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曲靖,那种舒适感便扑面而来,再也无需忍受酷热的煎熬,微风拂过皆是凉意。曲靖这几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晚上下班独自走在街头,无需担忧安全问题。地面一尘不染,卫生间标识清晰醒目,城市的角落还增设了许多洗手台,车辆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这些细微的变化,无不彰显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打造清凉曲靖奠定了基础。
每逢夏日,我从翠峰西路经过,总会遇见操着外地口音的大爷大妈,他们是来曲靖避暑的。谈论的话题大多围绕着曲靖众多的公园和丰富的娱乐活动。
说实话,曲靖这座城市,只要用心去探寻,每一处角落都会给人惊喜,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常听父亲讲述,奶奶是曲靖人,小时候很淘气,经常挨骂,后来离家出走,在昆明被一户人家收养,后来嫁给了爷爷。父亲说,有福气的人才能去曲靖。听了父亲的话,我也渴望成为有福气的人,在心中许下心愿,一定要到曲靖去。
那时,对于曲靖,只是他人描述中的模样,具体如何,我和父母都不清楚。我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坐在房前,想象曲靖的样子,那里的人长什么样,是否不愁吃穿,衣服是否无需打补丁,放学后是否无需割草,脸上洋溢的是否都是幸福。在村里遇见人,我都会说自己要去曲靖,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被村里人称为“白日梦”。
2009年,我参加高考,高考志愿只填了曲靖,最终被曲靖的一所大学录取,心中激动万分,背着行李从会泽出发前往曲靖。当时,会泽到曲靖路途遥远,不到200多公里的路程,却要花费七八个小时。客车沿着山路蜿蜒前行,路的两边是悬崖,车辆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在右边,山上的石头仿佛随时都会掉落,让人胆战心惊。
二十多年过去了,会泽到曲靖的道路四通八达,两三个小时就能抵达。在时光的见证下,道路让回家的路变得便捷,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曲靖这座城市,因清凉宜人,正逐渐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清凉,是曲靖崭新的名片,也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
在曲靖读书期间,我经常乘坐33路公交到麒麟花园,欣赏曲靖的夜景,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知不觉就爱上了它。一年又一年,我在曲靖汲取知识,见证着它的发展,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大学毕业时,我非常渴望留下,然而面对就业的现实,无奈去了贵州。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企当技术工人,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来了。没想到工作五年后,我辞职回到了曲靖。回来后,工作屡屡受挫,远超预期。但在我钟爱的曲靖,我毫不畏惧,努力学习,奋力前行,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暖。
2017年初冬,我加入珠源文学社(曲靖原创文学),有机会参与采风,深入基层,踏遍麒麟的每一寸土地,对麒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在采风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非遗文化传承人,为了不让非遗文化失传,哪怕伤痕累累,身上缝了好多针,打了封闭针,即便医生多次提醒要注意休息,他们依然坚持不懈。他们这是为了谁?为了讲好曲靖故事,传递曲靖好声音。如今,曲靖非遗在清凉曲靖文化展中,已成为人们了解曲靖的一扇窗口。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坚持以文字形式呈现,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铭记时,脸上绽放出光芒。这光芒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更照亮了曲靖这座城市,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具有了时间赋予的价值和意义。
回到曲靖的这些年,我去过潦浒、三宝、升官屯、茨营、幸福社区等地采风,真切地见证并参与了曲靖的每一次蜕变。在采访过程中,他们也乐于讲述曲靖的故事,让我在采访中感受到离幸福是如此之近。每一次的接触只是一个开始,也在成长中播下了一颗收获的种子。
当我漫步在曲靖的大街小巷,看着干净整洁的地面和环境,亲身经历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日子越过越好,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地提着刚从菜市场买的菜,离开又归来,最终在此安家,爱上这座城市,用心用情呵护它的发展,最终达成一个共识:曲靖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我们要守护好它。如今的曲靖,这片土地正绽放着清凉之花,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如今的曲靖,已成为一座温暖人心的城市。公交卡、租房、就医卡、美食等方面,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让避暑的人们,听着歌、品尝着美食、跳着舞……都能感受到清凉曲靖满满的温情。他们也把这份温情,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让清凉走进千家万户,向他们报喜,告知在这里一切都好,也希望他们能抽空来体验这片土地上绽放的清凉……“清凉曲靖风华正茂,来了就是亲人,就想留下”,这正是来此避暑客人的真实心声。
这些年,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从曲靖站、曲靖北站出发,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所遇的人、事、风、景中,愈发思念与这座城市的约定。当我遇见操着异地口音的避暑人群,我会主动打招呼,他们也会和我分享来曲靖的缘由:曲靖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温度适宜、卫生良好、硬件软件完备、服务周到,在这里,开心快乐,找到了理想的诗和远方。
看着避暑大军绽放的笑容,我明白了他们为何钟情曲靖。是的,当一个地方,连空气都弥漫着芬芳,让人来过一次就难以忘怀,来了第二次就想留下,这座城市便有了情,正苏醒过来,阔步向前。
每逢夏日,我从翠峰西路经过,总会遇见操着外地口音的大爷大妈,他们是来曲靖避暑的。谈论的话题大多围绕着曲靖众多的公园和丰富的娱乐活动。
说实话,曲靖这座城市,只要用心去探寻,每一处角落都会给人惊喜,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常听父亲讲述,奶奶是曲靖人,小时候很淘气,经常挨骂,后来离家出走,在昆明被一户人家收养,后来嫁给了爷爷。父亲说,有福气的人才能去曲靖。听了父亲的话,我也渴望成为有福气的人,在心中许下心愿,一定要到曲靖去。
那时,对于曲靖,只是他人描述中的模样,具体如何,我和父母都不清楚。我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坐在房前,想象曲靖的样子,那里的人长什么样,是否不愁吃穿,衣服是否无需打补丁,放学后是否无需割草,脸上洋溢的是否都是幸福。在村里遇见人,我都会说自己要去曲靖,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被村里人称为“白日梦”。
2009年,我参加高考,高考志愿只填了曲靖,最终被曲靖的一所大学录取,心中激动万分,背着行李从会泽出发前往曲靖。当时,会泽到曲靖路途遥远,不到200多公里的路程,却要花费七八个小时。客车沿着山路蜿蜒前行,路的两边是悬崖,车辆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在右边,山上的石头仿佛随时都会掉落,让人胆战心惊。
二十多年过去了,会泽到曲靖的道路四通八达,两三个小时就能抵达。在时光的见证下,道路让回家的路变得便捷,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曲靖这座城市,因清凉宜人,正逐渐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清凉,是曲靖崭新的名片,也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
在曲靖读书期间,我经常乘坐33路公交到麒麟花园,欣赏曲靖的夜景,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知不觉就爱上了它。一年又一年,我在曲靖汲取知识,见证着它的发展,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大学毕业时,我非常渴望留下,然而面对就业的现实,无奈去了贵州。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企当技术工人,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来了。没想到工作五年后,我辞职回到了曲靖。回来后,工作屡屡受挫,远超预期。但在我钟爱的曲靖,我毫不畏惧,努力学习,奋力前行,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暖。
2017年初冬,我加入珠源文学社(曲靖原创文学),有机会参与采风,深入基层,踏遍麒麟的每一寸土地,对麒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在采风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非遗文化传承人,为了不让非遗文化失传,哪怕伤痕累累,身上缝了好多针,打了封闭针,即便医生多次提醒要注意休息,他们依然坚持不懈。他们这是为了谁?为了讲好曲靖故事,传递曲靖好声音。如今,曲靖非遗在清凉曲靖文化展中,已成为人们了解曲靖的一扇窗口。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坚持以文字形式呈现,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铭记时,脸上绽放出光芒。这光芒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更照亮了曲靖这座城市,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具有了时间赋予的价值和意义。
回到曲靖的这些年,我去过潦浒、三宝、升官屯、茨营、幸福社区等地采风,真切地见证并参与了曲靖的每一次蜕变。在采访过程中,他们也乐于讲述曲靖的故事,让我在采访中感受到离幸福是如此之近。每一次的接触只是一个开始,也在成长中播下了一颗收获的种子。
当我漫步在曲靖的大街小巷,看着干净整洁的地面和环境,亲身经历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日子越过越好,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地提着刚从菜市场买的菜,离开又归来,最终在此安家,爱上这座城市,用心用情呵护它的发展,最终达成一个共识:曲靖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我们要守护好它。如今的曲靖,这片土地正绽放着清凉之花,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如今的曲靖,已成为一座温暖人心的城市。公交卡、租房、就医卡、美食等方面,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让避暑的人们,听着歌、品尝着美食、跳着舞……都能感受到清凉曲靖满满的温情。他们也把这份温情,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让清凉走进千家万户,向他们报喜,告知在这里一切都好,也希望他们能抽空来体验这片土地上绽放的清凉……“清凉曲靖风华正茂,来了就是亲人,就想留下”,这正是来此避暑客人的真实心声。
这些年,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从曲靖站、曲靖北站出发,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所遇的人、事、风、景中,愈发思念与这座城市的约定。当我遇见操着异地口音的避暑人群,我会主动打招呼,他们也会和我分享来曲靖的缘由:曲靖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温度适宜、卫生良好、硬件软件完备、服务周到,在这里,开心快乐,找到了理想的诗和远方。
看着避暑大军绽放的笑容,我明白了他们为何钟情曲靖。是的,当一个地方,连空气都弥漫着芬芳,让人来过一次就难以忘怀,来了第二次就想留下,这座城市便有了情,正苏醒过来,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