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膛炉火,正熊熊燃烧。火焰的底部,呈淡黄色,上端,白炽而发亮。
我双手握着铁锨,通过锅炉炉口,一锨一锨,向炉膛里撒煤。煤屑均匀散开,落在炉灶上,燃烧的火焰,微微震颤之后,又恢复了熊熊燃烧的气势。
操作队队长张海峰站在一旁,盯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感叹道,“还是你撒煤撒得好,一点儿都不压火焰。”
我听了,心里窃喜,手上更有劲儿,一锨一锨,撒得更欢。
这场景发生在1976年左右,当时,我在县化肥厂当亦工亦农合同工,被分配到锅炉车间,当了锅炉工。
这之前,我在城关公社劳动力管理小组,和几个人一起管理城关公社社员到县城区域各公家单位工作的临时工和合同工。一听说要成立县化肥厂,除了招正式工,还要招一批亦工亦农合同工。我听说了这个消息,积极争取去当工人。当时,公社干部老杨极力劝阻我,他认为我在公社里工作,将来有转成国家正式干部的机会,去当工人,还是个亦工亦农合同工——虽然拿工资,依然还是农民身份,跟现在的农民工有相同之处——有点儿不划算。我却不这样想,进工厂,虽说是亦工亦农合同工,也毕竟是工人,离原始的农业劳动又远了一步。再说了,进去之后,也许就有转为正式工人的可能啊。我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也尽量往好处想。
万万没想到,进了化肥厂,被分配到锅炉车间,烧锅炉。在化肥厂各个工序里,锅炉工序几乎是技术含量最低的。会看水位仪和温度计,会开关阀门,会撒煤,会清煤灰,基本上就可以胜任。所以,分到我们同一工班的人,大多是初中和小学学历,高中学历的,除了我,还有一个人,姓徐,还不到二十岁,是整个工班唯一的一位正式工——却是个学徒工。那时候,人的服从意志强,信奉“党叫干啥就干啥”。我虽然心里不太乐意,也不敢向领导提出转岗的要求,而是老老实实当了一个锅炉工。
锅炉有两层楼高,是六吨半的燃煤蒸汽锅炉。煤火在炉膛里燃烧,产生高温,锅炉里的水在高温作用之下,转化为蒸汽,蒸汽输送到下端的造气工序,和一氧化碳气体合成,再经过其它工序,最终合成出氨基酸水溶肥料——简称“氨水”。
当了锅炉工,也算高温作业,有被火焰烫伤或者烤伤的危险,所以,上班期间,头戴大披肩的大檐帽,身穿劳动布深蓝色工装,脚蹬牛皮靴。上班时,需要靠近炉口进行人工作业时,炉膛里的高温火焰会炙烤全身,有时候,还会有火星迸溅出来,所以,必须系紧披肩,再戴上个墨镜,将眼睛耳朵面部颈部护得严严实实的。看着这样的工装,想起了电影里看到的炼钢工人,会产生一点儿骄傲感,转眼之间,又想起了电影里看到的戴大耳朵帽脚蹬牛皮靴的日本兵,又感觉十分滑稽,进而产生自卑感。这样的工装,在整个化肥厂里,是最难看的,所以,下了班,就赶紧脱掉,从不敢穿着工装在大庭广众面前走来走去。
本来,锅炉本身自带撒煤系统,只要有电或者机器正常,煤炭通过漏斗,从上面滑进撒煤机口,撒煤机来回摆动,将煤炭均匀撒开,煤炭就会保持正常的燃烧状态。如果没电,或者撒煤系统出了故障,又需要炉膛里依然保持正常的燃烧状态,就得靠人工了。
人工撒煤,不仅仅是力气活儿,也得有点儿技术。端起一锨煤,通过炉膛口,往里面撒,撒得非常均匀,才能不压焰火,如果没撒开,依然是一团,压在正燃烧的煤火上,就会盖住火焰,产生浓浓的黑烟,使炉内温度降低。温度降低,自然不能产生大量的蒸汽。
我们同一个工班,八九个人里,力气大得不少,能够把煤撒得非常均匀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班长李铁金,另一个就是我。
我撒得好,是因为在生产队劳动时,我跟着掌握五套全活的老把式周留生等人学习过扬场。轧好的粮食,不管是小麦,还是大豆玉米,都需要通过扬场,将灰尘粉屑等杂质扬掉,剩下干干净净的粮食颗粒。有风天气,迎着风,抄起一木锨带杂质的粮食,向高处挥洒,挥洒得越均匀,粮食颗粒和杂质分离得越彻底。
周留生,比我爹的年龄略小,高高的个子,不但力气大,而且,扬场摇耧使头牯耕地耙地都特别在行。他一边扬场,一边讲解,然后把木锨递给我,让我扬,看到我的不足之处,一一给我纠正。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靠双手手腕的抖动带动木锨的抖动,从而把粮食撒得像扇面一样均匀散开。没想到,扬场的手艺,到当锅炉工时,又派上了用场。
在生产队劳动时,我和李铁金是来往十分密切的好友,我见过他爹在家门口扬场,那动作,潇洒漂亮,那扇面,像天女散花,一看就是老把式。想必,李铁金也跟他爹学会了扬场手艺。
所以,每次需要人工撒煤的时候,操作队队长张海峰就会喊,“铁金,俊明,你俩上!”
李铁金和我,就轮换着撒煤。我俩一锨一锨地撒,炉膛里的火焰就燃烧得非常旺盛。燃烧的火焰,不但在炉膛里气势昂扬,也映照在我们的脸上和身上,让我们感到热气腾腾,心里,也随之热气腾腾。
烧锅炉,还有一样体力活儿,虽然靠体力,却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就是清煤灰时,有时候,需要砸煤渣。那时候的煤,质量不一样,有的,烧完以后,都成了白粉灰,很好处理;有的,结渣块,不大不硬,稍微一敲,就会粉碎;有的,结成厚厚的渣块,而且,凝固成一体,须费老大劲,才能砸碎。
砸煤渣的工具,是一条四米长的粗钢管,钢管的前端,焊着一块厚厚的钢板,那块厚厚的钢板,就是用来砸煤渣和推拉煤渣的。掂在手里,得有三四十斤重。力气小的人,掂一会儿,都感觉吃力,更别说拿着它去砸煤渣了。这当然需要力气,同时,又得会用巧劲儿。熟能生巧,砸得时间长了,就会慢慢掌握技巧。一两个月过去,同一工班,八九个人,大部分,都慢慢掌握了技巧。我算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一个。
我砸煤渣的时候,将钢管支在炉口下沿,往里推送,推送到需要的距离,压低钢管后端,让前端翘起。然后,迅速将钢管向后拉,向后拉的同时,对准目标,猛地用力向下砸,那一瞬间爆发的力量,化作千钧之力,“啪”的一声,砸向煤渣块,煤渣块会应声粉碎。
砸煤渣块,让我真真切切体验到自己身上蕴蓄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自己身上蓬勃的青春活力。
当了工人,我依然改不了爱读书的毛病,有时候,带一本书上班,见缝插针,瞅几眼。有一次,我们操作队的队长张海峰,巡查到我们锅炉车间,看见我带的一本陆游诗集,问我,“你看这样的书啊?”
我以为他要批评我,有些紧张,嗫嗫嚅嚅地回答,“嗯,只是没事儿的时候看看。”
他却没那个意思,笑笑,指着书中圈点的地方说,“你看得很细致吗。”然后,心气平和地和我交谈了一会儿,交代我为操作队里写一份材料。
他瘦高身材,爱笑,一笑俩酒窝,人非常温和,又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钢笔字写得非常隽秀。他大概也喜欢读书,物以类聚,才对我有了好印象。
材料写好了,我交给他,他接过去,先看了字体,就夸我,“字写得不错啊!”又当着我的面读完了内容,说,“写得挺好。”
不久,他推荐我当操作队的团支部宣传委员,我为操作队写材料,似乎更加名正言顺。再后来,他去厂办,当了办公室主任,也让我帮助厂里写过一些材料,还写过毛笔字的宣传标语。有一次,他让我写好一份材料,经他过目修改之后,让我作为全县工人代表,在全县两千多人的大型会议上做了宣讲。
大概是1977年秋季的某一个周二或者周三,他到车间找到我,告诉我,“下星期一,你到厂办公室上班吧。”
我听了,喜出望外。觉得他真是我命中的贵人。
没想到,乐极生悲,星期五,发生了一起事故,让我到厂办公室上班的事化为泡影。
那一天,我上白班。中午,我回家里吃了午饭,赶回来,发现锅炉车间外面的蒸汽管道包裹的保温层冒黑烟,感觉大事不好,加快脚步跑上锅炉车间二楼。还没站稳脚跟,下面专门拉炉渣的临时工也跑到楼上来,着急慌忙地说,“锅炉底下的漏斗烧红啦。”
我心里明白,是锅炉里面缺水引起的,和岗位上其他人一起,赶紧关闭机器,清除炉火,并让人赶紧通知操作队长,让下面工序关停机器。这个时候,隔着二楼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蒸汽管道外包装已经燃起火焰。
当时,负责管理上水阀门,监视水位仪和温度计的是学徒工小徐,出了这种情况,他吓得脸色都白了,直直地站着,发了呆,不知所措。
其他几个人,配合我,关闭炉火之后,一一查看阀门和仪器。阀门,尽管开得很小,毕竟是开着的。水进不去,说明阀门出了问题。水位仪的水位还在中间,温度计也显示在正常温度之内。我们几个判断,应该是水位仪和温度计也同时出了毛病。
很快,操作队长,技术科科长,业务厂长,都匆匆跑来。我领着他们一一查看上水阀门和水位仪温度计。我让他们看,就是让他们做个证,证明这个事故的原因,首先是机器故障,然后才是人为。三位领导看了之后,都默默不语。
事故发生后,我们几个锅炉工又去找有关领导,没有一个领导承认看到上水阀门和水位仪温度计损坏的情况,我们就感觉不妙。如果回避设备损坏,只认定人为责任,我们就得承担全部责任,处分一定不会轻。如果跟厂领导硬刚,也许处分更重。几个人议论来议论去,越议论,越觉得前景不妙,越讨论,越灰心丧气。
唯独一位姓杨的工友,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我称他为杨哥。他是部队转业的,在部队曾经当过排长,又是党员。他性格耿直,对这件事儿非常较真儿,极力主张要跟领导掰扯清各自的责任。他不但在我们几个人小范围里说,也在厂里对许多人说,还几次找有关领导争论,争得面红耳赤。
这期间,厂里叫来城关派出所的两个公安来调查,凡是发生事故那天上班的锅炉工,一一询问。我第一次坐在公安对面,成为审问对象,浑身犹如被熊熊炉火炙烤,热辣辣疼痛。小心翼翼,回答着公安的提问。其他几个人,被询问后,更加情绪低落,一个个,垂头丧气,有一两个,连饭都吃不下了。
因为事故发生,全厂停产三天,维修锅炉。我们锅炉工班的工人和厂里的维修工一起,钻进锅炉维修。因为缺水,造成异常高温,冷却之后,连接水炉和蒸汽炉的几十根钢管与炉壁之间产生了缝隙,需要用膨胀机一根根膨胀,让钢管与炉壁重新恢复到严丝合缝毫无间隙的原状。
里面空间很小,只能坐着或者弯着腰干活儿,头也得低着,稍不注意,一抬头,就碰得生疼。进去维修的人,都憋屈得难受。尽管憋屈得难受,我也每天都钻进去参加维修。
之所以这样,是有高人指点。所谓高人,是我的一个长辈亲戚,他曾经是筹建化肥厂的领导,我能到化肥厂上班,主要就是他的功劳。他是领导,对这件事看得比较透。对我说,“这事儿肯定得处分人,你们当时上班的工人肯定脱不了责任,得受处分。如果承认设备损坏,好些领导都得跟着受处分,你们的处分也不会因此减轻。”然后,他嘱咐我,“少说话,多干活,积极参加维修,表现好了,才会减轻处分。”
从小到大,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常常遭人歧视,我的自卑感特别重,胆子越来越小。又因为自己曾经离岗回家吃饭,怕这件事儿被翻腾出来,加重处分。所以,听了亲戚的话,也觉得不能硬碰硬。就照他的话办。积极参加维修。
维修期间,厂里为此专门召开了全场干部职工大会。会上,书记厂长都讲了话,设备损坏的问题,只字不提,主要强调是人为事故。又让我们几个当着全场干部职工的面做检查。轮到我检查的时候,我照着写好的稿子,老老实实念,主要说自己没有尽职尽责,避而不谈设备损坏问题。其他几个人,也做了检查。唯独杨哥,上了倔脾气,根本没有参加会议。
那几天,厂里的人,见了我们,都急忙躲开,即使躲不开,言谈话语之间,也闭口不谈事故话题,唯恐受牵连。这更加重了我们几个当事人的心理负担。
我和女朋友,谈了两年恋爱,一直没有向她提出订婚,之所以如此,是我觉得如果一直当农民,就不可能让她吃得好穿得暖,就不可能给她带来幸福生活。直到我要到化肥厂上班,我才有了底气,才敢大胆向她提出订婚。那时候,能当个工人,找份儿领工资的工作,非常不容易,出了这个事故,我真的感觉自己做错了大事,很可能受处分,甚至会被开除,重新回到生产队劳动。所以,事故出了之后,我总觉得对不起她,老是担心如何面对她。
三天以后,重新恢复了生产,过了一个星期,处分结果还没有下来,我的心七上八下。打听几个人,有说处分会很重的,有说不会处分多重,越打听,心里越没底。又因为我在吃中午饭曾经脱离岗位这件事儿,我更担心会处理很重。
想来想去,我做了一个决定,并立即行动。我把女朋友送我的一本日记本,交给我二妹,让她转交我女朋友。
那张照片,本是黑白照片,涂了颜色,就变成彩色的了。它曾经被悬挂在县照相馆橱窗里。照片里的她,一双大眼睛,清澈如潭水,两个小酒窝,自带笑意,一条又粗又长黑亮亮的大辫子,垂在脑后。乍看,犹如电影明星。我第一眼看见,就着了迷,也正因为那张照片,我才开始和她频繁接触,慢慢加深了感情。
我双手握着铁锨,通过锅炉炉口,一锨一锨,向炉膛里撒煤。煤屑均匀散开,落在炉灶上,燃烧的火焰,微微震颤之后,又恢复了熊熊燃烧的气势。
操作队队长张海峰站在一旁,盯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感叹道,“还是你撒煤撒得好,一点儿都不压火焰。”
我听了,心里窃喜,手上更有劲儿,一锨一锨,撒得更欢。
这场景发生在1976年左右,当时,我在县化肥厂当亦工亦农合同工,被分配到锅炉车间,当了锅炉工。
这之前,我在城关公社劳动力管理小组,和几个人一起管理城关公社社员到县城区域各公家单位工作的临时工和合同工。一听说要成立县化肥厂,除了招正式工,还要招一批亦工亦农合同工。我听说了这个消息,积极争取去当工人。当时,公社干部老杨极力劝阻我,他认为我在公社里工作,将来有转成国家正式干部的机会,去当工人,还是个亦工亦农合同工——虽然拿工资,依然还是农民身份,跟现在的农民工有相同之处——有点儿不划算。我却不这样想,进工厂,虽说是亦工亦农合同工,也毕竟是工人,离原始的农业劳动又远了一步。再说了,进去之后,也许就有转为正式工人的可能啊。我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也尽量往好处想。
万万没想到,进了化肥厂,被分配到锅炉车间,烧锅炉。在化肥厂各个工序里,锅炉工序几乎是技术含量最低的。会看水位仪和温度计,会开关阀门,会撒煤,会清煤灰,基本上就可以胜任。所以,分到我们同一工班的人,大多是初中和小学学历,高中学历的,除了我,还有一个人,姓徐,还不到二十岁,是整个工班唯一的一位正式工——却是个学徒工。那时候,人的服从意志强,信奉“党叫干啥就干啥”。我虽然心里不太乐意,也不敢向领导提出转岗的要求,而是老老实实当了一个锅炉工。
锅炉有两层楼高,是六吨半的燃煤蒸汽锅炉。煤火在炉膛里燃烧,产生高温,锅炉里的水在高温作用之下,转化为蒸汽,蒸汽输送到下端的造气工序,和一氧化碳气体合成,再经过其它工序,最终合成出氨基酸水溶肥料——简称“氨水”。
当了锅炉工,也算高温作业,有被火焰烫伤或者烤伤的危险,所以,上班期间,头戴大披肩的大檐帽,身穿劳动布深蓝色工装,脚蹬牛皮靴。上班时,需要靠近炉口进行人工作业时,炉膛里的高温火焰会炙烤全身,有时候,还会有火星迸溅出来,所以,必须系紧披肩,再戴上个墨镜,将眼睛耳朵面部颈部护得严严实实的。看着这样的工装,想起了电影里看到的炼钢工人,会产生一点儿骄傲感,转眼之间,又想起了电影里看到的戴大耳朵帽脚蹬牛皮靴的日本兵,又感觉十分滑稽,进而产生自卑感。这样的工装,在整个化肥厂里,是最难看的,所以,下了班,就赶紧脱掉,从不敢穿着工装在大庭广众面前走来走去。
本来,锅炉本身自带撒煤系统,只要有电或者机器正常,煤炭通过漏斗,从上面滑进撒煤机口,撒煤机来回摆动,将煤炭均匀撒开,煤炭就会保持正常的燃烧状态。如果没电,或者撒煤系统出了故障,又需要炉膛里依然保持正常的燃烧状态,就得靠人工了。
人工撒煤,不仅仅是力气活儿,也得有点儿技术。端起一锨煤,通过炉膛口,往里面撒,撒得非常均匀,才能不压焰火,如果没撒开,依然是一团,压在正燃烧的煤火上,就会盖住火焰,产生浓浓的黑烟,使炉内温度降低。温度降低,自然不能产生大量的蒸汽。
我们同一个工班,八九个人里,力气大得不少,能够把煤撒得非常均匀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班长李铁金,另一个就是我。
我撒得好,是因为在生产队劳动时,我跟着掌握五套全活的老把式周留生等人学习过扬场。轧好的粮食,不管是小麦,还是大豆玉米,都需要通过扬场,将灰尘粉屑等杂质扬掉,剩下干干净净的粮食颗粒。有风天气,迎着风,抄起一木锨带杂质的粮食,向高处挥洒,挥洒得越均匀,粮食颗粒和杂质分离得越彻底。
周留生,比我爹的年龄略小,高高的个子,不但力气大,而且,扬场摇耧使头牯耕地耙地都特别在行。他一边扬场,一边讲解,然后把木锨递给我,让我扬,看到我的不足之处,一一给我纠正。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靠双手手腕的抖动带动木锨的抖动,从而把粮食撒得像扇面一样均匀散开。没想到,扬场的手艺,到当锅炉工时,又派上了用场。
在生产队劳动时,我和李铁金是来往十分密切的好友,我见过他爹在家门口扬场,那动作,潇洒漂亮,那扇面,像天女散花,一看就是老把式。想必,李铁金也跟他爹学会了扬场手艺。
所以,每次需要人工撒煤的时候,操作队队长张海峰就会喊,“铁金,俊明,你俩上!”
李铁金和我,就轮换着撒煤。我俩一锨一锨地撒,炉膛里的火焰就燃烧得非常旺盛。燃烧的火焰,不但在炉膛里气势昂扬,也映照在我们的脸上和身上,让我们感到热气腾腾,心里,也随之热气腾腾。
烧锅炉,还有一样体力活儿,虽然靠体力,却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就是清煤灰时,有时候,需要砸煤渣。那时候的煤,质量不一样,有的,烧完以后,都成了白粉灰,很好处理;有的,结渣块,不大不硬,稍微一敲,就会粉碎;有的,结成厚厚的渣块,而且,凝固成一体,须费老大劲,才能砸碎。
砸煤渣的工具,是一条四米长的粗钢管,钢管的前端,焊着一块厚厚的钢板,那块厚厚的钢板,就是用来砸煤渣和推拉煤渣的。掂在手里,得有三四十斤重。力气小的人,掂一会儿,都感觉吃力,更别说拿着它去砸煤渣了。这当然需要力气,同时,又得会用巧劲儿。熟能生巧,砸得时间长了,就会慢慢掌握技巧。一两个月过去,同一工班,八九个人,大部分,都慢慢掌握了技巧。我算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一个。
我砸煤渣的时候,将钢管支在炉口下沿,往里推送,推送到需要的距离,压低钢管后端,让前端翘起。然后,迅速将钢管向后拉,向后拉的同时,对准目标,猛地用力向下砸,那一瞬间爆发的力量,化作千钧之力,“啪”的一声,砸向煤渣块,煤渣块会应声粉碎。
砸煤渣块,让我真真切切体验到自己身上蕴蓄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自己身上蓬勃的青春活力。
当了工人,我依然改不了爱读书的毛病,有时候,带一本书上班,见缝插针,瞅几眼。有一次,我们操作队的队长张海峰,巡查到我们锅炉车间,看见我带的一本陆游诗集,问我,“你看这样的书啊?”
我以为他要批评我,有些紧张,嗫嗫嚅嚅地回答,“嗯,只是没事儿的时候看看。”
他却没那个意思,笑笑,指着书中圈点的地方说,“你看得很细致吗。”然后,心气平和地和我交谈了一会儿,交代我为操作队里写一份材料。
他瘦高身材,爱笑,一笑俩酒窝,人非常温和,又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钢笔字写得非常隽秀。他大概也喜欢读书,物以类聚,才对我有了好印象。
材料写好了,我交给他,他接过去,先看了字体,就夸我,“字写得不错啊!”又当着我的面读完了内容,说,“写得挺好。”
不久,他推荐我当操作队的团支部宣传委员,我为操作队写材料,似乎更加名正言顺。再后来,他去厂办,当了办公室主任,也让我帮助厂里写过一些材料,还写过毛笔字的宣传标语。有一次,他让我写好一份材料,经他过目修改之后,让我作为全县工人代表,在全县两千多人的大型会议上做了宣讲。
大概是1977年秋季的某一个周二或者周三,他到车间找到我,告诉我,“下星期一,你到厂办公室上班吧。”
我听了,喜出望外。觉得他真是我命中的贵人。
没想到,乐极生悲,星期五,发生了一起事故,让我到厂办公室上班的事化为泡影。
那一天,我上白班。中午,我回家里吃了午饭,赶回来,发现锅炉车间外面的蒸汽管道包裹的保温层冒黑烟,感觉大事不好,加快脚步跑上锅炉车间二楼。还没站稳脚跟,下面专门拉炉渣的临时工也跑到楼上来,着急慌忙地说,“锅炉底下的漏斗烧红啦。”
我心里明白,是锅炉里面缺水引起的,和岗位上其他人一起,赶紧关闭机器,清除炉火,并让人赶紧通知操作队长,让下面工序关停机器。这个时候,隔着二楼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蒸汽管道外包装已经燃起火焰。
当时,负责管理上水阀门,监视水位仪和温度计的是学徒工小徐,出了这种情况,他吓得脸色都白了,直直地站着,发了呆,不知所措。
其他几个人,配合我,关闭炉火之后,一一查看阀门和仪器。阀门,尽管开得很小,毕竟是开着的。水进不去,说明阀门出了问题。水位仪的水位还在中间,温度计也显示在正常温度之内。我们几个判断,应该是水位仪和温度计也同时出了毛病。
很快,操作队长,技术科科长,业务厂长,都匆匆跑来。我领着他们一一查看上水阀门和水位仪温度计。我让他们看,就是让他们做个证,证明这个事故的原因,首先是机器故障,然后才是人为。三位领导看了之后,都默默不语。
事故发生后,我们几个锅炉工又去找有关领导,没有一个领导承认看到上水阀门和水位仪温度计损坏的情况,我们就感觉不妙。如果回避设备损坏,只认定人为责任,我们就得承担全部责任,处分一定不会轻。如果跟厂领导硬刚,也许处分更重。几个人议论来议论去,越议论,越觉得前景不妙,越讨论,越灰心丧气。
唯独一位姓杨的工友,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我称他为杨哥。他是部队转业的,在部队曾经当过排长,又是党员。他性格耿直,对这件事儿非常较真儿,极力主张要跟领导掰扯清各自的责任。他不但在我们几个人小范围里说,也在厂里对许多人说,还几次找有关领导争论,争得面红耳赤。
这期间,厂里叫来城关派出所的两个公安来调查,凡是发生事故那天上班的锅炉工,一一询问。我第一次坐在公安对面,成为审问对象,浑身犹如被熊熊炉火炙烤,热辣辣疼痛。小心翼翼,回答着公安的提问。其他几个人,被询问后,更加情绪低落,一个个,垂头丧气,有一两个,连饭都吃不下了。
因为事故发生,全厂停产三天,维修锅炉。我们锅炉工班的工人和厂里的维修工一起,钻进锅炉维修。因为缺水,造成异常高温,冷却之后,连接水炉和蒸汽炉的几十根钢管与炉壁之间产生了缝隙,需要用膨胀机一根根膨胀,让钢管与炉壁重新恢复到严丝合缝毫无间隙的原状。
里面空间很小,只能坐着或者弯着腰干活儿,头也得低着,稍不注意,一抬头,就碰得生疼。进去维修的人,都憋屈得难受。尽管憋屈得难受,我也每天都钻进去参加维修。
之所以这样,是有高人指点。所谓高人,是我的一个长辈亲戚,他曾经是筹建化肥厂的领导,我能到化肥厂上班,主要就是他的功劳。他是领导,对这件事看得比较透。对我说,“这事儿肯定得处分人,你们当时上班的工人肯定脱不了责任,得受处分。如果承认设备损坏,好些领导都得跟着受处分,你们的处分也不会因此减轻。”然后,他嘱咐我,“少说话,多干活,积极参加维修,表现好了,才会减轻处分。”
从小到大,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常常遭人歧视,我的自卑感特别重,胆子越来越小。又因为自己曾经离岗回家吃饭,怕这件事儿被翻腾出来,加重处分。所以,听了亲戚的话,也觉得不能硬碰硬。就照他的话办。积极参加维修。
维修期间,厂里为此专门召开了全场干部职工大会。会上,书记厂长都讲了话,设备损坏的问题,只字不提,主要强调是人为事故。又让我们几个当着全场干部职工的面做检查。轮到我检查的时候,我照着写好的稿子,老老实实念,主要说自己没有尽职尽责,避而不谈设备损坏问题。其他几个人,也做了检查。唯独杨哥,上了倔脾气,根本没有参加会议。
那几天,厂里的人,见了我们,都急忙躲开,即使躲不开,言谈话语之间,也闭口不谈事故话题,唯恐受牵连。这更加重了我们几个当事人的心理负担。
我和女朋友,谈了两年恋爱,一直没有向她提出订婚,之所以如此,是我觉得如果一直当农民,就不可能让她吃得好穿得暖,就不可能给她带来幸福生活。直到我要到化肥厂上班,我才有了底气,才敢大胆向她提出订婚。那时候,能当个工人,找份儿领工资的工作,非常不容易,出了这个事故,我真的感觉自己做错了大事,很可能受处分,甚至会被开除,重新回到生产队劳动。所以,事故出了之后,我总觉得对不起她,老是担心如何面对她。
三天以后,重新恢复了生产,过了一个星期,处分结果还没有下来,我的心七上八下。打听几个人,有说处分会很重的,有说不会处分多重,越打听,心里越没底。又因为我在吃中午饭曾经脱离岗位这件事儿,我更担心会处理很重。
想来想去,我做了一个决定,并立即行动。我把女朋友送我的一本日记本,交给我二妹,让她转交我女朋友。
那张照片,本是黑白照片,涂了颜色,就变成彩色的了。它曾经被悬挂在县照相馆橱窗里。照片里的她,一双大眼睛,清澈如潭水,两个小酒窝,自带笑意,一条又粗又长黑亮亮的大辫子,垂在脑后。乍看,犹如电影明星。我第一眼看见,就着了迷,也正因为那张照片,我才开始和她频繁接触,慢慢加深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