘师傅的左手掌上轻飘飘地翻转,右手挥动瓦刀操泥浆,娴熟地砌起来。砌灶台是精细活,什么形状?怎么砌?拐弯抹角的全在师傅的心里,眼里,手里。砌到约三十公分高的部位,在三间锅搭界的两个外空档,砌两个半圆型的锅洞,这便是“锅炕子”了。锅炕子的对面,要砌三个塞柴禾的灶膛门,每个灶膛门宽二十几公分,比煨罐大些高些。一会儿,潘师傅直起腰问:“你家还用风箱呀?要用就留个洞子,不用就不留了。”父亲递了一支没烟嘴的烟说:“噢,不用了。”到八十公分上就用旺砖砌灶台的飞边,即灶台面。圆锅口也是用旺砖砌的,是师傅用瓦刀将每片旺砖慢慢斩成弧形,然后一块块排列成锅口的圆形,这体现了师傅手腕上有很深的功力。在三口铁锅的两处空档间,按放了两只椭圆形的“汤罐”,靠汤罐是砌“锅箱”子。
所谓锅箱子,其实是烧火时三间灶膛里排烟的通道。砌锅箱时,那又宽又厚的土墼就不好用了,只能用结实的老青砖砌。锅箱的厚度为三十公分左右,三间灶台有多宽,锅箱子就有多宽。扁形的锅箱中间是空心的,如同一只背式喷雾器的水箱形状。锅箱下面是三个烟孔,孔径大概是十几公分,即是三个灶膛三个排烟孔。锅箱朝铁锅的正面,中间安放两片旺砖,伸出来可以放照明的煤油灯或是蜡烛。锅箱的左上角留一个小洞子,里面可以放香烟等小件东西,时梅天不转潮。锅箱的背面,即是在靠近锅膛门的上方,留有一个拳头大的小洞,用来摆放火柴盒。锅箱朝房门的侧面,每年到小年要贴一张神圣的“灶王爷”画像。锅箱上面就是烟囱了,一直伸出屋面约六十公分高。烟囱也是用青砖砌的,有两个类似“鼻孔”出烟,烟囱顶部,巧手的潘师傅,用小瓦片摆放了一朵“莲花”的造型,非常的漂亮。
灶台砌好了,瓦匠师傅叫父亲把石灰泥和“纸脚”拌成浆。煮好的石灰泥和纸脚是提前到街上买的。纸脚,大概就是做草纸时,粉碎了的稻草下脚料吧。买回来放进石灰浆里,和家里稻草屑的功能一样,也是起到拉力的作用。潘师傅一手拿操灰板,一手握铁板,将整个灶台及烟囱粉刷了一遍。然后,又用一只旧面盆,将石灰浆搅拌成石灰水,用排刷子沾石灰水涂抹一遍,等干了,只见整个灶台像裹了件雪白的披风,亮眼。接着一道程序,是用烂泥将三个锅膛搪好后,按放三只铁锅。最后是暖锅,就是将三口铁锅里放点水,用稻草在三个灶膛里烧,慢慢的将潮湿的泥土、石灰烘干。烧的过程中,如锅边处有冒烟的地方,那就用石灰泥再搪塞一下,做到完美无缺。父亲夸潘师傅砌的灶台既好看,又人性化,灶膛内宽大,既熬火,烧锅又快。
窗外的晚霞照在灶台的锅箱上,瓦匠师傅围着灶台左看看、右看看,像是欣赏由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件工艺品。这件工艺品就是三只缸的发动机。试机时,将汤罐加满水,大锅烧水,中锅煮饭,小锅煮鱼。乡里有风俗:新砌的锅灶,第一次必须先做红烧鱼,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的吉兆。
二、
椭圆形的汤罐是铸铁的,如开口的鸭蛋状,一次能装一小水瓶的水,木头的汤罐盖子,是箍匠制作锅盖时一同做的。这种汤罐以前镇上集场有的买,现在没有这种形状的了。要是有,就是新一代的不锈钢皮制作的,长方形的能装两水瓶水,名称也不叫汤罐了,而是叫水箱。家乡有一句俗语:“汤罐里的水,帶就帶热了。”意思是,汤罐里的水呀,在煮饭烧菜时,是利用灶膛里火慢慢燎热的。这句源自于锅灶上的话,引伸的哲理是: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有什么样的人品。即人常在好的环境里,坏的也变好了;人若在坏的环境里,好的也变坏了。感慨,我们智慧的先辈匠人不但能砌,还能创造出锅灶的文化呢。
汤罐,与锅共享烧火的灶膛,唯一的作用就是有热水。如炒菜需要热水时,就用水兜子(竹筒做的)伸进汤罐里兜水放到菜锅中。到了冬天,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奶奶就将一大锅粥烧好了,家人起床洗漱就打热乎乎的汤罐水用。若中午烧的菜吃不完,就用斗碗盛起来放在汤罐口上,盖上汤罐盖子保温,晚上吃就不用锅热了。睡觉前就用汤罐水洗脚,不冷,还温馨。到了夏天的割麦载秧场,汗流浃背的父母从地里回来,喝生水不卫生,喝开水又嫌烫。于是,就用水兜子打汤罐水喝,不热不凉正好解渴,补充水分,再去劳作。到了端午节,奶奶和母亲将裹好的粽子放进水缸里养起来。人忙起来了,做饭时间不正常了,奶奶就从水缸里捞出两三只粽子放进汤罐里热。父母肚子饿了,回来就先剥只粽子蘸糖吃,解解饥。到了年腊月,是乡村人家蒸馒头的时候。我家人多,蒸的馒头也多,连包馅带蒸要一天时间。时间长了,汤罐里的水和锅里水一样,咕噜噜地沸腾翻滚。不能浪费,就用水瓶装起来,待蒸过馒头后,晚上在锅膛门口搁个澡盆,洗澡,整个厨房暖洋洋的,如同是在雾汽腾腾的浴室里沐浴一般。总之,汤罐既节省了柴禾,又提供了人的方便。盛满了水的汤罐,如是锅灶上一对水汪汪的眼睛。闲时眼皮就闭着,早、中、晚就睁开眼,看看这冷与热的岁月时光。日子好了,锅膛里的火就旺,“咕噜咕噜”的汤罐流出来的是幸福的温情。
锅炕子,在灶台的下面,半圆形,敞开着,内高二三十公分,口门宽二十多公分,与烧火的灶膛只隔一层土墼墙。就跟北方人家的火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北方的炕是在下面烧火,锅炕子是旁边灶膛里烧的火。因此,灶膛里的火有多烫,锅炕子就有多热。有了热度就可以炕东西。每到冬日雨雪天,我们小孩子喜欢在外面雪地里玩,鞋子潮湿了,就脱下来放到锅炕子里,炕干了再穿。如果家里有刚出生的小宝宝,换的尿布多,若遇上阴雨天,洗过的尿布就放到锅炕里炕干。记得,有一年春天,奶奶到街上买了一些小鸡子回来养。有一只小鸡不慎掉入水盆里,湿漉漉的胎毛贴在身上。春天乍暖还寒的,小鸡瑟瑟发抖,眼看命悬一线,随急被奶奶放到锅炕里取暖。半天的功夫,小鸡身上的绒毛干了,又恢复了活力。奶奶又放了点饭米进去,给小鸡吃,小鸡把锅炕子当成了暖融融的窝,不肯出来了哩。
煨罐,是陶土经烈窑烧制的,有手把子可以抓,形状如茶缸子,那时候街上有的卖。它不属于锅灶的一部分,但它依靠的是锅灶,利用灶膛里草灰的热度煨东西。常看到奶奶烧过晚饭后,捧两把红番豆子放进罐子里,再放到灶膛里煨。一夜过来,红番豆全膨胀开了,倒入米锅里煮赤豆粥吃。有时还将蚕豆放入罐子里煨,而煨的蚕豆皮壳没有枯斑。次日,将胀好的蚕豆倒入盆里,放点盐、醋、酱油、麻油佐料,再剥点蒜头子放进去拌一拌,做成“茴香豆”,既可以当小菜吃,也可以给爷爷搭酒吃。
以前,农村家家养猪,猪既是庄稼人的经济来源,猪圈里的猪屎泥又是农田的最佳基肥。一户人家,一年至少要养二头猪,多则三四头,因为过年还要杀一头年猪。父亲养猪特别细心,一天三顿,人还没吃饭,先将猪喂好。冬寒天,晚饭烧好后,父亲就到猪圈旁把那只煨罐拿来,窊两瓢糠装进煨罐里,半罐即可,再注入水。然后,放进灶膛里,用火钳将带有火星的草灰围住罐子。到第二天烧早饭时,从锅膛里取出煨罐,此时已是满满的一罐糠了,煨罐抓在手上还有点温热呢。父亲将罐里的熟糠倒进猪食盆里,再到缸里窊几勺沤好的草糠,搅拌搅拌喂给猪吃。两头肥猪哼哼着曲调,吞噬得头点点的,两只大耳朵一扇一扇的,尾巴不停地摇,快活无比。
在那个简朴的年代,一日三餐,灶膛里烧的都是稻草和麦草,草灰多。所以,我常听到奶奶或是母亲坐在灶膛口,用火叉“咚!咚!”地捶火声。捶实了草灰的同时也保存了火种。
煮一锅饭,烧一锅菜,带热了汤罐,烧热了锅炕子,火星子翻翻的草灰焐热了煨罐——火存灶热,火尽其用。
一、
我们的日子不能不吃饭,我们的饭菜离不开锅灶。假如,把家比作一辆大型的房车,那土锅灶,犹如是一台两缸或三缸的老式发动机,动力是燃烧的柴禾,排气囱里排放的是袅袅炊烟。在一路风景的人生路上,它引擎生活向前。如今,乡村都用上了煤气灶和电饭锅了,于是好多人家把土灶台给拆了。我却依然保留着老式基因的锅灶,保留着我的童年,青年。我喜欢坐在锅膛门口烧火,将一把又一把的豆萁,或稻麦草,或废弃的木柴放进灶膛里。看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听妻子炒菜的声音;嗅锅里飘逸的香味;想小时候的事和人。
爷爷和奶奶在世的年代,家里的灶台是土墼砌的,灶台面是白石灰粉刷的。不结实,几乎每年到过年前都要进行一次维修,把灶台面上、灶台墙壁等脱落的地方,再用石灰浆补上。一般两三年就要重新砌一次。有一年,父亲请来瓦匠师傅翻建锅灶,我有幸目睹了具有地方特色锅灶的过程。那时家里人口多,因此,砌的是三间锅的灶台,两个汤罐,两个锅炕子,另配有两只煨罐。
锅灶不能随随便便的砌,要选择一个好日子。那年是“冬至”(家乡人习惯叫大冬)前的一个吉日。头一天,爷爷和父亲将原来的旧灶台拆掉,并清理干净。傍晚时,父亲又挑来一堆砌灶墙用的干土,浇水泡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父亲捧来稻草屑子,放进烂泥里,然后人站进去用双脚踹。家乡的土本就是粘土,越踹越粘,稻草屑踹进泥里,主要是起到拉力的作用,这样潮泥干了不会有裂缝。另外,还运来新土墼、少量的旺砖和青砖、石灰等所需的材料。瓦匠师傅到每一户人家砌锅灶,有个规矩,无论是二间的还三间的灶台,有多复杂都必须一天完成,哪怕是起早摸黑,否则主家就没有吃的了。因此,主家给的也是双工资。父亲请的瓦匠师傅姓潘,是本地砌锅灶的高手。不管是原地翻建还是新建,都要画线脚,就是将铁锅按大中小排列放在地上,抓一把白石灰粉在手上,沿着锅边画,然后画一个土灶的轮廓。
灶台地基是“刮弧”形的。做小工的父亲拎来泥桶。只见一块笨重的土墼,在潘师傅的左手掌上轻飘飘地翻转,右手挥动瓦刀操泥浆,娴熟地砌起来。砌灶台是精细活,什么形状?怎么砌?拐弯抹角的全在师傅的心里,眼里,手里。砌到约三十公分高的部位,在三间锅搭界的两个外空档,砌两个半圆型的锅洞,这便是“锅炕子”了。锅炕子的对面,要砌三个塞柴禾的灶膛门,每个灶膛门宽二十几公分,比煨罐大些高些。一会儿,潘师傅直起腰问:“你家还用风箱呀?要用就留个洞子,不用就不留了。”父亲递了一支没烟嘴的烟说:“噢,不用了。”到八十公分上就用旺砖砌灶台的飞边,即灶台面。圆锅口也是用旺砖砌的,是师傅用瓦刀将每片旺砖慢慢斩成弧形,然后一块块排列成锅口的圆形,这体现了师傅手腕上有很深的功力。在三口铁锅的两处空档间,按放了两只椭圆形的“汤罐”,靠汤罐是砌“锅箱”子。
所谓锅箱子,其实是烧火时三间灶膛里排烟的通道。砌锅箱时,那又宽又厚的土墼就不好用了,只能用结实的老青砖砌。锅箱的厚度为三十公分左右,三间灶台有多宽,锅箱子就有多宽。扁形的锅箱中间是空心的,如同一只背式喷雾器的水箱形状。锅箱下面是三个烟孔,孔径大概是十几公分,即是三个灶膛三个排烟孔。锅箱朝铁锅的正面,中间安放两片旺砖,伸出来可以放照明的煤油灯或是蜡烛。锅箱的左上角留一个小洞子,里面可以放香烟等小件东西,时梅天不转潮。锅箱的背面,即是在靠近锅膛门的上方,留有一个拳头大的小洞,用来摆放火柴盒。锅箱朝房门的侧面,每年到小年要贴一张神圣的“灶王爷”画像。锅箱上面就是烟囱了,一直伸出屋面约六十公分高。烟囱也是用青砖砌的,有两个类似“鼻孔”出烟,烟囱顶部,巧手的潘师傅,用小瓦片摆放了一朵“莲花”的造型,非常的漂亮。
灶台砌好了,瓦匠师傅叫父亲把石灰泥和“纸脚”拌成浆。煮好的石灰泥和纸脚是提前到街上买的。纸脚,大概就是做草纸时,粉碎了的稻草下脚料吧。买回来放进石灰浆里,和家里稻草屑的功能一样,也是起到拉力的作用。潘师傅一手拿操灰板,一手握铁板,将整个灶台及烟囱粉刷了一遍。然后,又用一只旧面盆,将石灰浆搅拌成石灰水,用排刷子沾石灰水涂抹一遍,等干了,只见整个灶台像裹了件雪白的披风,亮眼。接着一道程序,是用烂泥将三个锅膛搪好后,按放三只铁锅。最后是暖锅,就是将三口铁锅里放点水,用稻草在三个灶膛里烧,慢慢的将潮湿的泥土、石灰烘干。烧的过程中,如锅边处有冒烟的地方,那就用石灰泥再搪塞一下,做到完美无缺。父亲夸潘师傅砌的灶台既好看,又人性化,灶膛内宽大,既熬火,烧锅又快。
窗外的晚霞照在灶台的锅箱上,瓦匠师傅围着灶台左看看、右看看,像是欣赏由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件工艺品。这件工艺品就是三只缸的发动机。试机时,将汤罐加满水,大锅烧水,中锅煮饭,小锅煮鱼。乡里有风俗:新砌的锅灶,第一次必须先做红烧鱼,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的吉兆。
二、
椭圆形的汤罐是铸铁的,如开口的鸭蛋状,一次能装一小水瓶的水,木头的汤罐盖子,是箍匠制作锅盖时一同做的。这种汤罐以前镇上集场有的买,现在没有这种形状的了。要是有,就是新一代的不锈钢皮制作的,长方形的能装两水瓶水,名称也不叫汤罐了,而是叫水箱。家乡有一句俗语:“汤罐里的水,帶就帶热了。”意思是,汤罐里的水呀,在煮饭烧菜时,是利用灶膛里火慢慢燎热的。这句源自于锅灶上的话,引伸的哲理是: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有什么样的人品。即人常在好的环境里,坏的也变好了;人若在坏的环境里,好的也变坏了。感慨,我们智慧的先辈匠人不但能砌,还能创造出锅灶的文化呢。
汤罐,与锅共享烧火的灶膛,唯一的作用就是有热水。如炒菜需要热水时,就用水兜子(竹筒做的)伸进汤罐里兜水放到菜锅中。到了冬天,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奶奶就将一大锅粥烧好了,家人起床洗漱就打热乎乎的汤罐水用。若中午烧的菜吃不完,就用斗碗盛起来放在汤罐口上,盖上汤罐盖子保温,晚上吃就不用锅热了。睡觉前就用汤罐水洗脚,不冷,还温馨。到了夏天的割麦载秧场,汗流浃背的父母从地里回来,喝生水不卫生,喝开水又嫌烫。于是,就用水兜子打汤罐水喝,不热不凉正好解渴,补充水分,再去劳作。到了端午节,奶奶和母亲将裹好的粽子放进水缸里养起来。人忙起来了,做饭时间不正常了,奶奶就从水缸里捞出两三只粽子放进汤罐里热。父母肚子饿了,回来就先剥只粽子蘸糖吃,解解饥。到了年腊月,是乡村人家蒸馒头的时候。我家人多,蒸的馒头也多,连包馅带蒸要一天时间。时间长了,汤罐里的水和锅里水一样,咕噜噜地沸腾翻滚。不能浪费,就用水瓶装起来,待蒸过馒头后,晚上在锅膛门口搁个澡盆,洗澡,整个厨房暖洋洋的,如同是在雾汽腾腾的浴室里沐浴一般。总之,汤罐既节省了柴禾,又提供了人的方便。盛满了水的汤罐,如是锅灶上一对水汪汪的眼睛。闲时眼皮就闭着,早、中、晚就睁开眼,看看这冷与热的岁月时光。日子好了,锅膛里的火就旺,“咕噜咕噜”的汤罐流出来的是幸福的温情。
锅炕子,在灶台的下面,半圆形,敞开着,内高二三十公分,口门宽二十多公分,与烧火的灶膛只隔一层土墼墙。就跟北方人家的火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北方的炕是在下面烧火,锅炕子是旁边灶膛里烧的火。因此,灶膛里的火有多烫,锅炕子就有多热。有了热度就可以炕东西。每到冬日雨雪天,我们小孩子喜欢在外面雪地里玩,鞋子潮湿了,就脱下来放到锅炕子里,炕干了再穿。如果家里有刚出生的小宝宝,换的尿布多,若遇上阴雨天,洗过的尿布就放到锅炕里炕干。记得,有一年春天,奶奶到街上买了一些小鸡子回来养。有一只小鸡不慎掉入水盆里,湿漉漉的胎毛贴在身上。春天乍暖还寒的,小鸡瑟瑟发抖,眼看命悬一线,随急被奶奶放到锅炕里取暖。半天的功夫,小鸡身上的绒毛干了,又恢复了活力。奶奶又放了点饭米进去,给小鸡吃,小鸡把锅炕子当成了暖融融的窝,不肯出来了哩。
煨罐,是陶土经烈窑烧制的,有手把子可以抓,形状如茶缸子,那时候街上有的卖。它不属于锅灶的一部分,但它依靠的是锅灶,利用灶膛里草灰的热度煨东西。常看到奶奶烧过晚饭后,捧两把红番豆子放进罐子里,再放到灶膛里煨。一夜过来,红番豆全膨胀开了,倒入米锅里煮赤豆粥吃。有时还将蚕豆放入罐子里煨,而煨的蚕豆皮壳没有枯斑。次日,将胀好的蚕豆倒入盆里,放点盐、醋、酱油、麻油佐料,再剥点蒜头子放进去拌一拌,做成“茴香豆”,既可以当小菜吃,也可以给爷爷搭酒吃。
以前,农村家家养猪,猪既是庄稼人的经济来源,猪圈里的猪屎泥又是农田的最佳基肥。一户人家,一年至少要养二头猪,多则三四头,因为过年还要杀一头年猪。父亲养猪特别细心,一天三顿,人还没吃饭,先将猪喂好。冬寒天,晚饭烧好后,父亲就到猪圈旁把那只煨罐拿来,窊两瓢糠装进煨罐里,半罐即可,再注入水。然后,放进灶膛里,用火钳将带有火星的草灰围住罐子。到第二天烧早饭时,从锅膛里取出煨罐,此时已是满满的一罐糠了,煨罐抓在手上还有点温热呢。父亲将罐里的熟糠倒进猪食盆里,再到缸里窊几勺沤好的草糠,搅拌搅拌喂给猪吃。两头肥猪哼哼着曲调,吞噬得头点点的,两只大耳朵一扇一扇的,尾巴不停地摇,快活无比。
在那个简朴的年代,一日三餐,灶膛里烧的都是稻草和麦草,草灰多。所以,我常听到奶奶或是母亲坐在灶膛口,用火叉“咚!咚!”地捶火声。捶实了草灰的同时也保存了火种。
煮一锅饭,烧一锅菜,带热了汤罐,烧热了锅炕子,火星子翻翻的草灰焐热了煨罐——火存灶热,火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