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闲侃小故事,乡土气息浓浓。是津津有味、通俗易懂的生活、休闲佐料。看似七扯八拉的笑话,其实含有一定的道理。
现学现用
从前,一位农民因家贫,没钱上学。后来其弟上了大学,并留城工作成家、结婚生子。他在日子富裕了之后,农闲时进城去学学城里人的时髦。
他到城里一下车,见路边一群人围着看下象棋,他也凑上前观战。俗话观棋不语;但总有人忍不住。听一人说“出驹”心想:城乡是不同,我们念车,城里人念驹,记住了。
进到弟弟家后,小侄放学回来,弟弟叫:“快给大伯鞠个躬。”他看见,弯弯腰就叫鞠躬,这腰不叫腰,就叫躬,记住了。
吃饭时,其弟弟叫“把象牙筷子拿出来给我哥用。”他又想,城里人把骨头叫“象牙”,记住了。
其弟给他搛一大块肉,并说“吃菜吃菜!”他想,明明是肉,说是菜,原来城里人把肉叫菜,记住了。
老哥回到村里后,春播开始了。他站在梯子上去够水车,不小心摔了一跤。腰部骨折,躺着,不能干活,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其弟得知后,去探望,问是咋搞的。他用新学的时髦话说:“我够水驹,栽了一跤,躬也摔坏了,不能动弹,急死了,你看我一身的菜瘦的只剩皮包象牙了。”其弟晕了、不明所言。
歪打正着
春节已过,新女婿须去丈人家拜年。媳妇叫他拿些碎银子出去学几句场面上的话,以免太丢人。
于是他带上银钱外出学话。走在一片树林边,听一人说:“一鸟入林百鸟不动。”他就上前问说的什么话,那人不理他;他说教会了给银子。那人就教他,记住了。往前走,遇一鱼民叹说:“一塘好水无鱼虾。”他又付银学会、记牢。后走到一河沟边,一过桥人说:“独木桥难行,双木桥好走。”他又学会记下了。出门前,媳妇叮嘱他:吃饭时,以敲锣为号,捶锣一声,搛一次菜。
乡间有捉弄新女婿取乐的习俗。到了岳丈家,亲邻们都故意不理睬他。他就把学来的第一句话说出了。人们心想这人说话文绉绉的,不是传说的那样呆笨;于是递上一碗白开水。新女婿又说出第二句话。人们立马刮目相看,连忙换上一杯好茶。开饭时,故意给他一只筷子,他说了第三句话。人们心生敬意。吃饭时,媳妇装作哄侄儿玩,敲着小锣。她敲一下,他就搛一口菜吃。新女婿给大家留下斯文的印象。
这时小姨子夺过小铜锣说:“姐,你去吃饭,我来哄小侄玩。”哐哐哐地敲个不停。他搛不及了,就赶快用俩手抓菜。一桌菜被抓的乱七八糟。
唐代古画
一位先生去看望一位朋友,到朋友家一看,没有大人在家,只有一个几岁的小孩,就问:“你爸爸呢?”小孩说:“到庙里去了,跟和尚下棋去了。”“什么时候回来?”“早至太阳下山,晚了与和尚共眠。”
先生看见墙上一幅画问:“这是什么画?”小孩说;“唐代古画。”
先生回到自己家对妻子夸讲朋友的孩子会讲话,并把对话问答经过重复了一遍。又说我们的孩子如果能像这样聪明该多好。先生的孩子听了说:“我也能这样,以后你们看就是了。”
先生的孩子一直记着那几句话。几日后的一天,先生的岳父来了,正好先生和妻子都不在家,只有一个小孩在家,姥爷问外孙:“你妈妈呢?”小孩说:“到庙里跟和尚下棋去了。”外公很不高兴:“什么时候回来?”小孩说;“早至太阳下山,晚了与和尚共眠。”外公气坏了:“这是什么话!”外孙说:“唐代古话。”
寻找“地里飞”
老汉有三女一子。春节后三个女婿来拜年。大女婿当官,骑着高头大马来;二女婿员外,骑大骡子来;三女婿教书匠,骑毛驴来的。嫌贫爱富的老汉欲奚落寒酸的三女婿,叫三个坐骑比赛,看哪个跑得快。不料毛驴一见骡马,拼命飞跑,始终领先。
老汉问这驴咋跑这么快?三女婿说:“这不是驴,是宝物,名叫‘地里飞’”。老汉欲得此宝,三女婿说,家里有一个地里飞的蛋,送给您。让岳母焐七七49天就可出壳。
三女婿回家找一只大西瓜,用几斤棉线缠绕,然后给岳父。老汉言听计从。可是焐了不到49天,就冒出红色臭水。
老汉骂,不是好蛋,是个忘蛋。生气,抱起坏蛋摔到屋后粪堆上。正巧惊到草丛里一只兔子,兔蹿跳逃跑。老汉一看,“地里飞”跑掉了,后悔莫及。
忙叫儿子去追撵。儿子看见“地里飞”钻进一涵洞里,他脱下白褂子,挡住一头,从另一头去捉,那兔顶着白褂跑了。儿子去撵,遇一丧队,问人家见没见到“地里飞”,人不懂啥“地里飞”,他解释:“就是兔子顶个白布。”丧家认为他拐着弯骂人,很生气,狠狠打了他一顿。
回到家其父问明情况,就教他应说:“烧张纸吧。”先客气,后打听。儿子记住父言,又去找“地里飞”,恰遇一迎新喜队。他迎面开口就说烧张纸吧,又被狠揍一顿。
他对其父如此这般一说,其父就教他应说:“花花绿绿真好看,恭喜恭喜!”
他继续去找,恰遇一户失火,他就大叫:“花花绿绿真好看!恭喜恭喜!”被打得鼻青眼肿。其父就教他应去帮助浇水。
他路过一铁匠铺,见有火,就赶快提一桶水浇在打铁炉上。铁匠气坏了,无冤无仇,捣乱。狠狠揍他一顿。
他老爹就又教他,应说:“大哥大哥帮一锤。”后遇俩牯牛打架。他忙去边拉边叫:“大哥大哥帮一锤。”牛角尖、牛蹄硬,立马要了他的命。生搬硬套害死人。